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促进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研究

 地球村. 2011-12-30

 

促进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研究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可见,我们只有还原知识的生活本原,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中发现并创造出数学,使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乐于学数学,才能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从而让学生主动地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贴近生活的情境,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比如,在“平均数”应用题的教学中,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有关学生参加跳绳比赛的信息:第一小组5人,以及每人跳的个数和第二小组4人,以及每人跳的个数,然后我说,体育组老师有个问题要我们帮他解决一下:哪个小组的跳绳成绩好呢?学生思考片刻后,出现三种观点,分别是比较最大数、比较每组跳绳的总数和比较平均数,此时,我不作任何评价,而是让学生在争论中逐渐明白用平均数来比较最合理的道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平均数的学习。显然,这样的设计,由于题材来源于现实生活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与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在这节课的练习巩固中,我也注重了情境创设,出示如下问题:一个池塘边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平均水深12米”。然后问学生:身高15米的人跳下去会不会有危险?由于问题的现实性,在讨论中,学生必然对“平均数”的含义理解得更加具体,学生在这种愉悦的实践中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二、运用生活素材,开发教学资源。

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单纯的教材内容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吸收并引进与现实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重组教材内容。经过重组的教材由于具有开放性和弹性,给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为此,教师要增强课程意识,重视教材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如在教学“小数减法”时,我提供给学生以下材料:商店里的圆珠笔每支3.5元,钢笔每支12.6元,小刀每把0.85元,文具盒每个9.45元,如果给你带上20元的一张人民币,而每次只能买一件商品,请你决定买什么物品,营业员阿姨应找回你多少钱?这样的开放性问题的设计,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平常的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到自己的生活中充满了数学,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又如在分数的意义学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看信息、读写分数:(1)我国缺水城市约占全国城市总数的五分之三。(2)小学生患近视眼的人数是学生总数的五十分之七。(3)松江出口加工区生产出口笔记本电脑总数占全球此类商品总数的九分之二。这样的设计,将教材中枯燥,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亲临的,活生生的题目,既使学生感受到分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也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可见,运用生活素材,开发教学资源,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处处皆数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三、激活生活经验,学会数学思考。

数学思考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隐性活动,对小学生而言,往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理解、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学会数学思考的基础。因此,教学中,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他们去思考,去发现,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最小公倍数”时,教师从最熟悉的报数游戏展开教学,请大家报数,并记住自己所报的数是多少,请所报数是2的同学起立,再请所报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学生按要求起来后坐下),你们发现了什么?生答:我发现有的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师接着问:报哪些数的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生回答后,请报6的同学说说为什么两次都站起来了?学生回答: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于是师又问:这样的数还有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了公倍数。再次要求学生找一个最大的和最小的,生思考片刻后得出:找不出最大的,最小的是6。最后很自然地引出了最小公倍数。以上教学片段,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报数游戏出发,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学会知识、学会思考。

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要目标之一。数学源于生活,而又要服务于生活,这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真谛。学以致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也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地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学习了长方体的有关知识后,我尝试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完成以下的作业:你自己住的小房间一定很漂亮吧,老师请你测量一下它的长、宽和高,然后和爸爸、妈妈到建材市场挑一种你喜欢的地砖,也测量一下它的长和宽,再计算一下,如果用这种地砖来为你的房间铺地,需要多少块?一共需花多少元?为了你的房间更漂亮,现要在四壁和屋顶涂上涂料,并了解一下每平方米的用料量,计算一下,扣除门窗的面积,粉刷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大约要用多少涂料?花费多少元?这个问题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对于自己的房间,本来或许只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现在呢,必须充当主人身份,自己设计、自己测量,自己买材料,自己用曾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计算出它的经费,一方面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了社会,另一方面,也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关注了学生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更加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在力求生活化的同时,也要防止极端的做法,课堂上一味强调数学的生活化,而忽视了数学本身形式化,抽象化等学科特点,这与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教育理念是相违背的。因此,在实践中,我们要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

其一,处理好生活化与数学化的关系。

注重让数学教学生活化,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数学的起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内化所需掌握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过分强调了生活化而淡化了数学化,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数学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之一便是严谨的逻辑思维,包括观察、分类、抽象、概括等思维环节以及由类比、迁移等思维品质带来的直觉思维,数学课应具有浓浓的数学味。因此,在引领学生学习新知识前,教师要认真思考,合理地使用生活化的方式和手段以及切实有效的方法,这样才更利于数学化的实现。

其二,处理好生活数学与学校数学的关系。

生活数学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积淀、自由生成的“纯经验”型数学信息,它具有个性化、随意性、直接性和局限性,而学校数学则是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获得的数学信息,它具有社会性、计划性、抽象性、形式化特征。显然,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实践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帮助学生很好地去实现生活数学向学校数学的必要过渡,包括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以及切实防止其对于数学学习的负面干扰;而且还应当帮助学生很好地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包括新的学习活动)中有效地应用学校中所学到的各种数学知识。

总之,在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密切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切实把握好生活化的度,凸现出数学化,让数学课富有实效、富有活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