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太祖是如何对待功臣的?

 笑熬浆糊糊 2012-01-14

无论怎么说,赵匡胤都算是一位仁慈的皇帝。在他“篡位”的政权交接过程中几乎没发生什么流血事件,前朝皇室、朝中大臣和百姓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赵匡胤仁慈执政的另一个证据是他对待功臣的态度。

历史上,当权者一旦皇位坐定便开始谋杀功臣。其中最过分的要数汉朝的刘邦和明朝的朱元璋。

刘邦当政后,先后诛杀了韩信、英布等异姓王;朱元璋当政后,辅助其立国的刘基、宋濂、李善长、徐达、蓝玉等先后被其除掉,其残酷超过历代。

与改朝换代杀戮功臣的历代统治者相比,赵匡胤别出心裁,采取了

宋太祖是如何对待功臣的? - 席宏斌 - 席宏斌博客

 另外一种办法,即“杯酒释兵权”。

……

赵匡胤发动陈桥驿兵变,一举夺得政权,成为大宋的开国皇帝。按理说他应该春风得意,但是他心中却一直惴惴不安。虽然说这帮结拜兄弟对赵匡胤可以做到侠肝义胆、忠心耿耿,但是正如宰相赵普所言,“万一有变,将军却不能力压结拜兄弟,如果酿出兵变,那时局面就不好收拾了。”这一番话使赵匡胤马上就联想到了陈桥驿兵变部下将自己拥上皇位的那一幕。现在宋朝的兵权牢牢地掌握在大将石守信等人手中,他非常担心历史会重演。于是就召见赵普问道:“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有没有熄灭天下之兵,建设国家长久之计?”赵普精通治道,对这个问题也早有所考虑,听了太祖的发问,他便说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治理的办法也没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赵普的话还没说完,宋太祖就连声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全明白了”。没过多久,一出“杯酒释兵权”的好戏便上演了。

通过“杯酒释兵权”赵匡胤解除了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人的禁军职务,同时赏赐他们大量金帛,让他们做了只有空头衔而没有实权的节度使,众人都欢天喜地的向赵匡胤辞行,到各地赴任去了。在这些人离任后,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这就加强了皇权对军队的控制。不久,赵匡胤又以同样的方法罢免了各地方藩镇节度使的兵权。以后宋太祖还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张令铎的女儿则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 

在后世,颇有一些学者对于此举不以为然。理由是,赵匡胤在此倡导了一种醉生梦死、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因此不足为训。事实上这种看法是相当肤浅的,它没有看到赵匡胤的良苦用心。

通过这项措施,整个宋朝的权利,从禁军到藩镇的兵权,都集中到了皇帝一个人的手中。唐朝时独霸一方的节度使,从此成为毫无实权的空衔,而后赵匡胤又派文官到地方管理各种事务。就这样,宋太祖没有动用一兵一卒,便改变了五代以来武人当政的政治局面,加强了皇帝的权利。

但是这项措施也带了很大的弊端。“杯酒释兵权”后官员形同虚设,名义上是节度防御使,实际上什么事也不管,只是依照品级领取俸禄。实际管理军政事务的官员,是由朝廷临时差遣。因为是临时差遣,像走马灯一样转来转去,他们不肯也不可能安下心来办几件实事,这样就造成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虽然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但却大大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这一弊端在其后与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明显地体现出来:宋军在作战中连连败北,被迫向少数民族称臣纳贡。这恐怕是“杯酒释兵权”的策划者赵匡胤所始料未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