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让孩子学会输得起

 月未圆书斋 2012-02-08

要让孩子学会输得起

  争强好胜心,在一般小孩身上都有体现。有时为了得到别人赞美,他们甚至可以不顾危险,比如,别的孩子不敢去的地方他偏要去,以表示过人的勇敢。这或许是人的一种天性,实在也是他们成长的需要。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就安于现状,没有进取心,连羡慕别人的心都没有,甘居二流,那么二流也终将不保,滑入不入流。

  但小孩又一般只赢得起、输不起。有一段时间,我儿子总爱缠着他姥爷下棋,或是缠着他姥姥打扑克牌。做游戏自然是有输有赢。若自己赢了,儿子便得意忘形,大喊大叫,仿佛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若是输了,那就形同山崩地裂,大哭大闹,纠缠不休。有一次,儿子下棋输了,竟把棋子抛撒了一地,受到我严厉的惩罚。

  很多时候,孩子害怕失败,乃是父母害怕失败的投影。从古至今,我们找不到一个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人,却经常在不经意间,给孩子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压力。孩子进了班上前10名,就希望他考第一;孩子考了第一,便希望他永远是第一。此外,国外有专家研究表明,被表扬过的孩子更倾向于选择容易的任务来博取再次表扬,即使困难的任务能够让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这也意味着经常夸奖孩子聪明,可能导致消极后果,使孩子感觉很好的同时,也害怕失败,规避挑战。因此,与其夸奖孩子聪明,不如肯定他们取得成功所付出的努力。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儿子参加一个全国性作文竞赛,先是进行初赛,也顺利通过了。上一年度,他就参加了这个竞赛,并且出乎意料地得了个一等奖,真使我有点喜出望外。而这一次,却没能取得复赛资格。当老师告诉我这个消息时,坦率地说,我有点失落,其实我心里也不愿接受这个现实。儿子初赛的作文,我看过,有点拖沓,但想象力不错,语言也较丰富,写了近千字,却没有游离主题,还是有特点的。

  失落归失落,我发愁的是如何把这个糟糕的消息告诉儿子。儿子放学回家后,我对他说,假如你这次没有进入复赛,你会怎样?我用假设的方法,是想做点铺垫,以使这个结果对他不至于那么突然。他很轻松随意地回答,以后要多写几篇呗!显然,他认为这只是我的一个假设。然后,我告诉他,很遗憾,你这次真的没能进入复赛。他的态度马上发生了转变,斩钉截铁地重复说:以后再也不写了!以后再也不写了!

  对于小小的他,这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在对他说出真相之前,我就想好了要把这件事作为一个挫折教育。谁又能一帆风顺呢?我说,这次也许是你写得不够好,但也许是你没有得到欣赏。作文和数学不一样,充满主观性。有的人可能只看到你文章的缺点,那么,你就可能因此失去复赛的机会;而有的人也可能与此同时更看到你的优点,从而不把你的缺点看得很严重,那么你就可能因此获得复赛的机会。你未能进入复赛,可能是运气不好,但真正精彩的文章,还是能够获得很多人的认同。而且,即使你没有再次走进赛场的机会,也并不表明你的写作能力就不行,你能够在学校胜出,以及你平时的写作表现,已证明你在这方面是比较优秀的,根本不必为此气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