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确认识当前文化产品的主流

 王兆善 2012-02-09

正确认识当前文化产品的主流
 
时间:2011年11月01日 09时00分   来源:《求是》   作者:艾 斐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必须“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科学认识文化生产的态势,准确把握文化产品的主流,是我们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我国的文艺创作和文化产品生产呈直线上升态势,真可谓“姹紫嫣红看不尽,满目春色不胜收”!面对富有创新的文艺景观与现实文化生态,拊掌称颂者有之,颔首认同者有之,不置可否乃至不予首肯者亦有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现象呢?

  现在,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都在30万种以上,正式出版的文艺类报刊则有上千种。每年创作和生产的电影有400多部;电视剧有500多部,长达14000余集;正式出版的长篇小说有2000多部;歌曲有20000多首。在诗歌创作方面数量更是惊人,大体上每年都有几百万首新作问世。至于通过网络发表的各类文学作品,数量就更大了,动辄以百万、千万计,其中光是网络长篇小说每年就有数万部,文字总量超过60亿。各种文艺演出的类别、数量、剧目和场次,也都在不断扩大、节节攀升。仅在北京一地,每年就有300多个小剧场剧目在上演。此外,戏曲、绘画、书法、曲艺、音乐、舞蹈、文博、会展等方面的创作与活动,也都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与兴盛,精品力作迭出,大有“潮逐浪涌任翩跹”之势。

  在创作量不断攀升的同时,文艺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广泛而深刻。我国影视作品的观众量和收视率长期居于世界前列;文艺作品的发行量也都在逐年增加。不少长篇小说的发行量都在5万册以上,《狼图腾》竟创下了发行量超百万的新纪录。中国作家作品的翻译语种也不断扩大,其中,仅欧洲各主要语种译介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就已达500余种,而作品被译成外文的中国当代作家,则早已超过了300名。至于网络小说,每一部点击率基本上都在200万次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1000万次。

  中国的文化产品在产量上创造了诸多世界第一,但社会上出现了“数量很大,质量不高”的议论,对此,我们应该怎么看待?

  创作量的增加是文艺繁荣的基础性标志,而以量臻优、量中求质,向来就是文艺创作走向繁荣与发展的普遍现象和基本规律,正是在文艺创作的数量激增、辐射面和影响力日益扩大的背景下,精品佳作也如雨后春笋破地而出。新近备受瞩目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和“第二十八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的入选作品,便是有力的佐证。

  茅盾文学奖4年一届,此次获奖的5部作品实际上是从近万部长篇小说中遴选出来的,是这一时期小说创作中具有典范意义的艺术集萃与思想结晶。它所凸显的,正是我国文学创作在总体形态上的新特点与大趋势。

  回望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文学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文学确是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其突出表现便是对生活的开掘越来越深,对时代的把握越来越准,对精神内蕴的认识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作家个性化的叙事方式和艺术风格渐趋成熟,在表现生活和塑造人物时手法多样、文笔老到、意境丰盈。其最大的特点和亮点,就是已经完成了并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完成着具有世界眼光和中国气派的独特的个性化的艺术创造。

  与小说相比,本届飞天奖的参评剧目多达161部,共5655集。其中题材重大、制作精良的长篇电视剧占了很大比重。像以宏大叙事和壮伟气度着力再现历史事件与世纪伟人之本真性格和非凡业绩的《解放》、《沂蒙》、《毛岸英》、《红色摇篮》、《解放大西南》、《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以生动情节、精彩叙事、睿智决策和可人形象,近距离反映社会热点、家庭伦理和大众诉求的《老大的幸福》、《我的青春谁做主》、《媳妇的美好时代》;以穿越现实和感悟人生为特点,开阖有度地表现生命之创痛与坚贞和心灵之隐忍与豁达的《兵峰》、《我是特种兵》、《一路格桑花》等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气质俱佳,代表了中国电视剧发展的新走向。 

  数量与质量的议论也提出一个新问题,在评判当前文艺作品时,应具有怎样的眼光呢?

  应该承认,数量的庞大往往会增加质量评判的难度。在全国观赏几部样板戏、阅读十几部长篇小说的年代,质量评价的难度要小得多。但我们不能把量与质对立起来看,认为量大必然质差。正常情况下,文艺创作的量与质就像一座金字塔,只有在充分的量的基础上才能支撑精品力作的辉煌穹顶。在现时代,不仅文艺的创作量越来越大,而且其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出现一些艺术粗劣、思想质量不高的作品在所难免。但我们在认识和评判创作得失与文艺形势的时候,却绝不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另外,人们认识和评判当今文艺创作时,都在下意识地与某个辉煌的历史坐标进行比较。生活是变化的,时代是发展的,社会是进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评析文艺现象与文艺作品时,必须运用一种发展的眼光,而不能把着眼点和评价尺度一成不变地定格在某个历史刻度上。当我们审视和评判现今的文艺创作和文化现象时,一定要更新观念、变革尺度,既不能同历史上和世界上的某种文艺现象硬比,也不能用曾经流行过的某个观点或某种尺度硬套。因为无论是历史上的某一文艺盛世,抑或是一度支配文艺潮流的某一观念与学说,都只是一个辉煌的历史存在,而并不完全适合作为认识和评价当前文艺创作与文艺现象的标准。否则,就会落入时空错位的认识论陷阱。为了回归正确的认识与评判,我们必须求真务实,坚定地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大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立场上。

  改革开放时代文化发展的突出特征,就是多元多样多变,受众主体参与意识增强。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对文艺作品和文化形态的认识与评价自然就会见解多,分歧大,这无疑是一种令人欣喜的好现象,它不仅显示出参与主体的自主意识增强了,而且标志着社会群体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水平提高了。在这个时候,健康的文艺评论大有用武之地。然而,在我们的现实文艺生态环境中,一方面是创作队伍和创作量的快速增长与超常发展,而另一方面却是评论队伍和评论效能的不济与乏力。这两个方面的不相匹配所造成的后果就是文艺创作尤其是精品力作在相当范围内同大众和社会的隔膜与疏远。一些人情评论、有偿评论、非主流评论、实用主义评论等的流行,更损害了文艺评论的声誉。所以,加强文艺评论的关键,不仅在于壮大队伍、增加产量,更要端正方向、提高质量。

  当前,在正确认识和评判文艺创作的形势与成就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自信,不仅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的文化内涵与文明素质,而且更是其承接历史、开启未来的精神资本与力量源泉。同样,在文化问题上,自信从来就是不可或缺的。中国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不仅为鸿篇巨制、精品佳作的产生提供条件和土壤,更为作家艺术家们提供充沛的创作激情和旺盛的艺术生产力。这些年来,我们靠自信取得文艺创作的繁荣,更靠自信走向了世界。今天的中国文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广泛为中国人民所享用,为世界所看重。而这,也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评判文艺创作形势与成就的底气。

  (作者:山西省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求是理论网,原文网址:http://www./zxdk/2011/201123/201111/t20111129_126530.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