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金元代名家名画赏析 中国绘画简史之四

 小儒家 2011-11-23

辽金元代名家名画赏析 中国绘画简史之四(精图)  

2011-06-12 02:14:53|  分类: 【名画赏析】 |  标签:五代      元代  绘画简史   |字号 订阅

中华民族文明史,不仅体现在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元代短短的98年历史中,绘画艺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对传承唐宋绘画精华,再造明清辉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辽金西夏绘画

与五代和北宋同存一个时代的辽(契丹族)有着自己的语言文字,且受唐宋文化潜移默化影响。宫廷仿照北宋设有翰林画院,辽兴宗特别擅长绘画。据《辽东行部志》载:翰林待诏田承制在宿懿州严宝寺画《二十八宿》。兴宗好儒术,工丹青,以画鹿著名,重熙九年(1040年)遣使于宋,自画《千角鹿图》为献,宋仁宗挂之于太清楼,召君臣观赏,成为宋辽友好美谈。《辽史》还提到一些怀有绝技的画师,但大都没有作品传世,实为遗憾。相反,在宋元诗文集和《宣和画谱》中提及的李赞华及胡瓌父子却与辽关联,且有传世作品考证,可见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党项族在西部建立的西夏政权,前后经历了196年,历十帝并与宋、辽、金相对峙。创造了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壁画,期间或有木板彩绘和受藏传佛教影响的宗教绘画,但名家名画不多。

1125-1127年,北方兴起的女真族大金与北宋联合灭辽,“靖康之变”金又灭繁盛的北宋,徽、钦二帝及十万人被俘。至此,原辽全部疆土和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中原地区都归于金的统治范围。优越的经济基础和汉文化的滋养,使得金的绘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宫廷秘书监下设书画局,相当于北宋文思院。宫廷书画收藏也是在所缴获的汴梁宣内府所藏名作基础上征集充实起来。金章宗完颜璟甚至直接仿效宋徽宗所创的瘦金体为画卷题签,因此金的绘画艺术超过了同为少数民族的辽。这一时期的的画家及代表作分别有王庭筠、武元直、张瑀《文姬归汉图》和《明妃出塞图》。

 

李赞华(899-936),五代·后唐画家,本名耶律培,契丹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926年契丹人灭渤海国,其被册封为东丹王,统领渤海国旧地。因在其弟即位后遭受猜忌,于长兴二年(931)投奔后唐投奔后明宗,赐姓名为李赞华,后又被明宗养子遣人暗杀。熟谙汉文化,擅画契丹人物。《宣和画谱》著录御府所藏其有《东丹王出行图》 、《射骑图》、《人骑图》和《射鹿图》等15件。此外,李通音律,精医药,工辽汉文章,促进了契丹和汉文化融合。

辽金元代名家名画赏析(精图)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
东丹王出行图(点击可看大图)

张瑀,金代画家。生卒年不详,画史无传。传世作品有《文姬归汉图》和《明妃出塞图》,前者描绘东汉末年蔡邕之女文姬从匈奴归汉行旅在漠北大风沙中之情状。全卷共画12人,前有胡服官员执旗骑马引道,中间是头戴貂冠、身着华丽胡装、骑着骏马的蔡文姬,马前有两人挽缰,后面还有官员护送,并有猎犬、小驹、鹰相随。画面上沙尘迷漫,人骑错落有致,互相呼应,神情逼真,塞北风光尽现纸上。此图题签“宋人文姬归汉图”,系清高宗乾隆所书,并有乾隆、嘉庆、宣统诸鉴藏印。卷后左上款署名有一字漶漫不晰,郭沫若释为“瑀”字。 

辽金元代名家名画赏析(精图)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
文姬归汉图(点击可看大图)

元朝绘画

1227年蒙古元灭西夏,1234年与南宋联合灭金,1271年建大元并迁都大都(北京)。接着,1276灭南宋,1279崖山大战大胜,南宋丞相陆秀夫背着8岁的末代皇帝赵昺及十万人跳海殉国,至此宋代彻底覆灭。在元统一全国98年期间,废除了五代、北宋及金的画院制度,继而院体画册不再成为社会主流,取而代之的是“文人画”的盛行,且绘画的文学性和对于笔墨的强调超过了以前所有朝代。书法趣味被进一步引申到绘画表现和鉴赏之中,诗、书、画进一步结合起来,体现了中国画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人物画相对减少了,山水、竹石、梅兰等成为绘画的主要题材。此外,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也促使了社会审美趣味的转变,在绘画上强调要有“古意”和“士气”,反对“作家气”,摒弃南宋院体即所谓的“近体”,转而主张师法唐、五代和北宋。绘画理论上进一步强调神的重要作用,把形似放在了次要的地位,以简逸为上,这与宋代绘画的刻意求工求似形成了鲜明对照。元代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在绘画上却是名家辈出,成就可观。其最重要的画家是元朝早期的赵孟頫和中后期的“元四家”—黄公望、倪瓒、王蒙和吴镇。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在宋曾任小职,入元后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卒后封魏国公,谥号文敏。赵孟頫博学多才,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均有很深造诣,以书画成绩最为突出。是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其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他主张作画要有“古意”,倡导“书画同源”,强调以书法用笔入画,并主张师法自然,提出“到处云山是吾师”的口号。他的理论和创作对元明清三代都有极大影响。传世山水画作品主要有秋郊饮马图 、水村图卷 、人骑图 、浴马图 、红衣罗汉图 、幽篁戴胜图 、二羊图 、窠木竹石图 、古木散马图 、重江叠嶂图(点击可看图)。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平江常熟(今属江苏)人。公望本姓陆,名坚,幼年父母双亡,族人将其过继给永嘉(今浙江温州)黄氏为养子,这位黄公年已九十,膝下无子,得子万分欣喜,笑道:“黄公望子久矣!”因改姓名,叫黄公望。他中年时张闾手下做过椽吏,后因张闾犯了官司遭诬陷,蒙冤入狱。出狱后,不再问政事,遂放浪形骸,游走于江湖。后参加了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全真教,更加看破红尘,便居常熟虞山,往来杭州、松江讲道卖卜,并观察江南山水朝暮变幻的奇丽景色,得之于心,运之于笔。他工书法、诗词、善散曲、通音韵、学画较晚,50岁左右开始山水画创作,传世作品有 《富春山居图》 、天池石壁图、丹崖玉树图 、九峰雪霁图 、富春大岭图 、快雪时晴图卷等(点击可看图)。

 

倪瓒(1301-1374),字元镇,无锡(今属江苏)梅里镇人。倪家富有资财,性情狷介,自幼好学。清高绝俗,胸襟淡泊。家藏古书极多,尝筑清阁,收藏古代名人书画。他构图多取平远之景,善画枯木平远、竹石茅舍,用笔善用侧锋,多画折带皴,他的画天真幽淡,诗文精雅,书法隽美,自然数诗书画三绝。作品有秋亭嘉树图 、容膝斋图 、幽涧寒松图 、水竹居 、雨后空林图 、虞山林壑图 、六君子图 、琪树秋风图等(点击可看图)。

王蒙(1038-1385),字叔明,浙江湖州(今吴兴)人。元末官理问,弃官后隐居临平(今浙江余杭临平镇)黄鹤山,明初任泰安(今属山东)知州,因胡维庸案牵累,死于狱中。王蒙外祖父赵孟頫 、外祖母管道升、舅父赵雍、表弟赵彦征都是元代著名画家。他能诗文,工书法,尤擅画山水。得外祖赵孟頫法,以董源、巨然为宗而自成面目。作品有层峦萧寺 、夏山高隐图 、春山读书图 、葛稚川移居图 、青卞隐居图 、具区林屋图 、竹石图 、太白山图卷 、花溪渔隐图 、夏日山居图 、霜柯竹石图 、谷口春耕图 、空林草亭图等(点击可看图)。

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自题其墓曰梅花和尚之墓。浙江嘉兴魏塘人。为人抗简孤洁,高自标青。工诗文书法,善画山水、梅花、竹石。山水师法董源、巨然,自有一种深厚苍郁之气。其画风对明清山水画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画作有草亭诗意图卷 、渔父图 、洞庭渔隐图 、芦花寒雁图 、多福图 、仿东坡风竹图等(点击可看图)。

 
辽金元人物绘画集 >>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金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 >>十大传世名画
辽金元代名画 001 《卓歇图》 精图 
辽 胡瓖 绢本设色 纵33厘米 横25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胡瓖(10世纪),契丹族人,一说五代后唐画家,定居范阳(今河北涿县)。他善画人物、鞍马,主要描写契丹部族的游牧生活,对于马的骨骼体状、塞外的荒漠之景、牧羊犬的矫健勇武,都表现得无与伦比。《卓歇图》描绘了契丹族可汗率部下骑士出猎后歇息饮宴的情景。可汗与其妻关氏盘坐地毯上宴饮,侍从正执壶进酒献花,前有奏乐起舞者。画面上有骑士多人或倚马而立,或席地而坐,马鞍上驮着鹅雁等猎物。人物面相服饰具有契丹族特征,背景荒凉寂静,画面笔法古健雄劲,线条繁密,体现了当时北方画派的特色和契丹画师的独特画风。“卓歇”二字不见经传,从《辽史》中的“卓帐”、“卓枪”之语,知“卓”为“立”之意,“歇”作“休息”解释,“卓歇”则可理解为立帐歇息的意思。
 
五出猎图 002 《出猎图》 
辽 胡瓖 绢本设色 纵33厘米 横256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胡瓖(10世纪),契丹族人,定居范阳(今河北涿县)。他善画人物、鞍马,主要描写契丹部族的游牧生活,对于马的骨骼体状、塞外的荒漠之景、牧羊犬的矫健勇武,都表现得无与伦比。《卓歇图》描绘了契丹族可汗率部下骑士出猎后歇息饮宴的情景。可汗与其妻关氏盘坐地毯上宴饮,侍从正执壶进酒献花,前有奏乐起舞者。画面上有骑士多人或倚马而立,或席地而坐,马鞍上驮着鹅雁等猎物。人物面相服饰具有契丹族特征,背景荒凉寂静,画面笔法古健雄劲,线条繁密,体现了当时北方画派的特色和契丹画师的独特画风。“卓歇”二字不见经传,从《辽史》中的“卓帐”、“卓枪”之语,知“卓”为“立”之意,“歇”作“休息”解释,“卓歇”则可理解为立帐歇息的意思。
 
五代两宋名家名画赏析 003 《东丹王出行图》 精图 
辽 李赞华 绢本设色 纵27.8厘米 横125.1厘米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李赞华(898—936),契丹人,辽代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长子,封东丹王,投后唐明宗,赐姓名李赞华(原契丹名为耶律倍),后被明宗养子遣人杀害。通阴阳,知音律,工辽、汉文章,擅画契丹人物。辽东丹王李赞华自投后唐明宗后,长期居住中原,其画风对后世影响很大。从文献著录来看,此卷是李赞华所画的一幅人物画精品。人物形象似胡人,各具姿态,衣冠、服饰、佩带亦各有不同;马匹矫健、丰肥;东丹王神情忧郁,若有所思,正合其弃辽投唐后的处境。
 
五代两宋名家名画赏析
004 《骑射图》 
辽 李赞华 绢本设色 纵27.1厘米 横49.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在艺术技巧方面,显示出典型的宋代风貌。流畅劲挺的线条,准确洗练的造型,淡雅明快的设色,无疑是承继了李公麟以来的人物画传统,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画中武夫腰弓持箭,立于马前,正在校正箭杆,似在做出猎前的准备。人马刻画最见功夫,活灵活现,血肉俱足。
 
辽金元代名画 005 《文姬归汉图》 精图 
金 张瑀,绢本设色,纵29厘米,横129厘米。吉林省博物馆藏
此卷画东汉末年文学家蔡邕之女文姬归汉的故事。重点突出归汉的行旅场面,不加配景。人骑疏密错落,互相呼应,真切描绘出长途跋涉的气氛和朔风凛冽的塞外环境,并以众人护面避风之态与文姬挺立的身躯与坚定的面容相对比,衬托出她急切的心理状态和坚强的性格。笔墨遒劲简练,富于变化,有吴道子遗风。设色浅淡丰富,典雅和谐,被学界认为是“稀世珍宝”。题款“祗应司张踽画”。踽,字迹不清,郭沫若审定为“瑀”,祗应司为金章宗泰和元年(1201)设置,则知张踽后于张硅
 
五代两宋名家名画赏析 006 《明妃出塞图》 精图 
(宋 宫素然) 纸本水墨 纵30.2厘米 横160.2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关于此图的作者及时代,学界颇有争议。此画的构图与人物造型与张踽的《文姬归汉图》极为相似,图中绘西汉元帝时宫女王嫱(字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子,与随从行出塞外的情形。寒风迎面,景色荒凉,人物形象刻画极为真实生动,笔墨技巧纯熟,线条勾画细致流畅,以淡墨稍染衣褶、马体,粗笔淡墨,几笔便写出塞外苍茫萧瑟的环境特点。人、犬、马的动作体现出风之肆虐呼啸,也反衬出王昭君镇静、从容的精神面貌,是一件难得的传世佳作。
 
辽金元代名画 007 《维摩演教图》 精图 
金 马云卿 纸本墨笔 纵34.6厘米 横207.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维摩诘,亦简作“维摩”,其演教故事见于《维摩诘经》记载。维摩诘与佛祖释迦牟尼同时,是毗耶离城一位居士,信奉大乘教,学识渊博,德行高尚,长于辩才。一次他称病在家,释迦牟尼派文殊师利等弟子去看望他。当宾主坐定,维摩身边的天女即把花撒向空中,当花落到来客中舍利弗身上时,他慌忙用手去掸花,维摩即指出其心中有物,凡心来退,并乘机说法,使文殊诸人深为叹服,大乘佛教遂得以布扬。画面描绘的正是这一情景,场面壮观,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床榻、器皿刻画精细入微。然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一幅元代王振鹏《维摩不二图卷》联系起来分析,此图作者极可能是金代马云卿。因为王氏一图的布局、情节和人物形象、线条画法均与《维摩演教图》一致,唯个别地方有出入。本幅王振鹏自题曰:“臣王振鹏特奉仁宗皇帝潜邸,圣旨临金马云卿画维摩不二图本。” 此图可谓笔简意赅,情景交融。
 
辽金元代名画 008 《西夏王妃供养图》
金 佚名 壁画 尺寸不详 甘肃敦煌莫高窟409窟
此图画法脱胎于吴道子,将“莼菜条”变化为兰叶描与马蝗苗,线条飞动流利而细秀潇洒。而且勾、皴、点、染并用,浓、淡、干、湿相间,笔墨融和又多变化。西夏时,党项族统治者与回鹘人同信佛教,交往频繁。这副壁画中所绘的两个回鹘贵族妇女,体态丰韵,头顶高冠,手持瑞花,有唐朝风韵。
 
辽金元代名画 009 《回鹘王子供养像》
金 佚名 壁画 尺寸不详 甘肃敦煌莫高窟409窟
画上字迹模糊,很难断定其身份。但从服饰具有典型的回鹘风格来推断,此为回鹘王子供养像。画面线条虽多已退蚀剥落,其色彩仍清晰耀目。尤其白描衣纹线条流畅遒劲,飘举飞动,水平极高。
 
辽金元代名画 010 《归庄图》
元 何澄 纸本水墨 纵41厘米 横723.8厘米 吉林省博物馆藏
何澄(1223—?),燕(今河北省)人。元世祖时被召待诏内庭。后因献界图而被超擢为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是一官职品级很高的宫廷画家。善画人物、故实、界画、鞍马等。山水人物画有南宋院体遗规,鞍马师法北宋李公麟。《归庄图》取材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此画以山水为背景,人物穿插其间,在全景式构图中,主题人物连续出现,逐段反映陶渊明辞官归故里的主要情节,与传称为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同一手法。人物线描多用方折笔,山石树木用枯笔焦墨,间以淡墨晕染,劲健中含秀润,苍率中蕴清逸。画风虽有南宋院体遗规,亦开元代逸笔先路。
 
辽金元代名画 011 《消夏图》 精图 
元 刘贯道 绢本设色 纵30.5厘米 横71.7厘米 美国堪萨斯纳尔逊画廊藏
刘贯道,字仲贤,中山(今河北省定州市)人。生卒不详,约活动于13世纪。至元十六年(1279),画真金太子像,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补御衣使,遂为宫廷画家。刘贯道善画人物、道释、山水、花竹、鸟兽,道释人物师法晋唐,刘贯道作画用笔凝练坚实,造型准确,形象生动传神,有宋院画遗规。《清夏图》一画写文人闲适生活,作品以重屏为背景,蕉荫竹影之下,一人独卧榻上,意态舒畅洒脱,笔法坚实流畅,人物造型准确,非常接近宋代院体人物画风貌,代表此一时期人物画的发展水平。画上款小书“贯道”一字于芭蕉竹枝空隙处,前人从未看出。高江村《书画月》误称其为刘松年作。
 
辽金元代名画 012 《梦蝶图》 精图 
宋 刘贯道 绢本 水墨设色 纵30厘米 横65厘米
刘贯道,道释人物师法晋唐,山水师法北宋郭熙,花竹、鸟兽亦能集古人之长,为一时高手。《图绘宝鉴》称其画“一一师古,集诸家长,尤高出时辈”。此图取材于“庄周梦蝶”的典故,将此场景置于炎夏树荫。童子抵树根而眠,庄周袒胸仰卧,鼾声醉人,其上一对蝴蝶翩然而乐,点明画题。
 
辽金元代名画 013 《中山出游图》
宋 龚开 纸本水墨 纵32.8厘米 横169.5厘米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龚开(1222—约1304),字圣与,一作圣予,号翠岩,淮阴(今属江苏)人。南宋理宗景定(1260—1264)间任两淮制置司监职。擅画人物,用笔雄健,喜作钟馗像。此图画钟馗与妹率众小鬼出游。此图主要描绘兄妹急需解决途中的酒食问题。钟馗圆睁双目,回望小妹,小妹则有点矜持,体形相当健美。大鬼面目狰狞,小鬼用没骨法绘出,更加体现出一种可怜相。
 
辽金元代名画 014 《浴马图》 精图 
元 赵孟頫 绢本设色 纵28.5厘米 横15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绘画理论上, 赵孟頫提倡复古, 主张“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 虽工无益”, 崇尚唐人, 反对南宋“院体”画中柔媚纤巧之风。强调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将书法用笔入画加强其艺术表现力。《浴马图》画一湾池水,岸上梧桐垂柳,绿荫成趣,岸树溪流有奚官9人洗刷群马,亦有数马散卧溪边。画中人与马动作相互呼应,生动有致。画风师法唐人,古雅中兼有逸趣,为元代“文人画”特色。
 
辽金元代名画 015 《人马图》
元 赵孟頫 纸本设色 纵30厘米 横52厘米
赵孟頫, 号松雪, 又号水精宫道人, 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宋太祖十一世孙, 秦王赵德芳之后。早年以父荫补官, 任真州司参军。宋亡, 回家闲居, “益自力于学”, 声闻乡里。至元二十三年(1286)因行台御使程钜夫引荐被召进京, 历任同知济南总管府事、江浙行省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人马图》画一匹肥硕的白马,一个手执缰绳的奚官。马的轮廓线条画得相当简洁、流畅,表现了马儿的膘肥体壮。这种用线的方法源于唐人的游丝描。画上自识:“元贞二年正月十日作人马图,以奉飞卿廉访清玩。吴兴赵孟頫题。”
 
辽金元代名画 016 《红衣罗汉图》
元 赵孟頫 纸本设色 高26厘米 长52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红衣罗汉图》作仿古工笔重彩, 画一红衣罗汉于大树下杂石上, 盘膝侧坐, 平伸左掌。人物神态自若, 风格静穆古朴。此画多保持唐人风范, 法度严谨。画卷后题:“余尝见卢棱伽罗汉像, 最得西域人情态, 故此入圣域。盖唐时京师多西域人, 耳目所接, 语言相通故也。至五代王齐翰辈, 虽善画, 要与汉僧何异。余仕京师久,颇尝与天竺僧游,故与罗汉像,自为有得。此卷余十七年前所作,粗有古意,未观者以为如何也。庚申岁四月一日, 孟书。”
 
辽金元代名画 017 《秋郊饮马图》
元 赵孟頫 绢本设色 高23.6厘米 长59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在元代历受元世祖和元仁宗的宠遇, 尤其是仁宗十分敬重他的才华, 将其与李白和苏轼相比。他博学多才, 工古文诗词, 通音韵, 精鉴赏。《秋郊饮马图》为赵孟頫人物鞍马画代表作。画秋郊平原水泽, 一红衣奚官驱策骝马, 近处双马似嘶如闹, 远处双马追逐腾跃, 余者皆入泽饮水。人物马匹形态生动。岸上林木稀疏, 树叶错落。全画浑厚, 设色浓丽, 具有浓郁的情致和意趣。
 
辽金元代名画 018 《调良图》
元 赵孟頫 纸本水墨 纵22.7厘米 横4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孟頫是一个早熟而多能的画家, 其绘画渊源, 具体表现在力追晋唐和北宋风貌。其工笔重彩人物鞍马, 取唐人风范, 法度严谨, 风格古朴。白描人物则师法李公麟。《调良图》仅画一矫健的、长鬃毛的马和一奚官,毫无背景,但从奚官飘拂的衣袖、胡须及被风吹得往前倾的马的鬃毛、马尾来看,当时似乎狂风大作,已力透纸背,直往观者刮来。
 
辽金元代名画 019 《挟弹游骑图》
元 赵雍 纸本设色 纵109厘米 横46.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挟弹游骑图》画一士人乌帽朱衣, 跨黑花马出游, 骑者执缰, 手挟弹弓, 回首作观望状。画面双木挺立, 枝叶疏秀。作品构图简洁、空灵, 人物、马匹造型准确, 神态生动, 线条流畅, 色彩典雅、秀逸。画上自识:“至正七年四月望, 仲穆画。”钤朱文“仲穆”、“天水图书”二印。
 
辽金元代名画 020 《人马图》
元 赵雍 纸本设色 纵30厘米 横65厘米 (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赵雍(1289—约1360),字仲穆,湖州(今属浙江)人,赵孟頫次子,以父荫入仕。擅书画,承继家学。画能山水,师董源,人物鞍马则得曹霸神髓,亦能兰竹及界画,并精鉴赏及诗文。此为《赵氏三世人马图卷》之一。图绘一西域长髯奚官双手牵一白马。画面剪裁看似平淡,像是信手拈来之作,却显示出画家驾驭画面的非凡本领。
 
辽金元代名画 021 《临李公麟人马图》
元 赵雍 纸本设色 纵31.7厘米 横73.5厘米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赵雍除擅画山水外,也以画人物、鞍马见长,在元代有一定影响。此卷为临仿北宋李公麟白描《五马图》中的第一组人马像,并敷以颜色。牵马者身穿朱衣,两臂抱于腹前,侧脸望着身后的贡马,漫步前行。画人马用线细劲连绵,人物胡须及马尾线描极为精彩。与原作相比,马体略显肥胖,而神骏英发之气似嫌不足。
 
辽金元代名画 022 《高峰原妙禅师像》

元 赵雍 绢本设色 纵114.7厘米 横46.7厘米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王蒙称赵雍为“得赵将军法为多”。当时有“吴兴公子(赵孟頫)冠当代,雍也继之早擅长”的诗句来赞誉他们父子俩。赵雍在中年就已名噪南北,绘画技艺已炉火纯青。高峰原妙是元代禅宗的领袖,赵孟頫、管道昇夫妇与之过从甚密,曾拜他为师。此像是在高峰圆寂后所绘。其面部结构以令人惊绝的墨线描绘而出。黑发既长且厚,间杂灰发,非常吻合五十八岁去世的高峰的年龄。

 
辽金元代名画 023 《狩猎人物图》
元 赵雍 绢本设色 纵39厘米 美国圣路易斯美术馆藏
此图用笔工细,线条简练而精确,设色快而秀丽,形象真实生动,具有唐人风范。以高丽(朝鲜)国诞生之神话为画题。传说河伯之女生卵得子,名朱蒙,猿臂善射,随王出猎,箭无虚发,为王所嫉而欲杀之。朱蒙乘马遁去,水族助其渡河。
 
辽金元代名画 024 《张果见明皇图》
元 任仁发 绢本设色 纵41.5厘米 横107.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张果见明皇图卷》画唐玄宗李隆基(明皇)接见传称为“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的情景。唐明皇身着黄袍坐在圈椅中,右方第一人张果老,白髯高冠紫衣对坐,地下一箧启盖斜置,一小白驹从箧中飞奔而出,一童蹲地而急驱之。画中人物神气生动,衣致作游丝描,极为工整。故事出自《明皇杂录》。画上自识“云间任仁发笔”。钤白文“任氏子明”一印。卷后有元·康里夔、危素二跋。
 
辽金元代名画 025 《人马图》
任仁发 绢本设色 纵29.2厘米 横136.8厘米 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任仁发(1254—1327),原名霆,字子明,号月山道人,松江(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历官都水庸田副使,中宪大夫、浙东道宣慰使司副使等职,一生中多从事兴修水利,曾先后主持过吴淞江、通惠河、会通河、黄河、练湖和海堤等工程,在中国水利史上做出过有益的贡献,著有《水利答》10卷。吏事之余从事绘画活动,善画鞍马、人物故实、花鸟等。任仁发的人物鞍马师法唐人李公麟,与赵孟頫齐名。画面简洁,马的造型准确逼真,用笔劲健,设色清雅。
 
辽金元代名画 026 《李仙像》
元 颜辉 绢本水墨淡设色 纵146.5厘米 横72.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以写意画法塑造拐仙形象,主人公坐于磐石之上,披发、浓须、袒胸赤足,衣衫褴褛。其左脚踏地,右腿弯曲,右手扶拐,左手按于坡石之上,袖笼葫芦,狞眉怒视,嘴角紧闭,神情庄严冷峻,一副令人不可侵犯的气势。其背景为悬崖、飞瀑、雾岚,山石作大斧劈皴,墨气淋漓,云霭人淡墨渲染,舒卷有致,崖间枯藤与溪边芦荻以方笔写之,转折有力,硬峭刚劲,营造出一种神氦莫测、幽冥怪异的气氛。画家善于从仙人的衣衫破烂的外表来突出其不同凡响的人物性格与精神力量。
 
辽金元代名画 027 《铁拐仙人像》
元 颜辉 绢本设色 纵191.3厘米 横79.8厘米 日本知恩寺藏
铁拐李即八仙传说中的李仙,明彭大翼《山堂肆考》云:“拐仙姓李,有足疾,西王母点化升仙。”《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云:“李铁拐或云隋时峡人,名洪水,小字拐儿,又名铁拐,常行丐于市,人皆贼之。后以铁杖掷之,化为龙,乘龙而去。”拐李是道教著名“八仙”之一,民间关于他的传说颇多。全图笔法简劲,略仿梁楷风格的简笔兼破墨。人物衣纹线体粗厚,辅以细笔。这种画法对明代吴伟、张路等人的人物画很有影响。
 
辽金元代名画 028 《蛤蟆仙人像》
元 颜辉 绢本设色 纵191.3厘米 横79.8厘米 日本知恩寺藏
颜辉,字秋月,浙江江山人,一作庐陵人。擅长画道释人物,也善画猿。所作形象,造型奇特,神态生动,时人称之为“八面生意”。画法上粗笔居多,笔墨劲健豪放,渊源于南宋梁楷的泼墨减笔法。蛤蟆仙人是道教传说中的神仙,其形象与元、明两代流行的道教神仙刘海蟾接近,二者可能为一个。此图与前幅《铁拐仙人像》组成对幅,风格一致。
 
辽金元代名画 029 《杨贵妃上马图》
元 钱选 纸本设色 纵29.5厘米 横117厘米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钱选(1239—1301),字舜举,号玉潭,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宋景定三年乡贡进士。钱选与赵孟頫同乡并同享盛名。与赵孟頫、王子中、牟应龙、肖子中、陈天逸、陈仲信、姚式并称“吴兴八俊”。此卷绘唐玄宗与贵妃杨玉环上马的情形。玄宗骑照夜白,侧面望着贵妃,贵妃旁有两侍女协助。图中共绘十四人,皆着唐装,人物身形饱满,姿态、动作各不相同,形象刻画细微、生动。
 
辽金元代名画 030 《扶醉图》
元 钱选 绢本 水墨设色 纵28厘米 横49.5厘米
钱选工诗文,善画花鸟、山水、人物。他继承苏轼等人的文人画理论,提倡士气说,倡导戾家画。赵孟頫曾与他研讨绘画中的“士气”,他答以“隶体”,要“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这些主张对后世文人画影响较大。他还进一步发展了文人画题写诗文的传统,作品上大都题诗或跋语,这一格式为后来文人画家广泛采用,逐渐形成诗、书、画紧密结合的鲜明特色。画上有画家自题:“贵贱造之者有醉辄设。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君且去。”此图表现陶渊明的饮酒故事。
 
辽金元代名画 031 《人马图》
元 赵麟 纸本设色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赵麟,生卒年不详。字彦徵,湖州(今属浙江)人,赵雍之子。擅画人马、山水。画有其父之风。此图为《赵氏三世人马图卷》之一。图绘着唐装的奚官双手握缰牵一匹马,奚官神态安详,马亦温驯。线描匀净文雅,沉稳平实,画格显然承袭了家风。
 
辽金元代名画 032 《伯牙鼓琴图》
元 王振鹏 绢本水墨 纵31.4厘米 横9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振鹏,一作王振朋,字朋梅,号孤云处士,永嘉人。生卒年不详,泰定四年(1327年)尚在。官至漕运千户,总管江阴、常熟一带航运。工画墨笔界画、人物,因画艺精湛,深得元仁宗赏识,赐号孤云处士。用线粗细而富于变化,或直或圆,流转飞动,于细密外更具有韵律感,提高界画的艺术欣赏价值。《伯牙鼓琴图》画春秋时伯牙、钟子期的故事。见《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此图画伯牙鼓琴, 钟子期聆听, 画面呈对称结构, 人物神情生动, 笔法流利劲健。淡墨渲染较多, 与一般白描法稍有区别。
 
辽金元代名画 033 《渔父图》
元 吴镇 绢本水墨 纵84.7厘米 横29.7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吴镇诗书画之绝,受到时人和后世的钦仰。 吴镇喜作《渔父图》以抒其怀, 平生所作《渔父图》甚, 今存世《渔父图》四幅, 其画景物基本相似。此幅作远山丛树, 流泉曲水, 平坡老树。坡旁水泽, 小舟闲泊。一渔夫头戴草笠, 一手扶浆, 一手执竿, 坐船垂钓。笔法圆润。境界迷蒙幽深。画上自题:“目断烟波青有无, 霜凋枫叶锦模糊, 千尺浪, 四腮鲈, 诗筒相对酒葫芦。至元二年秋八月, 梅花道人戏作渔父四幅并题。”
 
辽金元代名画 034 《芦花寒燕图》
元 吴镇 绢本墨笔 纵38.3厘米 横27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为吴镇《渔父图》四轴之一,画中描绘在一片苇草丛生的湖中,一渔父驾船,目望飞雁的情景。画面以大片的水域为主体,水中露出几处浅渚和乱石。近处芦苇丛生,迎风轻荡。在苇丛中间,一渔船浮于水面,船中渔父举头遥望天空,空中两只飞雁正振翅迎着秋风南飞。画中用笔秀雅,墨色厚重而滋润,水气淋漓,从中可以看出画家受巨然等南派山水画影响的痕迹。图中上端有吴镇草书自题诗一则:“点点青山照水光,飞飞寒雁背人忙。冲小浦,转横塘,芦花两岸一朝霜。”
 
辽金元代名画 035 《雪夜访戴图》
元 张渥 纸本水墨 纵91.8厘米 横39.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是描写晋代王徽之在雪夜里乘小舟去访问他朋友戴逵的故事。画家以简练的线条,表现出严寒的气象,刻画了人物的精神面貌,河岸古树枝干虬劲,或浓墨渲染,或淡墨勾勒,表现出画家高潮的笔墨技巧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实为他生平倾心之作。
 
辽金元代名画 036 《九歌图》
元 张渥 纸本水墨 纵28厘米 横602.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张渥(?—1356),字叔厚,号贞期生,杭州人。工人物,尤长白描画法。此《九歌图》卷共十一段,每段一图,画屈原像及楚辞《九歌》中的《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令》、《少司令》、《东君》、《河伯》、《山鬼》、《国殇》十章内容。
 
辽金元代名画 037 《瑶池仙乐图》
元 张渥 纸本设淡色 纵116.1厘米 横56.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取祝寿吉祥之意。画中瑶池烟波浩渺,岸边高崖耸立,树木葱笼。四位寿星须发皆白,却面色红润,精神矍铄,正仰望空中,欣喜地恭迎西王母。空中祥云缭绕,西王母衣袂飘飘,正按落云头而来。身旁侍女手捧托盘,上有仙桃四枚,画面构图上下呼应,以白描手法为主,淡加敷色。山水之景与人物之情融合在一起,自成天趣。
 
辽金元代名画 038 《36洛神图》
元 卫九鼎 纸本墨笔 纵90.8厘米 横31.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卫九鼎,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元代后期。字明铉,天台(今浙江天台)人,擅界画,师王振鹏。此图取曹植《洛神赋》词意。洛神转身回眸,衣带飘扬,神情婉转,“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画幅上有倪瓒题诗:“凌波微步袜生尘,谁见当时窈窕身。能赋已输曹子建,善图唯数卫山人。云林子题卫明铉洛神图,戊申”。
 
辽金元代名画 039 《职贡图》
元 任伯温 绢本设色 纵36.2厘米 横220.4厘米 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馆藏
任伯温,生卒年不详,元末画家,松江(今属上海)人,任仁发之孙。擅画鞍马、人物,师承家法。此图表现游牧民族入元朝进贡宝马的场景。画中线描疏密相衬,穿插有致,并能以线条笔法的变化来配合场景的需要和抒发作者的感情。此图用笔也较典型地反映了元代人物画的特色。
 
辽金元代名画 040 《霜浦归鱼图》
元 唐棣 绢本设色 纵141厘米 横89.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棣(1296—1364),字子华,号遁斋,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聪敏好学,工诗文、善书画,有“奇童”之称。曾参与集庆(今江苏省南京市)龙翔寺壁画绘画,为皇帝所赏识。作品多描写农夫、渔夫及各种活动场景,极富生活气息。《霜浦归渔图》画法以工笔为主,而又有多种变化,运思布局细密精整。画面取近景布局,林木参天,窠石流泉,渔民三人抡鱼网穿行而过,谈笑自得,神态生动,人物刻画细致。
 
辽金元代名画 041 《杨竹西小像》
元 倪瓒 王绎 纸本水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倪瓒(1301—1374), “元四家”之一, 字元镇, 号云林, 别号幻霞生、荆蛮民、奚元朗、净名居士、朱阳馆主等。王绎(1333—?), 字思善, 号痴绝生, 后寓居杭州。王绎自幼笃志好学, 富有才华。 后经名家顾逵指点, 画艺益进, 成为当时著名的肖像画家。《杨竹西小像》画杨谦, 号竹西居士的小像。杨竹西, 松江人。画中高士杨竹西曳杖缓行, 人物神态闲适。人物面部轮廓须眉全用细笔精心勾勒, 略作淡墨晕染, 神气活现纸上, 自然、生动。衣纹线条则简括洗练。倪瓒补松树坡石。倪瓒记后云:“杨竹西高士小像, 严陵王绎写, 句吴倪瓒补松石。癸卯二月。” 。
 
辽金元代名画 042 《杜秋图》
元 周朗 纸本设色 纵32.3厘米 横285.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周朗,字朗伯,号冰壶画隐,元顺帝时人。此图所绘女子为唐代杜秋娘,善歌唱,长吹箫,初为镇海节度使李錡妾、后李錡返唐被诛,杜秋没籍入宫。画中杜秋娘手持排箫婷立,作唐妆打扮,梳高髻,着长裙,两眸凝神,表情平淡。此当是她入宫侍奉皇子时的像,以吹箫排遣郁闷的心境。人物面相丰润,身材适中,具“唐妆”仕女特征,又带清丽之姿,形象刻画简练传神。画法工笔淡设色。衣纹用笔飘洒,兼取唐代张萱、周昉的琴弦描和吴道子的兰叶描,匀劲而又流畅,颇与表现唐代女子的题材相和谐。而设色淡雅,不同于唐人的重彩法,也更恰当地突出了杜秋娘的淡泊人生。
 
辽金元代名画 043《朝元图》
元 马君详等 壁画 山西永乐宫
马君详、马七等人,皆元代画工,河南府洛京(今洛阳)人,生平不详。《朝元图》为永乐宫壁画的一部分,是元代壁画艺术的最高曲范。永乐宫原在山西永济县永乐镇,相传为道教祖师之一吕洞宾的故宅。壁画以八个高3米的主像(南极、北极、东极、玉皇、勾陈、木公、后土、金母)为中心,前画青龙、白虎二星君,后有天蓬、天犹二元帅,周置仙曹、仙官、天丁、力士、太乙、侍臣、金童、玉女、二十八宿、三十二帝君等、共画像394身。
 
辽金元代名画

044 《庆有尊者像》

元 佚名 绢本设色 纵117.3厘米 横62.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笔墨技巧以线描为主,辅以皴染,在塑造人物时,线条力求简练,方折有力,疏密对比。图中所绘罗汉为佛教十八罗汉中第十七位庆有尊者。庆有是难提密多罗之译名,即传《法住记》的作者。图绘一形象奇谲的罗汉袒裸上身,搭披袈裟,手撑竹杖,足踏幼狮,弓腰呈坐姿。

 
辽金元代名画 045 《元世祖像》
元 佚名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师法古人,严守法度,工整细致,人物形象威严,表现手段比较写实。图中所绘为元世祖忽必烈头戴银鼠帽身着白衣的半身像。丰颐,蓄须,重髯,神态肃穆,已是老年的容颜。画上无题款,故无从考证画像的作者。
 
辽金元代名画 046 《元世祖后像》
元 佚名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上无题款,故无从考证画像的作者。这幅画在表现技巧上,有相当高的精熟功力。皇后神情毕肖,性格显露,具有肖像画的特征。元世祖后彻伯尔头戴珍珠饰罟罟冠,身着金锦衣缘朱袍的半身像。衣纹用铁线描法,略带转折方硕笔触,线条细劲有力。
 
辽金元代名画 047 《搜山图》 精图 
元 佚名 绢本设色 纵53.4厘米 横533.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据《增修灌县志·人物·仙释》的记载和戏曲传本,人们将隋代嘉州太守赵昱为民除害的故事加以神化而为二郎神,威猛无比,本领非凡,具有“斩蛟”、“降妖”的本事。《搜山图》就是描绘二郎神带领力士们搜山降魔的情景。画面具有很强的动感,场面热烈而紧张。
 
辽金元代名画 048 《十六罗汉图》
元 佚名 绢本设色 纵129.9厘米 横52.9厘米 日本东海庵藏
元代人物画家重视形神关系的描绘,要求“遗貌取神”。此画无名款,人物传神,形象准确,性格鲜明。特别是人物的衣纹勾勒,功力很是深厚。元代的道释画继承了唐代的优秀传统,又有所发展。用笔简练流畅,富有节奏感和力度。把状物传神与壁画艺术上的装饰美巧妙地结合起来。赋彩采用重彩勾填法,用青绿、褐石、白色等色,寓丰富于单纯之中。
 
辽金元代名画 049 《元世祖出猎图》
元 刘贯道,绢本设色,纵182.9、横104.1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元世祖于深秋初冬之时率随从出猎时的情景。画面上,荒漠广袤无垠,远处沙丘起伏,载物的驼队正缓缓而行。近处元世祖忽必烈及随从们勒马暂驻。元世祖外穿银鼠裘衣,内着金云龙纹朱袍,乘一匹黑马,侧身向后张望。旁为一衣着华丽的妇人,或为皇后。随从诸人勒马环绕周围,有架鹰的,有携猎豹的。一少年正侧身挽弓欲向空中的飞禽劲射,众人的目光大都被这一举动吸引,注视着是否能弓響禽落。图中人物用鐵线描,线条细劲流畅,设色浓丽。人物刻画得生动自然,如世祖的雍容、挽弓少年的专注都画得很传神。图中马匹亦各具姿态,体现出作者对此类生活的稔熟,观察之精细和深厚的功力。此图不仅是一幅优秀的人物鞍马画作品,亦是研究元代前期人物肖像画的重要资料。图左下署“至元十七年二月御衣局使刘贯道恭画”,按至元十七年即公元1280年,为刘贯道補入御衣局的第二年。近年有学者人此图缺乏质朴豪纵的气息,可能系由元中后期宫廷画家所追画的。《故宫书画录》卷五著录。
 
辽金元代名画 050 《张果见明皇图》 精图 
元 任仁发,绢本设色,纵41.5cm,横107.3cm。故宫博物院藏
此卷是元代画家任仁发人物故事画的代表作。描绘唐玄宗李隆基与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果老及其弟子相见的传奇故事。画面截取张果老施法术于明皇前的片断。图右侧身穿道服的张果则坐绣墩上,双掌向上,面带微笑作言语状。身前一小童于布袋中放出鞍辔皆全的小驴,驴作奔跑状。图左侧身着黄袍的唐玄宗坐在宝座上,头略低,目光完全被奔来的神驴所吸引。其身后站立的四名侍从神情各异。全图设色明丽古雅,人物表情生动细腻,瞬间的动态表现得极为成功,小驴的奔跑构成了全图的视觉中心,成为众人视线关注的焦点。张果老的沉着自如,玄宗略带惊讶的神情,表现得恰到好处,体现了元代人物画高超的艺术水平。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  分享到:         
阅读(448)| 评论(1)| 引用 (6) |举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