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才女一清照

 乡下老太 2012-01-30

 

 

 

 

月满西楼凭阑久 千古才女一清照

 

                                  

 

    在上中学的时候,我特别喜欢李清照的词。记得笔记本上有十几首她的词,闲暇背诵时,犹如溪边小径散步,闻泉水潺潺,野花堤岸,芳香迎面。今年寒假里,找到一本《李清照词全集》,读得昏天黑地,融入其中,乐不思食……

 

    李清照所有的文学作品,诗,词,和文,全部的作品加起来也就不过七八十篇,但就是凭着这区区的七八十篇作品,她居然能够和李白、杜甫、陆游等男性的大作家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平起平坐,甚至成为太阳系当中一道亮丽而独特的风景。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环形山,用15个世界名人的名字来命名它们,李清照就是其中一座环形山的名字。我想,这大概应该是在外太空惟一一个用中国古代女性的名字命的天体了。这体现了李清照在世界文坛的地位和价值。

 

 

欢快的少女——“绿肥红瘦”

                   

    她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李格非以文章名世,深受苏轼的器重,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李清照从小濡染于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加之其资质超凡,“性偶强记”,少时即有才名,欣赏她的《如梦令》: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这是一篇追述往事之作,写的是少女时代的一次郊游。调子活泼轻快,语言明净,画面优美,你都能想到眼前那种非常绚烂的景象,灿烂的晚霞,静静的湖面,绿色的荷叶,白色的荷花,还有醇香的美酒,还有她们欢快的笑声……她们是一群人在玩儿,玩儿得很高兴,高兴在哪儿?就是大家比赛谁划得快,箭一样地栽到藕花的深处,然后“惊起一滩鸥鹭”,扑啦啦的,一群的水鸟从一望无际的田田的荷叶当中飞起来。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浓睡醒来,宿醉未消,就担心地询问经过一宵风雨,窗前的海棠花怎样了?“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用语简炼,又很形象化。

 

 

新妇的柔情——“人比黄花瘦”

                     

    清照十八岁时,与赵明诚结婚。赵明诚是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对金石图书颇有研究,学识渊博。这一对情侣真可谓品学匹配,志同道合。结婚以后,夫妇二人填词吟诗,时相唱和,赏玩书画,研究金石,生活充满诗情画意,十分美满。他们为“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明诚竟辞官不做,夫妇“屏居乡里”十多年。清照常常雪天“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明诚常为搜集金石名画四处奔走。每得佳句或真迹,常摆宴祝贺,举杯畅饮。在他们的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景:二人饭后来到书房,沏上茶,清照指着一大堆书对明诚说:“我说出一典故,看谁先猜出在哪本书、哪卷、哪页、哪行上,猜对了,先喝茶。”二人常一边猜一边嬉戏,笑得前仰后合,茶倾满身,结果谁也喝不成。

 

    婚后二年,赵明诚奉旨出仕,夫妻暂离,李清照甜蜜宁静的心弦于是弹奏出一首首略带苦涩和忧怨的望夫词。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抒写伉俪深情,倾吐相思之苦,相思之情太深,太苦,无法消除,也无法掩饰,“才下眉头”,指眉尖紧皱,流露出一种相思痛苦之情,这情刚刚抑压了下来,“却上心头”,即又转移到了心头,依然伤怀。夫妻感情真挚深笃,写来坦率大方,让人为之折服。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词我们大家都太熟悉了,这重阳节的时候,愁云惨淡,没个好心情,为什么没有好心情?因为我的那个他,不在家,很简单;所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该词抒写与丈夫分别索居的孤苦之愁,道出一般女性压抑在内心深处不敢轻易道出的情感,曲尽人意的剖白,清新淡雅的格调见出作者深于言情的特点。暗示相思之苦,忧愁之深,为千古名句。

 

 

凄凉的寡妇——“满衣清泪”

                     

    建炎三年(1129),赵明诚任湖州知州,六月十三日,正是盛夏时节,赵明诚离开池阳。七月末,李清照得到明诚卧病不起的消息,当天她就乘船东下,日夜兼程,火速赶到建康,与丈夫见了最后一面。靖康之难发生后民族的悲剧、时代的剧变,使她卷入了苦难的漩涡。从此,李清照开始承受国破、家亡、夫死的剧痛,她的词风顿时变得凄苦。其心境与词境也随之发生变化,由轻盈的叹息变为深重的忧伤。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词人漂泊天涯,远离故土,年华飞逝,两鬓斑白。“难看梅花”,则是指国家的遭难,而且颇有经受不住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她哪里还有赏梅的闲情逸致呢!身世之苦、国家之难揉合在一起,一首小词,把个人身世与梅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托了遭际与情思。构思甚巧而寄托甚深。

 

    当李清照耳闻目睹南宋小朝廷只求偏安、不思抗敌的现实,忧国伤时,悲愤交加,写下了掷地有声的铿锵诗——《夏日绝句》,为后人所称道。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写诗歌颂项羽宁肯一死以谢江东父老的英雄豪气,谴责赵构苟且偷安的可耻行为。诗中赞美项羽兵败后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于乌江的壮烈行为,嘲讽斥责南宋统治集团仓皇南渡,偏安一隅,苟且偷生,不思恢复的懦弱无能。全诗语言明白,诗意爽朗,感情沉痛悲愤。

 

    李清照出身于宦门,但不慕权贵,敢于大胆发表政见。她早年不避风险,上诗救父;对公爹赵挺之升为宰相,不以为贺反而写诗嘲讽:“炙手可热心可寒。”早在青年时代,她就以唐玄宗荒淫误国、招致安史之乱的历史教训,劝宋徽宗:“夏为殷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俱在。”

 

                  

孤苦的老妪——“凄凄惨惨”

                        

    人到晚年喜欢回忆,李清照也不例外。在她的回忆当中,不断闪现的是她和赵明诚在年轻时候的美好岁月。可是现在只有她孤身一人独守空房了。“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充分地表达了李清照在孤独生活中沉重的哀愁。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晚年的李清照,越是孤独寂寞,越是思念丈夫赵明诚。怀着对于过去生活的深深追惜。“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饶有新意。

 

    再欣赏她写的《声声慢》。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我们在读它的时候,觉得非常地顺畅,全部都是寻常话语,说的都是大白话,每一句都很寻常,但又好像不寻常,每一个字用得都非常地明白,但是好像又经过了千锤百炼,这就是李清照在艺术上的一个很高的成就。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即公元1155年,李清照在临安去世。李清照一生没有子女,去世时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人提,守着一个孤清的院落,只有秋风旋着黄叶在门前徘徊……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竟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