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是谬论

 护法使者 2011-12-14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是谬论

 (2008-12-27 19:45:53)
标签: 

宝刹

 

西天门

 

三事

 

谬论

 

玉帝

 

灵山

分类: 游西游

    既然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是谬论,那么书中有没有证据来证明呢?

    我们来看;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

    凤仙郡三年没下雨,三停饿死二停人,因此悟空来到天庭求雨!

   却说行者一路筋斗云,径到西天门外,早见护国天王引天丁力士上前迎接道:“大圣,取经之事完乎?”

    行者道:“也差不远矣。今行至天竺国界,有一外郡,名凤仙郡。彼处三年不雨,民甚艰苦,老孙欲祈雨拯救,呼得龙王到彼,他言无旨,不敢私自为之,特来朝见玉帝请旨。”

    天王道:“那壁厢敢是不该下雨哩。我向时闻得说,那郡侯撒泼,冒犯天地,上帝见罪,立有米山、面山、黄金大锁,直等此三事倒断,才该下雨。” 

    行者不知此意是何,要见玉帝。天王不敢拦阻,让他进去 

    玉帝道:“那厮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监观万天,浮游三界,驾至他方,见那上官正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冒犯之罪,朕即立以三事,在于披香殿内。

    汝等引孙悟空去看,若三事倒断,即降旨与他;如不倒断,且休管闲事.

    行者闻言,大惊失色,再不敢启奏,走出殿,满面含羞。

    四大天师笑道:“大圣不必烦恼,这事只宜作善可解。若有一念善慈,惊动上天,那米、面山即时就倒,锁梃即时就断。你去劝他归善,福自来矣。”

    行者依言,不上灵霄辞玉帝,径来下界复凡夫。须臾到西天门,又见护国天王,

    天王道:“请旨如何?”

    行者将米山、面山、金锁之事说了一遍,道:“果依你言,不肯传旨。适间天师送我,教劝那厮归善,即福原也。”遂相别,降云下界。

    悟空回到凤仙郡见到郡侯, 行者道;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那一日正是玉皇下界之日,见你将斋供喂狗,又口出秽言,玉帝即立三事记汝!我临行时,四天师曾对我言,但只作善可解!

    那郡侯磕头礼拜,誓愿皈依,领众拈香瞻拜,答天谢地,引罪自责

    好大圣,又纵云头,直至天门外,还遇着护国天王。天王道:“你今又来做甚?”行者道:“那郡侯已归善矣。”天王亦喜。最后凤仙郡下雨了!

   

    现在我们来分析这段话;首先护国天王引天丁力士道:“那壁厢敢是不该下雨哩。我向时闻得说,那郡侯撒泼,冒犯天地,

    如果真的是天上一天,地上一年!那么天王应该说;我三天前或者两天前闻得说,那郡侯撒泼,冒犯天地,而不是向时闻得说,向时就是以前的意思!当然两三天前事也可以说是以前的事!

    那么天王会不会还给我们留下线索呢?

    好大圣,又纵云头,直至天门外,还遇着护国天王。天王道:“你今又来做甚?

    悟空告别天王后,来到凤仙郡,再回到西天门,也就一两天的事,如果真的是天上一天,地上一年的话,地上一两天的时间也就是天上放个屁的工夫,如果悟空悠着点飞的话,天地间来回也要一两的时间。那么天王应该说;你刚走又回来干什么?而不是你今又来做甚?除非天上也过了一两天才会这样说!

    因此我们得出个结论;天上一天等于地上一天!

    现在又有个疑问出现了;如来在安天大会后,回到灵山,(书上说)佛祖居一月灵山大雷音宝刹之间,一日,唤聚诸佛,阿罗、揭谛。菩萨、金刚、比丘增、尼等众,曰:“自伏乖猿,安天之后,我处不知年月,料凡间有半千年矣!那么这段话要怎么解释呢?

    首先“之间”是怎么来的,之间的前提就是要有两个物体,像天地之间,你我之间,那么灵山大雷音宝刹之间应该怎么解释?难道是灵山和大雷音宝刹之间?但是大雷音宝刹就在灵山啊!它们本就是一体又何来之间之说呢?

    现在就剩下一种解释;“佛祖居,一,月灵山,大雷音宝刹之间,”也就是佛祖居在一个叫月灵山和大雷音宝刹之间!至于月灵山在哪里?就不用我说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