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减数分裂是否具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的概念强调连续性和时间性。连续性主要是指可重复性,即一个体细胞可以多次重复进行有丝分裂,每完成一次就是一个细胞周期。减数分裂具有时间性而不具有重复性,因而一般认为其不具有细胞周期。但是,每一个体内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在时间和行为上讲是完全一致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每个细胞相对于细胞群体而言就是一个细胞周期的重现。
对于细胞周期的划分是人为的,那么在理解的过程中也可以带个人的思想色彩。细胞周期分间期和分裂期(前、中、后、末),而减数分裂作为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其主要特点就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具体过程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减Ⅰ)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减Ⅱ)。而每一次分裂又可以划分为间、前、中、后、末等5个时期,染色体的复制减Ⅰ的间期完成,减Ⅱ的间期往往很短或不存在,所以又可以把减Ⅰ的间期看成是整个减数分裂的间期。
2.生殖细胞的概念
对于生殖细胞的概念,现行有两种定义:1)生殖细胞是指多细胞生物体内能繁殖后代的细胞的总称,包括从原始生殖细胞直到最终已分化的生殖细胞。(百度百科)2)生殖细胞,也作性细胞或配子,是单倍体细胞,它由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特定的器官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维基百科、生物谷等)而许多教辅资料上都认为体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生殖细胞的增殖方式是减数分裂。但是我们都知道原始的生殖细胞(性原细胞)属于体细胞其生殖方式为有丝分裂(观点来自旧人教版教材和《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所以教辅资料的严谨性值得推敲,可以说前一种定义是广义的,后一种是狭义的。
3.同源染色体、四分体、联会
一条来自母本,一条来自父本;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结构一般相同的可以配对的一对染色体叫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过程叫联会。联会后的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称四分体。对于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学生不是很好理解,可以结合受精作用的过程实物模拟帮助学生理解:用两盒不同颜色的粉笔分别代表父本、母本,大小、形状一致两种颜色的粉笔就表示同源染色体。进而可以让学生自行模拟联会的过程和四分体的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四分体中含有的是四条染色单体,而不是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4.配子类型分析
在减I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若精原细胞含2N条染色体,即有N对同源染色体,分别记每对同源染色体为(1, 1’)、(2,2’)、(3,3’)……(n,n’),减I后期每对同源染色体在细胞两极的排列都有2种可能,因而可能产生的配子类型为2n种。而实际产生的过程中,一旦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其中一条进入一极,另一条就只能进入另一极,故经减II所产生的配子类型也就只有这两种可能(不考虑变异)。
5.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比较、图象识别
5.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比较、图象识别
5.1 精子的形成过程
过程 |
减I |
减II |
变形 |
间 |
前 |
中 |
后 |
末 |
间 |
前 |
中 |
后 |
末 |
|
要点 |
复制 |
联会 |
站队 |
分离 |
减半 |
无 |
短 |
点齐排列 |
点裂加倍 |
一分为二 |
生鞭毛 |
细胞 |
1精原细胞→1初级精母细胞 |
→2次级精母细胞→ |
4精细胞 |
精子 |
染色体 |
2N |
2N-N |
N |
N-2N |
2N-N |
N |
DNA |
2d-4d |
4d |
4d-2d |
2d |
2d-d |
d |
实质 |
同源染色体分离 |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无同源染色体) |
5.2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与精子的形成过程进行比较:(1)场所; (2)细胞质是否是均等分裂;(3)是否变形;(4)所得生殖细胞的数目
5.3 图形辨析之识图三步曲
奇数:减Ⅰ末期以及其后的某个时期
Ⅰ看奇偶
偶数:往下看
无:减Ⅰ末期以及其后的某个时期
Ⅱ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有:往下看
无:减Ⅰ末期以及其后的某个时期或有丝分裂的某时期
Ⅲ看有无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有:减Ⅰ的某个时期
|