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祖释疑

 Wu-jing-jing 2011-12-22

 

很早就知道我出生并度过一段童年的“中间院子”(在永川太平砦)还有一个名字叫“翰林府”。但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这是什么意思。模糊觉得可能和院子靠前那座楼上的藏书有关系。藏书那间屋子显得有些神秘,小孩子一般不能进去。“府”与“书”是不是真的有什么关系当然更无从知晓。后来回到母亲身边,年纪尚幼,没有想到去探究这个问题。但母亲有点含糊地说过她的祖父(我们的外曾祖父)是翰林,好像并不想多说。心里想,大概“翰林”是个“旧社会”的“文官”吧。1949年以后,这些事是有些避讳的,当然很少谈及。“文革”以后,思想比较解放了,因表哥黄家忻的热心,协助他抄写他写的黄家的家谱,期间才比较具体了解“黄翰林”在永川的“名气”。这几天捧读晓衡表弟编写并寄来的《走出太平砦》,看见有关我们这位曾祖的具体思想、事迹的记载,还看了他的会试诗和秀美的笔迹,敬仰之情油然而生,而且因该书所透的亲情而更觉亲近。于是还想了解更多。于是在网上找到永川史上唯一的翰林—黄秉湘”(黄家栋作)一文拜读。当读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月,黄秉湘因父亲去世,辞官回乡为父亲守孝,他决定做一件大事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一段时,先是感慨于曾祖对“孝”字用行动作的精彩诠释——用在家乡“办学”这个千秋大业告慰父亲。读下去看见他1902年开办并任监督(校长)的永川达用学堂(即今永川中学前身)的课程设置。读到“除国学外,还开设了外语、格致 (自然科学的总称,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理等)、体育等”一行时,忽然犹如触电似地一震,眼睛也为之一亮 ——这里,“格致”二字赫然呈现在中学的课程里!这应该是我多年疑问的一个明确答案。

虽然学的是物理,但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比较有兴趣,没有什么基础,只是很乐于参加一些有关的学习和讨论。成都有一些朋友进行了多年以“现代科学和传统文化”为题的研讨。活动中屡次提到一个令我十分困惑的问题:我们有这么博大精深而且延续了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为什么会被别人的坚船利礮在短短时间里就打得稀里哗啦一塌糊涂?!说是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代表,至今在世界各处大办“孔子学院”,意思也是这样。那为什么汉代以来奉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家文化不能挽国于列强侵略的狂澜?这个困惑更具体的是在对儒家经典《大学》的理解上。《大学》为《四书》之一,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其中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能是重视文化传统的中国人,甚至所谓愚夫愚妇都十分熟悉的,有的家庭甚至以“修、齐、治、平为四兄弟命名。“修、齐、治、平”属于《大学》的“八目”,在此之前还有四个“目”。“八目”原文为:

“古之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下文又紧接着把这一段倒过来说: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为什么要这样强调呢?这一段话之前的一句就回答了: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可见这里强调的是“先后”!

    知所先后则近道”!可见“八目”的“先后”次序的重要。什么最先?很明白:“格物致知”为最!照此看来,儒家思想里“格物致知”应该占有根本性的,先于“修、齐、治、平”的重要地位。这是一个令我十分不解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国家长久以来以传统文化为荣,甚至长期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却好像忽略了儒家思想里这个最“先”的问题?这样的忽略是不是中国历代的治理长期未能“近道以至贫穷落后招致列国鄙薄以至武力杀掠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情况似乎与对“格物致知”的理解有一定关系。以自己的专业背景,望文生义,以为“格物”就是深入研究事物,“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深入研究事物得到真知。但问了一些对儒学有研究的朋友,言下似乎以为这种理解有“专业局限”之嫌,但正确的理解是什么却也不得要领。后来看见王守仁训“格”为“正”,认为“‘格物’者,去外物之诱惑;‘致知’者,致吾心之‘良知’”;又有陈澧训“格”为“至”,认为“‘格物’者,事事物物皆谓躬亲历之也。”朱熹则谓:“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穷益之,以求至乎其极。”看来诸儒学大师说法也不一致。后来在网页上看到一段有关论述:“原来《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原来这不仅是我的疑问,而且是“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曾祖黄秉湘翰林所创永川达用学堂开设“格致”课作为“自然科学的总称,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理等”。这是对“格物致知”的一个明确解释 —— “格物”的内容含自然科学(当然并不排除其它),这回答了我的第一个疑问:如何理解“格物致知”?这个课程设置没有放弃“国学”,这在当时实属必然(在“国学”课被放弃了若干年之后的现在又实属         必需),高明的是以“格致”标“自然科学”,这一方面十分准确地标明“自然科学”的地位,科学落后必定挨打是其一,根本的是我们的社会须要发展,所以对国家未来主人的科学教育绝不可缺。这就回答了我的第二个疑问 —— 忽略“格物致知”是不是中国历代的治理长期未能“近道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否则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以造就“祖国的未来”?这是曾祖的维新思想的反映。

另一方面,除了以上两点释疑外,这里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含义:自然科学以及相应的现代技术虽然极其重要,但绝不是人类所需的一切,甚至不是“格致”包含的一切。除了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格致”还要落实到以后的意诚、心正、身修等等诸“目”上。否则会迷失个人甚至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令国人心忧的社会乱象,究其原因,多是由于价值观、道德观的紊乱,由于在很大程度上丢失了“中华魂”。“格致 (自然科学的总称,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生理等) ”一课的设置短短二十来个字把自然科学和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绝妙。过去的实践成绩显然。(如永川史上唯一的翰林—黄秉湘”一文所说,“达用学堂开了巴蜀新式教育之先河,意义深远。培养之莘莘学子,纷纷奔赴成都、重庆、北京、上海、武汉乃至日本、美国、西欧等地求学深造。成渝地区民主主义革命之重要力量。”)目前所具的现实意义希望能引起大众和有关部门的注意。

(读《走出太平砦》的一点感想,聊作心里对曾祖的纪念。仅供亲友间交流。盼指正。)

                                       吴邦惠 201112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