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简介: 本工程属于综合性建筑,由两层地下室、地上一栋五层商业会馆、一栋24层办公楼、一栋三层商业裙楼、一栋三十一层住宅、两栋三十二层住宅组成,其中办公楼为框剪结构、商业裙房与住宅为剪力墙结构、地下二层设人防结构、其余为框架结构。此工程结构比较复杂,但是用GGJ2009处理较难的却是住宅楼的主体结构——剪力墙。这里,以住宅楼为例,进行分析。 如下图所示,工程中的剪力墙结构分为平面图和配筋详图。在平面图中,剪力墙与墙柱的标注没有分开,而是统一按墙标注;在配筋详图中,配筋大样的也是将墙柱与墙体一起设计。而GGJ2009中,墙体与墙柱是需要分开识别的。
本案例的难点在于: ①墙柱的配筋大样,不是独立的,而是依附于剪力墙一起进行标注。同时墙柱的形式各异、配筋复杂,如何快递完成大样的处理? ②因工程采用11G101系列平法图集设计,墙柱配筋中还存在并筋情况,如何保证纵筋根数与箍筋尺寸的准确,这也是一个问题。 ③墙柱配筋大样处理后,又如何在平面图上以整体进行绘制? 难道,遇到此类结构的剪力墙,我们只能用手工一点点的定义,一点点的绘制?这里,我把自己做工程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多提建议,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拿到这个工程的时候,因为有CAD图纸,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按照常规做法,先识别柱大样,再识别剪力墙和柱。仔细看了图纸后发现不行,这条路走不通,又琢磨了一下,决定按下面的思路进行。 整体处理思路:导入墙柱配筋详图→识别详图中的剪力墙→定义绘制墙柱→将详图中处理好的墙柱移动到平面图上。 1.导入CAD图 首先,将墙柱的配筋详图导入到软件中,执行【设置比例】,将放大比例设计的图纸按1:1的比例调整好,便于直接使用。 2.识别剪力墙 识别配筋详图中的剪力墙墙身与平面图上的操作一致:提取混凝土墙边线→读取墙厚→识别墙体。 通常在这样的图纸中,都会有墙身配筋表,所以我们在读取墙厚,定义剪力墙构件时,一定要按照配筋表,输入剪力墙的配筋信息,保证构件定义的准确性。 3.定义绘制墙柱 这里,我们不能通过CAD识别来定义绘制墙柱,因为这样设计的图纸中,墙柱是没有编号的。那我们怎么办呢? 这时,我们就会用到两个功能:【在CAD中绘制截面图】、【截面编辑】。 首先,在构件列表中选择【新建异形暗/端柱】,软件会自动弹出“多边形编辑器”窗口,如下图3,在窗口下方我们点选【在CAD中绘制截面图】功能。然后,进入绘图区描图,沿着墙柱的CAD截面绘制完成其截面尺寸的确定。这里,我们将墙柱的名称命名为“剪力墙名称-AZn/DZn”,如2#-JLQ1a-DZ1。 注:【从CAD选择截面图】功能,需要CAD图中墙柱的边线与墙体的边线是断开的,但往往这样的设计,墙体边线与墙柱边线是合并为一道线绘制的,所以,不能使用【从CAD选择截面图】。
① 截面编辑窗口中,依据图纸修改纵筋信息与箍筋信息,如下图4、5所示; ②执行【布置角筋】功能,软件自动按照墙柱箍筋定位的位置进行绘制,如下图6所示;
③按照图纸,布置边筋。因柱截面各边的纵筋根数不同,所以在纵筋信息中输入的是1B25,这样柱截面的哪一边有几根中部纵筋,我们就用左键点击该边几次,就能方便的将钢筋绘制好了,如下图7所示。这里,此墙柱的纵筋直径不同,所以,当我们绘制完纵筋后,要进行纵筋标注,然后将不同的纵筋标注修改为正确的配筋信息。 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柱截面配筋中存在并筋的时候,在绘制完该部分的箍筋之前,是不可以将并筋的配筋绘制到柱截面中的。因为“柱截面配筋”窗口中,纵筋之间的距离是按照该边纵筋根数平分的,若先绘制了并筋,则纵筋的配筋间距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该位置箍筋长度的计算。 ④按照图纸,绘制箍筋。根据箍筋的形式,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的画法,例如画矩形、画直线。遇到箍筋信息与默认设置不同时,我们也可进行箍筋标注,然后将不同的箍筋信息输入到相应的箍筋标注中调整。如下图8所示: 按照这样的方式,我们就可以逐一完成配筋详图中各个大样的处理了。 4. 将详图中处理好的墙柱移动到平面图上。 在构件树中,切换至CAD草图;然后我们执行【插入CAD图】功能,导入墙柱的平面图;执行【楼层块移动】功能,按照大样中标注的构件名,如2#-JLQ1a,将其范围内的墙身及墙柱均选中,移动到平面图中对应的标注位置,如下图9所示。 综上所述,软件就是我们用来算量的工具,怎么用全在于我们的思路。当我们熟悉了解了手里的这个工具,知道每个工程中我们要做什么,要算什么,我们就可以发挥其优势,来弥补我们手算的不足,从而提高算量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希望我的分享,能有助于大家,也希望大家多多交流,让我们更好的驾驭软件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