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特点关系

 鲁西文苑 2012-01-31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特点关系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质检中心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构成了我国农产品认证的基本框架,正确理解三者的概念、内涵、相互关系和发展状况,对促进农产品质且安全工作,推动生产,引导消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基本概念

无公害农产品是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有机食品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生产出来的,经过有资质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颁发证书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

主要特点

由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生的背景、追求的目标和发展的过程不同,形成了各自典型的特征。

   目标定位:无公害农产品定位于规范农业生产,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绿色食品定位于提高生产水平,满足更高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有机食品定位于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产品质量水平:无公害农产品代表中国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依据标准等同于国内普通食品标准;绿色食品达到发达国家普通食品质量水平,其标准参照国外先进标准制定,通常高于国内同类标准的水平;有机食品达到生产国或销售国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强调生产过程对自然生态友好,不以检测指标高低衡量。  

生产方式: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是科学应用现代常规农业技术,从选择环境质量良好的农田入手,通过在生产过程中执行国家有关农业标准和规范,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绿色食品生产是特优良的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常规农业技术结合,从选择、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人手,通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执行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减少化学投人品的使用,并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有机农产品生产是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即在认证机构监督下,建立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

    认证方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依据标准,强调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检查检测并重,注重产品质量;有机食品实行检查员制度,国外通常只进行检查;国内一般以检查为主,检测为辅,注重生产方式。

运行方式: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行政性运作,公益性认证;认证标志、程序、产品目录等由政府统一发布;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绿色食品认证是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质量认证与商标转让相结合。有机食品认证是社会化的经营性认证行为,因地制宜、市场运作。

    法规制度: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遵循的法规文件有农业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令第12号《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与国家认监委联合公告第231号《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农业部与国家认监委联合公告第264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程序》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绿色食品认证遵循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有关证明商标注册、管理条文;有机食品认证按照欧盟2092/91条例、美国联邦 "有机产品生产法"、日本农林产品品质规范 (JAS)等有关国家或地区的有机农产品法规。我国的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正在制定之中。

    采用标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采用相关国家标准和农业行业标准,其中产品标准、环境标准和生产资料使用准则为强制性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为推荐性标准;绿色食品采用农业行业标准,为推荐性标准;有机食品采用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 (IFOAM)的基本标准为代表的民间组织标准与各国政府推荐性标准并存,我国的"有机产品标准"正在制定之中。

相互关系

   1、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是经质量认证的安全农产品;

  2、无公害农产品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的基础,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在无公害农产品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

3、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注重生产过程的管理,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侧重对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控制,有机食品侧重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控制。

发展状况

 (1)认证体系主体框架基本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农业部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下设3个行业分中心,各省明确承办机构64;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培训检查员328名·委托环境检测机构115个,委托产品检测机构83个,聘请评审专家80名。绿色食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直接委托省、地级承办机构42个,省级委托地市级管理机构180个,县级管理机构840个,培训检查员2369人,委托环境检测机构59个,产品检测机构20家,聘请标准专家40人、评审专家50人、咨询专家439人。有机食品: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设立分支机构38个,培训检查员78人,聘请技术专家32人。

(2)认证产品迅速增加。截至2003年底,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71个,产地认定7758个,地方产品认证7119个。顺利完成了4省的统一转换,另有6个省的转换工作正在进行,基本形成了全国一盘棋;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2047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总数达到4030个。产品实物总量3260t,其中加工产品占70%,初级农产品占30%,认证有机食品企业102家,产品231个,实物总量13.5t,以初级农产品为主。

正确处理“三品”的发展

   顺应形势,把握重点鉴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状况以及实现"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既定目标的要求,无论是从政府管理公共事务、保证公众安全的职责出发,还是从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抓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普遍性出发,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目前农产品认证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最为紧迫的任务,也是需要着力解决的主要矛盾。今后,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了保障,生产者和消费者可能更多地追求优质、营养环保和高效,绿色食品可能成为继无公害农产品之后的主要认证产品。有机食品由于我国耕地资源问题,只会是少量产品。因此,当前农产品认证工作应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主体,以绿色食品认证为先导,以有机食品认证为补充。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我国幅员辽阔,农业资源丰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有很大差异。虽然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当前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有普遍性的工作,但对部分适宜和已经具备发展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的地区和企业,不能忽略自身的特殊优势,应根据本地区条件和市场的需求状况,积极选择,有所侧重,突出特色,扩大影响。一般来说,立足国内市场的大宗农产品及组织化程度不高的生产单位,适宜开发无公害农产品;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农产品及组织化程度较高的生产单位,适宜开发绿色食品;针对国外市场,并有一定的有机食品市场需求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适宜开发有机食品。总之,在选择认证产品的种类时。应在认清 "三品"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本地资源条件和生产水平,结合市场需求状况,准确定位,予以选定。

    抓住机进,打造品牌  农产品认证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通过第三方的信誉保证,促进产地与市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连接和互动,为生产者树立品牌,帮消费者建立信心。因此,在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时,一定要有品牌意识,应注意赋予产品有利于产权保护的名称和商标,建立有利于不断提升品牌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各地区及企业应积极把握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狠抓农产品认证工作的有利时机,将质量认证与创立和提升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地方品牌相结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使农业发展进人用品牌吸引消费、以消费引导生产、靠市场需求拉动产品供给的良性发展轨道,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的"三增"问题。 

 
 
打印本页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