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四)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精彩教师之家 2012-02-13

【单元知识网络】
  

  【知识结构】
  一、激素调节
  (一)内分泌系统及其研究
  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2.内分泌功能的研究方法
  

  3.实验——甲状腺内分泌功能的研究

研究方法 实验或观察现象 分析及结论
动物
实验
腺制剂喂蝌蚪 发育快、体型小 促进代谢
促进生长发育
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摘除成狗腺体 食欲不振、臃肿、呆笨、萎蘼
摘除小狗腺体 除上述病症外,停止发育
临床
观察
地方甲状腺肿 甲状腺代偿性增生或肿大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孕妇缺碘 幼儿呆小,性器官发育不全
甲亢患者 腺体肿大、体重减轻、心跳过速,呼吸短促、失眠等 加速物质分解
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二)人体和动物激素的种类和生理作用

分泌的腺体 激  素 主要功能
下丘脑 促××释放激素 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相应的促激素
垂体 促××激素 促进有关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相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生长激素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催乳素 促进乳腺的发育和泌乳,调节幼子的照顾行为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胰岛 胰岛素 通过促去路减来源降低血糖浓度(促进糖的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元、转变成非糖物质同时减少肝糖元水解、非糖物质转变)
胰高血糖素 通过增加来源升高血糖浓度(促进肝糖元水解和非糖物质转变)
肾上腺 肾上腺素 升高血糖浓度、促进产热等
  醛固酮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和分泌钾
性腺(卵巢和睾丸) 雄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产生;激发维持第二性征
雌激素还能激发维持雌性性周期
雌激素
孕激素 促进子宫内膜增厚,为受精卵着床作准备。促进乳腺的增长发育,为泌乳作准备

  思考题:
  1.下丘脑和垂体在内分泌调节中的地位如何?
  2.请根据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下丘脑的作用。

  (三)激素分泌的调节
  思考题:
  3.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患者腺肿大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用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解释)

  (四)激素间相互作用的实例
  (1)协同作用:
  

  (2)佶抗作用
   
  其它化学物质的调节作用
 

  二、神经调节
  1.人体的神经系统
  (1)神经系统的组成: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

  (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①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组成
  ②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神经冲动)、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反射和反射弧
  ①反射是指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来自外界和体内的各种刺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②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通常的反射弧组成如下:

结构部分 结构联系 功  能
感受器 传入神经的末梢部分 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 感受器与中枢之间的联络通路 传导神经冲动至中枢
反射中枢 脑与脊髓中相应的神经细胞群 接受、整合和发出冲动
传出神经 中枢与效应器之间的联络通路 传导神经冲动至效应器
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接受神经冲动产生反应
  ③反射的分类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形成时间
刺激性质
反射中枢
神经联系
种类数目
先天性遗传
刺激物直接作用
除大脑外的神经中枢
永久性
有限
后天学习形成
物质的信号刺激
大脑皮层参与
暂时联系,需要经常强化
无限
二者之间的联系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共同完成神经调节。条件反射常居主导地位

  (2)兴奋的传导
  ①兴奋以神经冲动(动作电位)形式传导
  ②神经冲动沿着神经纤维迅速向前传导

  

  ③细胞间的传递——兴奋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通过突触传至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3.高级神经中枢调节
  (1)大脑皮层有各种感觉代表区
  (2)大脑皮层运动区控制躯体运动
     左右交叉:某部位受到刺激会引起对侧躯体运动(头面部肌肉为双侧性)
     上下颠倒:运动区位置与躯体运动部位的关系是倒置的
     手指和口腔部位的皮层代表区大(大小和精细程度有关)
     刺激某功能区只能引起少数个别肌肉反应
  (3)人类高级神经活动所特有的语言中枢
  (4)大脑两半球内侧对内脏功能进行调节

  4.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速度
范围
时间
迅速、准确
局部
短暂
缓慢
广泛
联系 内分泌腺是神经调节的效应器,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又可以作为刺激影响神经调节。二者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

 三、动物行为及其调节
  以雌兔、雄兔的交配行为为例:

  由此可见神经调节起主要作用,生命活动的调节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参与下共同完成。

  【例题解析】
  例1.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突触间的传导都是单向的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是兴奋的传导过程。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是由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和兴奋的传导方向一致;而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答案为A。

  例2.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将表现为:
  A.既有感觉,又有运动      B.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解析] 考查知识点:反射弧各组成部分的生理功能。反射弧的功能是反射,既感受刺激,产生反应。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将表现为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答案为C。

  例3.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10天后将其同没有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相比,切除甲状腺的老鼠代谢明显下降,并且无法检测出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切除5天后,将溶解在某溶剂中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给老鼠连续注射5天,过10天后观察,其物质代谢能力没有下降。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的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有必要进行其他几组对照实验,以作观察比较,你认为下列哪项是最适宜的对比试验组
  A.既没有切除甲状腺又没有注射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组
  B.增加甲状腺激素的注射量后进行切除手术,过5天后移植甲状腺的实验组
  C.从进行切除的第5天开始,只注射用于溶解甲状腺激素的溶剂的实验组
  D.将溶解于另一种溶剂中(与上述溶剂不同)的甲状腺激素注射到刚刚做完切除手术的老鼠体内的实验组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设计实验的能力,首先要掌握设计实验的几个原则:①对照原则;②单一变量原则;③平行重复原则;实验的目的是要验证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切除甲状腺的一组和正常组对照,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可以看出甲状腺的作用是分泌甲状腺激素。切除5天后,将溶解在某溶剂中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给老鼠连续注射5天,过10天后观察,其物质代谢能力没有下降,根据这一现象得出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的代谢能力是不科学的,因为无法确定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还是由于溶剂的作用,所以应该设一对照,排除是由于溶解甲状腺激素的溶剂的作用,答案为C。

  例4.如图示高等动物的4种不同的生理调节过程。请回答:
  (1)给蟾蜍注射垂体提取物促使蟾蜍产卵属于________过程。
  (2)人进食后血糖的调节属于________的过程。
  (3)狗看到食物后分泌唾液的过程属于________。
  (4)日照变长促进多数鸟类开始产蛋属于________过程。
  
  
  
  

  [解析] 给蟾蜍注射垂体提取物,其中的促性腺激素会随着血液循环运到卵巢,促使卵巢产生雌性激素,使蟾蜍产卵。此过程属于B;人进食后,血糖浓度暂时增高,不但可直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又可通过神经反射,兴奋迷走神经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浓度逐渐降低。所以此调节过程属于C;狗看到食物后分泌唾液是通过反射来实现的,属于A。鸟类的神经系统感受长日照时间,并刺激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分泌雌性激素,促进鸟类排卵。此调节过程属于D。

  例5.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

  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激素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体内缺乏_______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入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
  (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____________,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________所致。这种生理过程是由_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
  (4)如果激素C的含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调节机制。

  [解析] 本题通过识图考察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切入点是激素C由甲状腺分泌的,所以为甲状腺激素。
  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碘  主动运输
  (3)增加  增加  神经和体液(激素)
  (4)下降  (负)反馈

  例6.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髓一侧的1对脊神经根(一对脊神经根包含一个背根和一个腹根,见图)。

  分别电刺激腹根和背根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运动反应。已知背根含有传入神经,腹根含有传出神经,背根和腹根合并成脊神经。
  请根据上述提供的实验材料(实验用具自选)设计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以分别验证背根具有传入功能,腹根具有传出功能。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同学们设计实验和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设计实验时要认真审题,考虑周全,先要剪断传入神经,验证背根具有传入功能;如果要先将腹根剪断,只能验证腹根具有传出功能,而无法验证背根具有传入功能。
  实验步骤:
  1、在背根中央处剪断(或用麻醉药阻断),分别电刺激背根向中段、外周段,观察蛙的后肢是否发生反应。预期结果:电刺激背根向中段应发生蛙后肢运动反应,电刺激背根外周段不发生反应,说明背根具有传入功能。
  2、在腹根中央处剪断(或用麻醉药阻断),分别电刺激腹根向中段、外周段,观察蛙的后肢是否发生反应。预期结果:电刺激腹根向中段应不发生蛙后肢运动反应,电刺激背根外周段发生反应,说明腹根具有传入功能。注意如果先做实验步骤2则不能验证背根具有传入功能。

  思考题的参考答案:
  1、垂体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具有调节和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作用。
  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控制垂体的分泌功能。

  2、

  3、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