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构造 A、认识皮肤: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覆盖人体表面,具有执行、维护健康与美丽的功能,皮肤 的总重量约占体重的5—15%,成人皮肤面积约为1.5—2.0平方米,头部面积约占0.1053平方米,其中面部占头部的2/3,厚度为0.2—4.0毫米,以眼皮上的皮肤为最薄,以手掌和脚掌的皮肤为最厚。
B、皮肤的构造:皮肤由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组成 1、 表皮为皮肤的最外层,在身体各部位的厚度也不同。皮肤表皮的再生周期约为56日,由基底层细胞分裂到开始角化约为14日,由棘状层至颗粒层约为28日,而角质层从死亡到成为皮屑污垢剥落也需要14日. 表皮由内而外分为:
a、基底层: 为表皮最深的一层,仅由一层的柱状细胞组成并与底下的真皮紧紧联结。基底层的营养来 自于真皮的乳突层,细胞经由真皮乳突中的微血管补给营养,进行细胞分裂而新生表皮细胞。 b、 棘状层: 通常由数层到十多层不同大小的细胞组成,细胞间出现像棘状的桥梁。细胞质内开始形 成棘状的纤维,是细胞角化的前兆。通过胞桥小体,把氧气、营养、水分传递给其它棘细胞。(沟通信息,传递营养的作用) c、颗粒层: 由3—5层核形(扁形)细胞组成,细胞内含有大量的粒状角质。当颗粒增加变大时,细胞内细胞核逐渐退化消失,细胞几近死亡,开始变成角化物质(角质)。 d、 透明层: 为2—3层透明、透光、无边界的细胞组成,此层通常只出现于手掌与脚掌皮肤。 e、角质层:(无生命力、坏死的细胞) 角质层为皮肤的最外层,是皮肤的第一道防线,平均为二十至三十层,手掌及脚底可达一 百层。死亡及完全角质化的细胞呈片状堆积,会不断的剥落。
2、 真皮层: 真皮层内有密集的神经纤维丛、血管与淋巴管。汗腺、皮脂腺与毛囊也是由真皮延伸连接 至表皮真皮层中的基质、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及网状纤维能给予皮肤张力、弹性与储水的能力。 基质:介于细胞之间,能润滑及隔离细胞与细胞之间,含大量粘多糖体,是皮肤绝佳的天然保湿因子。 弹性纤维:介于胶原蛋白纤维之间,能提供弹性。 网状纤维:一种比胶原纤维细小,脆弱的纤维,与胶原纤维、弹性纤维一起提供细胞周围支撑的结构。 a、乳头层: 位于真皮浅部,与表皮的基底层紧密相连,含有细小圆锥状突出物,称为乳突(表皮下凹部分称为表皮脊)。有些乳突内含神经末梢,有些则含丰富的环状微细血管。负责提供表皮养分。 b、网状层: 位于真皮的深层,与乳头层无严格界限,由粗大的成束状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交错纵横呈网状,从而使皮肤的弹性和韧性加大,此层内有较多的血管、淋巴管、汗腺、毛囊、皮脂腺、肌肉、神经。
3、 皮下组织: 位于皮肤最深层,由少量的纤维组织和大量的脂肪组织组成,其中分布着丰富的血管,神经,毛囊,汗腺等,位于真皮层肌肉和骨骼之间的部分,决定人体的曲线,皮下组织主要功能是保湿、防寒,保持皮肤张力,并具有缓冲的功能,使皮肤不易受到外伤,并保护人体的骨骼,肌肉不受外界伤害。
4、皮肤的附属器官:毛发、指甲、汗腺、皮脂腺、肌肉、血管、淋巴管、神经 a、汗腺: 1)成分:呈酸性,水分占99%,含钾、钠、盐、尿素、乳酸。 2)分布:根据分泌物不同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两种。 小汗腺:除唇部、指甲、耳膜等处遍布全身,尤其是手掌与脚掌部位。小汗腺主要负责排汗以达到调节体温及排除废物的功能。 大汗腺:主要分布于腋窝、脐窝等处,青春期后,大汗腺分泌活动增加,其分泌物为浓稠的乳状物,一旦被细菌侵染并分解后会发出异味,即狐臭,与体温调节无关。 b、皮脂腺: 与毛囊连接并开口于毛囊内,皮脂腺除了手掌与脚掌之外,分布于全身。皮脂腺会分泌皮脂到毛囊及皮肤表层用以滋润毛发及形成皮脂膜保护皮肤。 影响皮脂腺分泌的因素: 性腺内分泌的影响:雄性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可使皮脂腺分泌增强,反之,雌性激素抑制皮脂的分泌; 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皮脂腺分泌越强; 受湿度的影响:湿度越大,皮肤越容易池化、扩散; 年龄的影响:年龄越大,皮脂腺分泌越慢; 饮食的影响:油脂大,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皮脂分泌。 c、毛发: 毛发位于毛囊之中,毛囊则由皮肤表面向下延伸至真皮层。 d、指甲: 只存在于手指与脚指,功能在于保护指尖与帮助抓取等动作。 e、肌肤健康美丽的守护神:皮脂膜--皮肤的角质表面,含有一层微酸性的天然皮脂膜。 形成: 由皮脂腺所分泌的油状混合物与汗腺所分泌的汗水相互混合乳化而成的一种弱酸性的保护膜,覆盖人体的全身,我们称它为油膜。 功能: 保护、湿润、滋润、滑润、抑菌
C、皮肤的基本功能 皮肤的基本功能有如下几个方面:保护功能、感觉功能、调节体温功能、呼吸功能、分泌和排泄功能、吸收功能、自稳。 1. 保护功能 皮肤象一张不透水的韧膜,富有弹性和张力,完整地覆盖在身体表面,起着良好的屏障作用。 表皮的角质层能抵抗弱酸和弱碱的侵蚀,可以防止水分和化学物的渗入,并能调节水分阻止过多的水分蒸发和散发,从而保持皮肤的润泽。正常皮肤呈弱酸性,可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繁殖。 2. 感觉功能 皮肤的真皮层里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可接受温觉、触觉、痛觉和压觉。机体通过皮肤的感觉作用,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 3.调节体温功能 人体能维持37°C左右的恒温,主要是靠皮肤的调节作用。当外界温度高时,皮肤的血管扩张,汗腺大量分泌出汗液,防止体温随外界温度升高而升高;当外界温度低时,皮肤的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防止体内热量的散发,维持恒温。 4.呼吸功能: 皮肤有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功能,面部皮肤角质层薄,毛细血管丰富,又直接处于空气中,故其呼吸功能比其他部位更为突出。 5.分泌 皮肤的皮脂腺会分泌油脂到毛囊及皮肤表面,并与少量汗水形成保护,滋润皮肤的皮脂膜。 6.排泄 皮肤经由汗腺将汗水排出体外,在排汗恶毒同时将少量盐分、水分几 其他物质排除体外。 7.吸收功能 表皮---真皮---血液(特定物质) (1)直接由表皮细胞渗入吸收 (2)毛囊内的表皮 (3) 细胞间脂质隙缝 8.合成维生素D 皮肤会经由紫外线的照射制造维生素D,维生素D是骨骼正常生长的重要元素,能帮助小肠吸收钙质。
A、认识皮肤: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覆盖人体表面,具有执行、维护健康与美丽的功能,皮肤 的总重量约占体重的5—15%,成人皮肤面积约为1.5—2.0平方米,头部面积约占0.1053平方米,其中面部占头部的2/3,厚度为0.2—4.0毫米,以眼皮上的皮肤为最薄,以手掌和脚掌的皮肤为最厚。
B、皮肤的构造:皮肤由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组成 1、 表皮为皮肤的最外层,在身体各部位的厚度也不同。皮肤表皮的再生周期约为56日,由基底层细胞分裂到开始角化约为14日,由棘状层至颗粒层约为28日,而角质层从死亡到成为皮屑污垢剥落也需要14日. 表皮由内而外分为:
a、基底层: 为表皮最深的一层,仅由一层的柱状细胞组成并与底下的真皮紧紧联结。基底层的营养来 自于真皮的乳突层,细胞经由真皮乳突中的微血管补给营养,进行细胞分裂而新生表皮细胞。 b、 棘状层: 通常由数层到十多层不同大小的细胞组成,细胞间出现像棘状的桥梁。细胞质内开始形 成棘状的纤维,是细胞角化的前兆。通过胞桥小体,把氧气、营养、水分传递给其它棘细胞。(沟通信息,传递营养的作用) c、颗粒层: 由3—5层核形(扁形)细胞组成,细胞内含有大量的粒状角质。当颗粒增加变大时,细胞内细胞核逐渐退化消失,细胞几近死亡,开始变成角化物质(角质)。 d、 透明层: 为2—3层透明、透光、无边界的细胞组成,此层通常只出现于手掌与脚掌皮肤。 e、角质层:(无生命力、坏死的细胞) 角质层为皮肤的最外层,是皮肤的第一道防线,平均为二十至三十层,手掌及脚底可达一 百层。死亡及完全角质化的细胞呈片状堆积,会不断的剥落。
2、 真皮层: 真皮层内有密集的神经纤维丛、血管与淋巴管。汗腺、皮脂腺与毛囊也是由真皮延伸连接 至表皮真皮层中的基质、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及网状纤维能给予皮肤张力、弹性与储水的能力。 基质:介于细胞之间,能润滑及隔离细胞与细胞之间,含大量粘多糖体,是皮肤绝佳的天然保湿因子。 弹性纤维:介于胶原蛋白纤维之间,能提供弹性。 网状纤维:一种比胶原纤维细小,脆弱的纤维,与胶原纤维、弹性纤维一起提供细胞周围支撑的结构。 a、乳头层: 位于真皮浅部,与表皮的基底层紧密相连,含有细小圆锥状突出物,称为乳突(表皮下凹部分称为表皮脊)。有些乳突内含神经末梢,有些则含丰富的环状微细血管。负责提供表皮养分。 b、网状层: 位于真皮的深层,与乳头层无严格界限,由粗大的成束状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交错纵横呈网状,从而使皮肤的弹性和韧性加大,此层内有较多的血管、淋巴管、汗腺、毛囊、皮脂腺、肌肉、神经。
3、 皮下组织: 位于皮肤最深层,由少量的纤维组织和大量的脂肪组织组成,其中分布着丰富的血管,神经,毛囊,汗腺等,位于真皮层肌肉和骨骼之间的部分,决定人体的曲线,皮下组织主要功能是保湿、防寒,保持皮肤张力,并具有缓冲的功能,使皮肤不易受到外伤,并保护人体的骨骼,肌肉不受外界伤害。
4、皮肤的附属器官:毛发、指甲、汗腺、皮脂腺、肌肉、血管、淋巴管、神经 a、汗腺: 1)成分:呈酸性,水分占99%,含钾、钠、盐、尿素、乳酸。 2)分布:根据分泌物不同分为大汗腺和小汗腺两种。 小汗腺:除唇部、指甲、耳膜等处遍布全身,尤其是手掌与脚掌部位。小汗腺主要负责排汗以达到调节体温及排除废物的功能。 大汗腺:主要分布于腋窝、脐窝等处,青春期后,大汗腺分泌活动增加,其分泌物为浓稠的乳状物,一旦被细菌侵染并分解后会发出异味,即狐臭,与体温调节无关。 b、皮脂腺: 与毛囊连接并开口于毛囊内,皮脂腺除了手掌与脚掌之外,分布于全身。皮脂腺会分泌皮脂到毛囊及皮肤表层用以滋润毛发及形成皮脂膜保护皮肤。 影响皮脂腺分泌的因素: 性腺内分泌的影响:雄性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可使皮脂腺分泌增强,反之,雌性激素抑制皮脂的分泌; 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皮脂腺分泌越强; 受湿度的影响:湿度越大,皮肤越容易池化、扩散; 年龄的影响:年龄越大,皮脂腺分泌越慢; 饮食的影响:油脂大,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皮脂分泌。 c、毛发: 毛发位于毛囊之中,毛囊则由皮肤表面向下延伸至真皮层。 d、指甲: 只存在于手指与脚指,功能在于保护指尖与帮助抓取等动作。 e、肌肤健康美丽的守护神:皮脂膜--皮肤的角质表面,含有一层微酸性的天然皮脂膜。 形成: 由皮脂腺所分泌的油状混合物与汗腺所分泌的汗水相互混合乳化而成的一种弱酸性的保护膜,覆盖人体的全身,我们称它为油膜。 功能: 保护、湿润、滋润、滑润、抑菌
C、皮肤的基本功能 皮肤的基本功能有如下几个方面:保护功能、感觉功能、调节体温功能、呼吸功能、分泌和排泄功能、吸收功能、自稳。 1. 保护功能 皮肤象一张不透水的韧膜,富有弹性和张力,完整地覆盖在身体表面,起着良好的屏障作用。 表皮的角质层能抵抗弱酸和弱碱的侵蚀,可以防止水分和化学物的渗入,并能调节水分阻止过多的水分蒸发和散发,从而保持皮肤的润泽。正常皮肤呈弱酸性,可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繁殖。 2. 感觉功能 皮肤的真皮层里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可接受温觉、触觉、痛觉和压觉。机体通过皮肤的感觉作用,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 3.调节体温功能 人体能维持37°C左右的恒温,主要是靠皮肤的调节作用。当外界温度高时,皮肤的血管扩张,汗腺大量分泌出汗液,防止体温随外界温度升高而升高;当外界温度低时,皮肤的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防止体内热量的散发,维持恒温。 4.呼吸功能: 皮肤有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功能,面部皮肤角质层薄,毛细血管丰富,又直接处于空气中,故其呼吸功能比其他部位更为突出。 5.分泌 皮肤的皮脂腺会分泌油脂到毛囊及皮肤表面,并与少量汗水形成保护,滋润皮肤的皮脂膜。 6.排泄 皮肤经由汗腺将汗水排出体外,在排汗恶毒同时将少量盐分、水分几 其他物质排除体外。 7.吸收功能 表皮---真皮---血液(特定物质) (1)直接由表皮细胞渗入吸收 (2)毛囊内的表皮 (3) 细胞间脂质隙缝 8.合成维生素D 皮肤会经由紫外线的照射制造维生素D,维生素D是骨骼正常生长的重要元素,能帮助小肠吸收钙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