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2012高考地理之精题精练 23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一、选择题 (原创题)1986年,中国邮政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三邮票民居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内蒙古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云南民居 B.①云南民居 ②陕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C.①陕北民居 ②云南民居 ③内蒙古民居 D.①陕北民居 ②内蒙古民居 ③云南民居 2.三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点对应关系的表现,正确的是 ( ) A.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③—终年高温多雨 D.②—湿热的气候 答案 1.C 2.D (2009·福建龙岩调研)读下图,完成3~5题。 3.上图是我国的省级行政区 ( ) A.青海 B.贵州 C.湖南 D.浙江 4.上图中,形成工业总产值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等 B.西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等 C.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等 D.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等 5.上图所示区域工业发展的优势矿产资源可能是 ( ) A.煤炭 B.有色金属 C.水力发电 D.铁矿 答案 3.C 4.A 5.B 读下图,回答6~7题。 6.关于④、⑤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都受东亚季风环流的影响,雨热同期 b.④地流水作用强烈,⑤地风力侵蚀明显 c.④地地表千沟万壑,⑤地喀斯特地貌发育 d.两地都参与海陆间水循环,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 A.ab B.cd C.ad D.bc 7.关于图中部分代码所在区域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③——梯田层层耕种忙 b.②——风吹草低见牛羊 c.①——接天莲叶无穷碧 d.⑤——翠竹青青有人家 A.ab B.bd C.ac D.cd 答案 6.C 7.B (2009·安徽淮北质检)读两组“同纬度地区等降水量线图(单位:mm)”,回答8~11题。 8.A图和B图所示地区降水差异大的原因是 ( ) ①B图所示地区受台风影响 ②A图所示地区深居内陆 ③B图所示地区受湿润的夏季风影响 ④A图所示地区 太阳辐射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C图所示地区 ( ) ①降水沿河谷方向递减,说明湿润气流从河流上游吹来 ②该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③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小 ④该区降水量丰富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D图所示地区的农业为 ( ) ①经济作物出口基地 ②大牧场放牧业 ③商品谷物农业 ④季风水田农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B图所示地区和D图所示地区工业发展的方向分别是 ( ) ①调整工业结构,更新设备,提高技术 ②发展高精尖工业③发展能源工业 ④发展机械、棉纺等工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8.B 9.C 10.C 11.A 下图是从Google Earth 上截取的世界某地区的卫星图片,图片中每个圆圈面积约200英亩。读图回答12~14题。 12.图片中的圆圈可能属于哪种土地利用方式 ( ) A.储油罐 B.耕地 C.鱼塘 D.工厂 13.此种土地利用方式与下列哪种环境因素关系最密切 ( ) 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地质 14.本区的主要水源最可能来自 ( ) A.雨水 B.河水 C.地下水 D.淡化海水 答案 12.B 13.C 14.C 15.子午工程是地理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主要利用了 ( ) ①遥感技术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地图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6.下列活动可以借助子午工程来完成的是 ( ) ①资源勘探 ②某城市道路车流量的分析 ③环境监测 ④人口密度与粮食产量的分析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 15.A 16.B 二、综合题 17.(2009·山东烟台模拟)保持和挖掘现有土地资源的潜力是党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下表是“我国两个不同地区的相关资料”,据表分析回答问题。
(1)试对A、B两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行比较,答案填在表格中:
(2)A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从土壤方面考虑) (3)从保持和挖掘土地资源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看,B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
(2)土壤盐碱化。 (3)①改良红壤;②走立体农业的道路,多层次布局农、林、牧、渔业,发展多种经营,建立良性生态循环系统;③对山区优势资源进行加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打开销售渠道,占领商品市场,增加农业的附加值。 18.(原创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数字地球最主要的支撑技术主要是什么? (2)中国北斗、美国GPS等可提供哪些信息?主要功能是什么? (3)2008年奥运会期间,“数字奥运”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便利? 答案 (1)“3S”技术。 (2)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定位和导航。 (3)当你去奥运场馆观看比赛时,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使你快捷、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在奥运场所,你可以享受各种移动通信服务,如移动上网、移动电视等,还可以通过多语言智能机器人实现与外国朋友的无障碍交流。如果你因事不能观看比赛,可以用手机操纵家中的录像机录下比赛实况,回到家中利用高清晰度数字电视观看精彩纷呈的赛事。你还可以在网上“参观”虚拟奥林匹克博物馆,欣赏奥运比赛项目的仿真模拟、虚拟奥运艺术作品展示、历届奥运历史再现、奥运比赛精彩回放、北京2008年奥运场馆虚拟漫游等。(回答合理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