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你不舒服吗?”

 lytqh 2011-12-19


   

  今天单位提前下班,我赶在了儿子之前回到家。看看空荡荡的家,不禁坐在沙发上,发起愣来。

  儿子今年读初二了,学习成绩不错,但就是不会体贴人,我一直不知道该如何做。尽管我一直尽可能地和他一起参加运动、一起看书,试图通过这个办法了解他。可是,儿子每次回到家,哪怕你当时正端着一碗滚烫的油,他还是不知道为你担心。我幻想过无数次我们“母子连心”,但每次总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记得那天,带病工作的我回到家已是全身乏力。我躺在沙发上,突然很希望能得到亲人的关怀。可是,丈夫出差了。儿子呢?如果此时他能走来问一句“妈妈,你不舒服吗”,对我也是莫大的安慰呀。我用目光搜索着儿子——他正一只手拿着苹果,一只手拿着遥控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呢!我心中顿觉像受了莫大的委屈:儿子都上初中了,竟然连自己的妈妈也不知道关心,我这个当妈妈的好失败啊!

  两天之后,老公回来了。我忍不住把一肚子委屈都倒了出来。老公听了,竟哈哈大笑:“都说‘女人心,细如针’,现在看来,真是谬论啊!”

  我愣愣地看着老公,他接着说:“你别看他是一个大小伙了,其实,很多事他没有经历过,你平时又没有跟他谈过这方面的东西,他怎么知道要怎样做呢?如果你让他知道自己大了,要去关心人、体贴人,那儿子肯定会做得相当不错的——就像你的老公我!”末了,老公还不忘自我吹嘘一句。我嘴里说他臭美,其实心里还是挺认同的。我开始反思自己和儿子的交往。我忽然明白,光和儿子一起运动、一起看书,是没有办法让儿子和自己真正“心有灵犀”的,必要的沟通还是不可少。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依然和儿子一起看书,但更注重和儿子讨论书中的人物、情节。有一次看电视,恰好看到一个情境和我生病那天一模一样,儿子说:“老妈,她妈妈还希望儿子一句问候,太失真了吧?”我轻轻地,但很认真地告诉他:“儿子啊,其实妈妈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儿子睁着大大的眼睛,吃惊地看着我。继而,目光里竟然满是歉意。就在这一刻,我突然读懂了儿子目光里的意思,不禁眼眶湿润了……

  “妈妈,你不舒服吗?”是儿子,儿子回来了,看到我眼眶湿湿地在床前发愣,急忙问我。

  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冲儿子一笑:“没有,妈妈被暖风吹了一下。”

(本文发表于《河南日报》2010年6月24日“成长与家教”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