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海难"江亚轮号"沉没之谜:比泰坦尼克还惨
48年“江亚轮”海难幸存者与英雄船长后人会面
 “江亚轮”海难幸存者61岁的张善良(左)和“金源利”船主张翰庭的儿子张克劬先生相见的情景。
12月3日是举世震惊的“江亚轮”海难55周年纪念日。当日上午,宁波海事博物馆迎来了一位与江亚轮有着特殊渊源的贵客,他就是江亚轮沉没时勇救453条生命的头号功臣船———“金源利”船主张翰庭的儿子、浙医大退休教授张克劬先生。
1948年12月3日,从上海开往宁波的江亚轮在长江口“里铜沙”洋面爆炸沉没,造成了2300多人葬身海底的世界第一海难。当时路过此处海域的机帆船“金源利”在船主张翰庭先生的指挥下,不顾自身安危,拼死相救,从死神手中夺回了453人的性命。

当时《上海宁波周报》作了报道:江亚轮幸存者与英雄船长张翰庭 <shb...>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大难不死的老人们仍时时怀念“金源利”,希望在有生之年见到“金源利”后人,了却多年心愿。经过张克劬先生在宁波的老同学牵线搭桥,已77岁高龄的张先生决定来宁波,代表全家和这些与“金源利”有不解之缘的老人们见面。
当张克劬先生和夫人来到宁波海事博物馆时,闻讯从宁波城乡各地赶来的江亚轮幸存者们,早就迎候在江亚轮的惟一遗物———劫后余生流入民间、历尽波折终归故乡的舵盘前。一见到“金源利”的后人,这些九死一生的老人们禁不住热泪盈眶。
今年75岁的陈道运老人,回忆着当年攀着“金源利”上抛过来的缆绳死里逃生的经历,百感交集;从镇海赶来的82岁的翁景舫老人,拉着张克劬先生的手,一边端详一边连连说:“真像张翰庭先生,真像啊!”来自奉化61岁的张善良说:“我、我的父亲、还有我的两个哥哥全在江亚轮上,'金源利’救了我们一家四条性命啊!”说着,张善良和张克劬先生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在这场充满人间真情的见面中,幸存者们纷纷对“蹈仁义而弘大德”的张翰庭先生表示深深的谢意和敬意。张克劬先生则强调父亲生前经常教育他们说,救人于危难之中是做人本分,无需大加褒扬,更不能施恩图报。
张克劬先生(左四)和江亚轮幸存者们在一起。
 张克劬先生(右三)和江亚轮幸存者们在一起。右二是当年一家四口全部逃出鬼门关的张善良。
 1956年10月,“江亚轮”被打捞出海,后更名为“东方红8号”
2001年6月,温州人吴金龙等人买下这艘轮船,并将其拖回温州。遗憾的是,有关人员在第一天拆卸分割该船时,火星引燃大火,轮船毁于一炬。有关人员便将其拆毁作废钢卖掉,仅存一只木舵。上月底,海难幸存者及遇难者家属代表希望找到并珍藏“江亚轮”遗骸,让后人铭记这段历史。吴金龙得知后,将这只木舵送由海事博物馆收藏。(来源:《北京晨报》/温都)
1948年12月3日下午4时整,担负沪甬线航行任务的“江亚号”客轮,
载客4000以上,自上海十六铺3号码头启碇,驶往宁波。
图:沉没中的江亚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