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春联如何张贴?[转载]

 楠竹WT 2012-01-22
本文引用自风雨春秋《传统春联如何张贴?》

 

       春联也叫“春贴”、“对联”、“门对”等,属于楹联的一种。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也是长期延续下来的一种风俗文化。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春联,起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传统贴春联的方法为,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但这两种春联贴法不能“混合使用”。

       要区分对联的上联和下联,一般看每一联末尾字的声调平仄。一般来说,末尾一个字是仄声(古汉语平声/现代汉语第三声、第四声)的为上联,末尾一个字是平声(古汉语上声、去声/现代汉语第一声、第二声)的为下联。

       这跟对联的格律有关。根据对联的格律,对联有仄起平落和平起平落两种格式。与律诗相同,对联上联的第二个字为“仄”声的称为仄起,第二字为“平”声即为平起,不管平起还是仄起,下联的末尾字都是平声字,则平落。如:

       仄起式上联第二字用仄声,下联第二字用平声(下同)。 

       功高斯不;理定自无
       ○○●●●  ●●●○“”为古入声字,所以是仄声。

       平起式上联第二字用平声,下联第二字用仄声(下同)。

       海内文章第;朝中宰相无
       ●●○○●  ○○●●○    “”为古入声字,所以是仄声。

       一幅湖山来眼;万家忧乐注心
       ●●○○○●  ●○○●●○

7、八言联平仄规格,仄起大都是四四断句,或三五断句

       梅芯花开,香分座;兰芽日长,秀毓阶。 
       ○●○○  ○○●●  ○○●○  ●●○
       回天地,琼田千顷绿;漾东风,小苑万花。 
       ○○●  ○○○●  ●○○  ●●●○

       酒能成事,酒能败;水可载舟,水可覆。 
       ●○○●  ●○●  ●●●○  ●●●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人间哪有空闲的光。 
       ○●●○●●○●  ○○○●○○●○

 10、九言联平起句式:
       塞翁失马,又岂知非;郑人覆鹿,只浑欲是。 
       ●○●●  ●○○○  ●○●●  ●○●●
     “”为古入声字,所以是仄声。

11、十言联大致采用四、六骈文体格式: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阶崇万级,俯临千幛奇。 
       ○●●○  ●●○○●  ○○●●  ○○○●○

 12、十言以上的长联,除平仄要求外,每一断句的最后一个字的平仄也要协调。如下文例句的这副对联,除每个断句平仄协调外,上下联每一个字,平仄都很工稳。

       此地可停留,剪烛西窗,偶话故乡风景。剑阁雄,峨眉秀,巴山曲,锦水清涟,不尽名山大川,都来眼;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忘先哲典型。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

       区别对联上联和下联的其他方法

       一是按因果关系分。“因”为上联,“果”为下联。比如:

       因为只有“城乡富”这个“因”,才会有“衣食丰”这个“果”。

       二是按时间先后分。时间在前为上联,时间在后为下联。比如:

       “辞旧岁”在前,“迎新春”在后。

       三是按空间范围分。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后。比如:

       这副春联中的“国”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国”在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