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 影评

 一路心行 2011-12-24

 
关于高加林的性格弱点
——在电影《人生》座谈会上的发言

范达明

我比较同意林子清老师对电影《人生》主人公高加林悲剧根源的分析。这是一个社会根源。但是在高加林的悲剧性中,我还想谈一下他的个人根源或者说性格的弱点。

我认为,高加林在对待巧珍的爱情问题上,固然负有道德上的一些责任,但如果他在事业上的奋斗是非常自觉的,他当初就不应该匆匆地爱上巧珍。高加林先后两次堕入情网,也许是英雄难过美人关,这就增加了他或成功或失败后自己以及别人的悲剧因素。他的结局成了一场梦,所以使两个女主人公的爱情也成了一场梦。影片开始一直通过巧珍的主观视角来反映高加林的一举一动,这在电影语言上很独特,也有深意。这是一个乡下姑娘的单相思的深情的眼光。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高加林对自我认识的盲目:无论是对事业还是对爱情他都显得准备不足。仓促上阵,难免失败。

巧珍确是一块金子。但人的性格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下才是美的。她去城里看加林,被披上红纱巾,就显得别扭。她只是一块被埋在高家沟的金子。

这部电影写出了人生世态的几个层次:亚萍在高一层,巧珍在下一层,加林居中。由下往上冲是进步的;冲不上就构成悲剧。不过高加林当他在外转了一圈,经历了曲折,他会真正成为强者。从这个意义上讲,高加林的结局也不是悲剧。片中德顺爷实际上有些像《乡音》中的叔公,他是用一种陈旧的观念去看加林和巧珍的爱情的。他自己也是靠对往事的追忆来作为美的理想的。但加林不可能是第二个德顺爷。因此他的重返高家沟,主要不应是道德上的自我忏悔,而应是愤世嫉俗的对人生世态不平的怨诉!


2006122-23日录入电脑于杭州梅苑阁
原载《西陵影讯》19851月号(总77)第4

选自《宜昌市影评协会电影〈人生〉座谈纪要》
19841114日在宜昌市电影公司会议室,李才俊记录并整理)


影片信息:
西安电影制片厂彩色遮幅宽银幕故事片(16本,1984年)
编剧:路遥 导演:吴天明 作曲:许友夫
主演:周里京(高加林)、吴玉芳(刘巧珍)、高保成(德顺爷爷)、乔建华(张克南)、李小力(黄亚萍)、贾六(高玉德)、高家林(刘立本)

 

影片镜头中他扛着锄头去那黄土地上刨着,宣泄着心里的苦闷,被村支书儿子挤下来的苦闷,正是这时刘巧珍对他关怀备至,一声声加林哥叫得甜蜜蜜的,这使得高加林心里的创伤得到了抚慰。可以说这个“困难”时期的恋爱并不代表爱情,而仅仅是高加林对刘巧珍安慰的认同,他们之间在潜意识中对待这段恋爱的情感态度是不同的,他们间的爱是不对等的。

 

 
《人生》[电影] - 影片信息《人生》1984
《人生》
 

《人生》[电影] - 剧情简介

《人生》 本片讲述的虽然是一个传统“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但由于男主角高加林的心态和遭遇,恰好能切实地反映出当时大陆知识青年渴望从农村回归城镇,并且不惜一切往上爬的时代风气,因而能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共呜。高加林原是小镇中的教师,被干部的儿子三星挤掉,让他再做农民,高情绪上无法适应,活得相当痛苦。村姑巧珍对高加林一向仰慕,乃主动接近他。正当二人恋情公开之时,高的叔叔当上本县大官,安排他到城里……

高加林高中毕业后,本可以留在小学任教,但这个名额却被大队长高明楼拿去给了自己的儿子。加林对此非常生气,并受到很大打击。村里的善良姑娘刘巧珍虽然一字不识,却欣赏并恋慕有文化的加林。巧珍时常帮他,并向加林表白了自己的心意。巧珍的爱使加林感到格外温暖,也热情给予了回应。两个人一起在村里搞起了卫生革命,治理井水,干得有声有色。但他的兴趣还是在写作上,不愿意永远就这样生活在村里。高加林的叔叔转业后当上了地区劳动局局长,高明楼怕顶高加林名额的事会得罪他,便想办法将加林安排进县委当通讯干事。加林的老同学黄亚萍倾心于工作出色的加林,并努力帮他在报社谋得职位。虽然远在乡下的巧珍一直思念着加林,但加林留恋城里的优越生活,决定与巧珍分手。但本以为能留在城里的加林,因黄亚萍前男友的母亲气愤于儿子被抛弃的事情举报高加林到县委工作的手续有问题,加林的叔叔不循私情,将加林解职。加林回到村里,发现巧珍已被迫嫁给他人,他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人生》 影片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围绕高加林这样一个在新旧交替时期的当代农民的命运,反映了他所处的环境的各种复杂矛盾,展现了对当时各种社会思想的深刻思考。影片同时表现了黄土高原特有的西北风情,并将当地生活状况与当地人的精神风貌融合在一起,体现出复杂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思想内涵。[1]

《人生》 电影《人生》就是难得的一部教科书,能让我警钟长鸣!正如路遥在《人生》中写道:“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得不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可是,社会也不能回避自己的责任。我们应该真正廓清生活中无数不合理的东西,让阳光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那些正在生活十字路口的年轻人走向正轨,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他们的理想得以实现。祖国的未来是属于年轻的一代,祖国的未来也得指靠他们!”这些名言锦句是多么的语重心长啊![2]

影片中,高加林是一个纯粹地成长于陕北农村的青年,在面对人生思索、爱情的选择时,满怀抱负、心性甚高的愿望却在时代烙印之下显得既微妙难详又充斥了矛盾。在转型期的时代背影下,个人的欲望下预示了一个不境命运的救赎之路和回归之门,在超我绝对控制本我的同时,外围力量左右着道德理性,高加林内心的痛、悔恨与悲哀如谶语一般在命运的必然性中一一揭秘,这隐痛不简单的是表层化的自谴和多情女子负心汉的话题,而更多的是一个畸形时代过后存留在身心经久不去的疤痕烙印。[3]

   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路遥。18岁时我再度高考失利,应聘了五六个工作都没人要,只能去当送杂志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让我意识到不放弃总有机会,否则我现在还在踩三轮车呢。 
                      ——马云 
    30年阅读史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路遥的《人生》。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是个上中学的孩子。这么多年我看过很多作品,都对我的电影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我帮助最大的反而是这本《人生》,它让我开始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思考我的人生。 
                     ——贾樟柯 
   
  十多年前的一次阅读彻底改变了我,这本书就是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彼时我刚脱离农村,考进城市里的一所中专学校。 
   
  《人生》里的主人公高加林,与《平凡的世界》的孙少平有相似之处:出身农村,都有知识喜欢读书,都试图与命运抗争。不同之处《平凡的世界》是全景式的农村描写,《人生》则只是一个剖面。而这一个剖面却较之全景式的描写,更具有现实意义,《平凡的世界》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人生》则有着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高加林原本是个优秀教师,结果却让有权力的村支书儿子顶了。权力这支魔棒可以轻而易举的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转瞬间高的叔父成了干部,高就这么又脱离了农民身份。高的叔父坐着小吉普车衣锦还乡之际,高家高朋满座,包括将高放归村里的乡干部村支书。周围乡亲的眼神充满了羡慕,村支书谄媚的笑着。路遥的这支箭射向了权力崇拜!拥有了权力就拥有了一切。 
   
  高加林来到县城挑粪,遭一城里妇人侮辱骂他满身臭气。我有知识有文化,我比这里的青年哪一样差?我一定要到这里来!” 路遥的这支箭射向了城乡户籍制度。 
   
  我觉得路遥肯定深受司汤达的《红与黑》影响,《人生》里的高加林像极了于连。他高傲有才气却又出身底层。不愿意服从命运的安排,最终皆以悲剧结局。他们要抗争的,是那个挡在他们之间那个看不见摸不着,却有着巨大能量的等级制度。《红与黑》与《人生》是一个底层青年追求平等机会的故事 
   
  你该把根扎在咱们土里,可如今你变成了豆芽菜,身上一点土都没有了老爹的话句句扎在我的心里,就像高加林一样,我一心想着留在都市,早已将故乡的人故乡的土忘记。自己斩断了根脉,犹如游魂一样,既无法在城市立足,又不愿意回归故土。 
   
  叹曰: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人生》是路遥的中篇小说,完成于一九八一年,后曾被改变成电影,引起了巨大轰动。《人生》获奖颇丰,分别获得了1983年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4年9月陕西省文艺创作“开拓奖”荣誉奖和一等奖。
     《人生》讲述的是一个颇有才华的农村青年高加林曲折坎坷的一生。小说以他“落”为开头,他这位能干的教师被罢职了,缘由是现实中的“人家权高人家得意。”好不容易走出“困惑”的他,在决心安心接受命运的安排时,又戏剧般地“升”了起来,成为县城上班族中的一员,而在他全心全意地把自己点缀成“城市人”时,他靠走后门进县城的事“东窗事发”,只好又无可奈何地回到本该属于他的黄土地上,也只好从那时起,他才感觉自己真的很傻很傻……从高加林那沉沉浮浮 , 充满曲折坎坷 , 戏剧化的人生中,我看到了人生的复杂。人生是什么?有人说如七彩的泡沫,也有人说像一个五味瓶,而我要说人生是个风云变幻的谜,究竟谜底掌握在谁的手中呢?我想是生活吧,“生活啊,生活 !有时候它把现实变成了梦想,有时候又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无奈!低叹!!
     《人生》的开篇语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在人生道路的岔口,你走错一步,足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 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引用的非常好,抓住了这部作品的精神实质,让读者读完小说后,回味起来,对“人生的岔道口”有了更真切、更深层次的感受。高加林的个人悲剧(也许算不得“悲剧”),就是源于在人生岔道口的抉择失误。但在我看来,高加林的抉择似乎并没有错,这样说并不代表我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只是我更现实罢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我能够深刻体会到高加林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欲望。那些游走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农村青年,他们的自尊心是养尊处优的城里人所无法理解的。一方面,面对城市的冷遇和城里人的“白眼”,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的生活,渴望通过奋斗体现价值、赢得尊重;另一方面,他们对贫穷的故土有着复杂的情感,虽然想消除农民的痕迹,摆脱农村生活的束缚,但血管里流着农民的血,生命已牢牢植根于农村的土地。这种感受,是矛盾的,也是撕心裂肺的!
  爱情是什么?古今中外,无人无论,然而众说纷芸,却莫衷一是。在对爱情的理解上,路遥是冷静而深刻的,他讴歌圣洁、纯真的爱情,但他对爱情的理解并不是“柏拉图式”的,而是“现实生活式”的。路遥小说中的爱情以悲剧居多,经常会让人感动的泪流满面。我觉得,路遥在推崇纯洁、高尚的爱情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所有爱情都要回归现实,没有“面包”的爱情是虚无缥缈的,“不对称”的爱情是短暂的,不能长久的。现实中的爱情就是这样,“门当户对”,这一旧式婚姻的标准,其实早已深深的扎根于中国人的心中。高加林落榜了,他的贫穷与刘巧珍的富裕“不对称”,因此他们的爱情会被人指指点点;高加林进了县城工作,他的城市身份与刘巧珍的农村身份“不对称”,他的渊博学识与刘巧珍的目不识丁“不对称”,他的远大前程与刘巧珍的安于现状“不对称”,所以他们俩的爱情注定要“不疾而终”;高加林再次被“打回真身”,重返乡里,他的农民身份又再次与黄亚萍的城里人身份“不对称”,所以他们短暂的爱情只能草草收场。甚至在他的佳作《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也因为种种“不对称”而存在着 “隐忧”,然而作者太爱这两个人物了,他不情愿活生生地拆散这样一对有情有意的恋人,所以田晓霞的死,是回避现实最好的安排。如果田晓霞不香消玉陨,她与孙少平就真的会如愿走到一起吗?即使真的结了婚,他们的婚姻就会幸福吗?孙少平与田晓霞除了在精神上是对等的外,其他的一切都是天壤之别,这样极“不对称” 的爱情会长久吗?恐怕连路遥自己也会摇头。
       这是我读《人生》后的一些感想,思绪很乱。希望各位朋友的指点!

而刘巧珍最后匆匆嫁给把自己给嫁掉,而且是自己并不爱的的人,我认为她有两种心理:一是被心爱人抛弃的心理的绝望;二是眼证明给自己心爱的人看我不是没人要的,通过这种自毁的方式来报复高加林。不过这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了。

我认为,高加林在对待巧珍的爱情问题上,固然负有道德上的一些责任,但如果他在事业上的奋斗是非常自觉的,他当初就不应该匆匆地爱上巧珍。真是入木三分,如果在事业是主动的,一般不会爱上巧珍.也许年轻,也许眼光太浅,但如果是巧珍这种女人,很少能让男人理性的,因为男人的眼睛往往决定他的大脑.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若非青林推荐,我可能永远也不会想到去看这样一部老电影。 
   
  大西北明灿的的青天、干裂的黄土地、火辣辣的乡妹子、赤膊挥汗劳作的青年、裹着白头巾唱着走西口的陕北老农…… 
   
  这一切对于我都是陌生而新鲜的。 
   
  那个年代已离我远去,那种生活状态也是我不曾经历的。 
   
  即使是在荧屏上,这几年我也看了太多的美国电影,高楼林立、灯红酒绿、都市男女---人生仿佛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但当我追随镜头逐渐融入这片黄澄澄的土地和在这片土地上挣命的人的生活时,涌上心头的却是一种久违的暖暖的踏实的感觉。我不熟悉他们的年代,他们的生活,但我能理解他们的心情,他们的选择。 
   
  高加林从一开始就让我想到一个人,在我的心中这个人的形象自始至终是笼罩在高加林身上。这就是《红与黑》中的于连:出身卑微、向往一些东西并在某种程度上尝试利用女人。记和爸爸曾说过他不喜欢于连,觉得他是一个野心家,但我却很理解于连,就像我可以理解高加林一样。 
   
  没有人是生来平庸的,我们更不能要求谁心甘情愿地平庸地过完一辈子,所以对有知识有文化的高加林来说,摆脱农村几代以来日复一日平凡乏味的生活的梦想和对大城市生活的向往绝对是无可厚非的。 
  但最终强权挤掉了他的教师之职、举报破灭了他的南京之梦、爱人嫁作他人妇、自已为乡里人不齿。高加林的人生,在一个小小的兜圈之后,在一个瑰丽的肥皂泡破碎之后,踉踉跄跄地回到了原点,不情愿地在那片黄土地上续写着几辈以来的庸碌……所以我觉得高加林很可怜。 
   
  但正如张翠芳同学所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我甚至可以原谅他对巧珍的背叛,但却无法对他试图利用与亚萍的婚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做法感到释然。所以纵然对高加林有千般理解,当他在栽下来时还是忍不住在心里恶狠狠地说了句你小子真是活该!” 
   
  看完整部电影,我一直在想,或许这就是人生吧!有爱、有付出、有背叛、有欢笑、有叹息。兜兜转转,沧海桑田,激情的底色是落寞,梦想的终局是无奈。 
   
  (原文参见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joying) 
   产生这么辛酸的结局,主要是由于当地经济落后引起的。如果经济发达,人们就不会稀罕什么铁饭碗,赚到钱就OK!就算退一步来说,加林和巧珍结婚,以巧珍的勤劳到如今的社会,生活也可以小康了。然而现在得到的结局是高加林失去了一位内心与外貌一样美丽的姑娘——巧珍,给自己留下无限的痛楚。片中的巧珍处处闪耀着人性善良的光辉,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另片中呈现出那落后的农村环境与社会确实不敢恭维——太落后了。那些冲着加林、巧珍鬼叫的小孩真的没教养;那些老农虽然朴实,但抽烟真的不好,不雅观。还有肮脏的水,破烂不堪的路……我不禁直呼:还不赶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人生》发表于1982年,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
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
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
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这段话的确可以作为《人生》这篇小说的一个注解

其实高加林再回到农村,他已经成长起来了,已经懂得人生了,看他的眼神就与当初被挤掉教师的时候不一样。

城乡二元制造成的,大家对此片认识、批判得不够彻底

人生是一部很富有哲理的的小说,作者用巧妙的人物化身,续写了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经历的过程,虽然表面上看都是从终点到起点,但是你经历的不一样,选择的不同,而最后你的身心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升华! 

  《人生》,这部在中国电影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的作品,曾在我父辈中掀起过热潮,可没想到现在看来竟然仍能让人热泪盈眶、思索不已。所以这才真正的艺术精品,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更在时间的长河的淘洗下不断释放自己独特的熠熠光彩。 
   
  忘记原著,但单从电影本身来看也非常的成功、让人感动。 
   
  首先导演的创作态度非常诚恳认真。抛开主要演员的生动表演,导演对陕北的那片黄土地也投入了浓浓的深情,土地的贫瘠,劳动的辛苦,生活的艰辛,人们的朴实纯美,还要当地特有的山歌的优美动听,尤其是对这里生活细节的考究还原,使得那种真实感迎面扑来。 
   
  虽然这里一派落后景象,但在导演镜头下也显示了这片土地独有的人文魅力。也或者这种建立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的魅力,只能出自事不关己,遥遥相望的旁观者的自我想象。否则也不会出现高加林这样的出走者,也不会有巧珍这样美丽的姑娘,竟然会泪洒红巾、含恨出嫁的场面。 
   
  虽然这个片子已经过去了二十四年,人生的两个轮回,可是不得不承认片中的悲剧从未停止过,片中的问题仍旧成为问题。 
   
  首先电影最突出最主体的是爱情。 
   
  当然爱情的结果不过是一场悲剧,悲剧就是美好的被摧毁,悲剧的结局需要甜蜜来开始。 
   
  所以善良美丽又勤劳的巧珍能够和她倾心已久的加林轻松顺利的走到一起,并且那么大胆直接的进行了爱的表白,而更让人唏嘘不已的是她自我牺牲的承诺:让加林有星期天,自己上山干活也不让他受苦。虽然没有一个爱字,可又字字皆有爱,这真是让人心疼的好姑娘。可是同时也不要忘记,她现在只所以能和加林并肩劳作,时刻相望,恰恰是用加林的痛苦换来的机会,因为他所受到的不公待遇才使他把手中的笔杆子换成了现在的锄头,可锄头让他受伤让他流血,可是这可以换来平等的身份和生活空间,他现在就像受伤的笼中雀,虽然和巧珍走近了,可是他并没有忘记对蓝天的想象,尽管他获得了爱情,可是并没有停止对展翅飞翔的渴望。这个男人心太大了,不是一个女人就能填满的,所以一旦生活向他开了笼,他的眼里只有前方而没有身后了。巧珍亲手将他托起,但却无力挽回,受伤的只有自己。 
   
  不知道八十年代时候,人们怎么看待高加林,现代的陈世美?让人气愤、憎恨和鄙夷。现在肯定不会再有如此强烈的情感指涉了,因为高加林已经在生活中司空见惯;因为人们更加的可以设身处地的想象了;因为人心不古了,花花肠子谁都有了;因为电影看多了,麻木了。 
   
  尽管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了步伐,可是农村人口依旧数量巨大;尽管城市对谁都敞开了怀抱,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此自由呼吸;尽管农村生活水平也在提高可是贫富差距却在以更快的速度拉开两极;尽管人人都在努力可是回报却不是任何时候都成正比;所以所以高加林才如此的生生不息,类似的悲剧仍在继续,《暖》是新世纪的作品吧但仍是现实主义,一切不言自明。 
   
  所有将其看成一个有情人没有眷属的爱情故事,也许可以让人轻松点,感动也更多于悲愤。最感人的段落有两场:一个是巧珍第一次进机关大院那场戏,演员极其自然生动的把握了角色的内心,新奇-喜悦-甜蜜-尴尬-疑惑-感动-不舍,将那个年代一个纯朴的农村姑娘的心理层层推进,自然而又准确的表现出来,这也成为两人情感的转折点。另一场戏是巧珍出嫁时香泪沾襟,整个过程热闹喜庆可是越发衬托得作为新娘的巧珍内心的委屈和苦楚。这也是导演的高妙之处啊。 
   
  一个精品电影,除了导演的决定性作用,方方面面同样都要出色优秀,本片就是典范。演员、编剧、摄影、群众演员无一不表现出色。 
   
  这正是电影这个行业所需要的团队力量的最好体现。 
   
  ps:有些镜头有些晃动,或许是碟片的问题还是胶片年久失修的原因,抑或因为摄影本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