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对营卫认识的历史

 图书 馆员 2012-01-09
我对营卫认识的历史
 
说实话,在整个大学期间,我对营卫的认识都还是模糊的、平面的,我甚至从没注意到中医还有过如此系统的营卫学说,《伤寒论》调和营卫第一方桂枝汤本是用于治外感的,可是仲景稍加化裁倍芍药加饴糖就可用于内伤之中脏虚寒,加桂可以治奔豚,加芍可以治腹痛,当时感到十分眩惑,再有的一点印象是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辩证中提到了营卫,是温病发展过程的两个阶段,也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总起来说,那时的营卫在我心目中还是空洞和贫乏的,谈不到什么理解。

进入临床后,营卫依然没有进入我的视野,那时最让我苦恼的是中医的“证”和西医“病”的关系问题,写病历中医证和西医病诊断要写到一块,对同一个病人,西医要从病上治,中医则要辨他的证,两者的思路迥然不同,如何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异,心中很是惘然,带着这个疑问读了一些书,却始终理不出头绪,这种情况一直到重读了祝世讷教授的《系统中医学导论》以后才得以改观。

从《系统中医学导论》那里,我明白了系统和还原两种思路的区别以及还原方法论的内在缺陷,掌握了系统论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知道了必须以系统论的方法研究中医,还原论不可能揭开中医理论的谜底(现在中医西化的困境也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理论早已作出的预测),我就尝试着用系统的思路来解决自己的困惑——“病和证”的关系问题。大约在98年吧,整理自己的一些心得写成了《生命系统自稳调节论和中医现代化》一文(具体题目忘了,因为这篇文章自始至终也没有获得发表的机会,所以印象不深),文中我借鉴了西医病理生理学的疾病定义:“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提出在病因的损害刺激下,人体这个高度自组织系统自稳调节紊乱,但是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在系统自组织力与偏离力的相互斗争中,在量变与质变的相互转化中,在一定阶段上质具有相对稳定性,从而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生命系统异常状态,我认为这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质的生命系统异常态就是中医所谓的证。不经过一定量的积累,就不能产生一种生命态到另一种态的飞跃,尽管导致疾病的病因不同,却可能引起生命系统自稳调节大致相同的反应,这就是中医异病同证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证候就是“能反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所致的相对稳定的生命系统异常状态实质的、特征性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各种症状、体征以及各种检查结果的总和”,这样终于对病和证、证候概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在病证概念的思考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系统论方法的威力,但以前系统论研究也有它囿于哲学的探讨而没能和医学科学结合的缺陷,有人曾经批评说:“系统论,仅仅是一种哲学方法,如何用它来揭示中医学,或者来诠释生命科学,还是要有一种另外的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东西作为基础。”这种批评是中肯的,我也切实感到了中医系统论研究的不足,我就尝试着以系统论的方法来看人体,很快找到了系统论和医学的有效结合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因为系统论要求从联系的、动态的观点考察问题,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恰巧承担了机体内部各部分之间以及机体和外界相互联系的桥梁角色,找到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就为系统论的哲学方法和具体的医学科学相结合找到了切入点,而西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包括整个理论体系是建立在还原论基础上的,无法和中医理论合拍,怎么办?!

我就力争着把西医还原视角下的知识转变为系统的思路来认识,怎么转,就是把整体、动态、联系等几个观点贯彻到研究和认识的过程中就是了,这种办法果然很有成效,在系统论的指导下,我得出了疾病是“在内外损害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的新观点,下一步当然要进一步考察神经-内分泌-免疫自稳调节紊乱是怎么一步步发生导致不同的疾病的啦,然而这方面西医的知识是零碎的,分割的,如何进行整体、动态的认识,一时成了难题。

西医解决不了,我又返回中医,在对经络思考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古人眼中的经络本义竟是营卫的循行通路,营卫——营养和防卫——通过某种隐秘的通道,营卫就突然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内分泌、免疫部分如此鲜明的联系起来,呵呵,秘密原来在此,营卫学说的重新发现,终于打开了一条我深入认识和理解中医理论的大门,也使得自己希望以系统论的思路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切入点研究中医有了现实的基础。 

毛主席在《实践论》中说过: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营卫也是如此,经过这一番思考的反刍,营卫这一在我眼中本来空洞乏味的词汇一下子变得丰富和立体起来,重拾《内经》,《内经》也已经不再是天书,而是一本高妙的科学求索集,记录了古代医家对人体的艰辛探索,经络、阴阳、脏腑等等原来模糊的概念一个个也逐步清晰起来,中医的真正精华并不在于阴阳,而是在于营卫,阴阳不过是古人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属于朴素的系统论和辩证法,而营卫才是“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东西”,是阴阳哲学和人体科学结合的内在基础,想当年我们曾经苦苦追寻阴阳的实质而不得其解,却不知古人早已在《内经》中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了,那就是营卫,这真是历史给中医开的大玩笑啊,只有系统论的视角才能让我们看清楚其中的曲折。

营卫学说都说了什么?应该如何看待?这是本文论述的核心,尤其是后一点,更加重要,在这儿我想我们需要的是求真务实的态度,而不是盲目的夸大,我本人坚决反对盲目拔高营卫学说的做法,我之所以不厌其烦的向大家宣传营卫,是因为营卫的价值没有被大家认识,但我从没有说过营卫学说是一种完美的学说,相反,我认为营卫学说的发展还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上,很多认识都是很朴素的甚至是错误的,既然是这样,为什么还要大力提倡营卫学说的研究呢?为什么呢? !

营卫讨论:

xupeiping:近日读《营卫学说的现代研究思路》一文,感觉受益非浅,中医营卫学说起源于《内经》《难经》,发展至今,尚没有引起中医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医面临如何发展、如何创新以及如何吸纳现代医学成果问题上,中医营卫学说的创新也许是一个可取的途径之一。

xupeiping:营作为营养、卫作为防卫的意思,这只是营卫最基本的功能。先生把营当作与血一样的物质,与我把营当作气之精柔者、营阴与卫阳是相对而言之论是完全不同的。气也有营养作用,与血相对而言,气是活力很强的一类精微物质,气也分阴阳,营卫就是气分阴阳的结果,一精柔一膘悍,两者也是相对而言的。

按我的理解,现在医学已经开始把系统整合成网络,开始在更新的一个高度整理把握各系统的功能,逐步接近于中医整体观的认识论,因此,把营卫比拟成防御与营养系统还是显得太窄了。不管是细胞,还是组织,从宏观上讲还是属于解剖生理结构的东西,是属于中医阴的东西,而其内的各种分子如激素、神经肽这些脏腑组织发挥作用的活性成分从宏观上按其功能划分应属于中医“气”范畴。中医学的生理基础分类大多是结合功能特点划分的,这是没有疑义的。

王不留行:我并不认为营和血等同,我认为“营“指的“营养代谢”那一块,可以说几乎机体的每个生命过程都伴随着营的变化,营养代谢的变化规律和血液的变化规律是不同的,即使单从循行和分布上来说也是如此,但营和血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我看来,营更多的类似于参与营养代谢调节的内分泌激素那样的所谓“活力很强的一类精微物质”,而不是作为实体状态存在的血液,但“营”又不是仅仅指这些精微物质本身,而是探讨这些精微物质作为一个整体是如何作用的,应该说古代的营卫学说对这方面探讨还是很初步的,新的营卫学说可以借鉴西医的进展,进一步探讨这方面的规律,把以前笼统的进一步明确化,卫也是这样,这更多的要依靠基础的研究和理论思维,从临床上发展很难突破古人形成的已有框架,所以说,营卫学说是个基础性的学说,必须结合活生生的人体来研究,但主要还是基础,不属于临床研究的范围。

xupeiping:确实,单纯用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之类比拟经络比较局限。营卫的研究目前鄙人当前还是着重于临床实践的运用,对于基础性理论性的整理个人在目前是暂时告一段落了(但还关注同行的研究成果)。所有对问题的看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展和检验。

不过我认为如果仅仅把“营”当作血的循环系统,“卫”当作免疫系统,感觉还是太窄了点,解释起来比较困难。如若把营卫简单地比对西医的各系统,那么西医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又该如何比对?营卫的功能划分显然是高于西医系统的划分的,应该是对西医各系统功能整体上的把握。

“中医的经络其实就是营卫运行的通路,不从营卫循行入手,是不可能深刻理解经络学说的内容的”。完全同意这一论点。经络的经气感传和引起的生理病理变化公认是包括了神经内分泌免疫循环系统等的变化,得气表现是“伏如横弩,起如发机”,这与神经系统的反应相类似。也许经脉包含着血管的成分在内,但营气沿十二经的运行次序路线,并不是血液循环运行规律的表示。按我理解,营气能化生血液,与血并行。尽管有人提出经络和血管的假说,但常把营气和血等同,注重血管内流动的血,而忽视血所载运的激素等神经体液因子。

中医是以功能划分结构的,血循中的神经体液因子作为人体的抗病系统的物质基础,表现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整和防御力,是决定机体发病或康复的内因,这一多系统配合而成的整体功能类似于中医的营卫之气功能。为什么这么说呢?营气相对于卫气而言精专柔清,随血行到达效应组织发挥作用。而卫气与营气一个最大的不同在于卫气不在脉中运行,其速度不受脉管血行速度的制约,这与卫气的膘悍滑急特性有关。《素问·气穴》说:“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以通营卫”,“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神气之所***出入也”。卫气虽不在脉管中运行,但仍是循经的,与营气相随,“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先平,营气已满,而经脉大盛”,营卫在脉管内外的状态、作用与神经体液因子(包括神经肽、激素、免疫介质等活性精微物质)的作用状态和方式极其相似。营卫之气的作用体现了神经体液因子全身各处移动,感受各种生物、化学、物理因素的刺激,将信息传递给脑,形成一个和谐的机体防御系统。经络的联络和调节作用,无不是通过营卫之气来实现。

经络的形成是与中医的藏象学说的整体观分不开的,经脉“内属于脏腑”,五脏六腑用之以应天道。经络的分布走行,阴阳属性都是与所属络的脏腑生理特性有关。脏腑之间存在着互为表里的联系,这种联系并非解剖组织结构上的直接联系,还包括了功能上的神经体液上的联系,而经络就是脏腑之间这种信息联系的网络调控通道。

脏腑既是特定的生理功能的执行器官,又是体内大而复杂的内分泌器官。所有的脏腑都具有内分泌功能。一个脏腑可以产生多种激素,一种激素也可来源于不同的脏腑,每一个脏腑都有一套自身的内分泌系统,调节自身的功能,又影响邻近的甚至远隔的脏腑组织的功能。不同激素和脏腑之间密切联系,它们相互制约,又彼此促进,形成一个复杂的广泛的化学调节网络,构成另一类枢纽性系统,系统的基本特性是信息的传递与感受。经络与该系统相应,是神经体液上的联系,相互之间的信息联系由此产生。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所利用的神经调节物、去甲肾上腺素、肠肽、儿茶酚胺均是激素样信息物,是脏腑系统所藏和分泌,还包括有免疫系统中的免疫因子。五脏系统间以激素、神经活性物质、免疫因子等化学分子为基础,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信息网络系统,调节着机体各系统活动,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发挥抗病与防病的作用。如心分泌的心钠素调节肾的水盐代谢功能;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就是多脏器多系统合成的活性。脏腑系统作为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在这个系统中占据核心的位置。以五脏为中心的神经体液因子通讯网络突破了按组织细胞在结构上的连贯性划分系统的局限性。神经介质(调质)是通过神经纤维传递的信息物质,而激素、免疫介质是通过血管传递的物质。神经纤维与血管可看作是脏腑系统间神经体液因子信息传递的方式,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之间又常相互伴行,两者在调控神经体液因子的作用上是相辅相成的。脑为“元神之府”,主神经、系神经细胞聚集之处。虽然中医也有以“脑髓为脏”的(素问.五脏别论),但根据“形神相关论”和“整体观念”却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分属于五脏系统。“营卫血气的盛衰,皆人神之所赖”,因此脏腑所藏、血中所载的营卫是脑神经活动调节的物质基础。脏腑所分泌的多种肽和单胺类如P物质、神经降压素、生长抑素、脑啡肽等,在大脑皮质内有相当高浓度,脏腑通过与脑、脊髓中枢互享神经体液因子形成以脑腑中心的表里内外联络系统。

经络系统中,十二经脉是主干,但不是经络的全部。从古代文献记载来看:“十二经皆有动脉”,脉为“血之府”。因此,血脉作为古代经络结构主体的所指已成为研究者的共识。“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经脉作为主干,深伏于里,比较粗大,交属相并,缪通五脏”,经脉既有分支,又有交通支和吻合支。“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都说明络脉是经脉末端的分支,在内,经脉分支成经隧与脏腑相连,在外,分支成浮络、孙络与肢节分肉相接触。在体表的腧穴气血常被认为是经脉直接贯注,因此把腧穴的结构当成经脉的形态学来研究。但是,《灵枢.·小针解》:“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贯诸节者也”,说明腧穴气血是络脉所渗灌。腧穴反映的是络脉的组织形态结构。经脉(动静脉血管)难以形成穴位停顿,必须依赖于其分支---络脉贯注气血于腧穴。从已被肯定的诸多经络现象和腧穴区的研究结果表明经、穴区与微循环单元密切相关。

有理由相信经脉是以动脉干为主的位置较深的大血管。它既基于具体的血管存在,又超越了血管的固定形态。显然,循环系统不能代替经络的全部功能,问题是经络的脉管结构观如何影响经脉理论作为中医学的核心部分?血脉更深层次的意义-----调节传递信息分子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常被忽略。血液循环系统在机体营养、调控物质的运输上是不可缺少的,但在沟通脏腑诸系统之间的神经体液因子信息通讯上起重要的作用。大部分神经内分泌免疫活性物质、激素、神经肽等调控物质需要经循环系统运输才能到达靶细胞;分散在脏腑组织器官内的APUD系统所分泌的肽类物质也经由循环系统运输到达靶器官。

有人说经络相当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其实不尽然,经络是对五脏系统间以神经体液因子为基础,形成一个完整而调控全身的网络通道。经络也是五脏与脑、脊髓中枢和躯体间存在特异的神经体液联系。经络感传可能是神经体液因子在体表微循环中的接力传递,进而发生相应的脏腑组织效应。同经腧穴上微循环单位之间的衔接并发生相关的协调性功能活动可能是因为在脑、脊髓中枢—五脏—躯体间存在神经元性定向联接,通过神经反射性相关。

以上是我学习中的理解,如有错误,欢迎批评指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王不留行:基本上同意您的观点,但我并不是把营当作解剖或者功能意义上的循环系统或血液系统,这在前面的回复中已经说明,在这儿讲一讲营卫和经络的关系。

经络,从其实体本义上说,就是人体的脉管系统,可能有很少一部分牵扯到神经,但不是主要的,从其功能本义上说,就是指的营卫气血的运行通路,在我看来,本来没有什么玄妙的,那为什么现在反而那么难解了呢?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经络学说所探讨的内容并非是解剖的脉管,而是营卫气血循行作用的规律,而作为解剖的脉管系统和营卫的循行道路是不重合的,打个简单的比方,脉管、血液和营卫就相当于河道、河水和舟船的关系,舟船虽然也在河水上漂流,但河道、河水和舟船的运行规律并不相同,河水必定是顺流的,舟船却可能是逆流,也有可能走走停停,要从河道、河水找出舟船的作用规律,怎么能不进入误区呢?!

解剖上解释不了,就转而求助于古人关于经络的记载,在十几条线、几百个点上做文章,按图索骥,胶柱鼓瑟,以为这样总会找到经络的实质了吧,却不想想古人生产力水平低,从一些穴位的点到《阴阳十一脉灸经》的线再到《黄帝内经》首尾相接、如环无端的经络系统,这中间理论的发展就真的那么可靠和精确么?!即使单从历史的角度看,也应该持怀疑态度,而不可盲从。更有现代卓越的研究发现,目前中医经络研究所依据的经络循行路线,竟和《内经》的记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更让人觉得可笑了。经络被越解越玄,迷信者、不信者都有,中医研究发展到这步田地,确实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要探讨舟船航行的规律,还是要回到舟船,不要在河水、河道上找不到,就转而上铁道上找去了,也不要不管古人的地图画得准不准,只是按图索骥,掘地三尺,经络既然是营卫运行的通路,那么要明了经络学说的内容,必然要从营卫入手,看看营卫到底是怎么作用的,怎么分布的,这才是正确的研究方法,所以我说,研究经络要从营卫学说入手,不从营卫入手,是破解不了经络谜团的。

关于经络和神经,我还是坚持以前的意见,古人对神经的作用认识是很不足的,所以古人描述的经络系统和现在的神经有很大的不同,当然从完善的意义上讲,应该神经、内分泌、免疫都提,但从继承和发展经络学说的意义上讲,还是要重点讲免疫,其次是内分泌,这就是我的观点。

xupeiping:营卫的节律有日、月、年等节律,都是人与天气相应的结果。营卫均能周流一身,俱行于五脏六腑,胸腹四末分肉皮肤。故《素问.痹论》曰:“营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卫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薰于肓膜,散于胸腹。”《灵枢.邪客》曰:“卫者,...行于五脏六腑”。《素问.疟论》:“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营气之所居,...与卫气并居”。《灵枢.营气》:“营气之道,...流溢于中,布散于外”。

《灵枢.营卫生会》:“卫在脉外”。《素问.痹论》:“卫者,...不能入于脉也”。然《灵枢.卫气》曰:“其浮气之不循经为卫气”。《灵枢.胀论》曰:“卫气之在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营卫均属水谷精气,俱居于脉中,丽于血而行,并脉而走。卫属于水谷悍气,其骠悍滑疾,能浮出脉外,应激气化之时不受脉道约束及血行速度的限制而至于肓膜、胸腹、皮肤分肉脏腑组织之间。“营行于脉中”,乃言营气其性较为精专清柔,独得行于经隧,入于脉中发挥作用;故营主脉中之血,卫主脉外之气。可见营卫均循脉而走,营卫之气无脉,不能循行至脏腑筋骨上下,则或聚或散,或暴或厥,卫气循于脉又不止于脉。

营卫气行,固依脉而走,然其速度和盛衰虚盈却是随天气冷暖、阴雨晦明、体质阴阳相参,则营卫阳气盛衰也有日、月、年等节律性旺盛变化。

xupeiping:失眠、麻木、痒、痛等明显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牵涉的不仅仅是免疫系统,我认为把营卫这样简单与一两个系统对应不妥,中医里面不可能找到与西医解剖组织结构或者功能完全对应一致的东西。

王不留行:是的,虽然现代研究证明“失眠、麻木、痒、痛等明显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但古人却是从营卫的角度认识的,我认为古人对神经的认识很不充分,中医的理论主要是一种建立在营卫调节认识基础上的体液医学体系,尤其对防御免疫的作用规律有比较深刻地认识,而从防御免疫的角度去研究这些病症,正好可以补充西医重神经而轻免疫的不足,这中间的很多认识是非常珍贵的。虽然“中医里面不可能找到与西医解剖组织结构或者功能完全对应一致的东西”,可是由于中西医研究对象的同一性,两者又有相通的一面,重点是要找到这个沟通点,在我看来,这个点就是中医的营卫学说和西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xupeiping:阴阳是中医对事物与现象归纳比类的概括符号,它是不能用来具体指示人体具体的物质的。解放初,有人寻找中医阴阳的实质是什么物质之类的研究,其实是误解了中医阴阳的含义,没有什么意义,也不可能找到什么实质的东西。中医所说的阴者、阳者,其实应该说属阴的东西怎样怎样,属阳的东西怎样怎样,这样才是它的本来意思,不是指具体的东西,而是某一类性质的东西代称。

营卫与阴阳不可能互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营卫是生理的东西,有具体实质的概念,而阴阳只是个符号属性的名词。只能说在人体气中根据功能和性质特点分营气和卫气,营卫相对而言是营性质属阴而卫性质属阳。

营卫属于气一部分,气还分为其他几种,有时在某一部位,比如在肌表,可能会因为卫气量多,占主导地位而以阳气代卫气,但并不能说卫气与广义的气就没有区别。

至于《难经》的“血为荣,气为卫”所指并不代表就是血与营气能混称。血是与广义的气相对而言的,营相对血是气。营阴是相对卫阳而称的,营相对于血仍属于气的范畴。“血为荣,气为卫”可以理解为:“血的主要作用是荣养,气的作用是防卫功能”,这一点并不能当作是“血和营为一回事”的依据。

中医书上有些概念比较模糊,有些需要梳理,这样才不会造成不必要的纷乱理解。

王不留行:您说得很对,“营卫”和“阴阳”不应该互换,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明显的区别,阴阳归根结底是方法论,而营卫是“有具体实质的概念”,可是在古人,在《内经》时代,概念的划分还没有到严格的程度,另一方面也许是为了语言修辞的需要,《内经》中就有很多以哲学名词“阴阳”直接代指“营卫”的情况,《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阳因而上,卫外者也”,明确解释所谓“阳气”主要指的是“卫气”,经文中的“阳气”十有八九也确实指的就是卫气,。再拿“倾移”来说吧,除了《素问·离合真邪论》中的“荣卫之倾移”,其它还有《灵枢·终始》“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灵枢·刺节真邪》“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素问·调经论》“气血以并,阴阳相倾”的话,如果把此处的“阴阳”简单的看作哲学上的“阴阳”是不合适的,不前后参照,不了解《内经》行文用词的特点,就不能准确把握经文所阐述的内容。气血也是如此,必须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即使有点偏差,只要大致的意思不错就可以了,毕竟我们不是搞训诂,需要咬文嚼字,我们需要的是得其神,而不是守其形。

xupeiping:中医讲究整体和宏观,营卫学说确实是联系中医宏观与西医具体微观之间的桥梁,重视营卫学说的一个重要意义也在于此。但中医再微观,也不可能在细胞分子基因水平上有所谓的本质和对应的东西。营卫只能是对一类活性很强的精微物质按功能属性概括(只是本人对营卫之气在现代医学中类似功能东西的理解),寻找到的新的成分或物质,只能充实到营卫中去,更能理解相应的生理病理机制而已。如何利用中医的理论与思想去整合和认识西医的医学成果,使之充实中医的理论和临床,这是我所认为的中医发展和中医现代化的本来面目。论述之处,可能过于简单与失于严谨,敬清见谅。欢迎批评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