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赣经济区的早期农业

 ★百晓书苑★ 2011-12-05

长江中游以南,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形成了方圆千里的水乡泽国。在这江河湖泊之中,江南丘陵以罗霄山脉为脊,高低错落,聚散于湘江、赣江两岸。以湘江流域至洞庭湖周围,和以赣江流域鄱阳湖一带的湘赣经济区,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经济区,丰富的水系和茂盛的山林植被为古代氏族部落提供了优越的栖息环境,从而发展了农业生产,创造出特色鲜明的物质文化。
  江南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集中发现在洞庭湖周围和鄱阳湖一带两个区域,比较典型的遗址有江西万年仙人洞,湖北秭归朝天嘴、宜都城背溪、枝江青龙山,湖南石门皂市、临澧胡家屋场和澧县彭头山等。
  洞庭湖周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以石门皂市下层为代表,宜都城背溪、临澧胡家屋场等遗址都比较典型。在这些遗址中发现的生产工具较多,打制石器占相当大的比重,常见燧石打制的细石器,磨制石器主要是石斧,还有石网坠、石球等;骨器则有骨针和骨锥。
  这一区域的氏族制陶工艺也相当原始。陶器是比较单一的夹砂或夹炭红陶,褐、灰陶仅有少量发现,许多陶器胎质为黑色,外涂红、白、黄色陶衣。制法全为手制贴塑法,即用手捏出器形,内外再糊上几层,比较容易破碎。器型主要是圜底器和圈足器,晚期出现了少量的三足器。日用器皿包括釜、罐、钵、盘、盆、碟和少量的鼎、小口壶、支座等。陶器上的纹饰是其它地区普遍流行的绳纹,拍印得比较浅而乱,其次有刻划纹和篦点纹。
  各遗址都发现了一批动物骨骸,有水牛骨、鳖腹甲、鱼骨、蚌壳等,水生动物较多。
  从石门皂市等遗址反映的文化面貌,表明新石器时代早期洞庭湖周围的经济生产还很落后,采集和渔猎经济仍是当地氏族的主要经济活动,丰富的水生动物资源是他们的重要食物来源。大量细石器的出土正是脱离中石器时代时间不长的反映。对皂市和城背溪遗址的遗存碳 14 测定,年代在公元前5750—5480 年前后,与黄河流域诸文化的年代一致,但其生产力发展水平看来是比较低下的。由于缺乏典型的、系列的农业生产工具,也许这一带的农业生产还未发生,或刚刚出现以木、竹器为工具的点种方法,处于初期阶段。
  近年来洞庭湖周围彭头山文化的发现,是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收获,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湘赣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经济状况。
  湖南省西北部的澧阳平原,介于武陵山余脉与洞庭湖盆地之间,为过渡地带,东连湖区,西北部近山地,属河湖冲积平原。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的植被多杉木和湿生蕨类孢子植物,为暖性针叶林为主的森林——草原环境,气温较现代略低。距今 8000 年左右,这一带生活着以彭头山文化为代表的氏族部落。
  彭头山文化以 1988 年发掘的澧县彭头山遗址命名。该遗址坐落在县城西北的一个小山岗上,周围地势开阔平坦,北有涔河,南有澧水,氏族营地既发现了一些大小不等的房址遗迹,也有灰坑和墓葬。从生产工具看,石器可以明确区分为细石器、大型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三类,其中磨制石器数量很少,细石器较多,体现出强烈的中石器时代文化色彩。
  彭头山文化的细石器有刮削器、锥形器、雕刻器几种;大型打制石器仅有砍砸器、刮削器和石锤;磨制石器数量虽少,但普遍加工较精,通体细磨,表面光滑,已掌握了切割、细磨和两面钻孔等技术。生产工具只有功用不明确的石斧(体小,形似斧,刃似锛),其它磨制石器有小型的管、棒类饰件。从石器的情况和遗址的地貌、孢粉分析,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是以采集和渔猎为主,稻作农业处于发生不久的初期阶段。陶片中夹杂着许多稻壳,因全部炭化、形态不完整,尚不能确认为人工栽培稻。不过,考虑到距今 7000年前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已有较发达的稻作农业,彭头山文化出现初期稻作农业应该是可能的。
  这一部落的制陶业尚处于原始阶段,陶器采用直接捏塑成型和用泥片贴塑成型两种方法。全部陶器没有明显的夹砂陶和泥质陶之分,大量掺杂稻壳。胎壁普遍较厚,器底尤甚。陶片断面清楚可见泥片形成的分层现象。器物大多工艺粗糙,整体歪斜,器表凸凹不平,口沿也不规整。内外表面多经刮削、抹平,有的内壁未经刮还抹留有手指按压的痕迹。主要器形有深腹罐、筒形釜、盘、盆、钵、碗、碟和支座等。这些器物大部分造型简单,没有固定的形态,许多器物种类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普遍的特征为圜底、无沿、厚胎、厚底、表面滚压绳纹。
  彭头山文化的基本面貌和碳 14 测定数据,都早于湖南石门皂市下层代表的一类文化遗存,是目前长江流域发现的时间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也是大溪文化的源头之一。
  由于彭头山文化的典型遗址发现不多,对于这种江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基本面貌还缺乏更细致深入地了解。彭头山氏族部落与稍晚的石门皂市下层文化所代表的氏族部落究竟是什么关系,考古界还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但是,彭头山文化和石门皂市遗址下层一类文化遗存的发现,清楚表明早在 800 多年前,洞庭湖周围乃至湘江流域就生活着一些原始部落,在从事渔猎经济的同时,已开始进行稻作农业生产,为氏族经济的繁荣做出贡献。
  鄱阳湖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同洞庭湖周围一样,也表现出较强的中石器时代文化色彩。仙人洞遗址是鄱阳湖东岸怀玉山北麓的一个遗址,在万年县城东北 15 公里的一处山坡洞穴内。这个洞穴曾居住过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氏族成员,文化堆积中出土了许多生产工具,其中打制石器较多,一般仅打出刃部即行使用,很少进行第二步加工修整。常见的生产工具有砍砸器、刮削器、盘状器等。磨制石器较少,制作也比较粗糙,器类十分简单,主要有扁圆形穿孔石锤、两端尖的石矛以及个别的石凿。遗物中还发现许多针、锥、凿、镞、鱼镖等骨角器和尚保留外壳的穿孔蚌器。这批生产工具普遍制作简单,显示出从中石器时代刚刚进入新石器时代不久的状况。
  在这个洞穴中的较晚堆积中,发现的生产工具也是打制与磨制石器共存,并仍有较多的骨角器和蚌器,器形与较早阶段的大都相近,说明这两个阶段是互相衔接,承袭发展的,时间相去不远。但新出现了磨光的扁平石锛、骨矛和带梃的蚌镞。上层的陶器质量也比下层的有明显进步,由过去质地粗糙、内壁凸凹不平的夹砂红色陶器演变成制作较好的夹砂红陶、夹蚌壳粉红陶、泥质红陶、泥质灰陶等多种质地的罐、豆、壶等。这种演变状况,与洞庭湖周围的制陶业发展规律完全相同。
  在仙人洞的遗存中,上、下层都发现了多处火堆遗迹,同时含有大量野生动物和螺蚌介壳,没有发现家畜的骨骸。根据上述现象,清楚地表明当时氏族的经济生活主要依靠狩猎、捕捞和采集,还没有稳定的定居生活和农业生产。
  总的看来,湘赣经济区的两种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比黄河流域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北辛文化、大地湾文化等表现出更多的原始性。氏族的迁徙性较强,没有出现稳定的定居生活和农业经济,采集和渔猎经济居于主导地位。洞庭湖周围鄂西地区和澧水流域的氏族部落,已经有了初步的农业生产技术。经济发展水平或许略高于鄱阳湖一带的氏族。彭头山的遗址的发现,为长江流域稻作农业的产生和初期发展阶段树立了一个标尺,在中国远古经济史和农业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并为进一步发现与研究稻作农业的起源提供了宝贵资料,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