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马寿星罗美珍以126岁高龄蝉联全国十大寿星榜首

 net3d 2011-12-16
巴马寿星罗美珍以126岁高龄蝉联全国十大寿星榜首
http://www.  2011年11月12日 08:02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字号:
 

巴马寿星罗美珍以126岁高龄蝉联全国十大寿星榜首

11月10日,罗美珍与曾孙们在一起开心地笑了。记者 陈维摄

巴马寿星罗美珍以126岁高龄蝉联全国十大寿星榜首

11月10日,罗美珍端着一大盆水去洗脸。记者 陈维摄

巴马寿星罗美珍以126岁高龄蝉联全国十大寿星榜首

罗美珍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沧桑。记者 陈维摄

广西新闻网记者 陈维 通讯员 梁绍恩

11月7日,由中国老年学学会公布了第四届中国十大寿星排行榜,来自巴马瑶族自治县的罗美珍(女)以126岁高龄蝉联全国十大寿星榜首。11月10日,记者来到罗美珍家中,了解这位 “中国第一寿星”的生活状况。 

生活自理从不打针吃药

在距巴马县城10多公里处,有一个三面环山的小村落——巴马镇龙洪村巴买屯,屯里有83户人家共400多人。屯里一栋两层的旧楼房,就是瑶族老寿星罗美珍的家。数年前,巴买屯还有多位百岁老人,但至今只有罗美珍健在。

10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罗美珍家里,此时她还未起床。见有人来访,她的76岁的儿子黄有才叫醒了她。她下了床,径直走向厨房,用玉米秆烧水洗脸。个子瘦小,背微驼,动作麻利。

“老了,不照;丑多,不照……”罗美珍挥着手不让记者拍照,她说的是瑶话,嗓门挺大。她端着一大盆水往屋外走,记者想上去帮一把。黄有才说:“不用的,她可以。”

如今,老人每天天黑就睡觉,早上睡到自然醒,起床时间不定。“她不会用电器,看电视也看不懂。”黄有才说,母亲的视力变差了,听力也下降了。

“三四天洗澡一次,一年到尾就洗两三次头。”黄有才说,老人现在起居完全自理,即使半夜上厕所也不用管。每次洗完澡,她就拿着衣服到村口的小溪,洗净晾晒。

在儿辈记忆中,老人从没有打针吃药,即使偶尔腹痛,买药给她,她也不吃。 

四代同堂生活自得其乐

罗美珍出生在东兰县,自小是孤儿,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她曾长期靠吃野菜充饥。后来,她从东兰县嫁到巴马县西山乡巴纳村黄家,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与家人搬到巴买屯。

“她生了五个子女,其中四个都夭折了,就剩我一个。我父亲1978年也去世了。”黄有才说。如今,罗美珍的孙辈们都已外出打工。

黄有才说,去年母亲还能下地劳动。除非遇到暴雨,否则她每天都要带一把镰刀或锄头上山,或打柴锄草、或采猪菜等,任凭别人怎么劝,她都不肯休息。不过,今年以来,她身体状况不如以前,只能在家里忙活了。

村民韦汉益说,去年,罗美珍老人的一个举动,把他“吓了一跳”。当时是快过年了,罗美珍家请他去协助杀猪。老人把近30公斤重的猪肉,连筐带肉搬到了近半米的高台上。韦汉益大吃一惊,没想到她居然还有那么大力气。

老人最宠爱的孙子叫黄国远,小名阿三。“别人的话她不听,但特别听阿三的。”村民说,老人生病了,任凭别人怎么叫她都不肯起床吃饭,但阿三去叫,她就乖乖起来吃。曾有一段时间,阿三外出打工了,老人经常坐在门口念叨:“阿三要等我。”

老人天天戴着头巾,儿孙们给老人买新衣服,她不喜欢穿;天冷了,买的帽子她也不戴。每天,她的曾孙们放学后,常围拢在老人身旁玩耍,她看着孩子们,偶尔自言自语:“天上的人叫我去,我不去。”逗得旁人大笑。  

饭量不错不沾烟酒 

10日中午,儿媳给罗美珍煮了鸡蛋面条。老人的牙齿在三四十年前就已经掉光了,吃饭时只能囫囵吞枣。当天,罗美珍把鸡蛋面条当作菜,很快吃完了满满一碗白米饭。黄有才说,母亲从不抽烟喝酒,少吃多餐。“白米饭能吃一碗,喝粥的话能喝两碗,家里煮什么她就吃什么。”他说,之前老人喜欢到山里采雷公根、苦麻菜等野菜送玉米饭吃,一般一个星期只吃一次肉,还经常吃不完。

现在,每个月都有全国各地的人慕名前来拜访罗美珍。今年四五月份,有人将罗美珍接到县城的酒店参加公众活动,在一起参加活动的多位百岁老人中,罗美珍饭量最好。饭后,罗美珍不肯留宿酒店,硬是要求回家睡觉,家人只好把她接回家。

实际上,老人的思路有时很清晰且人也挺幽默。饭后,她来到门口晒太阳,见记者坐在松动的水泥砖上,她提醒记者小心摔着。村里有两位老人过来跟她聊天,她幽默地模仿对方说话。回头见儿子也坐在一旁,她就问:“怎么吃了饭还不去干活?”

黄有才认为,母亲长寿除基因原因外,还与老人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以及生活环境有关。

从去年元月开始,罗美珍每个月能从县民政局领到生活补贴150元。

曾意外落选寿星排行榜

黄有才透露,在平时,母亲并不太愿意见生人,她会根据自己的心情和身体情况,决定是否见客人。记者10日到访时,刚开始她不让记者拍照,后来跟她说话且熟悉了,她倒挺乐意让记者拍,还提醒记者不要把照片弄丢了。

据巴马民政局老龄办一姓农的工作人员介绍,2009年,他们曾与中国老年学学会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罗美珍家核实她的年龄情况。当时,老人的儿子告诉他们,母亲身体不舒服,不愿意见客。由于见不到老人,无法对她的年龄进行核实,她没能入选中国老年学学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十大寿星”排行榜,后来第三届才把她补上。

在老人的户口簿上,记者见到,出生日期一栏写的是1885年7月9日。10日下午,记者到巴马镇派出所核实,户籍室民警通过查询电脑后告知,自户口信息全国联网后,罗美珍的户籍信息没有任何变更事项。而罗美珍最早在派出所的档案记录是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登记,至今,所有关于她出生日期的记载都是1885年7月9日。

据黄有才回忆,当时人口普查时,自己不在家,是普查员和巴买屯队长黄有合将老人的年龄登记入册的。而73岁的黄有合回忆,当时罗美珍记忆清晰,且能与人很好地交流,是她自己告诉了普查员她的出生年月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