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脂肪肝和慢性肝炎伴脂肪浸润的鉴别?

  2011-12-22

脂肪肝和慢性肝炎伴脂肪浸润的鉴别?

如何鉴别单纯性脂肪肝和慢性肝炎伴脂肪浸润呢?单纯脂肪肝和慢性肝炎伴脂肪浸润具有不同之处。慢性肝炎不论是慢性迁延性肝炎,还是慢性活动性肝炎,都可伴有肝内脂肪浸润,其原因可能是这类病人进食 多些,活动少些之故。鉴别脂肪肝和慢性肝炎非常重要。

对脂肪肝慢性肝炎伴脂肪浸润的治疗,截然不同。慢性肝炎应给予保肝药物及抗肝炎病毒的药物,若服用中药应根据病情进行辨证论治,方能取得疗效。如果按脂肪肝进行治疗,限制饮食减少热量摄人,增加活动量,则有害无益。即使是对单纯性脂肪肝,也不是千篇一律地去节食和运动,而是要区别是何原因引起的,去除病因是关键。因为它们的治疗截然不同,预后也不一样。如果病人是单纯性脂肪肝,由肥胖所致,一般仅需调整饮食,减少热量摄入,增强体力活动,病情便可好转;如果是慢性肝炎,则一般不宜过分活动,否则反而会加重病情,同时还必须给予保肝,甚至应用抗肝炎病毒药物。

有人认为,凡临床上有原因可找的糖尿病、饮酒、服用激素、过度肥胖者,可考虑为脂肪肝。如无原因可查,仅轻度肥胖者,不要轻易地认为自己患了脂肪肝。另外,还须观察有无肝炎的症状,如果长期感到乏力、肝痛、腹胀、低热、眼皮浮肿、肝大有压痛等,则应考虑患有慢性肝炎。因此,凡超声诊断为脂肪肝者,还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必要时可进行肝活检,以明确诊断。如果将慢性肝炎病人按脂肪进行治疗,即减少热量摄入,增加体力活动,则反而会使病情加重,故应值得注意。

肝炎伴脂肪与脂肪肝浸润的鉴别:怎样区别清楚是单纯脂肪肝,还是慢性肝炎伴脂肪浸润呢?首先,脂肪肝病人会有一些简单的临床表现如肝区疼痛、压痛及肝肿大,少数病人可有轻度黄疸,个别重症病人可有腹水和下肢水肿等类似肝硬变表现的症状。其中肝肿大最为常见。以上这些情况医生会通过触诊、B超或CT和问诊 进行检查,既简单又没有痛苦。然后进行血液化验,脂肪肝病人血浆蛋白总量改变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是最常见的生化异常。脂肪肝浸润,约有30%的病人 血清总胆红素每分升超过1毫克,少数病人有直接胆红素增加和尿胆红素阳性。由于肝细胞受到损害,肝细胞内的酶类进入到血液中,血液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清碱性磷酸酶也会相应升高。当然,最确切的诊断要通过肝组织活检获得。另外,偶有病人出现肝区剧痛伴有腹部反跳痛、发热、血白细胞升高等症状,因酷似急腹症而需手术探查,术中可见肝肿大呈灰黄色。大多数病人通过前几项无创伤检查和抽血化验就可以基本确诊。

浸润性脂肪肝和重度脂肪肝区别

所谓肝浸润,一般可发生下列二种情况:1、脂肪肝,是指肝脂肪过量浸润,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脏重量的10%,脂肪肝多见于肥胖者与营养不良者2、如发生于肝癌患者,癌症在肝内病变向四周扩散,也可以出现浸

  肝脂肪浸润多数为均匀性的,有较特异的声像图表,诊断不难.而非均匀性肝脂肪浸润虽不少见但没弥漫性增强的肝实质回声内出现弱回声区边界较清不规则,后方回声可轻度增强等∞亦分为四型。

  肝脂肪浸润常见原因大致如下:①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败血症、骨髓炎等);②迁延较久的重度⑥缺氧;⑦药物中毒;如磷、四氯化碳、氯仿等中毒临床表现:除伴随疾病的症状外,肝脏呈轻度或中.......
     非均匀性脂肪肝可分为叶段型、正常肝残留型、局限型、多灶型,其中如本例叶段型最为多见,一般以门静脉支血供区域或肝静脉为界。显示强回声为脂肪肝,弱回声为含脂肪少或正常肝。其内血管走形正常。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多样,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易被忽视。据记载,约25%以上的脂肪肝患者临床上可以无症状。有的仅有疲乏感,而多数脂肪肝患者较胖,故更难发现轻微的自觉症状。因此目前脂肪肝病人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

 

  脂肪肝的主要表现有:

 

  1.形体肥胖或消瘦

 

  50%肥胖者伴有脂肪肝,尤其是中、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人呈肥胖外观占多数,他们常感食欲不佳、全身乏力,有的面部和眼球结膜有脂质沉着,皮肤油光,舌苔黄腻或有齿痕。但也有脂肪肝病人因营养不良,形体呈消瘦状。

 

  2.消化道症状

 

  有些病人可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嗳气、体重减轻、有疲乏感,食后常腹胀,以及右上腹或肝区有疼痛感,且在食后或运动时更为明显。常有便秘或便稀。

 

  3.维生素缺乏症

 

  约有50%的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各种维生素缺乏症,如末梢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肤瘀斑、角化过度等症。维生素缺乏常被认为是由于脂肪肝病人的维生素摄人量不足,临床观察也发现这些肝脏受损严重时肝组织中维生素含量偏少。

 

  因此,肝脏内脂肪堆积合并饮食中维生素缺乏,是导致维生素缺乏症的两个主要原因。

 

  4.内分泌失调

 

 

  肝脏为许多内分泌激素代谢灭活的场所。脂肪肝病人内分泌失调可出现血管痣或蜘蛛痣,脂肪肝好转后这些痣可随之消失;还可出现与激素有关的症状,如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阳痿等,女性月经过多或闭经;有的体重明显增加,但也有减轻的,全身表现倦怠、精神不振等症状。

 

  5.出血倾向

 

  极少数脂肪肝病人,可出现鼻出血或黑粪等。

 

  6.肺脑血管症状

 

  偶尔可见脂肪肝病人因脂肪囊肿破裂而引起肺脑血管脂肪栓塞的症状,如急性脂肪肝偶可发生肝性脑病。

 

  7.肝系症状

 

  脂肪肝位于肝脏,出现一组肝脏系统症状是有可能的,主要有肝区疼痛、肝脾肿大、黄疸、蜘蛛痣或血管痣。

  

 脂肪肝的平均发病率约10%,45岁以下男性脂肪肝明显多于女性,30岁左右的男性中约有2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75%—90%慢性嗜酒者有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发病也有年轻化趋势,其中86。51%患者在40岁左右,且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平时应酬多、经常参加“肠胃扩大聚餐”的30岁—40岁男性属高危人群。

 

  脂肪肝检查手段有哪些?

 

  1、人体学指标

 

  几乎所有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患者均存在内脏性肥胖,因此对肝病就诊者要常规测量人体学相关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腰围和腰臀等。其中腰围和腰臀比是反映内脏性肥胖的良好指标。对于肥胖者减肥治疗效果的评估,腰围比体重更能说明问题。

 

  标准体重等于身高(厘米)减105,肥胖度等于(实际体重减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体重超过标准的20%—25%时称为肥胖,病态的肥胖通常指超过标准体重的75%—100%。比喻:一男性,身高175厘米,减去105,标准体重应该是70千克(公斤),但我的实际体重是81公斤,超过标准体重15%左右,体重应该属于正常略偏重范围,而不属于肥胖。

 

  还有一种测量的常用方法,即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米的平方)。正常人BMI为18、5—24、9,大于等于25为超重,25—29、9为肥胖前期(轻度),30、0—34、9为一度肥胖(中度),35—39、9为二度肥胖(重度),大于等于40为三度肥胖(极重度)。175厘米的男性体重指树若为26、4,属于肥胖前期,略超重一些。

 

  2、血清学检查,包括肝功能、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抵抗检测。

 

  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ALT、GGT轻度升高,而血小板降低、AST升高,且AST/ALT比值>1,以及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血清白蛋白和胆红素改变,提示可能已发生肝硬化。25%~40%的NASH患者空腹血清甘油三酯升高,后者通常伴有LDL-C升高、HDL-C降低、LDL/HDL比值升高。这些脂质代谢紊乱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特征之一。

 

  3、肝脏影像学检查

 

  目前医生主要采用各种影像学这种非侵入性方法诊断脂肪肝,B超、CT和MRI是研究较多的方法,且在大多数医院均具备这些仪器。B超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为67%,特异性为77%,一旦肝脂肪变程度少于30%超声则难以检出,依赖B超可能会漏诊25%~33%脂肪肝患者。

 

  肝脏的CT影像提供了非侵入性诊断脂肪肝更加特异性的方法。肝脂肪变性会降低肝脏的CT值。在CT平扫中,当肝脏的CT值低于脾脏可诊断为肝脂肪变。当实施静脉增强扫描时,肝脏增强落后于脾脏,肝脏与脾脏CT值差别〉20单位,出现这种情况对于诊断肝脏脂肪变有76%的阳性预测价值。

 

  CT诊断脂肪肝的敏感性同样依赖于肝脂肪变程度,当脂肪变程度较轻时,敏感性下降。但是,CT成像不能提示肝脏纤维化程度,除非存在门静脉高压,这只存在于肝硬化时。

 

  MRI评价肝脏的脂肪变比CT更为敏感,但是MRI也具有CT所没有的一些局限性,它比CT昂贵且未被普遍应用。考虑到CT和MRI对诊断准确度提高有限,而且花费较大,目前超声仍然是诊断脂肪肝最常见的方法。然而,没有哪种方法可以确诊脂肪性肝炎或准确地评价疾病分期。

 

  4、肝活检

 

  肝活检是诊断脂肪肝的金标准,可以区分单纯性脂肪肝与脂肪性肝炎,并可准确评价肝纤维化的程度。但这是一种侵入性检查可以造成患者不适,有时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并且花费较高,确诊后亦缺乏特效药物和有效干预措施。为此,目前就肝活检诊断肪肝的必要性仍存争议。

 

  临床医师应通过权衡利弊来考虑给哪些病人做肝活检以及何时做肝活检。目前认为,存在进展性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多数需做肝活检,以观察肝纤维化的程度及有无肝硬化征象;

 

  确诊脂肪肝的"金标准"是肝穿刺活检组织细胞学检查。但是对于肥胖者不必进行肝穿诊断。

  

      “立体消脂疗法”是抑制脂肪堆积,促进脂肪代谢,保肝护肝并重”为治疗原则。在脂肪肝的临床治疗上取得了可喜的收效,成功的为脂肪肝患者解除了疾病之患且疗效显著;被称为脂肪肝治疗史上的“里程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