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订单农业何以难成香“饽饽”

 昵称7572731 2011-12-04
“规范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订单化管理、合同化销售”本应是兴企扶农支农的好方针,但笔者发现在提供合同行政指导、规范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企业和农户思想顾虑较重,不愿实施“订单农业”,走“订单之路”。
  ———信息渠道不畅通,农产品价格变化差异较快,涉农企业无法全面真实的掌握得到市场行情,签定合同时心中无底,只有数量没有价格。
  ———企业认为“订单农业”前期投入多、摊子铺得大。如为农户提供种籽、化肥、农药甚至资金等等,增加了企业的运作成本和精力,过多的投入人、财、物,不合算,还是“以静制动”随行就市好,能收就收不能收就等。
  ———农户都处于分散种植状态,企业收购农产品时大都是统一结算付款方式单一、呆板不象小贩运户那样采用现钱现货灵活多变的多种收购方法,农户担心东西交给了企业,过后收不到钱,或者是拖的时间太长。
  ——企业提供的种、苗生产的农产品大部分都是用于加工的,种植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农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影响,生产出的农产品质量和产量都较自己熟习的品种低,且在市场上不是很受消费者所喜爱,收益反而比自己种植老品种低,同时还担心如果企业发生意外自己种出的农产品还不知卖给谁。
  ———至今为止全国还没有统一规范的农业订单示范合同文本,存在合同条款不公平、主体不规范、订单内容不完备、市场变化快以及时修正等因素。
  笔者认为,要打消企业和农户的顾虑,首先应尽快提高企业和农户的文化、科技等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进一步强化农民的发展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创业意识,努力提高他们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选择具有一定经济实力、诚信度较高的龙头企业和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户作为“订单农业”示范户,让农民看得见、信得过,以此消除其他企业和农户的思想顾虑,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守合同重信用”的社会氛围;要在广泛认真听取企业和农户意见的基础上,加强调查研究,尽快制作订单内容完备,便于修正的农业订单示范文本;要加强检查引导,及时了解情况,发现违约纠纷,依椐法律和订单约定及时调解,对于恶意不履行合同的一定要坚决打击,避免出现法不责众和法责众的现象重演;企业应建立起爱农联农机制,及时帮助农户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搭建销售平台。
  □攀枝花市仁和区工商局李艺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