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工作进展与展望

 慕容霜月 2012-02-14
绿色防控是指以保护农作物、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标,协调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调控等环境友好型防控技术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为满足绿色消费,服务绿色农业,提供绿色产品,近年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下称全国农技中心)在全国开展了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该项工作从2006年起步,到2009年已扩展到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00多个县(市)。据统计,2009年各级植保机构在不同作物上建立的各种类型的示范展示区达1 215个,示范面积超过100万hm2。其中全国农技中心直接建立70多个,示范面积达13万hm2以上。示范围绕水稻、玉米、蔬菜、茶叶和水果等优势农作物产区,以作物为主线,进行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我国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工作为现代农业建设,构建新型病虫害防控体系,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科技含量,保护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绿色防控的发展趋势已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1示范推广的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1.1  天敌释放与保护利用技术  主要示范推广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赤眼蜂释放技术,棉田天敌诱集技术,稻一鸭共育技术,瓢虫、青蛙、益鸟等天敌保护利用技术。

1.2微生物制剂应用技术  主要示范推广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稻瘟病和蔬菜病害技术,苏云金杆菌(Bt)、核型多角体病毒(NPV)防治水稻、蔬菜、棉花和茶叶害虫技术,白僵菌防治玉米螟技术,绿僵菌防治蝗虫技术等。

1.3抗生素制剂应用技术  主要示范推广宁南霉素防治水稻病毒病技术,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技术,多抗霉素、井冈霉素、武夷霉素、链霉素、多杀霉素等防病虫技术。

1.4生物物理诱控技术  主要示范推广昆虫性信息素(性诱剂)防治蔬菜、果树、茶叶、水稻害虫技术,杀虫灯诱控技术,色板诱杀技术,防虫网和银灰膜避害技术等。

1.5植物源农药应用技术  主要示范推广天然除虫菊素(云菊)、苦参碱、苦皮藤素、印楝素等防治蔬菜、果树、茶叶等害虫技术。

1.6  生态调控技术  主要示范推广稻瘟病生物多样性控制技术,稻田深耕、灌水灭蛹技术,生态控蝗技术,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技术,果园生草技术等。

2工作经验

2.1  突出重点作物和区域  在示范、推广过程中,各地区根据本地作物种植结构和病虫害发生特点,每项技术明确1~2种主要作物或防治对象,选择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或优质农产品基地等区域作为突破口,带动绿色防控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工作。生态治理技术的示范和推广选择在蝗虫的滋生地带或小麦条锈病的越夏关键地带,以发挥源头治理作用。

2.2注重技术集成创新各地根据病虫发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示范区绿色防控技术作为技术集成、创新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在过去试验的基础上,将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物理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组装到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中,并注重相关技术的配套使用和集成创新,逐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努力组建节能、环保、安全和高效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2.3发挥示范展示作用  示范区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的要求设计了统一的技术展示标识,做到“五个一”,即一块核心示范田、一块示范标牌(1 mxl.5m)、一套实施方案、一套主推技术体系、一名技术指导人员。重点展示不同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处理的防治效果。真正把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作为植保部门防灾减灾的指挥田、宣传田和观摩田。

2.4强化协调配合作用  各示范单位按照全国农技中心统一部署,注重上、下结合和横向联合,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多渠道筹措示范经费,扩大示范推广规模,切实把示范区建成政、技、物有机结合和多部门协作配合的防灾样板田。

2.5加强技术培训  为提高各级植保技术人员和农民绿色防控意识和能力,在全国农技中心的统一部署下,2006-2009年在各地大力开展了多层次、全范围的植保技术人员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培养了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骨干。一是配合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展示,采用农民田间学校等形式,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农民培训,在云南、四川、广西、江西、天津等绿色防控示范区共举办蔬菜、水果、水稻和茶叶农民田间学校320多个,培养农民技术带头人30多万人次:二是分批对承担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工作的市、县(区)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站业务骨干进行了全覆盖的绿色防控技术培训。

3工作成效

3.1推广模式不断创新  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分别形成了以基地、产品、靶标和作物为主线的多种技术推广模式。如:①以基地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模式。以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按照目标产品的生产标准,制定农药、化肥等农资产品的使用技术规范,生产绿色农产品。②以作物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模式。针对作物生长期全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控,集成多种植保产品和技术,实施全过程绿色防控,保障绿色产品的生产和供应。③以靶标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模式。针对重点有害生物,组织、集成、实施绿色防控。如黑龙江省集成应用“杀虫灯+赤眼蜂+白僵菌”控制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面积66.7万hm2。④以产品为主线的绿色防控模式。如以杀虫灯为核心的绿色防控模式:在水稻上采用杀虫灯+鸭/鱼等技术;在玉米上采用杀虫灯+赤眼蜂/白僵菌;在蔬菜上采用杀虫灯+色板/紫外线;在果树上采用杀虫灯+性诱剂/色板。针对昆虫性诱剂组装的绿色防控模式有水稻上采用性诱剂+天敌、性诱剂+生物农药等:蔬菜上用性诱剂+色板、性诱剂+微生物农药等。

3.2综合效益显著  采用绿色防控技术,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农药使用量减少,农药残留期缩短,农产品质量提高,显著提高了生态和社会效益。对2006-2009年全国农技中心直接建立的210多个示范区的系统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表明,示范区绿色防控技术到位率达80%以上,防控效果达90%,减少化学农药使用15%以上,每667 m2防治成本平均降低15%.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到3%~5%。辐射带动区绿色防控技术到位率也达60%以上,防控效果达85%.减少化学农药使用10%以上,每667 m2防治成本平均降低5%,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到10%以内。

4  问题与展望

4.1  主要问题  我国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仍然任重道远。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当前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单一,集成程度不高,系统性不强;二是示范展示区点多面小,不成规模,引不起政府和社会的足够重视;三是推广方式不适应,推广工作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上层热下层凉、业内热业外凉的现象;四是技术储备不够,实用性强的绿色防控关键技术还不多,绿色防控工作发展后劲不足。

4.2  未来趋势  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是一项持久的植保系统工程,不是单纯的技术行为。绿色防控属于公共植保的范畴,是“绿色植保”的体现,是食品安全的依托,具有社会公益性。在植保部门引导下,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与推广工作,应逐步做到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和全社会参与,将部门行为逐步上升为政府和社会行为。一要强化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的集成创新。要大力开展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创新,优化配套各种有效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二要强化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示范推广模式创新。三要争取对绿色防控示范推广的投入。各地要力争将绿色防控技术示范补贴纳入专业化统防统治补贴或农业生态补偿的范围。四要强化对绿色防控示范推广能力建设。大力开展多层次,全范围的绿色防控技术培训。各地应将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能力建设纳入新型植保体系建设规划,利用“植保工程”建设等项目,全面强化绿色防控示范推广能力建设。

 

杨普云,熊延坤,尹  哲,单绪南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  100125)

中国植保导刊2010.4

马桂莲采集;张琴加工;姚佳编辑上传;江洪涛审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