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言

 昵称803759 2011-11-30
引言

人类对自身生命及医学领域的探索研究已经持续了数千年,到目前为止,统帅国人认知和思维的是以西方医学为主体的现代医学,以及传统中医的中医药学。在经历了近百年的飞速发展后,西医已经达到或接近了一个顶峰状态,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认知逐渐认识到现代医学的局限性,尤其是手术和化学药品的局限;为此国外医学界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出现了回归传统医药的思潮;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在推行和倡导对植物药进行开发和研究,但是几年来并未有取得预想的成果;而传统中医在愈演愈烈的大病绝症面前,同样显示出无能为力。究竟问题的关键卡在哪里呢?

 

传统中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成书于2300年前,记述内容以瘟疫、疮疖、痈疽以及保健养生为主。至明末清初时,瘟疫基本上能够被个体治疗了,到了清代中期,肺结核不治的历史也被局部打破。历史上,传统中医的发展是十分缓慢的,更多的时候,它是饰演着一个机能调解的角色,即使在今天,情况依然未有改观。现代的人们试图用西医既有的认知解读中医学中高于解剖学基础的构筑元素,必然是南辕北辙,不得其法,何况被儒医引经据典引证的古人文字,不仅晦涩难懂,而且也并非中医学的精髓之所。可以这样讲,我们智慧的祖先并没有将医学中最关键和最实质的内容透漏给世人,老祖宗根本就没有讲出实话来。而目前,无论是传统中医还是西方医学,对于人体生命规律及各种病理机制的研究依旧没有取得最为实质性的突破。

 

疾病的本质在于内脏蓄毒,然而从古至今,人们对内脏蓄毒这个总病根却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这是当代医学界对疾病认识的最大谬误。古代人与现代人比较,由于脏器蓄毒成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就衍生出疾病性质的古今不同,而当代的传统中医的理论对此毫无论述。我们现在看到传统中医还在沿用老古本的治疗方法,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了。时代的变化导致疾病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一些大病绝症,例如恶性肿瘤,爆发迅猛,较古时更加复杂、恶劣,往往一经检查确诊,大都为时已晚,全身平衡打乱,体能急骤下降,而此时患者自身的种种感受或预感,常被认为是心理疾患;而治疗病体所服用的药剂,事实上多游离排斥于病点之外,最后代谢出去,造成治疗上的形式强于结果。当代专家学者鲜有思考这类问题。人们还不明白治疗疾病的关键之所不是有形的,而是无形的,即并非是普通的解剖学手段所能看得见的东西。针对疾病的治疗究竟是有形胜无形,还是无形胜有形,这个问题确实令人真伪难辨,太乙针经医学治疗的着眼点即使在此揭示出来,看来也无从获得世人的认同。

 

太乙针经治病首先要将深入人体的经脉,穴位探查明白,是治愈人体疾病的一项必须功课,这是解剖学手段永远无法完成的任务。传统中医提及的经络,均为体表浮脉,对于重大疾病的根治,并无多少价值。

 

而人们的思维与意识早已被固有的医学体系所束缚,没有办法跳跃出现有的研究思想的框架和研究工具的局限。历史上只有极少数的医家历经坎坷,从医学文字游戏的欺骗中挣脱出来,但是这样的人却不敢彰显自己,不敢与主流意识对抗,结果其头脑中宝贵的财富,最终随同逝者的离去而一同沉寂地下。而后来者则仍然循从于书本和学院的规矩,终无实质性的拓进。

 

如果辩证的看待人体与疾病的关系,无论疾病的形式如何多样,名称如何纷乱复杂,其本质都十分地简洁明了;看清这些,治疗上就可以跳出循证的框架,摒弃兜兜转转的弯路;非要将1+1=2的简单过程分解成0.1+0.1+0.1+……的治疗思想,可以这样说当代经典学院式的医学,已经发展并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如果不能发展出更新的意识思维体系,医学前进的过程势必会持续目前的跛行状态。

 

在世人眼里,不用破体,也不对身体产生任何伤害和毒副作用就能根除大病绝症,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在已经掌握和驾驭了人体生命规律的中医真传传人的眼里,确是件实实在在可行的事情。这是一件只有中国人才有可能完成的杰出研究。汉氏族医学的精辟,实际上早已远远地超过了西方医学的最高水准,是隐于世间的、最为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