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作与生活,50 / 50法則!

 yagi1 2011-11-22

工作与生活,50/50法則!

    站在刚刚历经裁员、缩编强震的职场大厦里,惊觉建筑物并不如想象坚固。过去不只一次想过:有空一定要到大楼外面走走,呼吸新鲜空气。但总是被各种原因住,当脑力与体力被这些原因消耗大半,渴望的念头很快就会自动消失。

    人生无奈,但有选择

  一次空前强震,震出建筑本身的问题,也震出困扰已久的老问题:我能同时拥有建筑物外面的世界吗?建筑里的我,能时时活力充沛、心情愉悦吗?答案是可以的。吕旭立基金会心理师周志建说得很妙,人生无奈,但有选择。他认为,人们被困在不甚满意的现状里动弹不得,是因为不认为自己有选择

  我没有足够时间陪伴父母、另一半及孩子。如果可以,我希望减少工时;或者,减少收入,交换可喘息的时间。──“家庭与工作调查,史隆基金会(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

  我希望兼顾工作与生活

  这波不景气,触动许多人重新思考人生目标。一本在美国出版的新书,《女性经济学:写下自己的成功法则(Womenomics: Write Your Own Rules for Success),就是由两位杰出,但工作、生活明显失衡的职业妇女连手撰写,美国ABC 新闻〈早安美国〉主持人席普曼(ClareShipman)BBC 美国世界新闻记者凯伊(Katty Kay)

  她们共同的挣扎是:是否要为照顾家庭拒绝升迁与难得的派任?她们并非缺乏向上的企图心,而是试着讨论:升迁,是不是可以只问努力的成果,而不计较工时长短?

  美国第一资本金融公司(Capital One Financial)对全体员工的调查发现,希望工作与生活平衡,工作时间的弹性是共同渴望,没有性别之分。

  幸运的是,数月后,第一资本便根据调查结果实施弹性工作安排计划,员工可以利用弹性时间、透过手机与网络(telecommuting)来工作、缩短工作周,甚至选择特约工作。

  作者的结论是,当景气衰退、每个美国人平均一生得换10 个以上的工作时,人们会开始对工作要求更多自由,更重视工作与生活兼得。

  2007年,林义杰完成横越撒哈拉沙漠的挑战,打算正式退休,转往哈佛攻读博士。

  这个确定多时的计划,却因启蒙教练突然病倒而改变,他决定留下来,为运动员赚钱,并投身公益。

  当你找到愿意为它冒险和改变的人生目标

  跑过南、北极、亚马逊,最后以“111 天横越撒哈拉沙漠的世界纪录,向超级马拉松赛事正式道别,对林义杰来说,这个句点实在够完美了。因合作纪录片《决战撒哈拉》而熟识的演员兼制作人麦特戴蒙(Matt Damon),自愿推荐他进入母校哈佛大学博士班,刚好符合他未来转做老师的生涯规划。

  这时,忽然传来启蒙教练潘瑞根心脏病发的消息,赶到医院为老师办理住院时才发现,工作数十年,老师只有万元存款、一笔50 万元的信用贷款债务,以及妻儿子女离去的处境。

  一张记载运动员出赛支出的明细,解释了一切。林义杰认为,饮水思源是天经地义的做人道理,我如果当时出国,会一辈子抬不起头。

  为恩师改变计划

  于是,放掉原本独善其身的计划,决定改走一条充满不确定的险路。他的心愿很大,希望每个运动员都有工作,不要再复制恩师的故事。他拿出过去代言的收入以及运动心理研究所的专长,作为创业基金,陆续成立两家公司,一是透过运动为企业进行教育训练的企管顾问公司,这家公司目前有名员工是运动员;另一个事业,是与人合资成立的公关公司。

  两家公司赚的钱,一部分投入公益。他不定期为运动员开课,训练他们的表达能力,蓄积日后找工作的优势。另外,为唤起全球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他准备再度参赛,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个非洲儿童因水污染丧生。林义杰说,台湾也是缺水国家,但多数人浑然不觉,还是豪迈用水。

  当老板的生活比过往运动员生涯,更累、更有压力,脑汁快不够用了,他形容工作的繁重。但是,要完成志业,就要有事业,他以一如过往的胆大心细,面对创业的冒险。

  不论在你目前的故事中,有多少问题因工作而起,我不认为你会在第二天早上就向公司提出辞呈,或完全放弃你的生涯选择。──《人生,要活对故事》

  你需要的不是辞呈,而是新故事

  像林义杰这样,知道自己要什么、有勇气付出、努力也能获得成果的例子,想必令渴望工作、生活平衡的人们羡慕──为什么我没有勇气追求自己想要的?立刻鼓起勇气向老板辞职,绝非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更别说此刻景气尚未复苏。

  你需要的,只是一个新故事,也就是一个自己会终生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去捍卫的目标。

  这样说如果太抽象,不妨试试《人生,要活对故事》作者洛尔(Jim Loehr)的方法:你将来的墓志铭想要怎么写?你希望朋友在葬礼上如何描述自己?这就是你的人生终极目标,不必很伟大,也无需他人认同,只要你真正喜欢就可以。

  就像两位女记者选择工作生活兼顾的平衡人生,林义杰选择报恩与公益。他们都努力修正、甚至中止自己的老故事,开始发展令自己活得起劲、开心的新故事。

  检视问题 辨识核心价值

  找到新故事之前,通常人们多少都已感觉自己正在活的老故事,出了问题。周志建说,这个能力就是觉察,他认为,只要对自己够诚实,每个人都有能力想清楚这是我要的吗?

  但只是觉察不够,还要有能力辨识自己的核心价值,例如什么对你最重要?是工作还是家庭?核心价值很重要,少了它,外界任何看法都可能让自己风吹草动。

  采取行动 活出新故事

  经过觉察与辨识将目标厘清后,就要下决心满怀希望采取行动,否则一切只会流于空想。从老故事到新故事,是慢慢转型的过程,而非冲动地与过去一刀两断。转型的行动策略共分为八个步骤,通过按部就班的自我追问,用笔下每一个问题的答案,帮助自己深度思索目标、老故事的问题、想要的新故事及落实的方法。

  You are what you eat. 同样的,你怎么运动或多久运动一次,你就会呈现什么样子。

  你的睡眠与疲劳消除的情况有多好,你就有多好。

  关键是能量,而非时间管理

  人类行为表现学院(Human Performance Institute)执行长洛尔,长期协助人们创造卓越行为表现的同时,总是强调健康与高度活力的重要。

  他提醒,人们能否活出最好故事的关键,不在时间,而在能量。如果没有充沛能量带来的活力与健康,仅是向着目标投入时间,很多时候只是虚耗,产出的质量无助于实践人生目标。

  能量来自正确饮食、经常运动及适当休息关于健康对人生的重要,最当头棒喝的,莫过令人耳熟能详的“0”“1”比喻:无论赚进多少个“0”,如果前面没有代表健康的“1”,一切都是零。

  得到健康的方法人人都懂,莫过饮食、运动与休息,但是,检视30 40 岁青壮族群的平均健康情形,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饮食、运动、休息明显失衡的世代。

  运动带来活力

  明基电通全球策略规划室总经理曾文祺,去年自北京调回台北后,每天骑单车通勤,从淡水河畔的家到基隆河边的办公室,一趟约40 分钟,八点不到就到办公室,趁上班前,再走趟楼梯──楼走到10 楼办公室,只上楼不下楼,来回50 层楼高。

  如此运动不过半年,曾文祺体重下降近公斤,而起初从楼走到10 楼,中途得休息3次,现在不必中断,可以平顺往上走。曾文祺的运动动机与多数人类似:因为健康发出警讯。回到台北后,健康检查显示一条心脏血管有阻塞情形,他才开始运动,所以,也是困而知之,并非生而知之。曾文祺自嘲看到问题,才采取行动。

  吃对食物,快乐健康

  慈济医院一般医学科医师许瑞云对此深有感受,她常在门诊时提醒病患,注意饮食与运动,我不想在你住院时看你。

  在哈佛大学附设医院期间,许瑞云接触能量医学领域,深入研究饮食对健康的影响,人体细胞每年就完成一次更新,新细胞就靠食物补足、再生。她建议上班族,多吃当令食物、多蔬果,不但有益健康、也能带来愉悦心情。

  许瑞云尽量自己准备一日三餐,每个周末,她会自制黑豆浆酸奶、自己发面做地瓜、南瓜馒头,加上蔬菜与水果,就是周间午餐,晚餐再多摄取蔬菜,补午餐的不足。

  全蔬食的饮食习惯持续二十多年,它除了让许瑞云保持体态不变,她说话不急不徐、常有笑容,似乎吃对食物也有益情绪健康。

  周志建的临床辅导经验,也让他看到食物对情绪的影响。他观察,忧郁症患者共通的生活饮食习惯,多半倾向不吃早餐、吃消夜、少蔬果。因此,近年他常鼓吹有机生活,人与环境都需要更多的没有污染、自然新鲜,正如许瑞云的不断提醒,环境健康了,人才能不生病。

  停工期就是生产期

  不会休息是现代的一大文明病,洛尔说得很有道理,如果你希望人生处于开机状态,你得先学会关机。

  休息的确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为了能量充沛地实现人生目标,每晚11 点,请关机──包括手机、计算机,还有你自己。(见第3 2 页〈平衡生活,来自能量管理〉)

  宏利人寿财务长岑美慈,中等身型,十分精瘦,一眼就能确定她的BMI(身体质量指数)值绝对符合标准。当她说自己每天晨起慢跑小时、过去两年,两度完赛42 公里马拉松赛跑,更加呼应她有练过的身手。

  选一个你会持续下去的运动

  参加42 公里马拉松比赛,缘由是前一个工作服务的公司主办这项赛事;不过,她从小就善跑,求学阶段,每次参加校内短跑比赛,排名都在四、五名间,只是,第一名的同学抵达终点时很喘,我却不会,感觉很轻松。岑美慈当时就隐约觉得,应该可以再跑更长一点。

  两年前,证明推论的机会来了,她决定报名参赛。岑美慈是数学博士,她发挥研究精神,上网找了一个为期16 周的马拉松练跑计划,起初一周跑天,每天公里,然后缓步增加。

  正式比赛前夕,岑美慈在泰国出差,碰巧遇上当地一个32 公里的马拉松比赛,一心想验收自己的锻炼成果,她跃跃欲试地报名参赛,结果顺利跑完全程,很累,但是身体给我的讯号,让我感觉自己愈来愈强了。

  订目标很重要

  正式比赛那一天,跑过32 公里后,岑美慈知道她又进入新境界,因为,32 公里是过去练跑的极限。就在此时,下雨了!衣服、裤子渐渐湿透,淋湿的鞋子愈来愈重,她觉得有点冷......脑海开始出现不要跑了的声音,但是,不行,说好要跑完的又随即出现。魔鬼与天使交战中,她完成与自己跑完全程的约定。

  我这才体会到,订目标很重要。后来她把这个体会,运用在工作上,订目标是有技巧的,第一次参赛,我给自己的目标是'跑完,而不是'名次,当我想放弃的时候,会觉得可惜,因为跑完并不难。所以,订一个可达成的目标,是鼓励自己克服难题的好方法。通过马拉松考验洗礼,面对金融海啸带来的低迷市况与工作压力,岑美慈总是对自己说,我应该可以撑过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