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为什么要存钱?

 一路花开灿烂 2011-11-13

[原创] 中国人为什么要存钱? 

随着世界经济危机的出现,近时中国在国际问题上的作用影响力突性提高,于是关于中国的各
  
各话题成了国际话题热点,最近,在网上看到了不少很惊人的话,我这里就挑出一点来说说。
  
比如,说央视有个叫邱启明的人,一个主持人。
  
邱启明在新闻频道《24小时》的一档说:
  
“但愿啊,多涨点。其实咱们涨工资没停啊。只是中国老百姓习惯存钱,发得再多,我不
  
买。”云云
  
当然,后来他出来道歉了,但关键就在他后来出来表示的:
  
“我这个话其实是在嘲笑老外所谓的涨工资就能拉动内需的观点。我的概念是——中国人
  
工资没有涨得非常好,应该涨得越多越好。”
  
他的理解是,中国人把钱存起来,是因为“中国工资没有涨得非常好,应该涨得越多越
  
好。”。现实情况是,老板:工资“涨得越多”,员工:“发得再多,我不买”存起来。央
  
视的主持人对中国人和中国国情的了解,已经“赶超”欧美了。
  
说到中国的“老百姓习惯存钱”,就不得不说,中国的大单消费,因为存钱,就是为了应付大
  
单消费。
  
中国人的四个大单消费有:
  
1、教育。每一个家庭(普通家庭)存钱的第一原因素;
  
2、医疗。中国有世界望尘莫及的医疗消费价格,和起不了多大用途的医疗保障制度;
  
3、住房。这个我就不说了;
  
4、结婚。这个成为了新一代存钱的又一理由。
  
其实,还有两个,一个是养老,一个是车,因为这两点在问题上还不能算是最突出的一类,以
  
上的四个大单消费,结婚,买房,看病,上学,能花掉多少钱,这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
  
从开始工作起,这四大账本就开始挂在我们身上,但是,这并不是存钱的唯一原因,如果是这
  
样,真就只是像央视的主持人所说的“应该涨得越多越好” ,工资多了,有钱了,就能把这
  
问题解决了。
  
存钱,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家庭对社会的不信任,这是由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创成的,
  
第一,没有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教育、交通、医疗等等等等,这个我不用多说;
  
第二,不稳定或不合理的物价,比如住房,高低不定的油价。
  
这些,使中国人民不敢“乱”花钱。
  
没有一个稳定的消费环境,就不可能让中国人民去花钱,就不可能促进内需,有人说促进内
  
需,等于中国人民花钱让外国人挣,但是,内需不足,
  
第一,就会没有一个与国外市场求不应供局面的制衡物,在这个全球市场还未完全一体化的
  
时代,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本来就该是互制互进的,国外市场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国内市场
  
平衡,总不能让国外市场断了链。一家食品厂的负责人说,由于国外的单大大减少,国内市场
  
又难以扩展,现在工厂的库存量很大,再不出销这些食品就超出食品的质期,就要大规模销
  
毁。。。这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上世纪大萧条时,美国大量物资售不出,被倒入海中,造成大量资源
  
浪费的境况。
  
第二,内需供应的大小,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主要衡量物。
  
有一个公式,以说明中美贸易顺差关系的,美国市场求-美国市场供-(中国市场供-中国市场
  
求)=0,这个公式很片面,但很直面的反映了我们所应求的远不及美国所应求的。中国国内市场
  
的供求和美国国内市场的供求处在一个互为反相失衡的境况,而这种失衡只有互为制衡才得以
  
使公式成立,现在,在这个世界级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问题出现在了公式的第一个元素,第
  
一个元素值下降,美国市场的应求大大缩减,在为保证经济不衰退的情况下,最后一个元素,
  
中国市场的应求就要上升,这样才能继续使公式平衡,但这种上升,必须要保持在中国市场
  
供-中国市场求>0的情况下。只能说,问题的出现,其实也给中国人民带来得以提高生活水平
  
的机会。国内市场物价在近些年的提高,大家都身所感受。一个对外出口企业说,我的产品在
  
国外能获得更大利润,为什么要在国内卖?于是大家就能理解到,为什么国内的物价会上扬
  
了。而现在,国外卖不出去了,又开始转内,我们先且不开骂,先得规范一下国内市场。
  
  

于是,关于中国人爱存钱,以上的总结陈下:
  
1、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中国人需要存钱,以建立自给性的保障;
  
2、中国高昂的大单消费,中国人需要一直存钱或者说需要存很多钱;
  
3、没有稳定的消费环境,中国人不敢花钱。
  
令外,中国人也需要去花钱,世界需要,中国人自己也需要。
  
  
(顶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