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的边界与终结:身欲与心欲
你不控制欲望,就会被欲望所控制。 贪欲是个无底洞,你永远也填不满。所以,人需要学会自制,不断反省自己,看清楚哪些东西是应该得到的,哪些东西是不应该得到的,得到的东西多少为宜。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思考问题和做事情才能有止有度,从而让自己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每个人都需要自我分析一下,哪些是合理的欲望,哪些是超出能力的过分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然后对造成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作较深层次的分析。 快乐的能力源于良好的心态;而良好的心态则来自于对欲望的控制。人一旦控制不住欲望,则就会被欲望所控制。“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而快乐也是如此。 所谓知足常乐。欲望是无休止的,如果你不控制欲望,则必然为欲望所控制。人生就是如此简单,快乐也并不复杂,一切都看我们自己。 给欲望设置边界 普通人丧心病狂的例子太多,注意观察就发现,特征就是,明明知道有风险,还继续下去,那就是很危险的事情。在《蜗居》中,当海藻知道继续下去意味着什么,还要继续,明明知道自己无法消受那样的财富,但是还要继续。而宋思明就更明显了,随时知道自己的风险,但是还要继续玩火。这都是丧心病狂的体现。当然了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看,似乎并没有什么,一切都是那么顺其自然,每一步都合情合理。就不说那个追刘德华的傻粉丝了,稍微分析就发现忘记给欲望增加边界。 给欲望增加边界,超过边界的时候随时准备退出,不要把所有的都赌进取,其实巴菲特就是一个善于给欲望设置边界的人。否则就是愚蠢的赌徒,遗憾的是愚蠢赌徒式的人如此的广泛存在。 这里要说明的问题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如何掌握自己欲望的边界,其实比掌握如何赚钱的技巧要重要得多。 欲望的边界 人一旦进入结构性社会,人的原始欲望便随着社会发展日趋膨胀而复杂,其中最具挑战性与颠覆性的当属权力欲望。 欲望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是动力源,输送着涌流不竭的驱动能量,是为阳面;另一方面,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无规矩的欲望又成为阻滞乃至亵渎文明的“无花果”。权力同样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它的普遍性和规制性,成为社会良性运转的刚性力量,是为阳面;另一方面,无制约的滥权又成为社会的毒瘤,害人乱世,是为阴面。欲望的阴面与权力的阴面一旦相嵌,势必患害无穷。可见欲望边界的设定考验着人的理性与智慧。 “欲望的边界理论”: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事物、现象、规则等,都是各种欲望冲突的结果,是各种欲望相互妥协的“边界”。小到 A4纸的尺寸、区别针的形状,大到国界的划分、阶级的对立等等,无不如此。而且,这些边界会随着各种欲望或欲望表现形式的创生、发展、衰落、灭亡而不断移动,此种移动的外在表现就是世界的变化和社会的变革。 说成道要“无欲无求”,是说个人的成道之心不容“贪、瞋、痴”,需随缘。 而求得解脱之道,恰恰是佛祖的诉求,甚至在某一时刻成为其欲望。 说“无欲无求”是一种至高的人生状态,实际上也使“无欲无求”变成了一种欲望和诉求。 缘 佛家讲“一切随缘”,道家讲“道法自然”,实际上都阐述了“不强求”之理。 同理,“缘”也是强求不来,也强求不得的。 我们通常感知到“缘”之存在的时候,都是在不经意之间,而不会在设定之时。 那么,会不会有一种情况是,“缘”到来了而不被你感知? 这恐怕还得问问你内心的诉求吧? 我们的存在,其实就是自然而然的诉求。 诉求会跟随生命的流动不停地延展、变换,以致发展成为我们的目标、使命、理想和欲望。 我们会经常问自己,某一阶段(今年、明年、后者下一个)的目标是什么?我背负了某种使命吗?我的理想还存在吗?这到底是我的理想还是欲望? 这个时候不妨“撑一支长蒿,往青草更青处漫朔”,追根溯源,拨开层层迷雾,扒去层层泥土,找寻诉求的原点。 也许,一切就简单了。 如何控制欲望? 欲望是双面人,正面是天使,背面是魔鬼,欲望一旦失控,就会被魔鬼引向邪恶。 《礼记·礼运》中言,人有“六欲”。何谓“六欲”?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怎讲?人要生存,生怕死亡,要活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于是嘴要吃,舌要尝,眼要观,耳要听,鼻要闻,这种人在生理上的需求和欲望,就是“六欲”。人的“六欲”是本能的欲望,与生俱来,无师自通。人生有欲,是为了生,但凡事都有一个度,“欲”也不例外。“欲”超过了度,就会成为生命的负累,会使人堕落,会使人丧失天性,走上万劫不复的道路。因此,人在面对种种欲望的诱惑时,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步骤或方法: 1.欲不逾矩,欲不损德。 人是欲望的产物,生命是欲望的延续。渴望物质上的富足,追求事业上的成功,谋求仕途上的发展,争取人生中的精彩,这都是正当的欲望,人也正是在追求实现这些欲望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的。但前提条件是,欲不逾矩,欲不损德,欲要受道德的约束,法律的束缚,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成克杰、胡长清、李真、马德等高官,“人之初,性本善”,但后因私欲膨胀,无视党纪国法,放纵欲望,损集体利益,损国家利益,取非礼之财,为非礼之事,结果沦为贪官,自毁前程,走上犯罪之路。 2.清心寡欲,给心灵松绑。 人只要活着,就有欲望,欲望就像空气无时不与我们同在。襁褓中的婴儿有吃奶的欲望,坐在课堂里的学生有读书的欲望;出入招聘会的大学生有求职的欲望,田里劳作的农民有丰收的欲望,小商小贩有赚钱的欲望,从政的白领有升官发财的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沉淀,环境的改变,生活的磨砺,命运的转变,欲望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塞满了头脑,装满了心胸,我们像个陀螺转个不停,又像负重的骡马挣着命地前行,我们感到累,感到苦,感到活着的艰难,感动生不如死。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的欲望太多造成的,我们可以不这样活着,可以活得轻松愉快——放弃心中的杂念私欲,清心寡欲,给心灵松绑。 3.节制欲望,知足常乐。 4.分清良莠,优化欲望。 人的欲望有良莠之分,正邪之别。探索欲、求知欲、成才欲、奋斗欲、奉献欲等,是积极的欲望追求,能给人带来奋进的动力,使人不断进步,不断提升人格;而权力欲、金钱欲、美**、霸占欲、毁灭欲等,是消极的欲望追求,给人带来的是道德的沦丧、人格的堕落,使人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面对众多的欲望,人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弃之。 5.记下警句,警示自己。 为控制自己的欲望,特别是控制对金钱、权力、美色的占有欲望,可记下一些警句,时时警示自己。如:莎士比亚说;“情欲犹如炭火,必须使它冷却,否则,那烈火会把心儿烧焦。”塞·约翰逊说:“人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克制自己的本能的冲动。”中国谚语:“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不要让欲望控制自己 每个人都有欲望,也正是因为有了欲望,才有了前进的动力。而且,人与动物不同,人除了温饱的原始欲望,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比如穿衣,要穿各种各样的好看的衣服;住宿,住越来越大的漂亮房子;坐车,坐越来越高档的名贵汽车等等。但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控制欲望,而不能让欲望控制自己,始终把欲望控制在一个圆圈内。欲望可以不停前行,但绝不能出圈。如果欲望无止境,任由其发展,最后的结果只能利令智昏,坠入深渊。 即使你得到的是整个世界,但丧失了自己的生命,那么,你也得不偿失。因贪婪得来的东西,永远是人生的累赘。贪婪轻则让人丧失生活的乐趣,重则误了身家性命。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这或许便是贪婪的代价。 贪婪的人,总被欲望牵引,被欲望控制,结果只能让自己坠入深渊。尽管人性中的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但若沉湎于欲望而不能自拔则称之为贪婪。贪婪使人迷惑,在不自觉中丧失了理智,直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时,惊醒却为之已晚,让本来的一件好事成了遗憾的事情。 欲望总是无止境的,尤其在钱财方面,因此才导致一些原本拥有一辈子也花不完家产的巨富最后落得个一贫如洗甚至自杀的下场。人的确需要欲望,否则也就没有生活的乐趣和动力了。但是,欲望必须有一定的限度。 贪婪的人总是任由欲望放纵,因此常怀有私心,一心算计,斤斤计较,永远体会不到生命的乐趣。 可以说,人只有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欲望,才会生活得幸福。反之,如果贪得无厌,那么陪伴自己的就只有痛苦了。而且,贪欲与痛苦是成正比的。 贪欲是个无底洞,你永远也填不满。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人类欲望本身并没有贪欲,如果一个人从烟雾弥漫的城市来到一个松林里,呼吸清新的空气,谁也不会说他消耗氧气是过于贪婪。贪婪是从一个人的需要和另一个人的需要发生冲突开始的,是由于必须用武力、狡诈、盗窃,从他人手中把快乐和满足夺过来而产生的。” 让欲望控制而变得贪婪的人往往会利令智昏,缺乏理智,最终什么也得不到。贫穷的人只要一点东西就可以感到满足,奢侈的人需要很多东西也可满足,但是让欲望控制的人却需要一切东西才能满足,所以他们总是不知足,他们天天生活在不满足的痛苦中。 人一旦被欲望控制住,就会变得越来越贪婪,头脑就像涂了猪油一样,变得骄横而不可一世,做起事情来只会想着自己如何才能多得,如何占有一切,可结果却适得其反。 所以,人需要学会自制,不断反省自己,看清楚哪些东西是应该得到的,哪些东西是不应该得到的,得到的东西得多少为宜。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思考问题和做事情才能有止有度,从而让自己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每个人都需要自我分析一下,哪些是合理的欲望,哪些是超出能力的过分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然后对造成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做较深层的分析。 从人性角度上说有8种欲望。 生存欲——追求生命与存在 从这个层面上说,人都是为生存欲望所控制的。那么,企业要想马儿跑,就要给马儿吃草。要想员工很好地工作,首先要给予他薪资奖励,满足他的生存需求。另外,企业员工的积极上进其实就是追求生存的一种表现。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在其内部进行和谐的竞争赛,目的是让员工在基本的欲望驱动下,争先并积极地工作,发挥自身优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员工与企业双赢的目标。 占有欲——追求所有权 思科总裁钱伯斯曾经宣布,在思科的每一位实习生都有资格获得公司500股的股票期权,这些股票将分为五年兑现。当然,思科向实习生提供股票期权,是为了招聘大量的人才。但是,思科正是把握了人才内心追求所有权的欲望,并很好地利用这种欲望,得到了最优秀的人才。 其实不仅思科公司如此,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吸纳员工入股。吸纳员工入股,在一定程度上使员工成为企业的所有者,既满足员工的占有欲望,又大大激发了员工的责任心。 安适欲——追求内心安宁 那么针对员工的这个心理,我们的企业领导者就要给员工一定的压力,有效地刺激员工的安适欲望。比如在平时常给予员工这样的暗示,如果不好好工作,那么你就有可能被炒鱿鱼。从反面刺激员工追求安定的欲望,那么员工害怕失去安适的工作和生活,就会争先恐后地尽力工作。所以有效地控制这种欲望,可以改变员工的工作行为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情爱欲——追求爱与被爱 关爱你的员工,给予员工家的归属感。因为人是敏感的动物,很多时候人都是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怀和认同。尤其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员工,他渴望融入集体,希望得到上司的关爱。所以,我们的企业领导者,不要只关心员工为你创造的价值,更要关心员工的生活,员工有困难,要尽力帮忙解决。 给员工人性化的关怀,员工就会把企业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给员工人性化的关怀,就会跟随你为你效命。 平衡欲——追求和谐与公平 人都是追求平衡的,企业领导者要有效控制员工的这一欲望,让员工觉得是欠了你的,这样他就会回报你。战国时期卫国大将吴起治军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爱兵如子。有一年,吴起率军进攻中山国,一个士兵身上长了毒疮,生命垂危,必须把毒疮里的脓血排出来。吴起听说后,用嘴巴为士兵吮吸毒汁,士兵相当感动,甘愿为吴起去死。正所谓“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其实,人都是不愿欠别人的人情,说得俗一点,想让员工去做,就让他感觉亏欠了你。 表现欲——追求分享与出众 山姆大叔相信,每个人都应当成为创业家,于是他将公司的信息与每一位员工分享。他认为,所有的员工都应参与到沃尔玛不断改进的过程中,给予员工表现的机会。这就是沃尔玛成功的关键。 人人都希望获胜,都追求表现出众。那么作为一个领导者,必须认识到员工的成长需求,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为他们提供新的成功机会,满足员工的表现欲。 探求欲——追求新知识与新体验 成就欲——追求成就感 过度地追求欲望是健康的大敌。人有七情六欲,有财欲、物欲、权利欲、色欲、食欲等,欲望可以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当一个人觉得欲望得到满足时,心理就会平衡,比如有衣有食就知足的人心态会比较阳光。但是追求欲望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有的人对自己应有的、适合自己的、在道德允许的范围内的事物产生并满足欲望,而有的人则贪得无厌。俗话说: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对于前者这种人追求欲望应该属于积极的,自然后者这种人追求欲望就是消极的表现。心理学大师罗杰斯需要层次论里的五个层次需要就是说的七情六欲,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心理就会出问题,所以积极的欲望对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如果过分地、消极地追求欲望,将会影响身心健康,比如:一个人刚在家吃晚饭,而又被酒店里的山珍海味所诱惑,控制不住自己的食欲,吃进去很多东西,结果对身体造成伤害;一个对财欲过分追求的人也是如此,他们为金钱而伤害到亲朋好友,结果弄得除了金钱之外什么都没有,人际关系很僵,亲情、爱情、友情都远离而去,自己变得很孤独,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管理自己的欲望,需要有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心理调节功能,当我们有消极的欲望出现时,最好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可以减少对欲望的要求,也可以采取认知调节法,从另一个角度得到自己该得的满足感。 必须用正义、强硬的态度,才能终止敌人贪婪的欲望,否则,敌人得寸进尺。未来的战争就不可避免了,这是软弱的最终结果,事物发展的必然结局。 心欲 善用你心中的欲望,因为它是你人生列车的火车头,愿你小心在生活的铁轨上划出灿烂的轨迹。 权欲、物欲与心欲 权欲、物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