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驰中的中国动车 跟日本人有关系的,是据称正是与竹联帮关系密切的日本黑社会组织,将此事通报给了北京有关方面,才使大陆方面能够未雨绸缪。 生意,在东方一向是跟着关系二字来转的,而中日之间当时的关系,对“讲政治”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筹码。 所以,日本方面,对于和北京做成这一单生意的信心是蛮足的。 信心足,自然就少不了开价大嘴。 据说,八十年代世界有三大对中国开狮子口的项目 – 德国的飞机维修工程,英国的鹞式战斗机,还有一个就是日本的新干线。 第一项, 第二项, 我不买,我弄一个驾着玩,这总可以吧? 第三项.。。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反正,照日本人的想法,中国无可选择。因为当时世界上几大铁路集团,美国的铁路都被边缘化,苏联的铁路能耗太高,欧洲,比日本要价还高。 所以,让日本人降价的可能几乎等于零。 奇怪的是,中国人,当时捏着鼻子作的结论,竟然是和日本基本相同的。 没办法,所谓人在矮檐下,哪有不低头。自己的技术不行,要上高速列车,那就只有挨宰了 – 只是宰多宰少的问题。 但是,基本相同之外,两个问题出来了。第一,日本坚决不转让包括转向架,牵引电机动力,控制系统等方面的核心技术,也就是说,你只能买产品,不能自己造;第二,日本人开的价钱,对当时中国来说,实在有些不能承受。 谈判继续进行,但情况对中国越来越不利。 不是我们不会谈判,不够聪明,这就是所谓非战之罪也。 某人和老萨谈起,就在前年,此人参加了日本某公司与中国某公司进行的一轮技术交换谈判 – 在基本使用同样技术的前提下,中国车如今的速度却比“老师”日本跑得还要快。日方因此百思不得其解。在自己解决不了问题的情况下,日方用电子技术交换中方的车辆革新技术。 也就是说,中国的高铁技术,已经在反向输往世界。 透露一下,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日方用原来视若珍宝的电子控制技术换来的,核心竟然只有一句话 – “把车轴加重一吨” 这件事已有公开报道,但这个结果当时让日本专家几乎把眼镜砸了 – 世界为了让车跑得更快,都在想方设法减轻车重,中国人竟然反其道行之,哪有这么干的? 存在就是真理。中国人自有道理 – 车轴重量增加,车辆重心就会下降,在车体稳定性控制方面技术就可以简化,而增加机车动力和安全方面的顾虑也会变小。 这是一个经过综合计算后的结果,国外专家有一个看法是这多少因为中国的“落后” – 落后的国家才有这样通过物理解决问题的专业人士,先进的国家如今都靠电子高科技了。 参加谈判的中方大多来自中科院和同济大学的,个个跟书呆子差不多,可是照样谈得赢,可见牌好不好,才是谈判的真正关键。 八十年代新干线谈判,我们手里是真没牌。 根据日方专家回忆,那一轮谈判,最后日本人几乎是完胜的局面。在签了几个试验性项目,证明日方技术适用于中国以后,中国方面几乎就要面对霸王条款签字了。 要是那样,高铁最快,也就能跑300公里,日本新干线今天的速度,可如今,我们高铁的速度是350公里每小时呢。 我猜,要真签了,那当年的谈判代表们都得被骂作卖国贼。 形势比人强,你想要高铁,想要动车,这点个人荣辱,恐怕就得付出吧 – 还有我们的民脂民膏。 说实话,谁愿意当卖国贼啊。 大概,上帝也看不惯日本人欺负人了,于是,就在中国代表在谈判桌上屈服在即的时候,一个意外发生了。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