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文化强市的宜宾路径

 蜀南孺子牛 2012-02-04
接续千年文脉催生时代魅力
——解读文化强市的宜宾路径
 


  
  编者按:1月24日,四川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接续千年文脉 催生时代魅力——解读文化强市的宜宾路径》一文,全面反映我市在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取得的成绩。该文的刊登在充分肯定我市建设文化强市成绩的同时,也为我市在新的一年里进一步推进文化强市更好发展增添了信心,鼓舞了士气。本报特将此文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宜宾,不仅在经济实力上长期领军川南,在文化建设上也独具优势:
  拥有全省最大的考古发掘现场,不可移动文物数跃居全省第二;
  在全国首创 “一馆一团一车”:一个馆组建一个专业演出团体,拥有一辆流动舞台车。在全省率先完成文化体制改革;
  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
  ……
  2011年12月30日,宜宾市委四届二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宜宾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与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相适应的文化强市,将宜宾建成区域文化高地。

  
文化强市构建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强市在于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在于人的素质的提高。”这是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对如何构建文化强市的认识,也是宜宾市委成员的共识。在建设文化强市的八项主要任务中,“大力实施'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提高核心价值的凝聚力”排在了《决定》的首要位置。
  盖一座水泥楼房易,搭一座精神乐园难。建设文化强市,宜宾从来不走捷径。
  早在2008年,宜宾即开始构思文化强市的决定,为求务实,连续3年反复调研修改。其间,思想意识形态、人的素质提高,被逐步摆在了首要位置。
  此后,宜宾市民连续两届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在全省21个市州中独一无二;原创现代大型川剧《槐花几时开》在宜宾诞生,成为新川剧的杰出代表……
  为提升市民素质、培养人才,《决定》提出设立“宜宾公民道德奖”;要求深入实施包含乡土文化人才在内的“五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和文化名家培养工程;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等。
  记者发现,在文化人才培养上,《决定》不仅设立了各种奖项,而且增设了文化人才特殊津贴,将建立不分身份级别学历、更加开放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与贡献、能力直接挂钩的分配激励机制。
  宜宾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游开余表示,人才培养的创新主要是为了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并将目标指向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文化名城扛起川南大旗

  三江汇流处,宜宾从远古走来,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最能体现宜宾文化特质和文化形象、最响亮的文化品牌。”《决定》中如此提到。
  2009年,有着四千年酿酒史的宜宾被命名为“中国白酒之都”,历史与现代在杯酒间交融,名扬国内外;
  2010年,由国家博物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机构的专家组成“五尺道”考古队走进宜宾,六道并行通川滇的地理奇观展现在世人面前,古代南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在耳边再次响起;
  2011年,向家坝库区考古发现把宜宾的人文历史从2500年提早到了4500年,整整2000年的历史无限度地丰富着宜宾的文化底蕴。
  ……
  时间的车轮缓缓滚动向前,岁月的年轮却依然那么清晰生动。
  “历史告诉我们,宜宾自古以来就是川南文化重镇。当今,我们不仅要在经济建设上走在川南的前列,在文化繁荣和发展上也应该成为川南的旗帜、川南的桥头堡,这是当代宜宾人的重大使命。”对于宜宾本土文化,宜宾市市长徐进有深刻理解。
文化从来都是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在《决定》中,记者不仅看到了以宜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以李庄古镇、龙华古镇、夕佳山古民居等为依托,打造名城古镇文化旅游产业带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而且看到了立足宜宾文化产业特点,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等举措。

  文化投入“十二五”力争超100亿元

  “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文化总投入达到100亿元以上。”
  “从2012年起,除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外,市级财政新增文化事业发展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每年安排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新增安排新闻媒体建设发展专项资金不低于500万元……”
  资金投入作为重要保障,写进了《决定》的第三部分。“资金数目在通常情况下是不会写进党委的决定的,这次为了文化强市发展,无疑是破了回例。”数据跃然纸上,让宜宾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德生敏感地意识到了《决定》的与众不同。
  《决定》在宜宾当地的文化新闻单位、文化产业发展企业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积极的连锁反应。
  走访宜宾日报、宜宾晚报、宜宾广播电视台、宜宾新闻网等当地媒体,多个文化项目已开始调研或初步立项;走进普什集团3D公司、丽彩集团等文化产业发展大户,《决定》已成为公司高层人手一份的必读文件。
  为建设区域文化高地和与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相适应的文化强市,宜宾在《决定》中不仅明确了投入保障,还明确了政治保障和政策保障。今后,宜宾市委将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文化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将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研究部署、组织实施、督促检查,并把建设文化强市的政策转化为具体的文化项目,切实找准文化强市建设的抓手和载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