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视解说词写作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天中胡编 2012-01-14

 

电视解说词写作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首先让我们共同来看一段视频——电视专题片《群星璀璨耀天中》片段(第三部分)······)

1936年11月2日,英国BBC广播公司在伦敦以一场盛大的歌舞晚会开始了电视的正式播出,这一天被全世界公认为是世界电视的诞生日(广播1906年诞生)。也就是说,电视的生命目前仅有76岁。在76年前,是没有人研究电视解说词的写作的。

不可否认,电视解说词写作和其他文章的写作有共同之处,但是我们更不能忽视的是:电视解说词写作有它独特的个性,它的写作与其他文章的写作具有许许多多不同之处。具体说来,我们需要明白以下几个方面——

 

(一)、所有的电视解说词写作都是为电视节目而写的

 

 我们所有从事电视写作的人,都必须明确这么一个概念:我们所有的电视解说词写作都是为“看”而写的(报纸的文章是为“读”而写的,广播的文稿是为“听”而写的)。明确这一点后,大家就能明白电视解说词写作的基本法则:“看明白的不说,说明白的不看”。我们制作的电视节目,观众通过画面能够看明白的,我们何须多说?但是,如果观众看不明白,那就必须运用解说词把信息内容说明白讲清楚。

撰写电视解说词的人,必须具有扎实深厚的文字功底,同时掌握我刚才讲过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和能力,这是前提。如果一个人没有文字功底,且不会新闻写作,那么电视解说词写作便无从谈起。凡是电视解说词写得比较出色的人,一般文章也不会写得太差。而反过来说,其他文章(包括诗歌、小说)写得很漂亮的人,提起笔来写电视解说词却未必上路,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些文字高手仍然是在写适应报刊、广播运用的文章,他们不明白电视解说词写作的规律,他们在提笔落笔之间没有画面意识,他们没有清醒地认识到电视解说词的非独立性,他们不能适应电视解说词“在不完整中求完美”的基本套路。

什么叫电视解说词的非独立性?非常好理解:如果没有电视画面?电视解说词还有何用呢?电视画面与电视解说词互相依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

举个例子:记录片话说长江写到重庆时,事先拟定的解说词是——“重庆是一座山城,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层层叠叠,密密麻麻,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等等。后来,电视节目制作完成时,表现山城的电视画面较少,而解说词就只好压缩成了一句话:“重庆是一座山城”。换言之,如果节目中没有任何重庆山城的画面,那么“重庆是一座山城”这句话也就没必要了,可以全部删去。由此可见,电视解说词说多少合适,是由电视画面的需要而定的。这就是电视解说词的“非独立性……

 

(二)、电视解说词的定义

 

教科书上说:“电视解说词是电视作品的文本,是介绍叙述新闻事实、节目内容、发表议论、抒发情感进而表明创作意图的重要手段”。

这个定义我质疑了十几年,我一直认为太抽象、拉杂。我给的定义是:“电视解说词是配合电视画面和其他电视语言向受众传递电视节目内涵的语言形态的文字”。当然,我给的这个定义,不是有权威性,各位不必强记!

由此,派生出来两个相关的问题——

一是电视语言问题。电视语言不再是一种单一化的语言形态,它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画面语言(包括构图、色彩等);2.有声语言(包括解说语言、同期声语言、音乐和音响语言等);3.造型语言(通过电视表现手段,集上述两项语言之大成而产生的电视语言,包括心理、哲理、造型语言和象征、观念造型语言等)。

二是电视画面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 无法捕捉过去;

2. 无法展示未来;

3. 无法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4. 无法回答新闻记录的基本要素;

5. 无法表达哲理性、思辨性的问题。

 

(三).电视解说词的作用

 

解说词是电视专题片构成的两大要素之一,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地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渲染作用

A. 从思想上补充画面的不足,提高画面的思想品味。一方面进一步指出电视专题片的主题,另一方面升华电视画面内容,增强电视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B. 从事实上补充画面的不足,宣传事实,使观点对事实有深入全面的了解。

C. 从知识上补充画面的不足,传递画面无法表述的深层次信息。

(放观摩带{{像战争年代那样}}中从“是夜七点,东路部队进入驻马店市是”到“部队进驻确山之后,各县市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口慰问活动”一节)

2.审美作用

A. 从艺术魅力上开掘画面内涵.

正可谓“山因水而曾其秀,水因山而壮其威.”

B. 在忠于画面而又高于画面的基础上,启发观众的思维和联想.

超越时空,

“视通万里,

思接千载”。

C. 以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等综合手法,赋予画面以强烈的吸引力和震撼力。

(例如{{像战争年代那样}}中“枪口指向天空”,至“中华民族必走繁荣昌盛”一节)(第173页)

3.结构作用

A. 串联画面,借以转场。

B. 例如{{天中神韵}}中的一句解说词:

“如果说李塑雪夜袭蔡州当传千载的话,那么二十世纪20年代叱咤风云的天中儿女必定万古流芳”(时空整整跨越1110年)。(见《天中神韵》第135页)

C.合理联接,结构全篇。

例:《像战争年代那样》(见《天中神韵》第175页)

 

(四)、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

 

电视界把画面、解说词、音乐(包括现场同期声等等)称为电视作品的“金三角”。刚才我已经说过,解说词的长短受画面的制约。电视是眼见耳闻并举的的双通道传媒,所以说画面和解说词(包括音乐)是相辅相成的,彼此相得益彰,不可分割。

1.从电视的美学特征来看,电视是以视觉形象为主的艺术,画面是基础,解说是灵魂。

2.从电视画面的特征来看,画面是主题,解说是从属。俗话说:“一帧画面胜千言”,如果没有画面这个主体,解说词就变成了广播稿。

电视画面具有以下特征:

A.兼容性;(同一幅画面可以反映多重美)

B.现场性;(让人见其景,闻其声)

C.参与性;(点播、参与节目、被采访)

D.选择性;

E.娱乐性;

F.连续性;

G.逼视性;

H.易逝性;

I.多义性;

J.局限性。

3.从电视专题片的本质来看,解说词与画面必须水乳交融,和谐一致,互相补充,只有构成有机的生动的视听语言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1+1大于2的效果。

 

(五)、电视解说词写作的一般要求

 

1.要遵循为“看”而写的原则。

 

所有的电视解说词都是为“看”而写的。通过以上对画面特性的分析,我们已经明白,解说词对画面有着不可摆脱的依附性。解说词源于画面,服从服务于画面,有时还要高于画面,因此,凡是画面语言已经表述清楚的,一般就不要再重复。言当其时,一言九鼎;言不当时,百无一用。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在特定的场景下,甚至一句解说词都不需要,都可能是多余的······

 

2.要大处着眼,确定好主题基调。

 

要根据题材内容决定主题和主意,决定素材特点,决定风格样式。在此基础上,谋篇布局,列出提纲,考虑层次段落的划分和具体语句的斟酌,在电视专题片创作的过程中。确定基调十分重要,定得好时写起来得心应手,定不好则写起来困难重重。例如:本人创作的《像战争年代那样》和《正阳花正红》的第一稿都是在一个夜晚完成的,而且前半部分都是推倒后重来的。为什么要推倒重来?因为一开始主题基调没有确定好!

 

3.要深入观察生活,用心捕捉新意。

 

要见人所未曾见,言人所未曾言。对于司空见惯的物象世界,我们只有深入观察,才能有所发现,才能捕捉到最有价值的新的信息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画面(或事物)时,一定要注意对画面的第一感觉,同时还要开动脑筋,积极联想,大胆想象。

例1).《话说运河》首集,作者陈汉元一个多月冥思苦想写不出来,后来有一天他偶然看中国地图,猛然间把长城看成了一撇,把大运河看成了一捺。于是就有了《一撇一捺》,于是就有了深刻揭示中国人的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统一性的妙笔生花。

例2).《浦东,上海的希望》一片中有这样一句解说词,充满了联想和想象:“如果说长江是箭杆,浦东是箭头,那么月牙形的海岸线正是一张满开的弓”。语言之独到,应归功于作者深入观察和积极大胆的联想与想象。

例3).我在创作《明天的丰碑》时,曾在竹沟镇的北面向北山瞭望,远远望去,那高高的纪念碑,正象一棵专为后人乘凉而拔地而起的参天大树,于是我写下了一段富有联想的解说词。——见《天中神韵》第288页

 

4.要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

 

要注意开掘画面的可塑性,注意画面与解说词的辩证统一关系。包括疏密、动静、虚实、主次、刚柔、雅俗、详略、浓淡等等。解说要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画面热时,解说要冷;画面静时,解说要动。

前些年(1996年时),我们一行4人去拍《梁祝故里行》,本来头天画面已经取完,没想到一觉醒来,天空突降大雪,于是我们顶风冒雪重到梁祝墓地拍摄,相应地也就有感而发的产生了如下一段解说词:“雪花飘飘,阐释着梁祝爱情故事的超技与旷远;溪流潺潺,吟诵着梁祝爱情的美好与浪漫”。(见《天中神韵》第157页)

身为作者,我由衷坦言,这段解说词绝对是面临现场有感而发的。

 

5.在撰写解说词时,要注意把握好跟、贴、让三个重点。

 

所谓,就是解说要紧跟主题,恰如上例,《梁祝》中的大雪只能讲梁祝的爱情,而不能说什么“瑞雪兆丰年”……

所谓”,就是解说词要贴近画面,决不能写成“风马牛不相及”的话语……

所谓,就是要处理好画面、解说、音乐(包括现场声)之间的关系。基本要求是:解说让画面,画面让音乐(包括现场声),音乐让解说。

简言之,就是要处理好三者在特点场境下的关系,不要形成“一锅粥”,甚至互相打架。

 

6.要注意叙议结合,多叙少议。

 

目前,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的叙,已不是仅仅指播音员的解说,当事人同期声的叙也在其列。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灵魂。叙要亲切自然,议要恰到好处。叙是感性的陈述,议是哲理的升华。如果议的份额超过了叙的总量,议就丧失了存在的基础,整个作品也就成了简单的说教,必定会令人生厌。

我们驻马店电视台创作的《像战争年代那样》,在以大量画面和解说叙述驻马店人民拥护演习部队的事迹和老百姓与解放军的关系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议论:“巍巍井冈山可以作证,漫漫长征路可以作证,悠悠延河水可以作证,迢迢平汉路可以作证;从四渡赤水,到平型关大捷,从百团大战,到三大战役,无数次的凯旋,都可以作证: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见《天中神韵》第172页)

在精典电视片中,这种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比比皆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关键是要用心领悟,勤于实践。

 

7.要努力锤炼语言,力争写出风格来。

 

我们必须始终记住,电视解说词是“说”出来的。因此,我们撰写的电视解说词要体现“对话”和“说”的特征。要注意口语化、大众化、民族化、生活化,要注重语言的节奏感和立体美、修饰美。在形式上要朗朗上口,在内容上要标新立异,在措辞上要合乎规范,在表述上要通俗易懂。

一是整齐悦耳之美,

二是对称错落之美;

三是反复重叠之美;

四是抑扬顿挫之美。

总之,就节目而言:好听好看是第一位的!大家常说,“张三李四”,为什么不说成“张三王七”。因为“张三李四”读起来是二平二仄,比较顺畅;而说成“张三王七”,连续四个平音,读起来就比较别扭了。所以,我们要注意,我们写的每一句话,既不能全是平音,也不能全是仄音。在这方面,唐诗、宋词、元曲已经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典范。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等。在此,我就不再多说了······

 

8.要把握好解说词的人称。

 

电视专题片通常采用第三人称,也有采用第一人称的。

随着电视节目参与性的不断增强,主人公在节目中与受众直接对话已经成为普遍的手法。大量的同期声运用,使得电视节目更加鲜活、真实、可信,其可视性、娱悦性也随之进一步增强。但是我们发现,同期声占用的时间越长,节目的信息量就越小。那么,在一部电视专题片中,同期声所占用的时间多少为宜呢?经过反复比较,大家普遍认为:一般在三分之一或不超过二分之一为宜。电视节目大量运用同期声,也就出现了一个联接和人称转换的问题。因此,我在这里提醒各位的是:在写解说词时,一定要防止人称错乱,否则你就把节目写“砸”了

 

9.要符合解说词语言运用的特殊规律。

 

写电视解说词与写一般的文章相比,是大有区别的。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长句短化;

(2)、复句单化;

(3)、倒装句正化;

(4)、书面语口语化;

(5)、文言文白话化;

(6)、专业术语大众化。

凡是可能引起误解的简称、同音不同意的词语都要尽可能的避免,最好不用。例如:“全部合格”与“全不合格”,依靠听觉是很不好分辨的。再如:当年我们几个人去平舆县某个元鱼场采访,因为语言省略不当,就闹出了大笑话(略)。

因此,我们决不能为了简洁而随意简化词语!

 

(10)·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往往不是一稿完成的。

 

没有精心细致的策划,就没有艺术精湛的电视专题片产生!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写作一般都是随着策划而开始的,大制作的专题片解说词都不是“一锤定音”的,这也是一个基本常识。一部电视专题片从创作提纲的草拟到开机拍摄,一直到合成终审通过播出,解说词的构思、创作、修改,一直是贯穿其中的。不到节目正式播出,修改是不会停止的。据中央电视台军事部主任刘效礼回忆说,他和摄制组的同仁拍摄大型电视专题片《邓小平》,历时三年,先后采访了200多位当事人,仅整体的大改动就有三次,小的改动不计其数。据赵忠祥介绍说:这部专题片的解说词也因此先后录制三次才完成。通过以上事例可以看出,写电视解说词不能想着一锤定音,修改的过程,就是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