分享

庄子那些道理(二)

 昵称3292220 2011-11-07

庄子那些道理------《庄子》内七篇心解(二)

修为之道—如何对待世界
  《齐物论》心解
  
  《齐物论》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属于认识论的范畴,庄子主张人们在认识上的相对性,没有绝对正确的观点、也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但实际上,庄子对社会上各种观点的正确与否没有太大的兴趣,庄子更多地是关心是实践的问题、关心的是生命的主题。庄子发现人们常常喜欢在认识问题上钻牛角尖,内心充满了排斥他人观点的绝对性意见,有我无你,辩个你死我活,于是生命的精彩就被这种认识论上的纠结给遮盖了,心胸愈来愈窄,境界愈来愈小,距离逍遥游也就愈加地遥远了。于是庄子用齐物论来为人们卸下繁重的心理包袱,从而为追求更高的境界打开心灵的窗口。可以说,齐物论对于生命的关注一点也不亚于庄子的内七篇中的其它文章。可以明确的说,庄子齐物论的主旨是关于生活态度的问题,而不是关于知识的问题。庄子的“齐物论”就要希望世人能够放弃万事万物的差异,放下分别心,更要放弃争论,摆脱有形的物体对无形的生命的束缚,学会用心灵来观照世界,从而达到一种“丧我”的人生境界。一句话,通过认识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而达到“不遣是非而与世俗处”的修为。齐物是一种心态。
  人的生命能量是有限的,每天都需要不断补给,同时也在不断消耗。当生命能量的补给少于消耗时,这就是人到了老化阶段。所以中医会告诉我们,不要浪费生命能量。肉体上的过多消耗是一种浪费,比如你今天跑出去玩了一整天,玩得很累回来,这是一种能量的消耗,但这种浪费可能能够促进你的吸收功能,增加你的补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回来。真正浪费能量最大的是在心灵里面的浪费,比如说生气和烦恼等等。俗话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就是这个道理。同样的,庄子也认为情绪大起大落会伤害人的生命力,而其中最可怕的伤害就是辩论和争斗,辩论和争斗是从一个人的心里面损耗一个人的生命能最厉害的方法。
  庄子主张,“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意思就是只要具备人的形状就可以了,无需有人的刻意地用情。有人之形才能生活在人群中;无人之情,则是非到不了自己头上。
  喜欢辩论的惠子听了庄子这个观点,就反问道:“人本性是无情的吗?”
  庄子说:“是啊!”
  惠子说:“人若无情,干吗还叫人?”
  庄子说:“道赐人以外貌,天与人以形体,怎么不叫人呢?”
  惠子说:“既然叫人了,怎么会无情呢?”
  庄子说:“你说的情,不是我说的情。我所说的无情,是要人不以好恶之情伤其身,自然生存而不益生。”
  惠子说:“不益生?不去人为地增加生命,怎么会有生命,怎么会有身体?”
  庄子说:“我不是说了吗?道与之貌,天与之形,不要以好恶伤其身,就是不益生。如今你却放纵你的心神,耗费你的精力,倚树而吟,据梧而瞑。天给你以形体,你却拿来争执坚白之论。” 
  在这个故事中,喜欢辩论的惠子虽然头脑聪明、口齿伶俐,但却不懂得齐物的道理,不懂养生之道,不知内充其德,只是外神劳精,以致形怠心倦,现出一副可怜的模样。就是因为惠子总是以为自己的观点绝对正确,总以为争论就能得出正确的观点。其实无知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自以为是。
  庄子说:具有真正的大智慧的人往往是心胸宽广而豁达的,相反,那些只有一些小聪明的人却会抓住细枝未节不放手、斤斤计较于小事;与大道相符合的言论如同猛火烈焰那样喷薄而发,而拘于智巧的言论则是非常琐碎、没完没了地讲述细节。他们在睡觉的时候神魂交构,睡醒之后身形清爽起来;开始与外界互相感应,每天都忙于勾心斗角。有的呆滞而缓慢,有的则故作高深,有的谨小慎微。小的问题出现就惴惴不安,大的惊恐就吓得魂不守舍。他们说话就如同离弦的箭一样迅速而又绝对,因此是非由此而生;他们内心之中充满了各种计划,并把它们像盟约誓言一样坚守,那就是说带着自己的目标等待机会。他们的衰败就像那秋冬枯零的草木,他们在一点点的消亡下去;他们所从事的各种事情沉缅于其中而占去了他们的生命,他们根本无力再恢复到最佳状态;他们封闭的心灵就像是被绳索缚住了一样,这证明了他们的衰败,他们难以再恢复活力和朝气。欣喜、愤怒、悲哀、欢乐将交替困扰他们,忧思、叹惋、反复、恐惧将接连折磨他们,他们躁动不安、奢侈放荡、情张满涨、矫揉造作。就像从中空的乐管中发出的乐声,又像由地气蒸腾而生长出来的菌类。这种种情态在他们面前日夜轮番更换与替代,但是产生的原因却没人能说清。算了吧,算了吧!如果明白了这一切发生的原因,不就也弄明白了这种情形是由何而生的吗?
  庄子批判争论,首先是在心态上批判。庄子认为追求真理至道的人,应该有一种舒适愉悦的心境,因为自然的奥秘本也是如此的逍遥自适,庄子观念中的“道”就是一个“逍遥自适无目的有巧妙的造化安排”因此真正追求道的人在与人交流观念之时,也应该表现出一种自在轻松的情怀,但是我们看到庄子所说的这些小智慧的人那一个不是好强雄辩、勾心斗角、损人害己、彼此伤害呢?那一个人物展现了自得其乐的宁静舒适之胸怀呢?所以他们从生活情调上就已经悖道远甚了。所以庄子在进行理论上的否定世俗议论之前,要先在生活情调上予以辛辣的讽刺,那些在理念的战场上耗尽心神、消亡精力的人们,真是人间最悲哀的人,口口声声追求真理,其实正是距离真理最为遥远的人物哩。
  社会议论众说纷纭,各不相让,成为思考这些问题的人们堕入痛苦的深渊,庄子期望为其解脱桎枯,为了彻底根除人们无休止争论的习惯,庄子要引导人们思考关于认识的根本性问题,庄子从知识的绝对性问题下手,对于所有的社会议论在理论的建构上瓦解它们的绝对性。
  人们之所以去争论不休还有一个认识论上的原因。这种认识论告诉人们事物有一个绝对真理,人的判断也有一个是非标准。庄子告诉人们这种认识论是错误的。
  庄子拿这三个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为例子:一是住,什么是最好的住处?二是食,什么是真正的美味?三是色,什么是真正的美色?
  庄子说,人们在潮湿的地方睡觉就会使腰部患病甚至会诱发半身不遂,泥鳅也会如此吗?在高高的树木上居住会让人们心惊胆战、坐立不安,猿猴也会如此吗?人、泥鳅、猿猴三者究竟谁的居处的标准是唯一正确的呢?人吃牲畜的肉,麋鹿吃草芥,蜈蚣吃小蛇,猫头鹰和乌鸦则吃老鼠,人、麋鹿、蜈蚣、猫头鹰和乌鸦这四类动物谁吃的才是真正的美味佳肴?猿猴把猵狙当作自己的良偶,麋喜欢与鹿交配,泥鳅则与鱼交尾产子。毛嫱和丽姬,算得上是人间的美女了,但是鱼儿看见她们和见到其它的人一样会深深地潜入水底,鸟儿见了她们也一样会疾疾地飞走,麋鹿见了她们照样撤开四蹄飞快地逃离。人、鱼、鸟和麋鹿这四者究竟谁的眼中看到了真正的美丽呢?
  既然在生活中大家最常见、最关心的问题上,都没有一致的标准,那我们为什么还老要争论呢?
  庄子说,如果我和你辩论:假如你赢了我,难道就说明你肯定是对的,我肯定就是错的吗?如果我赢你,我一定对,你一定错吗?假如我赢了你,我就一定是对的,你就一定不对吗?是我们之中一定有一人对、一人错吗?还是我们之中一定有一个人对、一个人错吗?还是我们二人都对?还是我们二人都错?我跟你都不知道。抑或是我们两个人都是对的?或者是我们两人都不对?我们俩谁也不知道。世人受到辩论本身的昏昧不明,谁来决定我们谁是对的?世人受到辩论本身的蛊惑变得迷惑不清,谁又能决定我们孰是孰非呢?让跟你意见一样的人来决定?他意见都跟你一样了,怎么决定谁是对的?让和你意见一样的人来决定吗?他意见已经和你一致了,他当然会说你是对的。让跟我意见一样的人来决定?他意见都跟我一样了,怎么决定谁是对的?还是让和我意见一样的人来决定?他意见已经和我一致了,他当然会说我是对的。让跟我们意见不一样的人来决定?他意见都跟我们不一样了,怎么决定谁是对的?让跟我们意见不一致的人来决定?他意见和我们相左,当然会说我们都是错的。让跟我们意见一样的人来决定?他意见都跟我们一样了,怎么决定谁是对的?那么让赞同我们观点的人来决定?他已经同意我们的观点了,当然会说我们是正确的。既然我们和其它人都不能决定孰是孰非,那么由谁来决定?
  
  庄子这么一番绕口令式的论证,其哲学上造诣我们就不说了,但他的良苦用心,我们要理解,他就是要告诉人们,不要争论。
  
  中学时期就学过“盲人摸象”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但非常有意思,而且其中蕴含的道理也历久而弥新,不断地促人反思。故事里,6位盲人分别摸到了大象的一个部分,他们分别坚定地认为大象是一堵墙、一支矛、一条蛇、一棵树、一个扇子和一根绳子。他们争论不休,坚持己见,始终谁也说服不了谁。
  几百年以后,这样的故事还在重演。人们看到了世界的一小部分,就夸大这部分,宣称他看到的版本是唯一正确的版本,争论就是这么产生的。
  
  我们现在知道,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绝对的客观,当然也就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了。你自以为你对了,其实你也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根据自己的经验得出的结论而已。所以,当我看到这样的宣称的时候,从来没有怀疑过说话的人看到了一部分真实的世界。但问题是,他看到的并不是全部。我呢?也是一样。
  所以,我们要意识到每个人只能看到世界的一小部分,和历史中的这一个瞬间,我们对这个世界会更加好奇和理智。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部分并不会妨碍我们形成自己的观点,但是我们可以比六个盲人做的稍微好一点的地方是,当我们表达观点的时候多一些对别人观点的尊重,并且时刻提醒自己,自己看到的仅仅是世界的一部分这一事实。
  20世纪著名哲学家波普尔提出了一个“无限逼进真理”的理论,意思是我们的认识没有办法一下子达到真理的境界,但我们可以一步步的变得更加正确,从而逼进真理。既然学术上都没有绝对的真理和标准,那在生活又何必处处争个是非呢?当然学术上的争论有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但生活又不是做学问,用不着那么斤斤计较。记住德国作家歌德的名言,“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命之树常青。”
  著名作家王蒙写过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甲某说“四七是二十七”,乙某则说“四七是二十八”,两人都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为此争得面红耳赤,最终扭打到县太爷那里,县老爷问清楚是乙某坚持“四七等于二十八”,于是让衙役痛打了乙某的屁股,并将甲某无罪释放。
  表面上看来,这位县太爷真是糊涂透顶,坚持真理(四七等于二十八)的人反而要挨板子,坚持谬误(四七等于二十七)的人却反而毫无责任。但是,当人们仔细品味之后,就会发现这位县太爷在表面“糊涂”的背后反而透出了几分睿智:四七等于二十八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不言自明的常识,你和同一个胡说八道的混蛋争来争去,难道不是更加糊涂,更加应该挨板子吗?
  美国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也主张与人相处要避免争论,他说,避免争论就如同避免毒蛇和地震一样。他讲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在伦敦的一个晚上,卡耐基受邀参加了一个晚宴。席间,坐在卡耐基旁边的一个人讲了一个幽默的故事,内容是从这句话展开的:“无论我们怎样努力,我们的结果早已注定。”
  那位来宾认为这句话出自圣经。但他错了,卡耐基知道这句话,而且很熟悉,对于它的出处十分肯定。于是为了赢得别人尊重、显示自己的优越性,卡耐基主动纠正了他的错误。但是这位来宾仍坚持己见:“什么?出自莎士比亚作品?不可能!荒唐?选这句话出自《圣经》,我肯定。”
  这位讲故事的来宾坐在卡耐基的右边,卡耐基的老朋友甘蒙特就坐左边,他研究莎士比亚作品已有多年。所以,那位讲故事的来宾和卡耐基都同意把这个问题交给甘蒙特先生去决定。甘蒙特听了,在桌子下面踢了卡耐基一脚,然后说:“戴尔,你弄错了,这位先生是对的,那句话确实出自圣经。”
  那晚,在回家的路上,卡耐基问甘蒙特:“你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的剧作,不是吗?”
  “是的,当然,”他答道,“出自《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戴尔,我们都是庆功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一定要指出别人的错误呢?这样就能让别人喜欢你了吗?为什么不给别人留点面子呢?他并没有征求你的意见,他不想要这个。为什么要和他争辩呢?要永远避免正面冲突。”
  这一下让卡耐基蒙了,因为卡耐基当时是一个固执、爱争论的人。并且卡耐基上大学时,学的是逻辑学和辩论,并参加了辩论比赛。毕业后,还到纽约教授辩论课程。
  但自从那之后,卡耐基反省过来了,于是他开始留心倾听并观察了上千次争吵。最终发现,90%的辩论结局都是:参加辩论的人更加坚持他们的见解,并对此深信不疑。随之得出的结论是: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能取得辩论的最大胜利———那就是避免争论。
  这有点像诡辩,想要辩论胜利就要避免争论,但读过老庄著作的人都会认同,因为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强调,不争是最大的胜利,这和庄子主张的不争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细细想来,的确如此,你不可能在争吵中获胜。因为你吵输了,也是输;你吵赢了还是输,为什么?即使你真的击败了他人,把他辩得体无完肤,甚至还证实他神经有问题,然后呢?芽你会感觉很好,可他呢?你会让他感到自卑,你伤害了他的骄傲。他会忌恨你。而且———就算你表面上说服了他,但在心底里、他还会固持己见。
  基督教徒遵循着这样一条处世法则:不要论断他人。为什么我们不能论断他人,教义中至少拿出了三条理由:
  第一是我们并非上帝,根本不具备完全认识一个人的能力。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我们可以得知,以外貌认取人、凭第一印象看人都是极易看走眼的。更严重的是,我们经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换句话说我们往往恶意揣测他人的动机,认为他人具有不良的居心。因此,古希腊法庭在审判重大案件的时候,要求整个过程都要在关灯的情况下进行,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产生偏见。
  第二是我们并非上帝,难以获知全部的真相。我们往往仅仅知道一部分的事实,却常常喜欢以偏概全。犹太人的《塔木德经》中有这样一段话:“不要在尚未经历这个人的经历和遭遇之前,对这个人做出论断。”然后用一个例子作为证据:向来衣食无忧的布真牧师的太太突然开始养鸡,然后把鸡蛋拿到市场上卖钱,大家感到难以理解,有的人甚至在教会建堂时,会友们都从家里拿出多余的财物捐助建设,但是布真牧师的太太依然不肯把鸡卖掉。因此会友们开始对布真牧师一家说三道四,后来才得知,原来布真牧师太太养鸡是为了给一个贫困的家庭提供帮助。
  三是我们并非上帝,我们也常常会犯错。人们往往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却很难发现自身的不足,这就是只见他人眼中刺,不见自己眼中木。自己尚不完美,怎能要求别人完美无暇呢?,我们常常在左邻右舍中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位母亲责骂自己的孩子不该骂人,但是她自己却正在骂自己的孩子;一位医生从不放过病人的疾病,却往往知道最终才发现自己罹癌。我们一定要市场进行自我反省,但是自我反省的能力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承认自己有盲点(从医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视野都有盲点,也就是黄斑:视神经出去的地方),诚实面对自我的不足之处使我们必需要做的一件事。
  认识到了“不争论”、“不遣是非”的道理,庄子还给出了一个方法以及人需要达到的一个修为。这个方法就是“齐物”,这种修为就是“丧我”。
  庄子举了个朝三暮四的故事,
  “朝三暮四”是什么意思呢?养猴人给猴子分橡子,说:“早上给三个,晚上给四个”。猴子们听后暴躁不宁。于是养猴人改口道:“早上给四个晚上三个,好不好?”猴子们听了都高兴地手舞足蹈起来。
  通过这个寓言庄子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你这一生一直在斤斤计较,其实不过是朝三暮四的事情,原本属于你的东西,你拼命提前就抢到了手中,你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成功了。
  
  一个掌握了“齐物论”的人,他学会了从本质上来看待判断事物和看待人生,万物在他的心中没有了分别。
  我听说过这个一个故事:
  在美国,有位白人母亲带着6岁大的女儿出门,从上出租车后,这位6岁的女儿发现司机是位黑人。从未见过黑人的她心中非常的害怕,就问妈妈:“这人是不是坏人,为什‘会长得这么黑?”黑人司机听了很难过,此时这位白人母亲告诉女儿:“这位司机叔叔,不是坏人,他是一个很好的人。”
  
  女儿沉默半晌再问道:“既然他不是坏人,那他是不是做了什么坏事,所以上帝在惩罚他?”
  
  黑人听了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很想知道这位母亲如何回答? 
  
  母亲说:“他是个很好的人,也没有做坏事。咱们家花园里的花,有红、有白、有黄……是不是?”
  
  “是啊!是啊!”
  
  “那花的种子是不是黑色的?”
  
  女儿想了一下,“对啊!都是黑的。”
  
  “黑色的种子,开出色彩缤纷的花朵,让这世界丰富多采多姿,是不是?”
  
  “是啊!” 女儿恍然大悟地说:“那司机叔叔不是坏人喽!感谢司机叔叔,您让这世界多采多姿,我要为您祈祷。”
  
  天真的孩子在一旁祷告着,黑人司机的泪水夺眶而下。到达目的地之后,黑人司机赶紧下车为白人母女开车门,感激的说:“夫人,谢谢您,您的一席话让我的人生充满光明希望,不再晦暗。夫人,谢谢您!”
  
  这位善良且聪慧的女子用她那高度智慧的言语,教导孩子不要有分别心的同时,更温暖了伤痕累累的心。
  
  
  岁月是由心灵写就的,可是因为有分别心这堵墙,它让人心受了蒙蔽,却不能自知,甚至自以为是而不能自拔。可当你抛开它,你会发现,自己变得宽容了,对任何事物都怀着一颗宽容和悲悯之心,虚空起自己的内心,才会感到充实,此时你的心灵将进入到另一个境界!这时人会变得更加平和,会更加智慧,会更加理性地看待别人身上的不足,同时也会发现别人身上的阳光!这样就不会怀揣更多忌恨,而温暖和慈爱的心花也会随时绽放。
  
  庄子“齐物论”的另一个表述就是“物化”。庄子用自己做的一个梦来阐述“物化”的道理。庄子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快乐飞舞的一只蝴蝶,多幺愉快和惬意的蝴蝶啊!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子。猛然间惊醒,茫然失措之时发现自己原来是庄子。于是庄子提出了一个疑问,他说:到底是庄子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子?这个问题谁能作出回答?这个是非谁又能辨别清楚呢?这就是说,物和我是分不清的,是融为一体的,这就是“物化”。
  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本来没有质的差别,生死物我都是自然万物的变化而已,没什么根本的区别。人们没必要非要分出个差别,任其自然吧!把万物看成一样而不去追究所以然,这就是“道”,向“道”学习,拜“道”为师,与“道”相通相同,就不会有什么烦恼。万物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个“物化”也就是“齐物”。
  
  “物化”的关键就在于这个“化”字,而不是说真的万物都是一样的,而是说万物可以想到“化”,通过“化”,物和物的界限、人和物的界限、人和人的界限就消失了。鲲可以化为鹏,庄子可以化为蝴蝶,白骨可以化为生命,万物通而为一。
  人要领会到“化”的意思,就一定要领会“丧我”。一个心里没有我的人,他的心已经和万物合为一体了,所有的区别都随着我的消失而消失了。
  庄子用“至人”(这和真人意思一样)表示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庄子说,进入物我两忘境界的至人实在是神妙不测啊!林泽焚烧不能使他感到热,黄河、汉水封冻了不能使他感到冷,迅疾的雷霆劈山破岩、狂风翻江倒海不能使他感到震惊。假如这样,便可驾驭云气,骑乘日月,在四海之外遨游,死和生对于他自身都没有变化,何况利与害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呢!”
  忘掉死生,忘掉是非,到达无穷无尽的境界,因此圣人总把自己寄托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之中。”
  庄子在齐物论的开头和结尾,用回味无穷的寓言表达了这种“丧我”的美好意境。
  在本篇开头,庄子说了一个这样的寓言:
  南郭子綦紧紧倚着几案坐在地上,仰首向天轻轻叹了口气,那离神去智的样子仿佛精神真的超脱了肉体。他的学生颜成子游看到了,问道:“老师这是怎么啦?诚然,形体可以干枯如冬天的树木,但是精神和思想也可以毫无生机吗?你今天这样的状态,跟以往凭几而坐的情景迥然有别啊。”子綦回答说:“偃,你这个问题问得真是很到位——今天我体会了浑然忘我的境界。”
  在本篇的结尾,就是前面刚说过的“庄周梦蝶”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首尾呼应,相映成趣,告诉了人们同样的一个道理。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意思是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既然已经浑然为一体,还能够有什么议论和看法?既然已经称作一体,又还能够没有什么议论和看法?通过争论和辩论是达不到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而通过“丧我”,才能达到这种至高境界。
  佛祖释迦牟尼曾经问弟子们:“给你一滴水,怎样让它不干?”众弟子不能答。佛祖说:“把它放进大海里。” 一滴水融入大海,就好象一个融入世界之中一样,能够掀起巨浪、能够卷起山石,拥有了无穷无尽的能量。这就像是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他是海神和地神的儿子。他的力量来源于大地母亲,只要身不离地,就力量无穷,所向无敌;但如果身体离开了大地母亲,就要失去生存能力。
  我们年轻的时候,父辈都教导过我们要融入社会、融入集体。这个融入在一定程度就是建立在“丧我”的基础上。你处处强调个人利益、个人得失、个性,你就会与周围的人和世界格格不入,你就会感到不被认同,感到孤立无援,就算是天才也不例外。比尔·盖茨小时候就是个天才少年,他总结自己心态历程的时候说道:“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这个世界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必须要有所成就。”正是如此,你先要融入集体,取得大家认同,你才可以发挥你的特长、你的个性。
  听过有一个关于“苍蝇与骆驼”的故事:一只苍蝇附在趴在骆驼的身上,不费力气的就横渡穿越了整个沙漠了。到达目的地之后,苍蝇飞起来了飞向了空中,并对骆驼说:“我已飞离从你的背上离开了,你从此就可以轻松很多了减轻很多重量了。”
  但是骆驼何曾哪里感觉到了知道自己背上有只苍蝇的重量啊!,就算知道感觉到了,又何曾在乎过它苍蝇的重量对于骆驼而言又算得了什么?是苍蝇把自己看得太“重”了。
  看轻自己,大概是很多人都不愿意的小看自己。一个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人,谁还看得起他基本的自信都没有的人,如何获得别人的看重呢?但但是年长阅历很深的人总是给踌躇满志的年轻人这样的忠告:人生路上,要多把自己看轻一些不要把自己看的过重。这一告诫蕴含着沧桑的历练,蕴含着生活的睿智,更多的是对生活的超越。
  破除“我”的执念,才能在处世掌握“化”的方法,真正做到游心于物,游心于道。因为你的内心的力量已经足够强大,大到能够和他人、他物进行畅通无阻的交流。有这样一个故事:
  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该如何才能成为自己快乐,也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呢? 
  智者满脸笑意:“孩子,你小小年纪能有如此心愿,很是难能可贵啊。无数比你虚长的人都尚未明白这个道理啊。” 
  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但是脸上没有毫无自得之色。 
  智者接着说:“你要记住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明白吗?” 
  少年回答说:“我觉得是每当我感到痛苦忧伤时,推己及人,就可以减轻自己的痛苦;每当我欣喜若狂之时也推己及人,就能让自己变得平和一些?” 
  智者颔首微笑道:“第二句话:把别人当作自己。” 
  少年想了想,说:“这样做能让我真正理解别人的不幸,明白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智者双眼散发出了欣喜的光芒,接着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作别人。” 
  少年说:“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充分尊重别人的个性。” 
  智者哈哈大笑:“你的理解很有思想啊!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作自己。这句话可不是很容易理解的,你以后再慢慢体会吧。” 
  少年说:“我确实一时难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而且这四句话之间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怎样把它们放到一起来理解呢?” 
  智者说:“用你一生的时间和经历来慢慢领悟。” 
  少年沉默了良久,然后告别了这位长者。 
  后来少年长大成人,又慢慢变成了老人,再后来他离开了人世,但是人们依然深深铭记着他。人们都称他是一位智者,他是一个快乐的人,同时帮助别人找到了快乐。
  这位智者和四句话和“庄周梦蝶”、“子綦丧我”有着同样的启迪。你能够把自己当成他人,你的心胸还会不够宽大吗?你的内心还会陷入狭隘的境地吗?人生在世,注定要历经诸多喜怒哀乐之事,只有把自己当成了别人,才不会在喜事面前若狂,在困苦面前痛悲。人生在世,还会涉及功名利禄之事,也只有把自己当成了别人,才不会为名所累,为利所动,为官所困,为情所烦。
  庄子所说的至人或者真人或者圣人,都是这种达到了“齐物”境界的高人。
  庄子说,圣人不会去讨论天地四方宇宙之外的事;圣人虽然细加研究宇宙之内的事,但是也不会妄下论断。对于先贤们治理社会的记载,圣人不会贸然引发争辩。区别存在于难以区别当中,争辩是因为那些不能辩驳之事。也许有人难以理解这是为什么,圣人海纳百川却含蓄蕴藉,但普通人却乐于夸夸其谈,所以说,争论因自己没有看到的事物的另一面而发生的。
  至高无尚的真理往往非常朴素的,最伟大的辩说无须自我宣扬,最仁爱的人不用显示自己的仁爱,最廉洁的人不必表示谦让,最勇敢的人向来不会伤害他人。完全表露于外的不会是真正的真理,滔滔雄辩总有漏洞的存在,经常流露仁爱之心就不是真正的仁爱,极度廉洁绝对不是真正的廉洁,勇敢到一点也不害怕伤害别人的不是真正勇敢的人。
  掌握了齐物而论的方法,也就是掌握了大和小之间的辩证法,懂得把大的看小把小的看大的道理。庄子说,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意思就是天下没有什么比秋毫的末端更大,而泰山算是小的了;世上没有什么人比夭折的孩子更长寿,而传说中年寿最长的彭祖却是短命的。在这里,大与小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庄子齐物而论的要点所在。
  掌握了“齐物”方法的人,他们学会了把大事看小,把小事看大。
  什么是把大事看小?绝不是说大事情也不重要,而是一种心态,不是无所谓的意思,而是心无旁骛、专心去做的意思。
  有一年高考结束之后,我遇到了一位考生。我们谈起了高考的事情,他郁郁寡欢地告诉我:“我再一次落榜了。这已经是这三年里的第三次了,我的人生太失败了!”
  我没有说太多责备他的话,只是告诫了他一句:“记住,不要轻易说‘我失败了’这句话,你只是失败了三次而已。只要说‘我失败了三次’就行了,这两句话是不同的。
  第二年的8月,这位考生写信告诉我他上榜了。他在信中这样写道“我一直记得您说过的那句话。我学会了不再像从前那样彻底否定自己。而是用‘我失败了三次’这句话来提醒和激励自己奋勇向前。当我丧失信心的时候,我就用‘我只是失败了三次,下一次我就会成功’来鼓励自己。结果在这一年里,我始终保持了平稳的心态,现在我已经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在雅典奥运会上,争夺乒乓球最后一块金牌的是中国男子乒乓球队的王皓,他在比赛过程中显得非常紧张。教练刘国梁对王皓指点了一下,但是王皓还是输掉了比赛。一个记者不满地质问刘国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刘国梁说,我对他说要摆正心态。如何才能做到摆正心态?假如刘国梁样对王皓说:你现在争夺的是乒乓球的最后一块金牌,你一定要赢。如果你赢了这场比赛,名车、豪宅、鲜花和掌声就全部都将会向你走来……那么王皓无疑会输。但是如果刘国梁说:你只要专心把下一个球打好就可以了,其它任何事情都不要去想,打败他就行了!
  在对手双方实力相当的时候,谁的心态更好谁就会获胜。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不一定永远都是强者,但他的心态永远是一个强者的心态。没有天生的强者,机会、运气、资源、智能等各种因素的综合才能早就一个真正的强者,但是强者最重要的一点特质就是他们积极进取的心态,站在比别人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冷静、豁达、临危不乱——这就是强者心态。。拥有这种心态,你面对残酷的竞争时将不会选择退缩,面对各种严峻的挑战时不会不战而逃。拥有这种心态,眼前的成败得失对你来说就不再那么至关紧要。拥有这种心态,你就能坚强的面对困难,能够在困境里临危不乱,更会锻炼出一种坚持到底的钢铁意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