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500年前的孔子长寿秘诀

 michelle.zhang 2011-12-14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不得志,经历了许多生活纷扰,可是他仍活了73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应该说,孔子是长寿的,这与晚年科学饮食有关。
    孔子晚年饮食很讲究,有“八不食”的习惯,从现在的保健、饮食卫生观点看,大部分也是正确的,要求是高 的。这“八不食”分为三类:一、色味方面,食物变颜色了不吃,变味了不吃。二、食物质量方面,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不时新的蔬菜不吃。 三、制作方面,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作料放得不当的饭菜不食,从市场上买回的酒和熟肉不吃。这八不食,对饮食卫生的要求很全面,对当代人也是一种启发。
    孔子还很强调吃相,他说:“食不语,寝不语。”就是吃饭时不要说话,睡觉时也不要说话。孔子有句名言: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指粮食,“脍”指切碎了的鱼或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多吃经过加工的粮食,吃的肉切得越细越好。这是大有道理的。老年人 的牙齿不好,肠胃的消化功能也大大减弱,食物太粗,肉不切细不煮烂,便咬不动,会引起消化不良症。孔子晚年坚持了这一原则,保证了营养。
    孔子的这句话还可作另一种理解,那就是老年人要多食用美食。美食是经过精巧烹调、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能 刺激人的食欲,使人胃口大开。现代很多营养学家都主张:保健食品应该是美食,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我们应提倡家庭美食。美食并非豪华的宴会,并非宾馆、高级 酒店的菜肴。“美食精细以颐年”,对老年人来说,这不是一种奢求,而是养生的需要。自《孔子大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