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春节就要到了。本来想写几篇小时候过年的回忆,但最近有点小忙,静不下心来写。
过年买年货是近几天的热点。说起购物,现在我主要的购物都在大型超市了,便捷又丰富,价格也比较便宜,商品相对还有点可信。很少去那些路边的市场了,但那种熙熙攘攘的市井式市场却一直在心里。
经过多年的折腾,已经看不到那种市场了,现在苏州也只有两处:山塘街的星桥和葑门的横街。好在葑门横街就在我居住的莫邪路上,过去不远,咱除了看看那里的节日市场气氛,还要记录一些物价要和美国村姑做一次互动交流呢。

前几天在美国博友村姑的博客上,看到了这样一篇博文:《100美元在村里能做什么?》,在博文的开头列举了一些100美元可以做的事:
100美元,能买一个爱疯4,或半个爱疯4S,条件是签两年手机上网合同,2GB每月30刀,或300MB每月20刀;
100美元,抠着点花是三口之家一个星期的菜钱(毛估估的啦);
100美元,可以买10打(120只)活的海蟹;
100美元,可以给两辆汽车灌满汽油,俺家一周一次够用了;
100美元,可以雇人给俺家清一次院子(清树叶);
100美元,够三口之家吃四次家常菜;中档的,够吃两次西餐;或高档的,村里木有......
那我也来看看这里的物价状况,但一看有点为难了,这里的消费差距太大了,拿什么来与之比较呢?好在近日去了两个消费档次天差地别的地方,我都拍了一些照片,想整理成两篇博文,不去探讨“资”和“社”的问题,弄得太复杂,伤神又扫兴,只是和天南海北的朋友们聊聊家常吧。
这里我也不照搬村姑的模式,计算100元人民币可以买些什么,只是和朋友们逛逛市场,边感染节日来临的气氛,又领略一些苏州副食品的物价水平。

咱就不婆婆妈妈的唠叨了,跟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进古老的小街,体会节日市场气氛,了解苏州物价的行情。

猪肉是节日的主打食材,摊点虽然很简陋,但看上去那些猪肉还是很新鲜的,这里的五花肉、腿肉、排骨在14~16元左右一斤,比超市要贵15%~20%,但这里是新鲜肉,超市是冷冻肉。

地下盆里一个大猪头,好久没有见过了,拍个照,让朋友们也看看,有木有那位朋友要来亲个嘴,保证不会说你“非礼”。

牛腱,30元一斤。

老板娘正在切牛肉丝,问了一下,28元一斤(不切也是28元,切工免费
)

我们说到吃,往往是用“大鱼大肉”来形容的,照理来说大鱼要排在前面,因为我不喜欢吃鱼,所以抑之于第二
,今年的鱼不太贵,青鱼约9元一斤,草鱼在6元左右。

开好片的青鱼14元一斤。

看到两条大鲢鱼,问了一下都在15斤以上,已经卖掉了,10元一斤(一般小的鲢鱼约5元一斤吧)。

水晶般的太湖白虾,看了也很喜欢,个头很大,价钱不贵,17元一斤。

河虾就贵了,要50元一斤。

大闸蟹问了一下,根据大小在40~50元一斤,图上的大闸蟹是50元滴。

河蚌,2元一斤,烧个蚌肉豆腐,起锅时撒一些胡椒粉,也是冬令佳肴。


现场做爆鱼,以生胚计每斤19元(比其他菜场贵2元)可能是各大媒体报道过,也算是“知名品牌”了
,所以要贵一些吧。

“果木挂炉烤鸭”半只10元,但看上去有点脏兮兮的。

现场做蛋饺,每斤16.8元,买的人很多。

桂花糯米藕,每斤8元;边上的蜜汁莲心红枣每斤15元。

春卷皮子,每斤5元。

现烤的小蛋糕,每斤6元。

各种杂粮品种很齐全,我经常要买一些的,早上老婆用来煮粥,很香的。

那些干果、干菇可能全国的市场价格差距不大。

炒好的花生7元,南瓜子14元,香瓜子7元,比前几年贵一些。

黄豆3元,赤豆4.5元,大桂圆14元,草鸡蛋9元,洋鸡蛋4.5元,鹌鹑蛋7元。

韭黄6元,萝卜白菜就没有问,在几毛钱的范围内吧。

老姜很大很新鲜,价格自己看吧。

甜橙在2元钱上下,这样椭圆形的甜橙好似以前没见过。

大连的海蜇头,每斤70元,看上去很不错,以前贵的时候要卖到150元一斤呢。

本地的青菜,1.5元一斤,一烧就烂。

除了农副产品,我还看了一些日用品,这里的皮鞋我从来没有注意过,这次也算是“市场调查”了吧,还是国际性的
,看了一下,真的很便宜。既然这老板能生存,肯定也有它的市场。

10元6双的“内蒙古全羊毛鞋垫”,是不是羊毛就不好说了,但看上去还不错。

各种棉鞋在10元~12元不等,这位女同志手上的那双鞋底有树胶,可以在有点潮湿的路面上走走,还有点防滑,是12元一双。

小棉鞋很可爱,没有问价钱。

这件“羽绒服”80元(写好不回价),看上去样式还可以,但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

大饼油条是传统的早点,但现在很少吃了,一是怕地沟油,二是怕铝超标。

好久没有见过的“米饭饼”,小时候经常买的,1元钱一个,软软的香香的很不错。

芝麻7元钱一斤,量大从优;雪里红1元一斤,但看上去不怎么样。

黄酒专卖店,各种品牌的都有。
绍兴的“女儿红”我经常买,但不会在这里买,一般都在大型超市或是专卖店里买,价格相差不大,但零售店总有些不放心(可能也是多虑了)。
正念叨着呢,朋友送来了两坛女儿红。

坐在地上的乞讨者,不时地对行人说一些祝福的话,给钱的人还不少。

过年了当然也不能忘记了老祖宗,这一刀刀的锡泊做成元宝,用来祭奠S去的亡灵,让他们在九泉之下也过得宽裕点。

一般商场已经看不到了,不知价格如何,想来也不会很贵的。

一株株四季梅花、五色梅花,每株10元。

一些节日喜庆的张贴、挂件,生意也很好。

现在有点返璞归真了,木桶的生意很好,价格也不便宜。

可惜只有横幅,看不到展品,要不然也进去欣赏学习一下。

闲暇时,两隔壁的小老板摆起了棋局,也不影响做生意,倒也是悠闲自得。

这里就是位于莫邪路,葑门外的“葑门横街”,是苏州保留下来难得一见的市井文化了。


再看看我经常去的“欧尚超市”广告(上周的,本周的价格差不多),相比之下价格要便宜多了,只是要早上等开门,还要排个小队。
过一天,我又去了久光百货商场,去参加由博友喻小二的烹调现场展示,也拍了不少照片,那里的商品价格真是天壤之别了。这里的集市上100元可以买一件羽绒大衣和一双棉皮鞋,还能找回2元钱;在久光可能还买不到一双筷子(我看到展示台上的木筷子,问了一下,一双200多,活动期间打折约170元
),但里面的东西是绝对的精美,反正根据各人的经济情况和消费喜好就自己选择吧。
这次我是以带着朋友们逛逛菜市场来体会苏州的物价,下一篇我要带着朋友们边欣赏博友喻小二的烹调手艺,边了解一些高档精美商品的价位。
至于100元人民币能买些什么,就请朋友们自己选择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