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石

 枫林如火 2011-11-13
花石概括
花石镇位于湘潭县西南部、潭花公路旁,坐落于东经112°36’--112°46’,北纬27°34’--27°36’,南界茶恩寺,北抵射埠,东至紫荆山,西连排头,衡峰远峙,涓水穿流。最低海拔50.40米,最高海拔425.70米。镇域总面积为133.40平方公里,城镇面积3.6平方公里,有水田2750公顷,旱地74公顷,林地7357公顷,水面119公顷。辖3个管区,3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564个村民小组,14165户,54941人。2005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GDP)6.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7亿元,工业总产值3.2亿元,财政收入1010万元,全镇人均纯收入3165元,镇区居民人均纯收入8180元。目前全镇城镇化水平43%。
    花石是历史名城,千年古镇,在西汉时期即以地理位置显要、历史文化厚重而被定址为湘南县的县城,素以商贾云集、市场繁荣而享有“小南京”之美誉,是湘潭市经济重镇。花石既是湘潭、衡山、湘乡三县市交界处的物资吞吐枢纽,区位优势明显,同时又是湘潭县南部最大的集市贸易集散中心,特别是湘莲产业独具特色,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湘莲生产基地和莲籽贸易集散中心,是名副其实的“湘莲之乡”。 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产业兴镇、产业富镇、产业强镇”的建设与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于1996年被湖南省确认为“湖南省百强镇”和“湖南省重点镇”;于1997年被确认为“湘潭市小康镇”;于1999年被确认为“湖南省经济开发示范镇”;2004年4月又被国务院六部委确认为“全国重点镇”。
    镇区现有居民2.05万人,日均流动人口逾万人,镇属及驻镇单位近40家。现有镇办企业21家,个体企业1345家,以湘莲产业、机械行业、石材产业较为突出,其中湘莲产业的宏兴机械厂、县工业泵厂、花石阀门厂等企业,石材行业的弘基公隆、宏昌、大洲、宏大等公司,机械行业的花石水泵厂、花石陶瓷司等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为本镇产业优势的发挥,为繁荣本镇乃至湘潭县域经济正发挥着重大作用。
    通过近几年的建设与发展,花石镇已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完善,城镇功能齐全,产业支撑力强、辐射范围广,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综合型中心镇,在全省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花石由来
相传明末,有一渔夫在今花石街观政桥港口捕鱼,因水清见底,发现碧水深处有一块6平方尺左右的花纹斑斓的石头,随波荡漾,光彩夺目,蔚为奇观,于是广为传颂,“花石”由此而得名。本镇地处湘潭南部,扼潭衡要冲。三百年来为本县南部集市贸易重镇,四方商贾云集,车水马流,土特产货物畅销,花石镇素有“小南京”之称。
                                        白莲传说
    从前,在白水寨的岭脚下村(今赤水大禾村),住着一家姓何的父子,靠种地和砍柴为生。一天夜晚,何翁和儿子何伢仔,打着松明火把,来到田里叉鱼,忽然看见满田碧荷红花,陈陈异香,冲鼻而来。随之一位绿裙素服的少女从一朵盛开的莲花里飘然而出,频频向父子俩点头致意,并说:“我是很远的瑶池村人,历尽艰辛前来投靠边亲戚,谁知亲戚已不在世,恳请你们收留!”何翁虽然对这位姑娘无限同情,但自己家贫如洗,只好婉言拒绝。姑娘接着说:“我不贪图富贵荣华,只求有个安身之地,粗茶淡饭就行。只要大伯不嫌弃,我愿拜您为义父。”何翁深受感动,将她收为义女,取名莲英,与何伢仔姐弟相称。莲英姑娘向天空一拜,天空出现一片五彩祥云;向田野一拜,田野长满绿荷红花;向何翁一拜,何翁鹤发童颜;向何伢仔一拜,何伢仔更加眉清目秀。从此,莲花姑娘就伴何翁父子种莲度日,还教会了当地农夫种植莲子。    冬去春来已三载,莲英越发长得楚楚动人。何翁征得莲英与何伢仔同意,准备给他俩置办婚事。谁知当地的一个大财主,早就对莲英垂涎三尺,派来家丁强行“接人”纳妾。莲英同何伢仔从后门夺路而逃。眼看家丁就要赶上,何伢仔与莲英手挽手纵身一跃,跳进池塘。片刻,池内升起一道祥云。莲英同何伢仔端坐其上,登天去了。不久,池塘里长出了并蒂莲,结出了清香的白莲子。于是,佛家便在荷塘池畔建起了莲花寺,并在寺门首写了一幅楹联:“定水无波新月现,心触法界慧日明。”
    从此,花石有了种莲的历史。 白莲食用
    1、白莲在食品、蔬菜上的应用。据中国医学院卫生研究所检测,每500克通芯白莲含蛋白质83.3克,脂肪9.8克,碳水化合物327.5克,热量1730千卡,粗纤维13.7克,钙、磷、铁和维生素B1、B2及氨基酸等含量丰富。莲为筵席佳肴,有莲子八宝饭、冰糖莲子、糯米莲卷、莲子扣鸡、荷叶粉蒸肉等10多种。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72年访问我国时,在杭州对“冰糖莲子”赞不绝口。用白莲系列产品可制作莲蓉、莲子饼干、莲芩面、白莲罐头、莲子汁、莲芯茶、莲薏茶、减肥茶、藕粉等。 白莲药用
    1、莲在中医药中的效用。莲是中医常用的药物,据《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记载及现代中医学认证,白莲肯有强胃健脾、润肺养心、滋阴补血等功效,并含有能抗癌的氧化黄心树柠碱;莲芯可清火去热、提神明目、降低血压;莲叶可治水气浮肿、肠炎、中暑、所含SOD具有美容功效;莲藕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钙、磷等物质,具有清热散淤、健脾开胃、益血补肺之功能,可治咯血、便血、血痢等症,被医学大师李时珍誉为“灵根”,制成藕粉后,食疗价值倍增;莲花、莲蓬活血止血,去湿消风;莲梗清热解暑,通气行水;莲须(雄蕊)清心益肾,止血固精。
 2、莲在工业、食用菌的地位。莲蓬、莲梗、莲叶、莲壳等可作染料、造约原料,制造活性炭,还可袋料栽培食用菌等。


                                      天马山的传说
据说舜帝的时候,洪水淹没天门。舜先后令鲧、禹治水。
    一天,大禹治水来到楚地,只见洪水渺渺茫茫,水中呼救声凄凄惨惨,他忙撒下息壤(注:息壤是传说中的神土),有一把息壤落在湘衡地带,分成三处,须臾间,三处息壤从水里冒出来,变成了一座小山,水里挣扎着的人得救了,大禹又疏浚河道,洪水渐渐沿着低洼的地方流了出去,后来水势退了,老百姓纷纷回来,重建家园。
    三座小山起先都是一样高大,最南的一座叫南岳,中间的叫天马,北边的叫紫荆。后来三山看到人们称兄道弟,呼儿唤女,好不亲切,觉得也应该象人类一样,论资排辈,分个大小。三山商议后,议定今后看谁长得高就尊谁为大哥。
    三座山中,数天马山求胜心最切。为当三山之长,天马山急不可待,一夜之间就长了三百三十丈,不多久,山顶就挨着了青天。这天,玉皇大帝去灵霄殿上朝,忽然脚下猛地被什么东西一绊,跌了一跤,定睛一看,原来是天马山,它还不知满足地一个劲往上长,竟长到灵霄殿来了。此山如此狂妄,刺破青天,这还了得!玉皇大帝盛怒之下,派三十六员雷神下凡严惩天马山。众雷神领命,来到天马山前各显神通,一时间电闪雷鸣,走石飞沙,火光四溅,雷神把天马山削得只留一百多丈才上天复旨。天马山从山腰到山顶光秃秃的,那就是雷神惩罚的痕迹。
    柴荆山每天只长三丈三,雷神削天马山那天夜里,紫荆山吓得心惊胆战,把头一缩,再也不敢往上长了。南岳山呢,它每天长三十三丈,后来长得有四百多丈高,成为中国五大名山之一,不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哩!
                                        十八罗汉山的传说
我住在湘潭县花石镇马龙村,这儿山青水秀,坐落在我家左右的十八罗汉山,在此地很著名,这十八座石山是在很早很早以前,一个早上出现的。一个屠夫从石坝的紫荆山冲里头赶出十八头仙猪,想到汉城里头去赶集,但他在半路上歇了一会儿,误了一点时间,快到汉城门口时,就天亮了,一个银发白须的老人从天而降,在最前面的一头猪突然狂奔,这位屠户要追,但被白须老人捷住了,同时剩下十七头仙猪也被截住了,屠户急了,问老人为什么要截他。白须老人向他施礼忙答:“我奉玉皇大地之旨意来此等你,此地近年常受狂风袭击,黎民颗粒无收,想借你这些猪来挡风。”屠户很疑,便问:“这肉猪怎能挡风。”老人没有答话,只笑,在河中吸了口水,喷在这些猪身上,抬头又向那头正在奔跑的猪身上也喷了点,然后把这十七头猪,赶成一排,衣袖一挥,这些猪全都变成了一座座石山,而与此同时,那头狂跑的猪也到了湘江边,因为过不了河面在想办法,还没等他想好,也变成了石山。老人从怀里取出了一个金元宝赠给屠夫,化作一阵了风走了,屠夫拿着金元宝,高兴的回了家。现在我家乡的石山就是这些猪变成的。后来人们又在这些石头上,雕花刻字,在有名的耍子殿后还刻了四个乌龟和一条蛇,其中的一只乌龟在抗日战争时期,当地的游击队与日本兵打仗时,日本兵一炮击中了它,把它给炸毁了,所以现在只有三只乌龟了。站在我家后的将军山上,四季都有着景观,春天能看到眼前的农民正在忙碌,他们辛勤的立在水田里,夏天又能看到我们汉城这块小平原上正在盛开的荷花。在秋天,可就要请你转一下身,把视线移向东方,结满了红红的茶子,人们就用今年茶花的多少来预兆明年是不是丰收年。在冬天,下雪的时候,不亚于毛泽东的北国风光。
    在我家乡的十八罗汉山中,不止这些传说,就让我再跟你提几个,如在我家左边的第五座和第六座罗汉,人们给它们各取了个名字,第五个红口罗汉,第六个黑口罗汉。这个红口罗汉是汉城人们在地里干活的大钟,人站在稻田里,太阳从山顶上射出来这时已经是九点钟了,如果前面崖口边也有光是10点,崖下上半部分有日晒是11点,崖下全晒到了是12点,崖里有日晒是1点,这种计时方法,不知是谁发明的,对于老农来说还可以,比那些焚香滴水的还科学点。但在今天对我们这些青年来说就不能适用了,作为新世纪的青年,还用这套,用早日照来计时太俗了,我们今天的计时器是电子表,一个小小的圆电板和一粒筷头大的电子,不论天晴下雨都能知到时间,还不要上调,你看这先进不先进呀!在这两个山头上还有个美好的故事,相传在很早以前,两座山都很矮小,自从一个大雷雨晚上后,两座山都相对在长,而且只在白天长,但红口长得快些,眼看黑口就要落队了,它开始了舞弊活动,晚上偷着长,你看,这白天长了,晚上又是长与那专门白天长要不要快,谁知这好梦不长,等它们都比其它罗汉高时,玉皇大帝知道了两座罗汉比高,就派神仙下凡调查,结果黑口罗汉晚上偷着长的事被神仙查出,上告玉帝,玉帝又着雷公下凡将黑口晚上长的用雷击去,掉下面刘家洲的一个深潭里,还不许黑口罗汉以后再长了。从此事可以说明,人在世,所做的事要光明正大,这样才能长久。


                                            汉城桥由来
花石汉城桥,地处涓江东岸,距花石镇区约一公里,位于十八罗汉山下,据县志记载:“汉朝设湘南县,县城即设于此。”查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重修汉城桥碑文记载:“罗汉山,古迹也,汉城桥,昔名也。……山城如画,水带四环,……姑纪其大观,……而成美迹。”现城迹虽无桥身犹在。
                                              撑腰石的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紫荆山下有个农夫。一天在山里砍柴,夕阳西斜之时,他挑着一担沉甸甸的柴下山,又累又饿,吃力的走着,走着走着,腰也渐渐地疼起来,实在走不动了,见到路边有一块大石头,就放下柴,迫不及待地靠在上面歇憩。农随手折了一根柴棒子,拿在手里玩着,玩着玩着,没过多久,竟睡着了。不一会,一个精神矍铄的白胡子老人来到他身边,笑着对他说:“伢子!天色不早了,快担柴回去吧!”农夫面有难色,着急地说:“老人家,我实在担不起,腰也疼死人!”老人说:“你把手中的柴棒子给我,保证你不腰疼,有劲。”农夫听了,一阵高兴,正要把柴棒子递过去,白胡子老人却一瞬间不见了。农夫醒来,揉了揉眼睛,柴棒子分明还在自己手里,那里有什么白胡子老人,他站起来,转身看了看靠着休息的白色大石头,恍然大悟。于是把柴棒子放在石头边上,再去担柴。果然,沉甸甸的柴压在肩上,竟轻了许多,腰也不疼了,他路上再也没有歇过气。
    农夫回到家里,把这件事告诉了左邻右舍,大家都感到希奇。第二天,又有很多人上山打柴,每人都折了一根柴棒子放在巨石旁边,奇怪,担柴回家腰不疼了。感到轻松得很。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于是在附近传开了,久而久之,人们都称这块石头为“撑腰石”。
    紫荆山一带的老人说,那个农夫遇见的白胡子老人是撑腰神,他因见山里人人打柴辛苦,于是暗中相助,你放一根柴棒子在他手里,就是求他相助,他朝你吹一口仙气蛮灵勒!直到现在,撑腰石旁边还经常有一堆堆柴棒子哩!

                                      杜甫 诗歌    卷223_25 【宿花石戍(长沙有渌口、花石二戍)】
    午辞空灵岑,夕得花石戍。岸疏开辟水,木杂今古树。
    地蒸南风盛,春热西日暮。四序本平分,气候何回互。
    茫茫天造间,理乱岂恒数。系舟盘藤轮,策杖古樵路。
    罢人不在村,野圃泉自注。柴扉虽芜没,农器尚牢固。
    山东残逆气,吴楚守王度。谁能扣君门,下令减征赋
                              花石方言是汉唐中国“普通话”的活标本
花石位于湘潭南端,与衡山接壤,属于南岳后山区域。古代地理位置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
    其地方言与湘方言(长沙、湘潭)截然不同,与湘潭县其他地方方言的发音、咬字相左。相反,与现代陕西话的发音有很多类似点。其中入声、去声发音特别多,卷舌音也很多。
    在中国汉代、唐代,花石都曾经是湖南的主要地方行政中心之一。后来,易俗河取代花石成为中心,而花石与湘潭县城相距深远,所以,花石方言的基本发音方法和语音语调并没有受到湘方言太大的影响,保留了较多的独立性。
    所以,我猜测,花石方言是汉代甚至唐代中国“普通话”的活标本。
    有志于研究者,不妨到湘潭花石及其周围龙口、日华、盐埠、留田和石坝等地调查,请带录音机和摄像机等“作案工具”。
附历史资料:
    花石是历史名城,千年古镇,在西汉时期曾是湘南县的县城,现在也是我县南部最大的集市 贸易中心,是全国最大的湘莲集散地,名副其实的“湘莲之乡”。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影响 深远,素有“小南京”之称。九七年被市验收认定为“小康镇”,九八年被评为全省“百强

    湘潭县在西汉时置湘南县,县治在今花石汉城桥。
    唐玄宗时改革军事,以加强地方兵力。当时的长沙,设有桥口镇(今望城县乔口镇)和禄口( 今株洲市)、花石(在湘潭县)两成,负责潭州境内各关隘要地

    花石镇压为汉代古城,现存汉城桥、观正桥 发人思古;十八罗汉山,地貌奇特的花石湖万鸟云集;湘莲基地美不胜收.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