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蔬菜有机种植技术系列介绍6-豌豆★生物特性
拉丁语学名:PisumsativumLinn. 别名:各地又名麦豌豆、寒豆、麦豆、毕豆、麻累、国豆等。 豌豆喜冷冻湿润气候,耐寒,不耐热,幼苗能耐5℃低温,生长期适温12-16℃,结荚期适温15-20℃超过25℃受精率低、结荚少、产量低。 长日照植物。多数品种的生育期在北方表现比南方短。南方品种北移提早开花结荚、这与北方春播缩短了在南方越冬的幼苗期,故在北方,豌豆的生育期,早熟种65-75天,中熟种75-100天,晚熟种100-185天。豌豆对土壤要求虽不严,在排水良好的沙壤上或新垦地均可栽植,但以疏松含有机质较高的中性(pH6.0-7.0)土壤为宜,有利出苗和根瘤菌的发育,土壤酸度低于pH5.5时易发生病害和降低结荚率,应加施石灰改良。豌豆根系深,稍耐旱而不耐湿,播种或幼苗排水不良易烂根,花期干旱授精不良,容易形成空荚或秕荚。 ★优良品种 小青荚、杭州白花、莲阳双花、大荚豌豆、成都冬豌豆、1341、豌豆尖、中豌6号、中豌8号。 ★常见虫害 豆杆黑潜蝇、豆蚜、潜叶蝇、豌豆象、花蓟马、大青叶蝉、绿芫菁、豆小卷叶蛾、豆荚螟、棉铃虫、甜菜夜蛾、斑缘豆粉蝶、地老虎、金针虫。 ★常见病害 茎腐病、花叶病、白粉病、根腐病、炭疽病、锈病、黄化病、矮缩病、枯萎病、褐斑病。 ★分布情况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产区有四川、河南、湖北、江苏、青海等十多个省区。 ★栽培管理技术 ①整地作畦 食荚豌豆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但不能与豆类连作。由于其根系发育早而快,而且要保证根瘤发育好,必要时可用草木灰或石灰调节土壤pH值,整细耙平后作成高畦,也可利用前茬棉花畦。 ②播种 应选粒大、整齐、健壮和无病虫害的种子播种,播前如果能进行根瘤菌接种,则更有利于增产。方法是在豌豆采种前,选无病、根瘤多的桓株根系,洗净后置于30℃以下的温室内风干,然后捻碎装袋存于干燥处,在播种前将瘤菌用水浸湿,每667平方米用25-30g与种子拌和均匀后播种。 ③大田管理 当苗高6-10cm时要及时中耕,以便士壤疏松,促进根系发育,越冬栽培为保证豌豆苗安全过冬,在冬前应适当控制水分,防止幼苗长势过旺;结合中耕培土护根。开春后结合中耕除草,追施肥料。每平方米可施人粪尿800kg,或复合肥5kg及e-2001液面肥200倍液,以促进蔓的生长和开花结荚。蔓生种此时应搭架,架材可用棉秆、竹竿或芦秆等。食荚豌豆花期长,采收期也较长,现蕾前应施过磷酸钙3kg、草木灰30kg并及时喷洒e-2001液面肥100倍液,到开花结荚期每亩再补施人粪尿500kg,以满足结荚需要。 ④采收 食荚豌豆进入花期10天以后,即可开始采收。采收的标准是:幼荚充分长大,颜色微发白,种子尚未发育,此时果荚口味鲜甜脆嫩。刚进入采收期时,市销产品可每隔2-3天采收1次;外销产品则要求每天采收。进入5月份后,气温渐高,果荚老化特快,应每天采收,隔天采收品质变差。豌豆枝条柔弱,采收动作要轻,切不可损伤正在生长的嫩头及花朵。采收后的嫩荚要尽早上市,不要过夜;一般清晨采收,上午销售。外销产品为保证质量,外贸厂家应派冷藏车到生产基地收购,当天采收当天运回工厂速冻。 ★贮藏技术 1.整理和清洗采收后,把豆荚表面的泥土、豆荚间的杂质、畸形荚、残荚、病斑荚以及不合规格的豆荚去掉。以嫩籽粒供食用的则把不饱满籽粒、虫蛀粒、病斑粒,还有杂质等去掉,整理完以后再清洗干净。 2.分级刚采收的豆荚或豆粒,其个体间的质量、大小、长短、粗细或直径等数量指标差异很大。为了确定商品质量标准,便于确定合理价格,各国都就上述指标划分了等级标准。应根据需要进行分级。 3.包装产品的包装不仅影响产品的贮运,同时也关系到价格和销路。 ★种子选购指南 生产豌豆苗所用的豌豆,可以选择种皮厚、籽粒小的、带有皱纹的麻豌豆或者分枝性较强的青豌豆、中豌4号、中豌6号、白玉豌豆。青豌豆颗粒较小、表皮灰绿,耐高温、菜质上乘,不易纤维化,口味发甜、口感较好,但生长速度较慢,抗病力稍差,成品菜复叶较小、茎苗稍细。麻豌豆颗粒较大,成品菜芽茎特粗、复叶特大、美观漂亮,抗病力强,不易腐烂,生长速度特别快,但易纤维化,口感稍差。原则上要求种籽无霉烂、无虫蛀、无杂质、籽粒饱满、大小匀称一致、纯度和净度高,发芽率应在98%以上。尽量不要选购使用黄皮、白皮或者绿皮的大粒豌豆,这类豌豆在生产中很容易糊化烂种和烂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