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三大难”的克星----倒推法则

 浪潮之巅 2012-02-07

       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上,存在着“三大难”:一是生产进度难完成。由于资金紧张,客户经常不急不给预付款,预付款一到就要活,按正常的生产流程,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各工序之间推诿扯皮也严重。二是产品质量难保证。由于工期紧,正常的加工程序被打乱,容易长胜“萝卜多了不洗泥”,经常会出现质量问题,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出现废品又耽误进度。三是成本难控制。为了抢进度,经常出现加班多,废品多,代用料多,另行采购多,反复加工多,造成成本大幅增加,财务指标难以控制。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实践证明,采取逆向思维的倒推法则,是解决管理“三大难”的一种好方法。

------进度保证上,倒排工期。

    签订合同后,生产组织者就要根据实际情况,细化方案,进行分解,最后倒排工期,设立进度保证奖金,将工期压力传递下去,变8小时为24小时,变上头急为大家急,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压力传递横到边,纵到底,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体现了“保工期,多拿奖”的责权利的一致性,使生产组织的好方法。

------品质维护上,倒查质量。

    工期紧张打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容易出现质量问题,而且质量责任也难以分清。采取倒查质量,就是除坚持“自检、互检、专检”制度外,把下道工序加工者看成是上道工序的产品用户,要求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不合格退回,合格接收,未查出的问题留到自己的下工序,也要承担部分责任。这样做,下道工序变成“消费者”,对上道工序的问题与自己紧密相连,就像为自己家买电视一样,细心,认真,倒查产品质量,保证合格产品的传递。

------财务控制上,倒推成本。

    合同签订后,不是等成本自然发生,而是倒排成本,对每道工序的人工成本、采料成本、辅助成本等费用事先加以控制,超罚节奖,从而保证每个合同的效益情况都事先清楚,实现控制,保证了企业的整体效益。

    总之,倒排法则,让员工事先了解了实际情况,把压力传递到了全体员工,通过自己努力工作会得到更好的回报,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是个不错的好办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