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希贵学校管理沉思录⑩

 任老三 2012-02-06

李希贵学校管理沉思录
 

      决策应放在信息获取最充分的层级进行

      曾经研究过一些学校的办公会记录。其中,在一所学校行政办公会的记录中发现,在期中考试之后的半个学期里,竟有五次办公会都有同一个议题:学生公寓的管理。深入访谈才明白,每一次研究,参会的领导们或因为有许多具体问题不清楚,无法形成统一意见;或因为想不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无法拍板,议题只好一拖再拖。直到第五次研究时,校长急中生智,带着部分与会者来到了公寓现场。不曾想,两位公寓管理员的几句话,拨散了五次办公会的迷雾,事情在10分钟就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我倒不是提倡大家事事都到现场召开学校办公会,也不是想证明过去那句常挂在嘴边的老话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因为,许多时候,群众是英雄,领导也是英雄,只是要看他们是在处理什么事情。在一所学校里,每天都会有一些事情需要决策,但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推到校长室,甚至拿到办公会上去研究。因为,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科学的决策,应该放在信息获取最为充分的层级进行;哪个层级的事情,往往需要靠哪个层级的大家智慧去解决。只有如此,管理才有可能切实、高效。

      我在潍坊市教育局工作期间,市政府设立了一个市政府教学成果奖,这个奖项是市政府三大最高奖之一,每年由市政府发文件表彰,市财政全额拨付奖金,每年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由市领导亲自为获奖者颁奖。按道理,获奖人员的确定是市政府常务会议的权力,然而,我们没有那样做,甚至连教育局的局长办公会也不对此进行决策,而是委托一个专家评议委员会去审定。因为,他们掌握着充分的信息,最清楚教学成果的内涵和外延,最后得出的结论也往往足以服众。最后,我们只是把这个专家确定的结果拿到局长办公会、市政府常务会上广而告之罢了。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真的把决策推到市政府的常务会议上,分管工业、农业、财政、城建的市长们该说些什么是好?如果不是从事实出发,而是从权力出发,又会得出一个何等的结果?

      在一次培训中,曾经参加过一个邮件的速递游戏:速递公司的总经理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将客户的几十个邮件递送到收件者手中。游戏中,10员工面对着从总经理部门主管等十几位管理者。这些管理者没有参与过速递的实战,而是在一起商量决策,他们起初莫衷一是,最终又屈就妥协,达成了一个对员工进行管理、却让员工们啼笑皆非的措施。后来,尽管员工尽其所能,但最后递送邮件的结果却难以让客户满意。

      游戏结束后,当培训者要大家谈一谈感想时,一位员工感慨地说,本来我们10位员工商量着,会干得非常漂亮,不想都让领导们给搅坏了。话是说得刻薄了些,可仔细想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也常常干一些诸如此类的事情吗?

      寻找学校管理的起点

       2008年,我校首届十佳学生表彰活动搞得隆重热烈,策划者将许多著名的成功人士和杰出校友请到表彰现场,让他们为十佳学生颁奖并寄语全校师生。设计者还别出心裁地安排获奖者走红地毯,无论是受表彰的还是参加活动的同学,都深受感染。于是,在接下来的学生最喜爱的十大校园活动评选中,十佳表彰活动榜上有名,位列第四。

       第二年春天,第二届十佳表彰活动如期进行。策划者凭主观以为,既然上届活动如此成功,且已在评选活动中证明是学生喜爱的活动,于是,不由分说,就原版复制了首届的流程,而且还美其名日为学校的保留项目。结果,在接下来的学生最喜爱的十大校园活动评选中,十佳表彰不仅没能保持第四,连前20名里也未见踪影。

       为什么?

       深入访谈我们才明白,对于学生来说,一个活动可以承载许多价值追求,也可以设定若干教育目标,但有一个东西是不能丢的,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字。离开了的要素,就很难吸引他们,也就很难实现设计者的初衷。

       事实上,这个字,正是我们学校管理者开始设计学校管理活动的起点,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面对着的是青春花季的少年。离开了这个,管理工作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

      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梳理了全校的学生活动课程,逐一探讨、改造,把字锻打到了所有的活动里。譬如每年两次的运动会,过去春季一直是趣味运动会,秋季是田径运动会,年复一年,从运动项目到组织形式基本不变。有了这样的启发之后,我们便字当头,把春季运动会演绎为寻找童趣、青春拓展和职业模拟运动会,或开展儿时的游戏、或把孩子们拉到社会的拓展基地、或让他们模拟不同的行业人士参加运动会。我们把秋季田径运动会改造成了开阔学生国际视野的课程,依次为国际奥林匹克、世界民族和五洲城市运动会,一个班或代表一个国家、或假扮一个民族、或模拟一个城市参加运动会。学生在校三年的时间里,运动会的组织形式不重复,深受同学们喜爱。

       开学典礼往往是所有学校活动中最难设计的。在同一个时间里,要想让每一个人喜欢这项活动,并从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实属不易。很幸运,2009年的开学典礼第一次被同学们评为他们最喜欢的十大活动之一,而且名列第五。于是我们随即跟踪调查他们喜爱的原因,结果发现,有一个环节几乎牵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心:每个人的名字和照片在校园大屏幕上滚动,通过抽奖嘉宾抽取幸运学生到主席台与杰出校友结对,每一位同学在现场都有被抽取的可能。这个设计,让所有人都能真正参与,也让每一位同学心灵都受到震撼,这也是他们喜欢该项活动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于是,管理的起点又有了一个关键的词汇:参与。每一个活动,如果仅仅有学生形体的参加,形在而神不在,不是我们的追求,必须撼动同学们的心灵。

      2010年的开学典礼以一本开学护照为载体,在短短28分钟的时间里,牵动着每一位师生的心。会场上,台上台下全是老师和同学们在开学护照上互相签名、互赠祝福、相互合影留念、相互拥抱的场面,一本开学护照承载着他们的希冀、梦想与期待,整个欢腾的会场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活动实现了从参加参与的提升。

      创建孩子们向往的理想学校

      我有一位校长朋友在一所优质学校工作,学校在当地不仅办学历史最长、教学质量最高、校园设施最好,就连学校的大门也在当地城市里堪称一道风景。校长的社会地位水涨船高,从家长到市长全都对他待若上宾。于是,这位校长感到功成名就,无事可做,目标也变得迷茫起来,甚至,他竟因此有些苦恼。

      听着他似是苦闷实为自豪的诉说,我想到了曾经遇到过的许多类似的校长。在他们身上,有着令人钦佩的敬业精神,超乎常人的能力气魄,而且大多数都曾是课堂上学生喜欢的老师。可是久居高枝,他们变得不太认识自己,甚至也不太认识自己的学校了。因为,他们对自己和自己学校的认识,基本上等同于社会各界对他们当面嘉许的汇集,对这些溢美之词,他们也就信以为真。

      可是,当与他们讨论起学生、老师们在校园里的感受时,这些校长朋友却常常无言以对,或者不屑,或者不愿,或者认为不必谈及。他们更加在乎的是校园外人们如何评价学校,他们常常以为有了年年攀高的升学率赢人犀翦富加"肌数据便可以抵挡一切,至于孩子们和长年累月甚至终生都呆在校园里的老师们是不是幸福,却常常被忽略了!

      一般来说,升学率高的学校往往是家长们推崇的地方,却不见得是孩子们向往的去处,所谓优质学校的桂冠也常常由校园以外的人们编织,而真正理想的学校,应该取决于孩子和老师们是不是嘉许。

      可是,我们一般只知道从薄弱学校到优质学校的差距,却并不清楚从所谓的优质学校到理想学校的距离。

      这个距离到底有多大?这个距离到底在哪里?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认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
我曾经对各级评估学校的指标体系进行过研究,非常遗憾的是,在这些大同小异的方案中,在那些林林总总的指标里,几乎看不到学生的影子。与学生相关的指标不是没有,但已经转化为冰冷的及格率、优秀率、毕业率以及犯罪率,而有关教师的评估,则是学历、职称、著书立说和科研成果。

      我经常反思我们的教学能手评比制度,在各级金奖银奖名牌教师的诞生过程中,听不到孩子们的声音,即使在校园里的听课议课中,我们也几乎不让听课的学生参与其间,忽略学生的感受已经从习以为常走向麻木不仁。有人说,评价一所学校可以有很简单的方法,看一看校园里学生们的眼神也就可以断定学校的优劣。尽管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很有道理却不便操作的方法,但其中包含的价值取向却是大家普遍认同的,我们理应把评价学校的着眼点、落脚点和着力点转到学生身上。

      我想起了很久以来关于谁是教育消费者的争论。当然,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结论,但是,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单纯就家长和学生双方来说,我们是更关注家长的需求,还是更看重学生的需要?毋庸讳言,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教育的消费者锁定为家长,办家长满意的学校,成为我们不少学校的至高追求。于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学生的需求,把学生仅仅当作可供加工、没有生命的产品或零件。结果,学校优质了,家长满意了,学校的名声也出去了,但却苦了学生,甚至许多所谓的优质学校被学生暗里地文明监狱,真是让人情何以堪!

      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重提苏霍姆林斯基那句振聋发聩的话,他说: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科知识,但是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如果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塑造孩子们幸福的话,按照杜威的观点,在校园里的教育过程自然也是一段可圈可点的生命历程。我们不仅要着力于孩子未来的幸福,他们现时的幸福也理应成为我们的关注。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去全力打造学生向往的理想学校,尽管,走向这样的理想学校要经历许许多多艰难与风险,包括经营者心灵的磨难,但是,这个追求是崇高的,值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