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园复壮”再逢春 第A2版:种植业 20140825期 山东科技报

 栖霞苹果369 2014-09-03

    果树一旦步入中老龄,多现枝条萎缩、干枯,树体老化等现象,普遍意义上讲,这时的果品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呈现下降趋势,而且开始出现“大小年”这样极度困扰果农的难题。而在沂源县南麻镇上高村 “‘垂柳型修剪法’老龄果树示范园”里,尽管满园尽是树龄32年的老龄苹果树,但与普通的开始衰老的同龄果树不同,它们不仅棵棵枝繁叶茂,而且单株坐果多达四、五百斤者比比皆是。这些苹果树,是怎样做到长春不老、永葆生机的呢?“靠得是赵圣厚老师的‘返老还童术’”,示范园技术负责人朱维香说。
  “去下留上,去弱留强”
  朱维香口中的 “返老还童术”,喻指沂源县农艺师赵圣厚发明的“垂柳式修剪法”。“堪称果树修剪技术的一次革命”,在燕崖镇大洪峪村一处 “‘垂柳型修剪法’老龄果树示范园”入口,沂源县垂柳式管理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之一刘希顺望着这片已经应用“垂柳式修剪法”三年的果园说,“它的理念是革命性的,能使老园‘枯木回春’”。
  不同于其他的各类型果树修剪技术,赵圣厚的 “垂柳式修剪法”完全打破了以往的修剪传统,独辟蹊径。常规的果树修剪管理技术,多以“去上留下,去强留弱”为指导细想,‘垂柳式修剪法’恰恰相反,“它的要诀在于 ‘去下留上,去弱留强’”,赵圣厚继续解释,“剪除背下枝,保留并利用‘青壮年’背上枝,通过‘拉垂定型’破除顶端优势,实现养分循环逆转,从而还原了果树的‘生殖本能’”。
  就在这片示范园里,记者发现了一个直径约2.5公分的 “背上枝”竟然挂果46个。“这是个奇迹”,刘希顺难掩喜悦,拿着尺子对着套袋的苹果量上量下,“再过两个月,都是大果,75mm以下基本没有”。
  “老园三年变新园”
  正是这种崭新的果树修剪技术,迄今已使沂源县3万余亩老园(苹果园)受益:园里30多年树龄的老树,经“垂柳式修剪”,纷纷再现“盛果期”单株坐果普遍多由修剪前的百余斤上下,变为修剪后的四百斤上下;亩产多由修剪前的三、四千斤,变为修剪后的一万五千余斤左右。
  据赵圣厚介绍,用“垂柳式”技术进行旧园改造,“老园三年即可变为新园”:第一年通过树干枝缺截及低层枝疏除,当年促生背上旺枝;第二年进行拧枝、拿枝和拉枝,促使背上旺枝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第三年果树即可恢复“盛果期”,同年另需再次拉垂以进行花芽分化,为来年继续丰产奠定基础。“伐掉老树更换新树,实现再盈利的周期一般需要8年,老树复壮的‘垂柳修剪’技术仅需3年就能完成盛果期的循环,等于重建一个新果园”,赵圣厚中气十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老树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垂柳式修剪法’功不可没”,刘希顺由衷感慨。据悉,早在2001年春天,赵圣厚同燕崖镇西辉村果树专业户王春贞一起,首次运用垂柳式修剪技术对王的老龄树园改造,更新后第三年(2003年)亩产即达到7400斤(更新前亩产量最高4000多斤)。“老园变新园,产量更连续翻番”,赵圣厚回忆说,“2004年亩产达14000斤,2007年,在山东省果茶站高文胜研究员亲自测产见证下,更以亩产27600斤的成绩打破全国记录”。
  “克服‘大小年’”
  苹果、桃子、梨等果树跨入中老龄期后,往往出现一年结果多、下年结果少甚至不结果的现象,这种波动式的生产曲线即为 “大小年”现象,长期以来,果农一直深受困扰。但沂源县中庄镇社庄村果农翟玉德却稳坐钓鱼台,对此毫不在意,他的倚仗,就在于“垂柳式修剪法”。“这种修剪技术克服了‘大小年’现象,对他们果农来说贡献特别大。去年翟玉德园子的产量不错,收入17万,今年产量还要大”,刘希顺美滋滋地讲。
  为了证实“克服‘大小年’”这一说法,赵圣厚引着记者来到中庄镇南庄村两处紧挨的果园,“北侧张士勤的园子一直坚持 ‘垂柳式修剪’,你瞧,坐果率多高,去年、前年的产量起伏都不大”,循着赵圣厚的手势望去,果然北侧的园子硕果累累。反观南侧老园,果子稀疏,里面大部分苹果树都是 “有华无实”,“南侧的一直没用,所以一旦上年结果累着,就成这样了”。
  作为赵圣厚的众多技术二传手之一,刘希顺详细解释起个中原理:第一步,通过剪除背下小、弱枝,留下两侧枝和部分背上枝、长枝,甩放一年后拉垂或拿枝,人为使其转化为生殖生长;第二步,枝条经一年养分循回逆转形成花芽,第二年果实大且鲜艳,同时再次拉下部分背上或两侧枝用作培养枝;最后,第一年拉垂的结果枝结果两年后,整枝剪掉,由第二年拉垂枝条代替。
  “如此循环,每年都会丰产丰收,彻底改变了果树结果的‘大小年’”,赵圣厚总结,“让果农的老园‘回春’,年年结大果、出好果,完全可以再持续利用三十年”。
  “5年改造30万亩”
  记者从当地果农口中了解到,沂源县的苹果树大多于上世纪80年代前后栽植,树龄普遍在30年左右,随着树龄日渐增长,加之管理措施不当,大片果园沦为“干枝”,死树、枯枝、烂根现象严重,即使是还能坚持坐果的老树,也是满树零星单株产量逐年降低不说,单果重量、口感也均严重下滑。如此情势,相当一部分老果农甚至一度对继续管理老园失去信心,“但刨掉老树重栽新树,大约八年后才能受益,许多果农出于家庭开支的顾虑,只能左右为难、一筹莫展”,面对果园老化带给果农的负面影响,赵圣厚痛在心里、急在心上。
  沂源县作为苹果种植大县,共有苹果园约40万亩,“其中30年树龄的老园就占到30万亩”,赵圣厚说,“这样的老果园随处可见,‘徘徊’在老园里的果农更多”。赵圣厚深知,当地数十万亩的老园亟待改造,“这是果农提升收入的需要,是当地果农的迫切需求,更是当地果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身为一名农艺师,赵圣厚本着为民为农的一颗丹心,十四年来坚持无偿、公益地推广“垂柳式修剪法”这一“老园复壮”新技术,每年给果农义务讲课超过200次,受益果农超过6万余人次。2005年迄今,他先后在沂源全县十三个乡镇四十多个村成功建起“老龄果树更新复壮结果无大小年示范园”46个,“每个示范园都让果农实实在在看到了老树改造后的丰收情景,无疑给果农吃了一颗最好的‘定心丸’”。另外,赵圣厚还与沂源县两家专业合作社合作,建有两个千亩以上 (一为1600亩,一为1200亩)的大型老龄树改造示范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充分挖掘老园的潜力,撑起果农家庭经济的一片蓝天”,这正是赵圣厚发明并不懈推广“垂柳式修剪法”的初衷。
  如今,沂源县30万亩老园,改造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目前已完成3.7万余亩的老园改造。站在沂源县科协果树垂柳式新技术推广协会的平台上,赵圣厚的目标很明确:“力争3年改造老园10万亩,5年改造30万亩。”
  本报记者贾鲁波宋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