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纪实】 老上海的痕迹 五十,老门楼,老弄堂,阵阵儿歌声,不了儿时情(下) 你不要紧张;今天上的老弄堂照片不少,都是老城区里的,可能也有你住过的,如果给你碰上了,我们一起玩吧! 蔡阳弄 ![]() 这里的顺序是电脑排的,上来第一张就吊人胃口,真的原汁原味;年轻人看了弄不懂,这么窄的弄堂里怎么玩?女同学“造房子”嘛! 造房子 ![]() 不好意思,打个招呼;小时候我拍不来照片,也买不起照相机,那是有钱人家玩的东西,只能用五年前的社区活动照片来替代。 小弄堂里“造房子”,这样不是路也不好走了?没关系;那时的叔叔、阿姨很好商量,有人走过停一下,他们是不会去告诉妈妈的! 男生玩什么?多了!趴在地上打弹子,地方足够大了。 地上有小石子用手撸、洞口有灰用嘴吹,管它细菌不细菌,我们还是健康地长大了。当然这样玩法我现在也不提倡,现在的爸爸妈妈也不会让孩子这样玩,但是真的很爽!爽到底了!就是滑稽老前辈说的“屁股翘到半天高”的那种爽。 定福弄 ![]() 为什么说它爽,只有亲身经历才会有体会。有时看看电视也觉得很好笑——总是拿“竹笋烤肉”来当事说,哪来的这么多的“竹笋烤肉”。我们弄得一身脏,回家还是好好的,只要不打架,什么都好说。再说那时的小朋友哪里来偷人家东西的,恶意弄送人的,现在想想好像我们都是好孩子,那时的风气就是不一样。 广福弄 ![]() 不要以为这些弄堂窄,夏天的晚上更令人向往。家里是没有电风扇的,更不要说空调了。屋里热得不得了!晚上就在这些弄堂里纳凉;路边搭满了铺板和小竹椅,大人们摇着蒲扇谈天,小孩子挤在中间对儿歌;来一段吧!你肯定记得; 山浪有只老虎, 老虎要吃人, 拿伊关辣笼子里。 笼子坏脱, 老虎逃脱, 逃到南京,逃到北京, 买包糖精, 摆辣水里浸一浸, 密西密西拉胡琴。 很亲切的,你不会忘记,这是最快乐的时间,蚊子来咬了,撸一撸就算了。 鸡毛弄 ![]() 到了地藏王菩萨生日的那天晚上就不一样了,地上插满了棒香。年轻人又要看不懂了;水泥地怎么插香?那时是没有水泥地的,都是石子路,每人管好自己的一块,一直等香燃完,收了香棒。再去那些没有小孩人家的地盘去收香棒,这天晚上是睡不着的,数着收来的香棒,有一个礼拜可以玩。怎么玩?当游戏棒,输了就是别人的了!多了还能编一个小箩筐。 吉安里过街楼 ![]() 这条深深的小弄堂是我三岁前玩的地方。还很小印象不很深。 吉祥弄 ![]() 吉祥弄可是我三岁以后长大的地方,故事可多了,实际上和大家都是一样的; 滚铁圈是我的拿手;家里有一副正宗的铁圈,在整个弄堂里也就是这一付,出外总是带着它。五年前带外孙去参加社区活动,怎么教他都不会,你看! 滚铁圈 ![]() 我一上手,它就乖乖的跟着走了,小青年都说我是“老白相”,其实这些对我们这种年纪的人来说真的不算什么,这种低价、自己能做的玩具我们都玩过。不像现在小孩的玩具动辄就是几百、几千,一点小毛病自己修不来,就扔了,换句话说就是玩不来。 在这个弄堂里玩空竹也不错! 空竹 ![]() 那时的空竹是竹头和木头做的;五分、一毛钱买一个。在石板地上玩空竹很快就摔坏了,黄鱼胶一粘照样玩,还比谁得抛得高。 筷竹弄 ![]() 网上有朋友和我谈起蔑竹路和筷竹弄,我们也上一张。 跳橡皮筋 ![]() 在这种弄堂里跳跳橡皮筋是女孩子的专利,现在孩子跳的是什么橡皮筋?一点也不像;跳橡皮筋应该分年级;两头拉皮筋的小女孩把高度放在脚后跟上为一年级,膝盖上为二年级,腰部是三年级,以此类推,高度一直到头顶完成整套动作算赢了,老年女网友们肯定记得。 一边跳,一边唱; 小皮球,小小篮,落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她们玩得开心,男孩子可不高兴了,就去捣蛋。一个、二个人去捣蛋没用,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搞不定。人去多了,双方吵起来,最后一着棋就是去告诉你妈妈。 老硝皮弄 ![]() 糖坊弄 ![]() 二个好奇怪的路名,找到出点了又是一集;今天这里的好多路名地图上都是没有的。 不要光听故事,忘了看我们的照片,都是典型的老弄堂,有一点难得见了,今后更难得见了,不要把你住过的老弄堂给逃过去了。 老新街 ![]() 那时弄堂里的灯很暗,一到晚上或明或暗,尤其在秋天,西风阵阵,弄堂里没有人,很凄凉。夏天纳凉时讲的鬼故事这时都会在脑海里出现,进了弄堂头也不敢回,一边唱歌,一边快步走,走了一半干脆奔,回到家里大门一关才松了一口气。 有人说,现在晚上走小弄堂也怕,那是怕坏人打劫,和那时不一样,还是当年味道好。 龙门邨弄堂 ![]() 到了过年,这些小弄堂却是喜气洋洋;高升也有得放,但是500响的小鞭炮没得放;太浪费了,一个一个把它拆开来,慢慢地放;找一个小的铁皮罐头,罩在那里放,看谁跳得高!比现在噼噼啪啪的好玩多了。 年初一到了,一早上有得忙,开门见的都是老邻居;张家老伯伯,李家阿婆,都得拜年,不能没有礼貌。 邻居小朋友来玩,唱一个儿歌吧! 从前有座山,叫黄昆山; 山浪有条路,叫叽哩咕噜; 路边有只庙,叫莫名其妙; 庙里有只缸,叫四大金刚; 身浪有把剑,叫看勿见; 来了两个官,一个叫笔套管,一个叫痰盂罐; …… 唱得好!再来一个; 从前有只庙, 庙里有棵树, 树下有个老和尚, 老和尚对小和尚讲故事: 从前有只庙, …… 这个儿歌是循环的,没完没了,有一点赖皮,算输了,输了要打手心; 本来要打千千万万记, 现在辰光来不及, 马马虎虎打十记, 一、二、三、四, …… 你说有多开心! 马添兴街 ![]() 马添兴街的外公知道外孙来拜年了,急急赶回家。只见外孙在唱歌;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外婆买条鱼来烧。 头勿熟,尾巴焦,盛在碗里吱吱叫,吃拉肚里豁虎跳。 跳啊跳,一跳跳到卖鱼桥,宝宝乐得哈哈笑。 宝宝倒没有笑,外公却笑弯了腰。当然这是我编出来的,但是真的有过,不过,现在马添兴街也没有了,马添兴街的外公也不知道哪里去了? 乔家路 ![]() 二位阿姨来送礼了!有说年初一不走人家,但是走娘家的人不少!不是说生个女儿是妈妈的棉毛衫嘛!她们来不及了,你看有多孝顺。 青年路 ![]() 过年了,盼了一年,就是为了几毛钱的压岁钱,有了它就像活神仙一样。 弄堂口在套泥人; 套泥人 ![]() 现在套的是矿泉水瓶,没劲。套一个无锡大阿福回去,捧在手里,得意洋洋地哇哇叫,一不小心,跌了一跤,又哇哇大哭; 一歇笑,一歇哭,二只眼睛开大炮。 还有一个好去处;小书摊里人满为患,因为康乐球盘挨不上趟,大哥哥们不肯让。 看书最好弄一点东西吃吃;二分钱的盐金枣,含上半天,天大的享受,不是家里没得吃,因为这是自己买的。 如意街 ![]() 这都是这些小弄堂里的故事,吊起你的胃口了吗!你的故事比我多,只是很少有机会激发起来,今天你也可以大大的留言一番。 钱没有用完心是不死的,高尔夫盘在等着你,手气好赢一条留兰香糖甭说有多美,舍不得吃,捂在口袋里化了,算你倒霉。 到了晚上,白切肉盖在加了猪油的年糕汤上,一大碗哗啦哗啦一下子就下肚了。 数数口袋里的钱,已经所剩无几了。 天灯弄 ![]() 过了年,背背书包上学去,走的是这条弄堂;开开心心放学了,走的也是这条弄堂,哪里来的爸爸妈妈接送,更多的体会这老弄堂的幸福,令人永远难忘。 外咸瓜街 ![]() 可惜的是这些现在正在消失,而且很快,上面这张照片早就是绝版了。 万豫码头街 ![]() 在老门楼和老弄堂里给我们印象最深的除了儿时的顽皮以外,儿歌也是我们挥之不去的东西。其实我们唱儿歌时还很小,印象不会深,当我们抚育下一代时又“重操旧业”,把它们记得滚瓜烂熟,我再来一段看你记得没有; 汤司令到, 机关枪扫, 热水瓶爆, 癞蛤巴跳。 王家码头路 ![]() 三三三, 我们都是木头人, 不许哭来不许笑, 还有一个不许动。 这时屏着不好动,也不好笑,很难的,总归是输的,尤其是小孩。 王家嘴角路的小弄堂 ![]() 康铃康铃马来哉, 隔壁大姐转来哉。 啥个小菜? 茭白炒虾,田鸡踏杀。 老鸦告状,告拨文王; 文王卖布,卖着姐夫; 姐夫关门,关着苍蝇; 苍蝇扒灰,扒着乌龟, 乌龟拆屁,拆得满地。 先棉祠弄 ![]() 在我们的老弄堂里有很多历史故事,像这先棉祠弄应该有黄道婆祠。 县左街 ![]() 县左街是什么意思,深着呢!是原来县衙门前的一条老街,与县基街(现在的光启路)齐名。 小普陀街 ![]() 引线弄 ![]() 老弄堂里再放二张奇怪的东西——引线弄和小普陀街,我是解不出了,留给大家去回味。 我们的老弄堂照片就放这些了,太多了实在不行,这些能不能上已经有问题了。如果能勾起您的快乐回忆,我真的很高兴。 宜稼堂 ![]() 最后用宜稼堂的小弄堂来做结尾。这张照片已经收入老上海照片之中,用它做结尾有我的意思;偌大的一个宜稼堂就是从这个小弄堂里进去的,它的里面有说不完的故事。 今天的老门楼、老弄堂同样都有它们的故事,不要让它们溜走,我只是开了一个头。 (这二集原来是一集,实在太大,网页容量不够,只能分二集,倒过来完成了我的第一期计划——至此已经是五十集,共113890字,795幅照片,希望您喜欢,写的不好请原谅,在这里向大家问一个好;谢谢你的经常光临!同时向网管员致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