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生物学渣 2021-06-06

基因不是脱离背景随机选择的,它一定要照顾到跟其他几个要素的关系,首先要考虑它与研究疾病的关系,这里要体现出创新性与相关性

这里的创新性不代表我们一定要选择全新发现的基因或者是研究背景非常稀少的基因,可以选择一个经典的基因,但他在我们研究的疾病领域没有过相关报道;或者经典的基因,相同的疾病领域,但是运用创新型的模型;再或者经典的基因,相同的疾病领域,但找到了新的突变。或者是我们研究一些真正创新性的基因,比如一些非编码的基因,microRNA,lncRNA或circRNA。

fig2.png

Fig2经典基因,同类疾病,不同基因修饰模型研究论文示例

这里是一个例子,研究同一个热门靶点基因Trem2在同一种疾病-阿兹海默症的作用,实际可以发表不同的研究论文(Fig.2)。第一篇文献运用了Trem2人源化基因修饰模型,第二篇则是使用Trem2的敲除模型。这提示我们研究经典基因在疾病中的功能时可以寻求不同的基因修饰模型,再加上找好研究角度及检测指标,实际上也可以体现创新性。

在讨论基因与疾病临床相关性时,其实讲的是基因在临床样本中是否有差异,包括表达的差异性,基因的突变或者修饰等等。而差异性又是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生存率等等挂钩。如果有,则必须在课题设计或者文章当中有所体现。那我们怎么去获取这些临床相关性的基因呢,一方面就是自己使用临床样本进行高通量筛查;或者是查阅一些临床实验文献;再或者找到我们所研究疾病的一些基因表达数据库进行查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