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连老建筑闲谈--001 中山广场

 家住苍烟 2012-01-14

中山广场

     大连中山广场,位于大连市中心的中山区,始建于1899年。当时的大连是沙俄统治下的租借地,这个按典型中心放射型布局的广场是大连规划的市中心。建设之初,沙俄大连市政府取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名字,将此广场命名为“尼古拉耶夫广场”。1905年日俄战争后,日本承继了沙俄的租借权,在沙俄的建设基础上续建了此广场,并更名为“大广场”。1951年大连回归中国后,此广场更名为“中山广场”。

大连老建筑闲谈--001 <wbr>中山广场

                                                                                     (现在的大连中山广场景象)
        中山广场的其直径168米,总面积2.2万平方米。这样的街心广场放到今天,或许算不得什么,但在一百多年前,也算是体量巨大了。而这座广场之所以闻名,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其独特的形状和功能。在中国传统城市设计模式中,城区道路系统大多是采用横平竖直的矩阵结构,而沙俄在规划这个广场时,采用了中心放射型的布局,这跟巴黎的市区设计是同一个模式。于是,中山广场成为连接十条道路的城区中心广场,随之也在广场周边临街的位置上形成了十块优质地段。在后来的若干年内,这些优质地块内陆续建设了风格各异的十栋建筑。现如今,这些老建筑早已成为建筑文物的保护对象,也正因为如此,大连中山广场周边的老建筑景观也获得了媲美上海外滩的盛誉。

大连老建筑闲谈--001 <wbr>中山广场(这是早期大连中心地带的城区设计图,中心的大广场就是现中山广场)

        没头没脑地说大连有些突兀,还是简要地介绍一下大连的历史。从考古学的角度看,大连有着60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但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看,从秦汉时期这里就归辽东郡管辖。从魏晋开始这里称为“三山”,唐称“三山浦”,到明清时称为“三山海口”和“青泥洼口”。在十九世纪的两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先后来过此地。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时,清军北洋水师在全力建设旅顺军港的同时,在大连湾北岸陆续建设了海港栈桥、炮台等简易的防御设施,并设置了水雷营,此举使当时的大连从普通渔村渐变为一座小镇。当时的大连湾,在满语里称“哒连湾”,是“海”的意思,这或许就是大连名称的最早来历。

大连老建筑闲谈--001 <wbr>中山广场(这是大连的早期规划总图)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主战场是在大连西南的旅顺口,那时的大连尚无规模。1898年在清政府“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下,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中俄密约》,在同意沙俄修建东清铁路的同时,将大连和旅顺租借给沙俄,清政府此举目的是要限制日本势力的扩张。随后,沙俄开始了大连和旅顺的规划和建设,大连这才成为超过旅顺的一个全新的市区。当时,沙俄将大连取名为Дальний, 音译为“达里尼”,俄语里大意就是“远方”的意思。1904年,随着沙俄势力的蛮横,清政府转而求助日本,这也成为引发日俄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连老建筑闲谈--001 <wbr>中山广场(这是当初大连租借地说明图,与现在大连市相比,少了北边的瓦房店、普兰店和庄河三个县级市)

        1905年经过一年多的日俄战争后,日俄签订了停战的《朴茨茅斯条约》,日本承继了沙俄长春以南的东清铁路权益及旅大地区的租借权,随后此权益让渡得到了清政府的同意。由此,从1905年直至1945年,旅大地区成为了日本海外国土之一的关东州,就是在“满洲国”时期,这里也不归“满洲国”所属,日本人完全将其视为自己的国土进行经营。日本开始殖民统治后,将原来这里的“达里尼”之名正式改为“大连”。

大连老建筑闲谈--001 <wbr>中山广场(这是1906年日本关东州民政署发行的大连地图)

        1945年8月,苏军突袭东北后日本投降,根据民国政府与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大连港、旅顺港和中东铁路均成为中苏共管。此后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大连基本处于苏军的军管之下,这期间国民党及民国政府均未正式接收大连,而是由苏军主持组建了市政府从事大连的行政管理。而中国共产党因与苏联意识形态上的一致,在苏联的默认下早在1945年就成立了自己的大连市委。1951年,苏联将大连地区归还新中国政府,同年大连与旅顺合并改称为“旅大市”,至此,大连这颗北方明珠才结束了五十多年被殖民史。1981年,旅大市重又恢复了“大连市”的称呼。

        接着还是回来说说中山广场。沙俄自1899年开始修建这座广场,当时这里就是城市规划的设计中心和未来的城区中心,因为有着这样的地理优势,能在其四周设计并建设建筑便成为设计师的崇高荣耀,优秀设计师们也纷纷使出了浑身解数力求留下传世之作。不过,沙俄并没干上几年,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这里随后成为日本人的天下。日本人接手后,首先完善了这里的道路系统设计,在这个名为“大广场”的街心广场上,串联着大山通(现上海路)、奥町(现民生街)、敷岛通(现七一街)、山县通(现人民路)、东公园町(现鲁迅路)、萨摩町(现解放街)、播磨町(现延安路)、越后町(现玉光街)、西通(现中山路)、骏河町(现民康街)等十条道路。在当时的广场上,还有一座建于1914年的大岛大将军的青铜立像,这个大岛就是日本满洲军的陆军大将、1905年6月关东都督府的首任都督大岛义昌。雕像树立的当年大岛六十三岁,当时的大广场中间种植了六十三颗树木以示纪念,另外,在广场中间用方砖铺路,修建了诸多花池,整肃的道路、繁茂的花木,使这座广场成为展示大连形象的城市地标之一。

大连老建筑闲谈--001 <wbr>中山广场
(1938年的大广场细部地图,下载于清流一叶的博客)

大连老建筑闲谈--001 <wbr>中山广场(大连大广场乌瞰图,下载于清流一叶的博客) 

大连老建筑闲谈--001 <wbr>中山广场(现中山广场的卫星截图,十条道路交汇的状况至今依旧)

        在日本接手大连后,日本人并未破坏原有的规划和损毁原建筑,在当时日本关东州实际最高首脑儿玉源太郎的力主下,“包容性继承”成为城市建设风格的主思路。随后,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还有东西结合式的诸多建筑纷纷落成。在这些以欧风为主的建筑中,不时也会看到许多日式、中式的设计元素融入其中,这里成为了仿欧建筑的试验田,而且大有将欧式各时代风格一一展示的意思,这也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建筑遗产。从1908年到1936年,广场周边先后修建了大连民政署(后为警察署,现辽宁省对外经济贸易厅)、横滨正金银行大连支店(现中国银行辽宁省分行)、中国银行大连支店(现中信银行中山支行)、大连大和旅馆(现大连宾馆)、英国驻大连领事馆(已拆除,现大连金融大厦)、关东递信局(现大连市邮政局)、大连市役所(现工行大连市分行)、朝鲜银行大连支店(现工行中山广场支行)、东洋拓植株式会社大连支店(交行大连市分行)等建筑,1950年又修建了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这十座建筑让大连中山广场名声斐然。在大连,国家级的优秀近代建筑共九座,这个广场就集中了三座。现如今,这里除2000年修建的大连金融大厦外,历史最短的建筑也有六十年了,而大连民政署等几栋老建筑早已历时百年以上,称这里是历史建筑的露天博物馆不算过份。

大连老建筑闲谈--001 <wbr>中山广场
大连老建筑闲谈--001 <wbr>中山广场
大连老建筑闲谈--001 <wbr>中山广场
        回顾历史,总是充满着苦辣酸甜,而建筑则把这其中的滋味统统融进了自己的经历之中,建筑就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活标本。待翻开中山广场的每一座老建筑的时候,每一篇都让人感觉是那么的津津有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