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科昆虫智慧图鉴:象鼻虫

 dzcha 2023-10-17 发布于安徽

    根据本“雕虫小集”公众号部分相关内容结集而成的《林木食叶害虫野外识别手册》已由中国林业出版社于2021年9月投资出版,并荣获“2021年度安徽省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和2023年“自然教育优质书籍读本”。

象鼻虫:世上最干的动物     

  • 识别口诀*象甲

象甲似象,身圆鼻长;膝状触角,长在前方。

  • 象鼻虫是什么虫?

象鼻虫又叫“象甲”,是对鞘翅目象甲科中所有昆虫的统称,因为它的成虫头前有一个大象鼻子一样的长喙(又叫吻、头管等)而得名。象甲科是昆虫纲,也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科,它们种类繁多,遍布各地,全世界已知50000多种象甲,常见的有米象、一字竹象等。

象鼻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幼虫、成虫以蛀食植物的组织为生。成虫行动缓慢,假死性强,一碰就落。绝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极少数水生。多数种类一年发生一代。 

  • 象鼻虫长什么样?

象鼻虫的成虫常呈长椭圆形。体壁坚硬,如同被厚厚的盔甲所包裹。身体颜色以褐、黑、灰等色为主,体壁表面常有鳞片、毛、刻点等。头部向前延伸形成长鼻状的喙,喙的前端有咀嚼式口器,用于啃咬食物,但不会咬人。膝状触角11节,着生在喙上。胸部比鞘翅狭窄,两侧较圆。前翅为坚硬的鞘翅,覆盖到腹部末端;后翅膜质,休息时折叠存放在鞘翅下,有的种类后翅退化而不能飞行。          象鼻虫幼虫通常白色,肥壮。各体节多横皱,无足,常弯成c字形。头部口器特别发达,能钻入植物的根、茎、叶或种子中蛀食。

  • 象鼻虫有什么生存高招?

  • 象鼻虫成虫身体含水量约为40%-44%,是世界上最干的动物类群。它们体壁骨化程度高,堪称世界上最硬的动物之一,导致它们抗挤压、抗跌打、耐干旱、耐饥饿能力强,能够在极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繁衍。

   

  • 成虫头尖喙长,口器长在喙的前端,喙两侧有专门收纳触角的沟槽,方便它们将喙插入植物组织深处进行取食。有些种类的雌象会利用长喙在寄主植株上咬出小孔,然后将卵深深地产入寄主组织内部,以保证卵的安全,幼虫孵化后能直接取食柔嫩多汁的组织。

  • 成虫身体颜色多灰暗、朴素,色泽多与栖息的环境相适应,不会引起捕食者的注意。有的种类胸背、鞘翅上能分泌白色、黄色等粉状分泌物,形成花斑,以模仿鸟屎或病菌来保护自己。这些分泌物容易脱落,脱落后还可再生。

  • 成虫行动缓慢,不善飞翔,有的后翅退化,为了逃避攻击,遇到危险,它们会装死、跌落,因为体壁坚硬,即使从高高的树上跌落下来也不会摔伤。待周围安全后它再偷偷地溜走。

  • 幼虫口器强大,能够钻蛀到植物的根、茎、种实等组织中取食、生活,安全而舒适地度过幼虫期并化蛹。

  • 最常见的米象雌虫会在米粒中产卵,虫卵能够安全通过目前的普通加工工艺而保留在其中,待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再孵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