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秀水拖蓝 2011-11-10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孔夫子二千年前说的。久思才得一知半解。且抛砖引玉。
    有人解释“乐”就是“喜欢”“爱好”,如此解释也不算错。难道喜欢山或者喜欢水也和“仁者”“智者”有关系?不会吧!如果把“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解释成“喜欢水”“喜欢山”,或“乐于水”“乐于山”,一定会十分令人纳闷的。
    诗人称:“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无论智者、仁者,无论非智者、非仁者,无论不智者、不仁者,”都既喜欢“眼波横”又喜欢“眉峰聚”,难道不是?
    孔夫子并不是旅游公司董事长、打工仔,才不去琢磨各种人的山水爱好呢。他是把山和水比做人的情性,是研究为人之道,是教导弟子们如何当官,如何做人。
    论语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不惑,仁者不忧”。“乐”如同“像”,智者的秉性应该“像”水、“如”水;仁者的秉性应该“像”山、“如”山。
    夫子是要求弟子的知识要像水那样活跃和灵动,那样开阔和不断更新;夫子是要求弟子要像山那么包容,像山那么稳重。
    山包容一切树木与花草,不管是普通花草还是奇花异草,山包容一切动物,不管是平常动物还是珍禽异兽。夫子是主张对人一视同仁、不偏不倚,是主张不结党营私、党同伐异,像现在街巷俚语说的“一碗水端平”。
    夫子要求弟子做人要像山那样稳重、不反复无常、朝秦暮楚,不心地狭窄、朝三暮四。
    后来有人把夫子的主张总结成“政贵有恒”;就是要维持政策的稳定性。从前有“翻烧饼”“翻云覆雨“朝令夕改”的说法,孔子反对“翻烧饼”。
仁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自己喜欢的才给人,自己厌恶的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能把水深火热给百姓,让百姓和自己一样,的丰衣足食。用现代语汇就是做官要公正廉明,不贪赃枉法,不中饱私囊。
    古话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另一种说法是“不看人对我,要看人对人”。意思是不看人家对我这个官好不好,更要看人家对普通百姓好不好。用文绉绉的诗的语言叫做“春风风人、春雨雨人”。用政治专用语就是不要“以我划线,以派划线,以亲疏划线,不要党同伐异”。
     过去常有“以己划线”的事。紧跟自己、听我的话,路线就算对了,叛逆自己,有不同意见,路线就算错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听我者提官晋级,逆我者投入水深火热之中。
    做官不能只要求人家爱自己、听自己的;还应该要求他们爱百姓、听百姓的。
    可见,孔子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不是喜欢水和喜欢山。
世世代代的官员都有仁者,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哪朝哪代又都有不仁者,尤其晚期;把百姓的血汗钱“洗”在自己的账号里,强拆人家的房子开发谋利……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则是又高一个层次。勤勤恳恳为百姓的人是不用忧愁郁闷、担惊受怕的。只有欺压掠夺百姓的人才疑处处是刀光剑影,怕百姓杀了他、宰了他、废了他。知识能不断更新的人也一定是脑袋清醒,决不当绊脚石的。

    有人形容国家是山,百姓是水;领袖是山,群众是水;父亲是山,母亲是水;老师是山,学生是水。这形容非常恰切。
    国家保护百姓,百姓维护国家;领袖引导群众,群众供养领袖;父母生养子女,子女赡养父母;老师指导学生,学生发扬老师。是的,国家和百姓,领袖和群众应当“山水相依,山水相长;山水相拥,山水相济”。

    “仁者不毁人以自益,仁者不以兴衰改节”。孔子的教导,弟子决不能损人利己,也决不能见风使舵,看谁的势力大便去便去抱谁的“粗腿”。
    孔子还教导说:“仁义礼智信,仁为首”,“仁者莫大于爱人,智者莫大于知贤”。

    但望夫子的教诲永远留在人们心间,尤其留在官员们的心间。
为什么要“尤其”呢?因为他们是领头雁,走金光大道还是入水深火热,关键在他们,“马首是瞻”。他们是“领头羊”。又民谚说:“官不贪,民不偷”,“小鬼坏坏一个;阎王坏坏一窝”。

    古人说,欠债是要还的。有一家人,一只鸡天天去他家下蛋,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主人不知鸡从何处来。一天主人梦见一女子向他诉说:前辈子曾经欠他九十九文钱,现在以蛋还钱,共下一百只蛋,一只作为利息。此后那只鸡再也没来他家。
    啊!欠债要还,连利息也要还。哟哟哟!哥们,姐们,叔们,爷们:一定要牢记,贪多了,将来以蛋抵债,几辈子里也要生命不息,蹲窝下蛋不止哟!

    既然“乐”也是“喜欢”的意思,我便又联想到:圣人乐修身,文人乐诗文,美人乐修饰,孩子乐游戏,贪婪者乐金,恶欲者乐权,残暴者乐斗,淫欲者乐色,小偷乐盗钩,大盗乐窃国,而百姓则乐丰衣足食、人寿年丰,风调雨顺、和谐太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