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比史玉柱更懂得如何利用中国人的人性赚钱,从脑白金和黄金搭档的白痴广告,到一款被比作“吸钱魔窟”的网络游戏。但是有关他的所有争议,在今年的11月1日均不得不告一段落,随着巨人网络成功登录纽约证券交易所,史玉柱身价达到500亿元人民币,对于一个崇尚“奶是衡量娘的唯一标准”的商业社会,上市和股价是唯一的硬道理 巨人集团由辉煌走向解体的过程一直被人津津乐道,成为了中国创业和商业史上不多的经典案例之一。尽管史玉柱当时失败得彻彻底底,但他仍被当成是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代表人物,是那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另类英雄。更值得称赞的是,史玉柱的故事并没有在那些“失败”中结束或者消失,他随后的经历更加具有传奇色彩———在1997年之后,他奇迹般地“咸鱼翻身”,给中国商界、乃至世界商界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感叹号。他不仅还清了“负债”,还重新跻身于亿万富翁之列。不过,对于他的这次成功,却几乎无人喝彩。 巨人上市后一天,网龙在香港联交所挂牌,算上完美时空和金山软件此前的成功挂牌,以及久游网中断的上市波折,2007年是中国互联网不折不扣的游戏年。在每年尚只有几十亿元人民币收入规模的网游市场上,中国已经拥有了盛大、九城、完美时空、金山、巨人、网龙、网易、搜狐、腾讯等一大批上市公司,蔚为壮观。 这让人不禁想起了2004年前后一大批手机增值服务企业鱼贯涌入纳斯达克的好年景,除了携程、百度、新浪等少数几家主营业务明确的公司之外,它给人的印象是中国人搞互联网似乎只能靠两种方式发财:卖彩铃,或者玩游戏。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2007年的互联网无疑属于Facebook,虽然从Alexa的流量统计来看,MySpace仍然以全球排名第6的位置压过Facebook一位,位居全球社交网站之首,但是用美国IT博客Louis Cook的话说就是,“MySpace是好莱坞式的,Facebook则是硅谷式的,MySpace是现在,而Facebook是未来。”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在三年内从一名两手空空的辍学生,成长为被微软估值高达240亿美元的掌门人的故事,已经成为了继微软和Google后最新版本的硅谷传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