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P2
其实,早在商周时期,宜兴就开始烧制青瓷,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宜兴青瓷的制作日臻完美,进入了成熟阶段,
▲P3
右上:韩美林题字
▲P4
一只完整的青瓷作品出炉,要经过很多道程序:
设计打样——拉坯、做模子——注浆——烘干——修坯——素烧——上釉——修釉——釉烧
这是拉坯。
▲P5
反复修整
▲P6
每种工具的用途都不一样。
▲P7
有板刀、挖刀、光胚刀、修胚刀、调刀、挫节等等等等……
(小师傅讲得很快,俺在小本本上就记下这几种
![]() ▲P8
根据样品做模子。
▲P9
这是专门翻模的地儿,每个外范上都写着产品的名称。
▲P10
做模子有两种——翻母模,做内模。 上图是师傅正在做一只青瓷杯子的模子,您看明白了吗?
▲P11
门口是浸着石膏的大缸,架子上是新近使用的模子,满满当当的,据说过两年就要集中销毁一次。
▲P12
然后就是注浆车间了,数不清的模子……
师傅给我示范了一下下,瞧,这是刚刚从模子里拿出来的白菜笔筒,
师傅说注浆进去一个多小时就可以拆开了……
然后就拿进烘干车间烘干,进去了一会儿,只有里面一盏小灯,好热啊……
阿姨这是拿去那儿呢?
这是烧成后的样子,怎么样,忒漂亮吧,贵着呢,价钱把我吓一大跳啊?
多少?不能说啊,商业秘密
![]() ▲P16
还看到了很多酒瓶……作为陶都宜兴“五朵金花”之一的宜兴青瓷,被誉为“东方蓝宝石”,
多年来一直深居艺术“象牙塔”,仅作为装饰艺术品而闻名于世。
但是,其日用陶瓷商品的功能没有得到开发,近年来,他们大力启用科技人才,开发青瓷的日用功能。
首先瞄准了国内造酒业巨头,与他们一个个建立了协作关系,配套制作酒瓶,经过试用后取得了信任。
青瓷从此走出了“象牙塔”,为中国酒业锦上添花。
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酒鬼酒、汾酒、老白干、古越龙山等7家酒业上市公司,都用上了宜兴青瓷酒瓶。
谈老师骄傲地告诉我,现在基本所有中国高端酒的陶瓷酒瓶都是从我这里出去的,来不及做啊……
▲P17
修坯车间里都是女师傅,她们手里不歇,嘴里也不歇,热闹着呢!
两次去都在里面呆了很长时间,听她们说韩剧说油盐酱醋说家长里短,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美,第一次正是大夏天,栀子花香飘满了整个车间……
▲P18
第二次去是冬季了,万花凋敝,腊梅啥滴都还木开,看见好几个阿姨大姐桌前插着月季。
不由得感慨,真是一个美好的职业,一个美丽的作坊呢!
您看见这俩插花的瓶子了吧,正品的话可都价格不菲啊,次品,就拿来随便用了!
▲P20
瞧瞧这些,呜呜呜——真是太奢侈了,随便哪个洗洗干净送我我都喜欢啊
![]() 这里俺要稍稍唠叨一下,为啥中国的文人都那么喜爱青瓷呢?
谈志坚大师把他的青瓷研究所命名为“碧玉青瓷”,也许我们可以从这个名字里找寻答案。
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自古就有“错彩镂金之美”与“芙蓉出水之美”两种不同的审美——
从魏晋六朝始,“中国人的美感走到一个新的方面,表现出一种新的美的理想”,
“那就是‘初发芙蓉’比之于‘镂金错彩’是一个更高的美的境界。”
“初发芙蓉”就是体现青瓷对自然之美的追求。文人用创造性的审美意识不断演绎着青瓷的色泽。
对青瓷釉色的评价,也充分体现出宋以来文人的审美追求,
青瓷的釉色已经浸透文人的人格品质,折射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陶瓷和陶瓷文化。
青瓷被称为青玉,自古以来我国的贵族及文人就有带玉和配玉的习俗,视玉为人格的象征。
“以玉比德”,“玉质的坚贞而温润,它们的色泽空灵幻想,……趋向精神人格之美的表现。
它的影响,显示于中国伟大的文人画里。文人画的最高境界,是玉的境界”。
我想,青瓷就是人间创造的美玉,青瓷可以满足人们对玉的美好品质的眷恋。
青瓷之美已经表现为一个民族形成共同的心理氛围,成为一种共同的文化价值与审美意识取向。
作为宋以来文人士大夫推崇的以道德为中心的人品写照,意与理而合的青瓷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性格。
▲P21
扯远了,回到女师傅们的修坯现场。这是杯子,每个杯子要这样来回N遍,
每只都要过秤,修完后确保每只杯壁的厚度都均匀,误差只能几钱,精细啊……
▲P22
▲P23
很多造型都是从古物上来滴,这个,您熟悉吧,马踏飞燕。 ▲P24
四大米女 ▲P25
青瓷厂当年市场最好的“老三品”,近年来又火了。
其一:象尊。
▲P26
其二:羊尊。其三:蟹篓。
▲P27
胚修好后,要进行素烧,现在用的都是梭式窑。很喜欢他们仿传统造型的一些作品:
高度达31英寸的葫芦瓶,25英寸仿青铜器青瓷鼎,特大青瓷爵杯和长度超过35英寸的仿象牙青瓷“中华龙”,
选用古甲骨文作装饰的陶艺和瓦当等,件件精品,争奇斗艳,传统文化为现代青瓷注入了新的活力。
▲P28
然后进行施釉。上好釉的象尊、羊尊、葫芦瓶等。
▲P29
最后一步是釉烧。
▲P30
宜兴青瓷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更离不开创新。
▲P32
▲P35
烧成后的青瓷均陶产品。
▲P36
青瓷和紫砂结合的罗汉栩栩如生!
▲P37
刻花完成的作品,等待上釉。
▲P39
“碧玉青瓷”公司陈列室。
▲P41
韩美林设计的“美林鸡”。造型概括简练,精美异常。
韩美林在80年代曾在宜兴带过很长一段时间,为宜兴美陶设计了很多经典造型,最出名的就是动物系列。
▲P43
在师傅们的案头看到很多专业书,
宜兴青瓷立足传统,在传承中以创新,已经越来越受到百姓的欢迎喜爱。
▲P44
青瓷在各类陶瓷中工艺和技术最复杂,而且环环相扣,
造型设计、釉水配制、窑炉烧成等环节中只要一道出问题就前功尽弃。
但凡有一点瑕疵的都会被销毁,绝不出厂,公司里这堆巨大的碎瓷片,俺看着很心疼啊
![]() ▲P44
会议室桌子上的侍女杯子,大爱啊!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越瓯犀液发茶香。”“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历代诗人这样赞美青瓷。
秋水澄,千峰翠,青瓷这种清朗、宁和、明静、雅致的美,超越了具体功用,超越了民族、国界。
多少事、多少人、多少朝代流去了,历史上的宜兴青瓷,静静地在时间之流的深处,美成了永恒;
而梅开二度的今日宜兴“碧玉”青瓷,正在重放异彩、再展芳容。
宜兴“碧玉青瓷”官方网站:http://blog.sina.com.cn/biyuceladon
(完)
—————————————————————————————————————————————————
———摘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