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解说词写作的开合之道 。

 虹72 2017-06-27



试论解说词写作的开合之道

 。


电视解说词的写作,从创意构思、行文撰写到表现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有相通、相融、相同之处,但也有许多个性特色和与众不同之点。
  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节目的重要创作手段和表现元素。它为电视节目的总体构思而写,为编导要表述的主旨与创作意图而写,为配合电视画面的表述功能而写。我们要考虑电视语言的综合性、兼容性、多元性,同时还要注意电视视听双通道的传播特性,在解说词写作中,充分发挥有声语言的优势。
  我们通过与画面水乳交融又声画一体的解说词创作,让电视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时,自然而然地将听觉信息,与眼前的视觉信息连缀起来,进而顺畅地进入声画世界,领悟到声音与画面之间、画面与画面之间的逻辑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解说词才能达到为“看”而写,为“看”而听的目的。
  在声画兼容的电视视听空间里,画面的主体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声音语言,特别是解说词的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解说词在电视节目的作用可以归纳为:延伸画面广度,补充画面不足,开掘画面内涵,扩大信息含量。同时还可以交代事件背景,渲染环境气氛,升华节目主题,衔接画面结构,点化细节,传递知识……总之,协调电视片的综合效果。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题有题眼,这是历来文学艺术创作的经验之谈。解说词写作也自有其创作之道,重视开题、开篇、开笔是至关重要的。同样,合拢、收讫之笔也别有意味。“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由此可见,开头与结尾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着重研究解说词写作的开合之道、收讫之理,即开篇与收尾的创作规律,自然就有格外重要的意义了。
  解说词写作,首先要明确解说词与画面的血肉与共的整体关系。解说词不能独立成篇,不能游离于画面,必须与画面紧密配合,才不会出现声画两张皮的现象。在撰写解说词时,要尽力拉近观众的心理距离,引导他们观看画面并思考节目内容。
  解说词创作,应该注意整体布局与结构,并充分调动声画艺术各元素的表现力与创新力,使电视节目声画诸元素顺畅组合,融为一体,开合自如,气韵贯通,就能形成声画一体的电视节目佳构,这就是我们创作的目的。

               一、精心设计开头

  古人结构文章往往讲究豹头——猪肚——凤尾之道,或称之为突起——纡行——峭收。可见,凡作文者,均特别重视开头与结尾的点化作用。撰写电视解说词虽有其特殊的创作之规,但其写作之道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万事开头难,写文章、写解说词都一样。开头落笔有神,则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文学大师高尔基曾说过:“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象在音乐里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它。”戏剧大师曹禺先生曾用“一刀就开出个瓜瓤来”的名句,指出开头的神来之笔的妙用。
  “开手笔机飞舞,墨势淋漓,有自由自得之妙,则把握在手,破竹之势已成,不忧此后不成完璧。” 李渔之高论证明,写作之起势必定要笔机飞舞,最后才能完成美玉般的作品。写解说词重视起笔与发句,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在研读不同形态的电视片中,参悟出解说词写作的不同的开篇之法,并一一列举如下,以请教于同行。

  1、抓住要害  落笔生辉
  撰写文章者,构思开篇之时,必定熟知历朝历代相关的名家名句,如“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 关于文章的开头写法,自古以来研究者众,我们只是借鉴诗人的名言,悟出写解说词的开头之法,要“首句标其目”或是“起句当如爆竹”,才能亮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及所要传达给观众的最重要、最新鲜又最有趣的信息。如《画家韩美林》的开头:
  憨厚的小猴向我们深情地注视。机灵的小猫,流露出警戒的神情。可爱的小熊猫,你为什么回头张望?聪明的小鹿,你为什么低头沉思?这一张张生动有趣的动物画,都是出自韩美林之手。
  该片在采访画家韩美林先生时,用镜头摇过墙上挂着的一幅幅憨态可掬又生动有趣的画作,加上此段活泼生动的解说词,将最鲜活、最引人、又最具本质特性的信息表现出来,一下子就将观众带进艺术家的创作情境中。此段借用开门见山的习常写法,从具体入手,写到抽象;从纪实出发,写到理念,就能产生落笔生辉、别有情趣的表达效果。
  如《走近毛泽东》的开头:
  他是诗人,又是革命家;他是战士,又是统帅;他指挥千军万马,自己不曾开过一枪;他缔造人民共和国,自己不当大元帅。
  《走近毛泽东》则用非常独到的视角,提纲挈领地概括介绍伟人毛泽东特立独行的个性特色。解说词一开头就抓住人物最要害又鲜为人知的信息,可谓别开生面。

  2、生动幽默  情趣盎然
  电视解说词的生动幽默,带给观众无穷的情趣与乐趣,进而会油然而生种种理趣,这就是解说词创作中的妙趣。如《雕塑家刘焕章》:
  (画面:一个满脸长着胡子的中年男子,正在奋力劈木头,凿石头)解说词: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人说他是木匠,有人说他是石匠。然而,他不做家具,也不砌墙。是啊,他从少年时代开始就同木头、石头打交道了。起初,大概是因为好玩儿,后来却成了他拆不开、放不下、棒打不回的爱好和职业了……
  这段幽默风趣的解说词,与画面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向观众自然亲切地介绍了雕塑家刘焕章,给人留下亲切、平实的好印象。幽默生动的开头不是装腔作势、故弄玄虚、伪装幽默,而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片制宜,巧妙地借助画面内容,进行机智风趣的解说词创作,让观众轻松愉快、会心微笑地走进电视片中。

  3、写景状物  烘托气氛
  如前所述,“首句标其目”固然是写作解说词的首选之法,但采用其他写作方法,同样会收到奇效。如烘云托月之法就是一例。创作者从写景状物开始,先创造出一种气氛、一种氛围,乃至一种境界,此时再推出全片的核心之人或中心之事,也会收到妙不可言的艺术效果。如《青春与太阳一起燃烧》就是成功案例。
  创作者写景状物时,为观众展现出一幅气象万千、大气磅礴的情境:一轮红日冉冉升起、跃出地平线时,管弦乐《东方红》骤然响起,此时出现了竖行书写的字幕与旁白:
  还记得《东方红》里是怎么唱的吗?共产党,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如果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象雷锋那样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都能让自己的青春与太阳一起燃烧,那么,我们伟大的党就永远是一轮不落的太阳!——引自本片主人公的话
  喷礴欲出的红日,冉冉升起,刹那间雄浑有力的旋律在耳边盘旋,再顺势录入映照景物的解说词,构成了视听和谐统一的声画艺术场景,令观众陶醉而引人入胜地走进那青春与太阳一起燃烧的意境。这就是解说词烘托气氛的妙用。

  4、引诗为文  抒情写意
  千古流传又耳熟能详的名诗名句已深入人心,它的艺术魅力已广为人知。在撰写解说词时,如能恰如其分地借用著名诗句做开头,既能抒情写意,又能起到以一当十、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应。
  《寻》记录从台湾来福建定居几十年的庄梦花女士,一生苦苦寻找台湾亲人,并在改革开放后,赴台与九十高龄老母团聚的故事。那份寻觅亲情的长久期盼,那份血浓于水的骨肉团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该片开头借用辛弃疾《青玉案》中的名句:“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极为贴切地表述了庄梦花寻觅亲情的心境与期盼,让观众亲切地感受到两岸民众浓浓的情意和深深的骨肉之情。
  又如《中国民工潮》的开篇气势壮阔,吞吐天地。片中画面是波涛汹涌、壮观无比的钱塘江潮和一泻千里、气吞万里如虎的黄河壶口瀑布:
  字幕:钱塘江潮: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奔雪来。这是李白描写钱塘江潮的名句。
  字幕:黄河壶口瀑布: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奉地雷。这是诗圣赞叹黄河的诗章。
  大潮奔涌,一泻千里;惊涛拍岸,浪击飞石。这是何等壮观的场面!然而,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神州大地上悄然兴起的另一股大潮,来势之猛,规模之大,同样不亚于八月钱塘,奔腾黄河。这就是中国特有的民工潮。
  此处引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诗句,来形容民工潮席卷全国的壮观景象,这种相似联想,激发了观众极大的收视热情,表现出撰稿人过人的开笔之思,可谓神来之笔也!

  5、设置悬念  引人入胜
  悬念的未知性和难以预料性,是吸引观众、牵引观众的法宝。文学作品中的悬念式结构,吸引了多少追踪成瘾、欲知后事如何的读者,让他们寻根问底、欲罢不能、一追到底地阅读作品,关注作品中的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电视解说词借用这一写作技巧,设置悬念,作为开头的引子,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如《普救蟾声》:
  现在的蒲州镇里,有个普救寺。电视机旁的诸位看官,且听小女我说说发生在这古寺里的两个传奇故事……刚到此地,便发生怪事一桩……看来这金蛤蟆还真的不好找。而奇怪的事又发生了……
  在今日普救寺到底发生了什么怪事,有着好奇心的观众,被解说词的开头紧紧抓住,追踪而下,直到真相大白。这就是悬念式开头的巧妙,它象吸盘一样吸住了观众的视线和收视兴致。

  6、有感而发  直奔主题
  情感是创作的核心,也是创作的动力。编导在拍摄与后期编辑和撰写解说词时,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现实,或深深被感动,或深深被激怒,或深深地关注,或奋起而疾书。总之,情不能自抑。这里流露出来的或是激情澎湃,或是忧思深广,或是忧患重重之情。如《中国农业六大主题之一"万世根本》的开头就是深有感触、奋力书写、直奔主题的精彩开篇: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对住宅的狭窄和生存空间的拥挤有着切肤之痛,常常寄希望于未来,又为生活在未来的子孙们的命运而忧心忡忡……然而,未来最大的威胁其实不是狭窄的住宅和拥挤的街道,一个更大的、更不易于解决的危险正步步向我们逼来,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准确地讲,为我们提供食物的耕地正一天天缩小。

  7、提出问题  调动参与
  文无定法是至理名言。解说词开头的写法也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它随节目内容的变化而变通。用设问句提出问题,引人注意,引发观众极大的兴趣,调动观众的参与热情,这也是颇有实效的开篇之法。例如《唠唠咱的庄户曲》就是实证:
  你说说,俺们这疙瘩的二人转有啥出奇的,不就是一男一女搁地当腰那么一转悠嘛!可你说,它咋就这么稀罕人呢?咋还一转悠就小二百年呢?咋乡亲们一瞅见它就迈不开腿,挪不动步,迷了窍,勾了魂呢?我说这里哇准有啥门道。
  啥门道,咱庄稼院里土生土长的玩意儿呗!跟俺们对撇子、对心思、对味儿、对脾气儿。那正八经的是北大荒词,北大荒调,北大荒的禀性老烟炮啊!
  二人转在东北黑土地转了二百多年,它咋就那么勾魂摄魄,让百姓如醉如痴?答案自在百姓心中。此篇以提问开笔的解说词写作,可谓别具一格,又很有乡土情和乡土味。

  8、先声夺人  一语中的
  解说词写作要简洁明快,高度概括,力争精炼浓缩,才能一语中的。撰稿人下功夫创作才能别出心裁,有所创新。我们深知:“如果在一部纪录片中,解说词占了一大半,那么这部纪录片,无论是解说词还是影片,都是极不成功的”(伊文斯语)。《扬州第九怪》开篇打出的片头语,就精警到位,先声夺人,令人为之一震:
  字幕:一切奇缘、机遇、怪异等等,仅仅是成功的表象,成功的内核永远是坚韧不拔地穿越人生的撒哈拉大沙漠。推出片名:扬州第九怪
  不论是天生奇才,或是聪明之人,还是资质平平者,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做出一番成绩,都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穿越撒哈拉大沙漠的勇气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这才能创造奇迹、创造人生辉煌。该片开头,可谓一语中的,一石三鸟,将电视画面难以言表的精神内涵,用解说词准确地表现出来了。

  9、远远道来  反差对比
  开门见山是常见的开篇之法,令古今中外的创作者借此法而成就美构佳篇。但从另一角度出发,远远道来也别具一格,自有其不可言状之妙。如《毒祸》一片,本是揭露、暴露吸毒丑恶现象的专题片,但开头一反常态,从广州城的祥和、繁荣入手:
  珠江潮水拍打着南中国的大门,广州城看上去一如以往的繁荣与祥和。吸毒活动在一些地方从过去单个隐蔽发展到三五成群,聚众吸食。
  这段解说词的开头,造成强烈鲜明的反差对比,让观众在繁荣的背后看到污秽;在平静和谐生活中看到丑恶与罪恶,并从女青年吸毒沦落的悲剧中,省悟到毒品对个人生死、对家庭幸福、对民族繁衍、对国家未来都是极大的戕害。该片用铿锵有力又语重心长的解说词告诫吸毒者,告诫世人,吸毒是条不归路。与吸毒、贩毒者的斗争,是我们国家长期而又极为艰巨的任务。

  10、情境再现  启发联想
  电视专题片中画面为尊的位置是不可动摇的,但解说词之美也是绝不可忽略的。声画之间是相互连动又互相依托而相得益彰的。电视解说词写作高手陈汉元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从《收租院》的解说词创作开始,已出版了多部有关解说词的专著。他每每写作,多为大手笔,确实难有人出其右也。
  陈汉元先生撰稿的系列专题片《话说运河》第一集《一撇一捺》中的解说词开头,采用情境再现的手法,启迪观众的联想和思索,确乎有惊人的创意和过人的笔墨:
  我们从地图上粗略地看,长城跟运河所组成的图形是非常有意思的,它正好是我们中国汉字里一个最重要的字眼‘人’,人类的人,中国人的人……巍峨的长城,是我们祖先用自己的骨和肉铸造的;深沉的运河,是我们祖先用自己的血和汗灌注的……阳刚的一撇是万里长城;阴柔的一捺是京杭运河,这才是一个顶天立地,有血气,有温情的中国人。
  这段经典的解说词开篇,将长城与运河的形象、意韵,及其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结合得如此完美。将二者刚柔相济的风范展露无遗,引发观众去体味画外之意、画外之境、画外之理,真是“状难写之景如目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由此可见,解说词开篇的写作是因片而异、因作者而异,才能呈现出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创作态势,才能与画面珠联璧合,形成最佳的声画艺术传播效应。

               二、巧妙构思结尾

  解说词的写作开头是“首句标其目”,结尾处当然是“卒章显其志”。正如俗话所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可见收口之功并非一日可就。开篇,是突起,应响如洪钟;收尾,是峭收,应戛然而止又余音袅袅。
  由此可见,结尾是文章也是解说词写作的点睛之笔。如果结尾有“凤尾”之美,那解说词就能为电视片增光添彩,让其灿然若然春花;反之,如果结尾是败笔,那解说词不仅是蛇尾之作,亦是狗尾续貂,都是失败的。笔者认为,我们的电视编导应竭力写好解说词的合拢之笔,让声音艺术发挥其补充画面、延伸画面、提升画面品位之作用。我们研究揣摩解说词收尾的写法,可以归纳出最为常见又行之有效的多种表述形式。

  1、卒章显志  深化主题
  《唠唠咱的庄户曲》:虽说这么个,那些个现代音乐呀,通俗歌曲呀,大伙都挺乐意听的,可俺们是真稀罕二人转那股子不隔心、不隔调、不隔音的乡土味儿。是真稀罕那股子走哪转哪没拣没挑不外道的乡土情儿。你瞅瞅,都二百来年了,可它照样活灵着俺们庄户人的血脉,活灵着俺们黑土地的精气神……
  结尾处顺其自然地将电视片的主题显现出来。告知观众东北二人转之所以火爆二百年,历久不衰之道,就在于它的乡土味、乡土情,其中还渗透着庄户人的血脉,活灵活现地展示出黑土地的精气神。全片的主旨到此戛然而止,留给观众评品的余味和余音。
  这种卒章显志的写作方法,是文学艺术创作中司空见惯的手法之一,但电视人拿来后,稍加调整和发挥,就变成如此贴切的与画面融为一体的生动活泼、惟妙惟肖的解说词结尾。

  2、展示未来  鼓舞人心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佼佼者,它不仅要传递信息、娱乐百姓、服务民众,而且要有明确的喉舌意识、宣传意识、导向意识、审美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在撰写解说词时,有意无意地将导向渗透到字里行间,既不显生硬与牵强,又带几分亲切感和人情味,这才能成为优秀的电视解说词。
  展示未来,鼓舞人心是电视专题片的重任,也是解说词要在结尾处明示或暗示观众的任务。如《中国民工潮》在这方面就有其独到之处: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前进的道路不断拓宽,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引导下,民工潮正在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一道壮观、美丽的风景线。
  对民工潮的看法与评价,各有已见。不管什么见解都可以独立一词,但千百万民工对城市建设、城市繁荣所做的巨大贡献是铁一般的事实,创作者在专题片结尾处,深情赞叹农民工的贡献与创造。他们是“一道壮观、美丽的风景线”。这一结尾真实、动人又感人。它确实反映出人民百姓、电视编导和政府机构对美好前景的乐观自信,和对农民工的高度评价。

  3、饱含哲理  发人深省
  哲理,就是对宇宙人生的原理的深刻认识。这种认识必须通过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对社会人生深度的洞察,才能迸发出思想火花,并熔铸、升华出一种理性的思考与认识。解说词哲理的智慧之光,对观众认识社会、领悟人生真谛、提升思想品位有所启迪。电视解说词的结尾,能运用饱含哲理的语句,将是开启发人深省的钥匙。
  《雕塑大师刘开渠》:作品,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是他精神的寄托,是他形象的再现。雕塑大师的作品,他的理想、志向、情操,都融合在其中,这就是雕塑大师的雕像。象泥土一样质朴,象石膏一样洁白,象白玉一样坚贞,象青铜一样永恒。给历史造碑的,是人,给人造碑的,是历史!
  这部《雕塑大师刘开渠》的解说词结尾,充满哲理意味,读之隽永含蓄、余味无穷、启人心智、引人深思。让观众看片时观之有所得,听之有所悟,进而去思考、领悟历史与人生、人生与历史的深层互动关系。

  4、委婉含蓄  余韵悠长
  清新淡雅、委婉含蓄,是诗词歌赋创作极力追求的一种技巧、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艺术追求。含蓄,即用最有限的语言去追求无限的意趣。在解说词写作上,特别是结尾收官处应用委婉含蓄的笔法,就会营造出余韵悠长、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传播效果。如《庐山之“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结尾:
  他们仍然“不识庐山真面目”。其实,庐山美就美在看不清它的真面目。人们总是特别钟情于云中看山,雾里看花,月下饮酒,酒醉吟诗,这些朦朦胧胧迷迷幻幻的意境。
  庐山留给人们的,正是让人品尝不尽的朦胧美。
  朦胧美、意境美,是所有艺术创作共同的追求。电视解说词写作并不刻意追求此种表现手法,但借用它的表述方法,恰到好处地撰写出庐山美景之真谛,和庐山魅力久存人间的奥秘,别有一种韵致与风情,令人耳目一新。艺术创作是一脉相承又一脉相通的,解说词结尾的写作之法同样千差万别,千人千面,这才是富有个性的创作之法。

  5、首尾照应  浑然一体
  电视解说词的写作应尽量弥补画面的缺撼,在结尾处更要观照前后,气韵贯通,用首尾照应、水到渠成之法,让整部作品回转圆通,一气呵成,浑然一体,给观众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如前所述,陈汉元先生撰写的《话说运河》的开头是如此之精彩和美妙,到结尾处,即31回《另起一行》中解说词不但紧扣画面,紧扣主题,而且回应开头,首尾圆合,上下贯通,行云流水般地开掘出运河人、运河事的内在美:
  长城这阳刚的一撇和运河阴柔的一捺,组成了一个伟大的‘人’字。为了对得起先人,为了对得起后人,为了对得起生活在运河两岸的今人,让我们都来尊重‘人’,维护‘人’,都不要愧对这个顶天立地的伟人,一切都在于人。
  解说词在结尾处反复赞叹长城和运河组成的大写的“人”字,可谓一叹三咏,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创作者的生花妙笔,将《话说运河》的人文美与人性魅力表现得感人至深。解说词和画面的有机结合,视听语言的和谐统一,留给观众久久的回味和思考。“收处作回顾之笔,兜裹全篇,恰与起笔倒入者相照应,最为整密可法。”

  6、画龙点睛  拓展思路
  电视解说词结尾处要概括和升华主题,要挖掘出电视画面的内在含义和节目的含金量,就必须要有点睛之笔。“尾声以结束一篇之曲,须是愈著精神,末句更得一极俊语收之,方妙。”
  在创作构思解说词的结尾时,要精心策划,反复推敲,精彩落笔,才能真正写出有水平、有品位、有格调的画龙点睛之笔。如《中国人的饮食世界之二<亲亲合欢>》的佳构妙言:
  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沟通、理解、信任、友谊都得到催化和升华。中国人饮食世界的凝聚力和亲和作用,才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真谛和精髓。
  中国人的美食讲究色香味俱全,可谓秀色可餐,但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画面是很难表达的,就得靠解说词来点化、点题。点睛之笔在这里起到了拓展观众思路,传递有效信息的作用。几句平实质朴的话语,一语道破饮食文化的真谛和精髓,真有“文似看山不喜平”的峭收之妙。

  7、留下悬念  引发思考
  在各类电视节目中,编导千方百计要抓住观众的视线,扣住观众的收视兴趣,必须刻苦钻研观众的收视心理和收视状态,有的放矢地在结尾处做足文章、做好文章。各种各样的收官之笔,可谓各臻其妙,独有其招,而留下悬念,结下扣子,吊起观众的收视欲望,让观众在节目进程中,一一破解其中之悬念,一一解开其中之结扣,岂不兴味盎然?这种解说词的撰稿方法不失为最佳选择之一。
  《商战》之《烽烟突起》:就在六大商场打得热热闹闹不可开交的时候,郑州一批中小商场、专业商场也竞相加入竞争行列。郑州商界由此陷入了全面的公关大战、价格大战、服务大战、环境大战。欲知公关大战如何?请您继续收看连续报道《商战》。
  《商战》每集的结束语,均借用章回小说的手法,引领观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以此牢牢抓住观众视线,让他们欲罢不能,放弃不舍。在追循声画之踪时,自然而然地进入深层的同步收视,启发观众的参与、思考,使观众获益良多。

  8、诗文作结  简洁凝炼
  解说词写作必须遵循准确、简洁、凝炼的原则,注意其配合性与非独立性,才能长驻视屏。在创作中,调动一切可利用因素,去挖掘画面内涵,交代画面尚未交代或不善于交代又必须传递的信息,才能真正为电视节目的精品制作服务,这是解说词的生存发展之道。
  电视解说词为观众提供画面之外的大量鲜活有用的信息,起到美化、扩充、延伸画面内涵,深化、升华、概括画面主旨的作用。而利用以少胜多,内涵深广又广为传诵的诗词歌赋的经典名句,作为解说词的结语,那是妙不可言的。例如《毒祸》:
  今天,中国政府销烟禁毒的决心和措施,正在续写着中国近代禁烟史的新篇章!借问瘟神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专题片借用诗文作结,显示出其高度浓缩、简洁、凝炼的风格。在这里重复啰嗦和喧宾夺主都是观众所摒弃的,我们力荐解说词写作,尤其结尾之处,能借用名家大师之言为我所用,起到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传播效果。当然这一切都应围绕画面来铺开,不然就是陷入掉书袋的泥坑。

  9、言简意赅  精辟透彻
  解说词写作要求精炼、精到,进而达到言简意赅的水平。因为解说词写作具有很强的交流性、对话性,可以说是面对面与观众进行各个层面的信息交流、情感互动。这就要求我们在撰稿时要有很强的传播意识,力避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必须亲切随和,又尊重观众,才能使信息传播链条畅通无阻地到达目的地。如《和平:使沙漠变绿洲》的结语:
  因为两个生活在沙漠里的民族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寓言,这个寓言是他们的祖先留给他们的寓言,这就是——战争能够使绿洲变成沙漠,而和平将使沙漠变成绿洲。
  《八千里路云和月"风土》:热河不长,它是我国最短的河,但遗恨很长,源远流长,直到现在。
  上述两例都是言简意赅、意味深长的解说词结尾之佳作。它真正做到了“意则求多,字惟求少”的语言表述准则。这里传递出的信息内涵无比丰厚深刻,又精辟透彻。

  10、着眼写人  情深意长
  镜头对准人,对准普通人,是当今电视创作的指南。而解说词写作也必须对准人,对准人的生活、生存、生命,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部活动的现实生活影像,也是一部活动的历史。
  电视媒介在人们心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一个原因,那就是:人。它写人,影响人,关注人,而且通常只有当它对人有影响时,电视屏幕才能活起来,才能立起来。我们在撰写解说词时,同样把焦点对准人,着眼写人,这其中编导的情感与思想的渗入,是至关重要的。例如《长征——生命的歌"大别山之魂》就用浓墨重彩写人,写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烈士:
  吴焕先走了,什么也没有留下。他没有亲人,他所有的亲人都死在那难忘的岁月。他更没有财产,因为连他自己都属于人民。但是,他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留下了一条用鲜血浸透的道路和一座永存千古的大别山!
  解说词的结尾处,英烈吴焕先的崇高心境,灵魂光辉,在观众眼前熠熠发光。编导融情于叙,在人物身上融进情感和思想,把观众带进情深意浓的思想境界、艺术境界和审美境界中,感受到内心的强烈震撼与感动。
  “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结有数法:或拍合,或宕开,或醒明本旨,或转出别意,或就眼前指点,或于题外借形。” 由此可见,结尾之重要,之难写。笔者的归纳综述不过是抛砖引玉之论。上述论证的开头与结尾之法,只是开合之道的探讨,是笔者的粗浅之见,难免挂一漏万。
  文无定法,解说词的创作往往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是每位创作者均需进入画面内,进入特定情境中,融入主旨里,才能写出好词佳句;但又须跳出画面,走出画框,才能进入创作的自由空间,才能为观众提供视听联想与声画想象的平台,才能激发观众的收视欲望,才能使节目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解说词的开篇与结束,可谓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各有绝招,各有千秋。编导往往在有限的创作空间,挥洒有声语言的魅力。或是别出心裁、出奇制胜;或是不着痕迹、无招胜有招。总之,解说词写作学问之大、之深,有待我们今后继续研讨。
  解说词写作要讲究语言文字的技巧,要努力锤炼语言,反复推敲语句,尽力开掘语言文字的表达潜能、潜力与潜质,为电视节目服务。在撰写解说词时,要充分调动有声语言的立体感、节奏感和表现力;要展示有声语言的修饰美及其口语化、大众化、生活化的个性魅力,只有下功夫把语言学好,才能写出声画俱美的电视解说词精品之作,以飨观众。
  撰写电视解说词,要注重电视声画语言的综合性与完整性。不但要尽力调动语言文字的表达功能,而且要让音乐、音响、同期声和字幕找准自己的最佳位置,一一尽其所能,与电视画面完美结合在一起,创作出声画俱美,又有品位和品质,既能吸引观众、引导观众,又能愉悦观众、享誉观众的精品之作。
  “乔梦符吉博学多能,以乐府称,尝云: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苟能若是,斯可以言乐府矣” 。
  这段名言启示我们撰写解说词时,开篇与结尾既要美丽,又要响亮。所谓“起乎贵突兀”,而结句则“如截奔马”,戛然而止。所以,我们在解说词写作中,除遵循电视语言的创作规律之外,解说词写作高手的文本范例,以及古人论写作的经典范论,也是我们的借鉴引用之列,并将他山之石服务于我们的解说词写作的开合之道中,作为攻玉之利器。这就是本篇论文之主旨。

注:
  谢榛:《四溟诗话》卷一,转引自《古人论写作》,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李渔:《闲情偶寄》卷三,转引自《古人论写作》,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白居易:《新乐府序》,转引自《古人论写作》,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施补华:《岘佣说诗》,转引自《古人论写作》,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王骥德:《曲律》卷三,转引自《古人论写作》,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沈祥龙:《论词随笔》,转引自《古人论写作》,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转引自《古人论写作》,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吴 煜
 原载《中国纪录片网》摘来与热爱纪录片创作工作的同志一道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