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治沙走向科学理性取得突破

 昵称8714055 2012-02-09

  7月9日,来自50多个国家的官员、专家和商业领袖聚首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库布其沙漠,在“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共同探讨全球防治荒漠化和利用沙漠发展新兴产业等议题。与会专家通过考察认为,中国治沙正在走向科学理性,沙产业成为新经济。

沙漠里的“绿色王国”

  与会人员参观了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在库布其沙漠建起的“绿色王国”。从1997年开始,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沙漠腹地,修建了多条纵横交错的穿沙公路,建设了沙柳防护带、甘草种植区、大棚农业区、沙漠旅游区;大规模发展沙漠天然药物、清洁能源、沙漠旅游等沙漠绿色产业,以沙漠产业化的方式绿化了库布其沙漠5000多平方公里,控制了库布其沙漠2/3的荒漠化面积,探索出了一个兴业、富民、环保的产业化治沙模式,实现了沙漠的“绿化—转化—产业化”良性互动的循环发展格局。仅沙漠甘草医药产业的营业收入每年就达30亿元,帮助沙漠地区几十万群众摆脱了贫困。

  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总裁王文彪说,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经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够做到“绿一片山川、带一个产业、兴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

沙产业是西部新曙光

  “不毛之地变沃土”的沙产业发展得益于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1984年,他首次提出“沙产业”概念——在“不毛之地”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技术的全部成就,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转化太阳能,发展知识密集型的农业型产业。

  据统计,近十几年来,沙产业在我国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等省区发展势头良好。沙生植物沙棘、甘草、沙柳、柠条、肉苁蓉、锁阳等的产业链正在延伸和完善,一批龙头企业正在兴起,一批试验示范基地正在崛起,一批名牌产品正在市场竞争中成熟。

  目前,全国已有20%的沙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重点治理区的林草植被覆盖度增加20个百分点以上。沙化严重的西部地区平均森林覆盖率由5年前的9.03%提高到12.54%。

中国治沙的理性突破

  沙漠的存在和土地的荒漠化是个世界性的难题。目前中国有荒漠化土地263.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46%,分布于18个省份的498个县。沙化土地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分布于30个省份的889个县,影响全国近4亿人口的正常生产生活。

  经过几代人的实践和不断地深化认识,我国治沙的思维模式在变:从被动抵御沙害到主动去治理沙漠,从单纯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治沙到开始考虑治理沙漠的经济效益和投入的回报率等。

  治沙的行动模式也在变:比如从“硬碰硬”式的“战天斗地”到因地制宜的科学用沙。再比如从人民公社的“大会战”到包产到户后的承包治理,从植树有责到绿化有利,到后来的利用太阳光能、现代科技实现转化和产业化;实施大型项目来治沙致富,搞循环经济,促持续发展。

  人们对沙漠的认识也在变:茫茫沙海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困扰,同时也可以带来效益,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沙漠,沙漠也可以变成人类幸福的家园。(记者 高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