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劣果树的新生

 农业书屋 2012-02-14

 

老劣果树的新生

http://v.ku6.com/show/CWf0y5mGYqwzJzJmSXGfTw...html?loc=tashangchuan

老劣果树的新生

   (主持人)今天我们要说两种不受人待见的树,一种是老果树,像苹果树、杏树长到三五十年就开始老化了,体弱多病,甭想指望它们结多少果子。另一种是劣质果树,品质口感比较差,属于被市场淘汰的果树。遇到这两种树怎么办?一般的种植户会选择弃之不用或者干脆砍了当柴火烧。可是在山东省文登市葛家镇有一位叫王修臣的人,却把这些没人稀罕的果树当成了宝贝。

    每天,给这些果树修修剪剪,对王修臣来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8年前他承包了这片将近300亩的果园,当时园子里的树都是被种植户淘汰了的老劣果树,也就是说,这满园子的树都是老弱病残。

    年岁大了没产量,品种落伍又卖不上价,这样的老劣果树对普通种植户来说,没什么利用价值,砍了当柴烧都嫌费工又费力。可是这些树在王修臣心目中的价值却不一般。

    (采访)王修臣:这批老果树的身价是不可估量的。


这些果树到底有什么价值,对王修臣来说又有什么用处呢?要想搞清楚这里面的玄机,还得从8年前说起。

    那个时候,王修臣在当地文化馆搞书画工作,经常以植物为素材搞创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这片老果园,老树奇特的外形和沧桑的气质深深地把他吸引住了。而种植户们正要把这些果树都刨掉。看着满园子的老果树王修臣当时就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采访)王修臣:我想的是发展观光农业。


原来,王修臣是想把老果园变成生态观光园,把果树改造成景观树。

    (采访)王修臣:这批老果树,非常有价值。它生长在大自然里面,经过风风雨雨,雷电劈,再有人为的损伤,病的损伤,自然形成一些疤瘤,弯弯曲曲的枝,病残枝,病残疤,还有都烂成洞了,正好园林的景树用这个东西。

    果树身上的伤病直接影响产量,没有效益的树难逃被刨掉的命运。但是从园林艺术方面来看,有时候老树残缺变形的骨架,枯干开裂的树皮反而成了它们美的资本。

    (采访)王修臣:艺术上,讲究瘦,露,透,丑,皱,这几个字,因为它一烂,就形成一个透。就透水,透大了以后背面就形成洞,说皱的话,皱皮,皱纹,皱皱巴巴,非常沧桑,暮老。在这个园林方面用古树,不怕千年以上的古树,古老是最好的。

    对王修臣来说,老劣果树身上的各项指标,都和艺术美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宝贵的生态资源。说干就干,他当即就承包下了这座果园,周边其他种植户淘汰下来的老劣果树,他也照单全收!没过多久,园子里就种满了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果树。

    (主持人)原来,王修臣是想利用老劣果树身上的自然美、沧桑美来做文章,把没有产量的老果园变成生态观光园!想法不错,可真正实施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因为,老树,劣树就像是残兵败将一样,奄奄一息,要想发展生态观光园,得先把它们救活啊,可当初老王对果树栽培一窍不通!

    王修臣一直都是搞绘画工作的,要说把果树当作模特画画儿还可以,种果树这活儿可从来没干过。于是,老王和妻子一起从头开始学习种果树的技术,从早到晚在果园里摸索经验。老王想,要让老劣果树起死回生,就得赶紧补充营养,补什么好呢?他从书中了解到,化肥的效果来得最快。

    (采访)王修臣:第一年有些树我就以氮肥为主,认为氮是速效的,施用以后就猛长,发挥生命力。

    吃上肥料的老果树开始恢复生长了,可是看上去还是病怏怏的。很快,王修臣发现,是果树吃的营养种类不全面,就像人光吃饭不吃菜一样。

    (采访)王修臣:氮肥虽然能猛长,但是里面一些微量元素太缺乏,铁、硼、锌啊,很少,体质虚。营养它不全面。

    于是,老王按照不同果树的需要,把微量元素当作副食给它们补充进去。按理说,一般的果树有了营养全面的伙食,体力很快就能恢复了,可是,这些老果树还是像霜打的茄子,发蔫儿。一头雾水的老王,天天在果园里转悠,终于在树底下找到了原因。

    (采访)王修臣:就是挖虫不及时。

    原来,是各种害虫在作怪。

    (采访)王修臣:没有经验挖,取不出来,结果虫子越来越大,越繁殖越多,整个这棵树全部都死掉。

    在果树上,像一些吃树枝树叶的虫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啃噬树叶,一打药它们无处藏身,只能乖乖受死。可是,有些虫子是在暗处作恶的,钻到树干里面专门啃噬树干和树皮,打药对它们根本不起作用。老王说的没及时挖出来的,就是这种害虫。

    我们知道,在树干的表皮之下,有很多组织,其中有专门供树生长的皮层,有给树输送营养和水分的通道,有支撑树身体的木质部等等,如果虫子严重的破坏了这些组织,树就会越来越弱,最终导致死亡。

    找到了“凶手”,老王就赶紧处理,可是在处理这些死树过程中,老王也意外的找到了新的创作灵感。

    (采访)王修臣:树死掉以后,我就挖出来,一去皮,我看,有些虫自然造出疤来了。

    在树的表皮之下,这种害虫的采食路线留下了坑坑洼洼的痕迹,严重的还出现很多小窟窿。老王想,对于观赏用的树景来说,这些天然形成的牙印儿有种沧桑的美感,可以为整棵树的观赏价值加分。

    受到这个启发,王修臣决定先不把这种虫子赶尽杀绝,留下一些好好利用一下。

    (采访)王修臣:我就看如果这棵树生长很旺,在主干上侧面有几个虫子,暂时我不挖它,让它在里面挖挖洞,等到合适的时候,等洞有美感的价值了,我再把它挖出来

    可是虫子藏在树干里,看不见摸不着,这王修臣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虫子已经完成作品,又不至于威胁到果树的生命呢?老王的办法是,根据虫子的大小,来决定是杀还是留。

    (采访)王修臣:利用虫子粪,就能掌握虫子长得多大,一般呢,它这个粪,颗粒很粗糙的时候,它的虫子很大了,接近成熟了。

    虫子一般把粪便和木屑一起排到树下,粪便越多越粗,说明虫子的个头儿越大,这时候就得赶紧把它挖出来。如果虫子钻得太深,挖不出来怎么办呢?

    (采访)王修臣:挖不出来,我就把那块树皮扒掉了,露出洞来,搞点药棉,把它塞进去,虫子就在里面憋死了

    用棉花堵住洞口,虫子就无处可逃了。同时棉花上的药水会渗到树干的组织中,只要虫子再啃噬树干,就会被杀死。王修臣用上这个办法,虫子是被消灭了,可树经过这么一折腾,还能活吗?

    (采访)王修臣:把虫子挖出来,剩下的这块皮层仍然可以供给营养,这时候加大肥水,利用现有的这个皮层继续供给营养。

    被虫子毁掉的部分皮层和木质部,已经没用了,严重的还会腐烂成窟窿,但由于面积不大,老树依然能照常生长。也就是说,没有被害虫侵袭的皮层组织生命力依然旺盛,能完成运输营养和水分的任务。

    (采访)王修臣:这个东西是即时生长的,有生命力的地方越长越粗,越厚,只要根系供给上营养了,上面的叶和枝子别招病虫害,就长得旺盛。

    做景观的树就是用来观赏的,只要能顺顺溜溜的生长,对王修臣来说它们就算符合要求了。老果树的长势有了明显的好转,死气沉沉的老果树园子慢慢有了生机。

   (主持人)在王修臣的努力下,老劣果树重新焕发了青春,原来的死园子变成了活园子。不过,对于王修成来说,这才刚开始,在他眼里,这些老树虽然具备了美的基础,但是要想成为美的景观,还差一大截呢!接下来,他的目标是要给这些老劣果树塑身整形!!

    要给这些老劣果树塑身整形,就得靠修剪!王修臣想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可是修剪果树的行动刚迈出第一步,就跌了个大跟头。

    (采访)王修臣:死了很多很多,

    砍的太狠了,一次砍的太狠了。

    王修臣以前没种过果树,哪里懂得修剪的门道?他当时关心的只是怎么能让树更好看,所以一上来,就把那些杂乱无章、影响美观的树枝全都砍了。

    (采访)王修臣:开始把大骨干枝都截了,想一次性,大刀阔斧给它卸桩。

    老王说的卸桩就是截掉老树的胳膊腿,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他几乎给每棵树都做个大手术,影响美的枝干,一个不留。一鼓作气,他卸掉了200多棵果树的胳膊腿。园子里是看着清亮了,可是树承受不住了,一下子死了一大批。是什么原因呢?老王请教了当地的技术员,这才搞明白。

    (采访)王修臣:这一卸枝,从植物生长上就不行了,根系需要很多叶子制造营养,供给根生长,根再通过有机质吸收,供给枝叶生长。结果呢,我突然不让长枝长叶,根系没有营养,根就憋死了。

    根系吸收不到叶片合成的营养,死掉了,树也就没法活。王修臣明白了这个道理,决定改进修剪方法,这第一步是先给整棵树定造型。

    (采访)王修臣:主要还是因树造型,原来老树什么样,大体上利用老树构造,像这棵树,就是贴着水面长,适宜浮水式造型就造浮水式,像这棵树,适宜盘龙回首造型就弄盘龙回首。

    按照整体的构思,王修臣理出了整棵树骨架的脉络,树就保住了大的骨干枝。在这个基础上,他才开始第二步修剪,就是剪掉造型之外的枝子。

    不过,这些枝子也不能一刀切,老王先把长势比较旺盛的枝子剪掉,不让它们跟骨干枝争营养。而那些比较弱的枝子,可以暂时留在树上,让它们充分合成养分,给骨干枝和整棵树供营养。等第一批剪掉的枝子的伤口愈合了,再剪第二批,依此类推。这样轮着剪,老树身上不会同时留下太多的伤口,也就不会为愈合伤口消耗太多的体力。

    (采访)王修臣:整骨架的时候,考虑到现有的骨架,定个什么样,3年以后,外放这个枝,能长出多少,长成个什么形状,你脑里都得有,因为植物它是即时生长,它不是塑料花,我刻出来定出型放模子,十年二十年永远是那样。

    树的生长存在很多变数,不可能一下子成型。所以,老王一年四季都在小地方修修改改,随生长随修剪,这样才能保证整体造型不走样。

    这么一塑身,老树有了精气神。可是,老王还不满意,他觉得要让苍老的树看上去更有生命力,得结出果子才算数。要想让这些年近古稀的老果树能结果子,多结果子,就得给它们嫁接新枝。那么,嫁接什么品种好呢?老王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新枝的品种必须和老树的品种相匹配才能嫁接成功!

    (采访)王修臣:不是同棵属的不能嫁接,得同科同属,它才能愈合的好,生长正常。

    王修臣的果园里大多是苹果树和杏树,都属于蔷薇科,所以老王选择了同为蔷薇科的梅花和长寿海棠来嫁接。而且,梅花树叶的颜色丰富,长寿海棠挂果时间长,各有特色。

   品种选好了,王修臣开始着手给老树嫁接。嫁接果树一般都是根据树的大小和嫁接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老王用的最多的是芽接。

    (采访)王修臣:这就属于芽接,带一部分木制部,在砧木上也是削这么个角度。把接穗插在上面,生长层对准了,马上用塑料膜封起来。。芽眼就顺着缝隙长出来了。

    选择芽接的方法,王修臣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芽接留下的伤口比较小好愈合,不会给老树的身体造成负担。另外一方面是考虑到造型的需要,嫁接上小芽子,新枝可以在老树上从头生长,这样就可以趁着枝条比较嫩的时候用来造型了。

    (采访)王修臣:春天嫁接了,长了一个多月,长到30多厘米长,半木制化的时候,这么一扭,别在这里,正好长一段时间,长出来一个弯,美就美在这个地方。

    扭出来的疙瘩和像帘幕一样的新枝条给老树增添了美感,可是用这种方法给树造型,得花不少时间,没有三五年达不到效果。于是,老王就琢磨,与其等枝子长大再把它扭下去,那能不能在嫁接的方向上做些变化呢?就是来个倒接芽!让新芽直接朝下长。这要是能成的话可是一举两得事啊。即省时间又省下了扭枝的工序!于是,老王尝试着做了,结果事与愿违。

    (采访)王修臣:按照植物生长的特性,这个芽倒了,先向下长,再向前长,植物有个特点,长来长去主稍儿还是往上,

    也就是说,用倒接芽的方法嫁接的枝子,刚开始是往下长,可就长一小截,然后又往上长了。因为植物生长的特性决定了枝子是朝前朝上生长的。这个特性可是人改变不了。

    虽然倒接芽的方法没能按老王的设想达到预期的效果,但这份尝试让他有了个更大的收获。

    (采访)王修臣:形成一个勾,先向下再向前,最后向上,自然而然就造了这么个型。

    老王发现,倒接芽的嫁接方式使每个新枝的生长轨迹都留下了一道弯,形成了天然的景观,同时也打破了千篇一律的人工扭枝的造型,给每棵景观树都增添了个性美。

    王修臣放弃了画笔,拿起里剪刀锄头,经过他鬼斧神工般的精心打造,老劣果树摇身一变成了艺术品,身价倍增,活下来的老果园如今已经变成了金园子。

    (采访)换了个思路,换个方法,废弃的老劣果树变成了宝,而且越老的越值钱。王修臣从老劣果树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商机。而在把握商机的整个过程中,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始终是他最强大的支撑。

   

责编:何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