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励士专家吴起是如何激励士气的

 hnr360 2012-02-13

励士专家吴起是如何激励士气的(汪再兴/文)


(图片来自网络)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 年)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军事改革家。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与《孙子》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吴起曾经在鲁国为将军,在周威烈王十四年(前412年)鲁国对齐国的反侵略战争中一战成名,战后却因“杀妻求将”的恶名被削掉兵权,跑到魏国,被魏文侯任命为驻守西河的将军,专门抗拒秦国和韩国。吴起治军主张兵不在多而在“治”,曾严格考选步兵,创建有战斗力极强的常备军“武卒”。这一时期他“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均解(平手)”,“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特别是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已的秦军,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
    吴起是中国历史上最能激励士气军事家之一。他激励士气的方式主要如下:
    一是率先垂范,与士兵同甘共苦。从古至今,用兵作战都强调爱兵和励士。智慧的名将都懂得爱兵和励士的重要性。身为大将,吴起却把自己当作最普通的士兵,不单独开小灶,不在屁股底下垫老虎皮,也不骑高头大马,而是和士兵一样,坐卧随意,吃大锅饭,啃干馍镆,喝绿豆汤,行军时坚持徒步翻山越岭,并且自带干粮,从不享受部级待遇,不搞特殊化。一句话,吴起坚持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部队虽有职务高低,但只是革命分工不同,大家都是普通一兵,有啥特殊的。
    二是爱兵如子,充分激发战士的忠诚和死力。虽然吴起自己从不搞特殊,但却允许士兵搞特殊,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为士兵吮脓的故事。有一次,他在视察中看到一个士兵身上长了脓疮,就很特殊地替爬在士兵身上吮去脓液来。按理说,这个士兵的母亲听到消息后应该感激和骄傲吧,可是她却放声大哭,不是喜极而泣,而是悲从中来。旁人不解,母亲回答:“你有所不知啊,当年吴将军也替他父亲吮脓疮,可是没几天他爹就死在战场上了,我担心我这儿子这次也活不长。”——谁说相互理解很难,这位母亲不就很明白吴起的良苦用心吗?正是这种类似吮疮的行为,吴起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赢得了战士的亲和力和效死心。战士们在他的爱抚和感化下,个个都把他当做父亲一样地看待,也都愿意为他卖命,认为只有以死相搏,才能报答吴将军的大恩大德。
    三是强调纪律和赏罚分明。吴起强调,一切行动必须坚决听从指挥,否则严惩不贷。有一次,吴起领兵和秦人作战,两军尚未击鼓交锋,上级还未下令,就有个士卒充分发挥“主动工作”的精神,勇猛地冲上前去杀了两个敌人回来,脸上刚泛起得意的笑容,就被吴起下令立即“死拉死拉”斩了。吴某人的理由是:“他虽然很勇敢,但不是按命令行事,触犯军纪,必须斩首。”吴起不仅讲求重罚,更注重重赏,他将军功分为“上功”、“次功”,根据不同的军功给予不同奖励,并对其家属和子女也按此标准予以重赏。总之,一人立功,全家光荣,一人无功,全家丢脸喝西北风。
    四是注重宣传动员工作。吴起关于激励士气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吴子励士》里。其文如下:
    武侯问曰:“严刑明赏,足以胜乎?”
    起对曰:“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
    武侯曰:“致之奈何?”
    对曰:“君举有功而进拘之,无功而励之。”
    于是武侯设坐庙廷,为三行饷士大夫,上功坐前行,肴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看席器差减。无功坐后行,看席无重器。饷毕而出,又颁赐有功者父母妻子于庙门外,亦以功为差。有死事之家,岁遣使者劳赐其父母,著不忘于心。
    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于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
    武侯召吴起而谓曰:“子前日之放行矣。”
    起对曰:“臣闻人有短长,气有盛衰。君试发无功者五万人,臣请率以当之。脱其不胜,取笑于诸侯,失权于天下矣。今使一死贼伏于旷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视狼顾。何者?忌其暴起而害己。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今臣以五万之,众,而为一死贼,率以讨之,固难敌矣。”
    于是武侯从之,兼车五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此励士之功也。”
    先战一日,吴起令三军曰:“诸吏士当从受敌。车骑与徒,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故战之日,其令不烦而威震天下。”
    《励士》篇主要讲述如何激励士气。该篇认为,国君必须做到:发号施令而人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人乐死。这就是孙武所说的使人民与国君同心同意。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应尊崇有功,论功行赏,优待战死者的家属,激励无功者立功受奖。吴起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第一,重视对全国进行总动员,为提振士气营造整体的氛围。公元前392年,根据吴起的策划,魏武侯除下发红头文件外,还举办了一次声势浩大、极其隆重的全国总动员大会。大会当天,魏国军民手持请柬鱼贯入场。根据大会秘书处安排,头等臣功坐头排,享受金卡待遇,使用金光闪闪的金、银、铜等VIP餐具,吃全猪、全牛、全羊等俗称三牲的美味佳肴,三牲是最高级别的祭礼,相当于魏武侯在对待自己的祖宗八代。二等功臣坐第二排,享受银卡待遇,不但没那么多贵重餐具,伙食也差一点,勉强算是用中等餐具吃中等酒席,相当于魏武侯在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最可怜的就是那些没有建功立业的了,坐在墙角的最后一排,不用说没有好餐具好酒肉,估计有一份“麻婆豆腐盖浇饭”就不错了,合影时看不到脑袋是幸运的,免得再次丢人现眼。看着有功人员胡吃海喝,弄得无功人员一个个脸红筋涨、大汗淋漓地坐在一堆,心里一个劲问候吴起的祖宗三代,盼望这难堪的宴席尽快解散。没想到吴起同志又请来了士兵的兄弟姐妹、老婆孩子一块热闹,想溜号啊,没门儿,老婆孩子看着呢。鼓乐喧天后,吴起同志宣布大会正式开始,并请魏武侯总统发表了重要讲话。魏武侯在讲话中首先对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以及由此上述到公元一千八百年以来在坚持闹分裂、搞独立、保地盘的斗争中牺牲的魏国英雄们致以永垂不朽的敬意,对阵亡将士的家属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军人家属对子弟兵的大力支持,并通过他们,对因故未能到场的军烈属一并表示亲切的慰问。魏武侯还宣读了 “上功、次功、无功”的政策和政府慰问金的标准,并许诺抚恤金一律从优,年年都会有。当然,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你的老婆孩子的一半,立了功老婆孩子也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因此,希望大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魏国的独立战争做出应有的、更大的贡献。魏武侯讲完话后还走下台来,一一与功臣们拥抱,与家属们握手,并当场兑现了勋章、红包和奖品,弄得所有在场的同志不得不眼含热泪,对领导的亲切关怀表示万分的感谢。立过功的指战员们不用说了,坚决表示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栽培和厚望,在今后的工作和战斗中再接再励,再立新功,即使那些无功的同志、民兵预备役成员、以及那些围观的入伍适龄青年们也纷纷表示,请领导放心,我们从此将脱胎换骨,坚决做一个勇敢的人,一个坚强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总之就是要做一个不要命的人,在战场上不杀它个惨不忍睹决不回还。自此以后,魏国上下一个个都杀气腾腾,不论男妇老幼,是个人都恨不得随时拿起武器上战场,奋勇杀敌,建功立业。
    第二,重视战场的现场动员,有针对性地激励参战人员士气。公元前389年,秦国调集五十万大军进攻魏国战略要地阴晋,举国恐慌,要是诸葛亮生在那个时代,恐怕也要感叹“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魏武侯就问吴起,虽然三年前我们就搞过全国总动员,但动员来动员去,还是就这点家当,现在全部给你做赌注,看你能玩几把牌?没想到吴猛人回答,那些精兵强将俺就不要了,对付秦国,给我五万还没立过功的老弱病残足够了。“臣请率以当之”,请领导放心,我还将自己亲自率队打主锋。魏武侯拍案而起,紧握吴起的双手,一个劲地表扬,你太牛了,太有才了,为了表示我对你的信任,再加派战车五百乘,骑三千做你的监视部队吧。
    在战前的一天,吴起对“三军将士”进行了战前动员,并解释了为什么不要立过功的功臣名将,而专挑五万没立过功的战士的原因。吴起说:本来,魏国的热血男儿都应该与我上阵杀敌,但是,我很幸运地挑选了你们这些魏国的好汉,你们以前没机会立功受奖,一直很郁闷,没关系,现在机会来了,能不能抓住机遇,乘势而起,给老婆孩子瞧瞧自己是不是魏国真正的爷们,就看你们今天努不努力了。立功的标准也很简单,无论车兵,骑兵,还是步兵,如果车兵不能缴获敌人的战车,骑兵不能俘获敌人的骑兵,步兵不能俘获敌人的步兵,即使打败了敌人,也不能算有战功。大家有没有信心?那还用说!战场上那些人数虽少,但立功心切,以一当千的魏国士兵,就象闯进珠宝店的劫匪一样,见马就抢,见车就夺,见人就杀,秦军哪见过这种不要命的阵势,一战即溃,将五十万家当输得精光。如果说淮海战役六十万对八十万是锅夹生饭的话,那么五万对五十万就不是夹生饭了,根本上就是一锅被黑心商人掺了无数石子的生米,吴起硬是把它给吞了消化了,简直就是战争的奇迹!创造奇迹的吴起相信,只要成功激励士气,就会把一只羊变成一只狼,进而变成一群嗷嗷叫的群狼,是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的群狼。只要成功激励士气,就会充分激发战士们的潜能,不只是以一当十,也不只是以一当百,而是会以一当千!
    别的将士在战场上能做的,我们同样能做到,别的将士在战场上做不到的,我们也能做到——这就是吴起《励士》告诉我们“士气可用”的核心价值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